-
1 # 舜耕於斯
-
2 # 古事閒談
這個問題想想就傷感,仔細想想又矛盾重重。
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孩子都要成家立業,如果不能動了,會給孩子新增沉重的負擔,他們要努力賺錢養家,還要照顧不能動的老人,想想就累。
可是,不讓孩子管又不現實,中國講究孝道,街坊四鄰的議論和譴責,就能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我想,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進養老院吧,可能會少了家庭的溫馨,少了親人的關愛,但是確實減輕了孩子的負擔。
每個當父母的願望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幸福快樂,只要能達成這個目的就行了,自己委屈點不算啥。
說來說去,最好還是有個好身體,有什麼也別有病。健康的身體能享受更多的幸福時光,享受家人帶來的歡樂。
祝所有閱覽的朋友一生健康快樂。
-
3 # 愛橙821
你的意思是癱在床上那種嗎?如果是估計就輪不到我選擇了,我自尊心比較強,我會和孩子溝通,真的無法照顧我,我寧願去養老院生活也不願意為難孩子。
如果還能走兩步,我理想的狀態是在醫院附近有個向陽的院子,院子裡種種花草、種種蔬菜,養幾隻貓貓狗狗,最好還有一顆櫻桃樹。餘生不求大富大貴,只求足夠安生,這裡要感謝一下祖國,目前在交養老醫療保險,年邁的時候可以替孩子減輕負擔。
我會遠離孩子,但是也不會太遠,互相想念的時候不會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在路上,我深知自己和孩子是兩個年代的人,太多的觀點不一致,從上小學就開始吵,我已經吵夠了,那個時候我也一定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也不想給孩子造成任何負擔,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挺好。
無論我什麼狀態,我選擇的標準就是不影響孩子的生活,不給孩子帶來負擔,可能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確,但是我目前就是這個想法。
-
4 # 於秀枝
老了就是老了,我們的活動能力肯定不如以前了,但是我們為了給兒女們給親人們減少負擔,我們應該主動的做一些腦力活動,避免痴呆。比如寫一寫毛筆字 讀一讀古詩等等力所能及的運動。這些都有益於我們大腦的鍛鍊!千萬別有依賴性,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是有道理的,您考慮對嗎?
-
5 # 奔放684
就兩個方式,一個去養老院,但得付的起錢,再一個是僱人照顧,弊端多,麻煩。我會選擇去養老院,決不麻煩兒女,病人很拖累人,他們也有很多事要做。
-
6 # 凡人閒聊
老了沒有活動能力,是生活不能自理吧。
生活不能自理,是指癱瘓,痴呆,植物人,精神失常或其它疾病,自已喪失吃飯,喝水,穿衣脫衣,上廁所大小便的能力,需要別人服伺的行為。
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
有老伴的,老伴有互相扶助的義務。老伴身體條件允許,老伴護理責無旁貸。
沒有老伴的,或老伴身體允許,有兒女的,兒女有贍養義務。由兒女盡孝贍養,是兒女份內的事。兒女沒時間僱人來護理。
沒老伴,沒兒女的單身老人,有養老金的,經濟條件允許的可選擇居家,僱鐘點工僱保姆,或入住老年公寓,醫養中心護理。
無老伴無兒無女的農村五保戶,分散供養的,由村委會安排人護理。入住農村敬老院集中供養的,由敬老院護工護理,費用報民政部門核銷。
-
7 # 否極泰來Yhf
是啊,我現在也常常在想這個問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是這樣想的:一,珍惜生命活在當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會珍惜他,活出我自己的價值。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對得住自己,也對得住自己的親人,儘自己的責任。二,如果一旦得了絕症,拒絕治療拒絕插管。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裡,在不侵害別人利益的情況下為所欲為的生活。直到生命終結。三,如果是癱瘓的狀態,根據自己的收入去養老院,不要因為沒有質量的生活拖垮後人。
回覆列表
不知道您說的“活動能力”是不是指自理能力。我想,假如還有生活自理能力,我就搞點文字創作,發發自媒體,生活會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