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上進的小段同學

    老湯重基礎,宇哥重概念,能說誰講的不好嗎?只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罷了。

    還是那句話,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習題集,只有適合自己的。我會把細緻對比整理出來,至於沒有提及的習題和老師,並不是說他們不好,而是我沒有看過,如果妄下判斷,是在欠妥,我能做的就是所言不多於所知。

    寫那麼多隻是希望你能少走彎路,少踩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希望你可以認真看完!

    1、《1800題》 —湯家鳳

    1800題分為基礎篇和拔高篇,難度按梯次分配適中。其中基礎篇的題目尤其好,非常適合基礎階段拔高的同學,這也是老湯的特色,而且每個章節包含了入門和基礎,囊括了選擇、填空和解答等多題型,題型的覆蓋範圍非常廣,能幫助大家在初期打下紮實的基礎,不用擔心強化階段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情況出現。

    提高篇則更加針對強化階段的複習,著重對基礎概念的深度剖析和靈活運用,對原理的鞏固和拓展,目的是為樂提高大家解題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和速度,總的來說1800是比較全面的,適用於絕大多數人。

    不過1800的題量是比較大,需要抓緊點時間,而且不要想著一刷就完了,一刷只是讓你把理論、概念落地運用,要想增強你的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必須要二刷,二刷的提升效果才最為顯著,至於需不需要三刷,則看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因為三刷更多是著重於查漏補缺。

    至於有很多同學在糾結是否需要配合影片課一起學習,我的建議是需要,書搭配影片看效果更佳,看影片可以幫你係統梳理框架,對概念知識點有大體印象,看了影片再看書,能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2、張宇《1000題》

    特點:宇哥現在的1000題可以說是非常用心了,從選題到解析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1800不同的是,1000題現在是把每個知識點按A、B、C進行精心分類,把同一型別整合在一起,難度按組逐漸提升,較比之前的籠統排版來說,適應性很強,題型部分也比較全面,包含了選擇、填空和解答。

    不過宇哥的數學更看重概念和技巧,所以基礎不算好的同學會出現跟不上宇哥思路的情況,而對於基礎好的同學來說,非常有利於拓寬視野和思維,省去很多無用功,從而學到一些獨特的解題思路。

    另外解析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的1000題嚴重高估了大家的數學水平,很多題都沒有解析,經常會面臨拿著錯題乾著急找不到解題思路的情況,分分鐘能把人搞崩潰。但現在每個題下面都加了詳細的解析,註釋也更具體,對我們考生來說算是非常友善了。

    不過宇哥的腦洞比較大,所以時常會有同學吐槽說宇哥出的題偏、刁鑽和超綱,不過我想說這也是他的優勢,也正是如此,宇哥才產出一些很經典的題型,另外,宇哥的思路跳躍的比較快,基礎不好可能會跟不上節奏。

    帥氣的宇哥

    3、李永樂《660題》

    660題已經風靡很多年了,李永樂也被大家封為永樂大帝,整理來說660還是挺不錯的,尤其是線代部分,有些思路很新穎,涵蓋了很多經典的題目。

    另外660雖然說是基礎660,但是一點也不基礎,大家千萬不要被基礎兩個字矇騙了,這裡面基本都是概念考察,相當有難度,說是基礎階段的書,但更適合於強化,需要有一定的基礎再進行練習,如果基礎不好強刷的話,會產生很嚴重的挫敗感。

    但每年還是有很多考生不信邪,做著做著就放棄了。

    660真的建議要有一定基礎後再去練習,有基礎你才能更還有理解思路整合方法,其實剛開始做660可能會比較卡,但適應以後就好多了。其次660如果只做一遍效果是很有限,需要多刷。

    4、李林《880》

    李林是2018年考研後才開始火起來的,雖然有爭議,不過880高數部分還是挺不錯的,貼近真題,題目的綜合性也比較強,高數部分的習題值得一做,線代則更有難度,機率論則相對比較偏基礎,另外880的題目思路真的很不錯,難題都比較新穎,有新意,排版方面也非常優美,總體來說還是挺不錯的。

    總結一下,就是基礎差的建議跟老湯,基礎好的建議跟宇哥。基礎一般的跟著@旺仔少年歐 嘿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到最後要相互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