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冬小子的籃球江湖
-
2 # 便利店掌櫃
由此可見,運動員在投籃的時候是有一定的節奏的。不但運動員在比賽中尋找自己的投籃節奏,而且教練組也在運用合適的戰術幫助球員們找到自己的投籃節奏。例如,擋拆戰術!
例如,有一些人在總結庫裡投籃時有自己的節奏,右腳稍在前,稍微側身,儘量下肢發力,減少挺腰,身體豎直,兩肩張開。出手瞬間或出手前左手應離開球,發力位置在大臂,肘與肩水平,球在頭的前上方,可稍偏右,控制手臂側擺。
球星擅長在刀光火石之間找到自己的投籃節奏,從而一擊致命。
-
3 # 看龍哥侃球
作為一個熱愛業餘籃球快二十年的籃球愛好者,不誇張得告訴你,籃球不光投籃有節奏,運球、做動作都有節奏。
籃球不光是身高、身體,更需要有很好的協調性和節奏感。所謂的歐洲步、小打大、假動作就是充分利用身體的協調性,以節奏的變化來完成進攻。
-
4 # LZ體育
關注樓主,看樓主說關於藍球的那些事!
相信各位網友在看球賽的過程中,會看見這樣的一些進球:球員身體明明已經失去平衡了,但還是把球投進籃框。有人會說這是手感,但是試想如果運球節奏或者起跳節奏不對的球員,手感再好能把這樣的球投進麼?節奏不好,連拋球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球員在場上會經過運球找到投籃的節奏;
二,罰球的時候會在原地拍上幾下籃球,找到節奏去投籃;
三,三步上籃然後把球擱進籃框也是要有適當節奏的三步助跑來投籃,如果跨太大或太小,一樣很難把球打進,這也就有了走四步或更多步數來調整節奏。
籃球訓練的時候,首先就是運球,把球運順了,在你的節奏中,調整投籃姿勢,才有更高的命中率。
在籃球場上,以下兩種情況比較常見:1.球員投籃無論怎麼投,就是投不進,俗稱打鐵,就算是空位投籃,還是投不中。2.球員一場下來命中率奇高,怎麼投怎麼中。不管哪個位置,面前有沒有防守球員,連著幾個投籃100%中的,很多球員都有過。記得前一段時間勇士對陣馬刺的比賽中,上半場杜蘭特9投1中,最後一球還是第二節末才命中一球。但是中場休息後,下半場杜蘭特連著投中6球,開啟殺神模式。賽後採訪才知道,馬刺隊對位杜蘭特的是“人類蠕動精華”安德森,這使得他始終沒找到節奏。
這就是節奏感,在球員的節奏感中,俗稱手順,一場比賽命中率70%、80%甚至100%的,屢見不鮮。
但是說回來,球員的節奏不可能時刻都能找到,這也就需要球員場下不斷的練習、熟悉、掌握自己的節奏感,場上也要經過各種的試投來找到自己的節奏,爭取早日進入狀態!
回覆列表
關注懂球的小刀刀,做理性的懂球帝。
投籃節奏還是有的,主要是和你習慣的節奏。比如你訓練時,習慣1秒之內出手做完動作,比賽中如果由於猶豫或者其他原因不在這個節奏中投籃,你的投籃往往會失準。我們知道投籃是一項對精度要求比較高的技術。節奏就是投籃的一部分,有經驗的球員通常可以透過調整把節奏調整到自己熟悉的感覺上來。當然投籃節奏這個東西因人而異,庫裡的投籃出手就很快,而且他仍然可以投出很高的命中率。
此外投籃姿勢,也會對你的投籃節奏造成影響,出手點的高低,跳投還是原地不跳,後撤步跳投還是翻身跳投,這些對你平時的訓練量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諾維斯基的金雞獨立,即使你知道他要翻身跳投,你依然蓋不到他,這就是將投籃節奏調整到了一定境界。投籃姿勢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最後,就是投籃手感問題。有得球員比賽可以連進好幾個遠投,原因往往就是這部分球員的體力狀態和感覺正好可以適應他的出手節奏,比賽中大量身體接觸,和體能消耗無疑會影響這種感覺。在身體疲勞的時候,如果投出的球不加調整,很可能比體能充沛的時候落點位置偏短,所以體能消耗較多的時,需要有意識的改變出手角度。不過這樣會破壞自己習慣的投籃節奏。所以體能下降時,球員的手感會下降。一個球員不可能一整場比賽都保持好的手感。但是一個優秀的射手必然可以透過調整,處理好自己的手感和投籃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