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隱

    中國歷史上評價最高的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蘇轍評價其:“東漢光武,才備文武,破尋邑,取趙、魏,鞭笞群盜,算無遺策,計其武功若優於高帝。”朱元璋評價其:“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第一此人才高:以萬餘人敗新莽百萬大軍,20虛歲稱帝,十年而統一天下。昆陽之戰,以少勝多。(公元22年)十一月,光武於舂陵正式起兵反莽。公元23年劉玄更始政權成立,劉縯被封為大司徒,劉秀則受封為太常偏將軍。王莽派王邑率號稱百萬大軍征討劉玄,兩軍對峙於昆陽一線(今河南省葉縣),劉玄政權只有不到五萬人馬,想要投降而王邑拒降,王邑自恃兵力強大,揚言:“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耶!”放言要屠殺滿城軍民,昆陽守軍別無退路,只能血拼到底。劉秀率領步騎萬餘人馳援昆陽,親率千餘精銳為前鋒,從敵軍中幾進幾齣,斬殺敵軍千餘人,又以勇士三千人,迂迴到敵營的之後,渡昆水(今葉縣輝河),向王邑大營發起猛攻。王邑輕敵,下令各營沒有自已的命令不能援助主帥之軍,自已和王尋率萬人迎戰劉秀,王邑被圍,王尋戰死,諸將眼睜睜看著王邑戰敗而不敢援助,怕被王邑軍法處置。昆陽守軍見城外劉秀軍擊敗王邑,出城合擊王邑三軍。王莽軍大亂,紛紛奪路逃命,互相踐踏,積屍遍野。王邑號稱百萬大軍覆滅於昆陽城下,三輔震動,新莽政權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劉玄軍進入長安,王莽死於混戰之中,新朝覆滅。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更始帝劉玄遣劉秀行大司馬事鎮慰河北。當時劉秀去的河北有數支力量,劉秀去了之後,娶郭聖通為妻,與郭聖通外公劉楊聯手,平定河北,迫降了數十萬銅馬農民軍,並將其中的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當時關中的人都稱河北的劉秀為“銅馬帝”。公元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於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經過十年奮戰,重新統一中國,開創東漢盛世。

    第二,此人沒有帝王的殘忍和冷血,沒有屠殺被自已利用了的女人,也沒有屠殺功臣。“娶妻當娶陰麗華”,陰麗華為他的第一個老婆,後為了利用劉楊,又娶劉楊外甥女郭聖通,後雖廢除郭聖通皇后之位,立陰麗華為皇后,並廢除郭聖通之子劉疆太子之位,立陰麗華之子,但最終沒有發生殘忍殺害郭聖通母子二人之事。雖然做有不地道,但與其他帝王之家的血雨腥風相比,是做的相對要好的。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後人對劉秀的評價非常高,高於漢武帝,也高於李世民。對於功臣劉秀也是善待並給予善終,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為列侯,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權。

    第三、此人在位時文治武功,給老百姓帶來了太平盛世。

    劉秀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間,多次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精簡官員,減輕百姓負擔。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國勢強盛,人民安居樂業,號稱“建武盛世”。

    第四、重視文化,以文立國。他極為重視收集圖書。王莽末年,由於戰亂,國家收藏的典籍被毀,為了收集民間藏書,他每至一地,先訪當地儒雅文人,採求書籍。他下旨天下,廣為收集。於是天下學士,“莫不抱負典策圖籍,芸匯京師”。數十年間,朝廷各藏書閣,舊典新籍,疊積盈宇,汗牛充棟。如“石室”、“蘭臺”、“仁壽閣”、“東觀”等多處,藏書的規模和數量超過了西漢,奠定了東漢國家藏書的基礎,為中國文化的儲存做出了傑出貢獻。重書之下必重文人,漢文化在劉秀時期又發展興盛。

    劉秀以儒帝的面貎而居於歷史帝王將相之中,但其武功也不亞於任何一位所謂的大帝,這一點是其他人做不到的,這就叫文治武功。不只如此,他不僅有帝王之才,能平治天下,更有帝王之慈,能善待親人,善待功臣,善待百姓,這一點更是有些所謂的大帝們做不到的,所以劉秀當為天子第一,古人之評價一點不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共有幾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