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長範兒

    這位家長是不是有點過於焦慮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想擺脫家長的控制是很自然的事。

    咱們小時候不也這樣?

    具體到問問題回答問題,在學校的話好理解,一是內向,這個是性格決定的,不好改變,另一個就是觀念的問題,不想認為這是出風頭。

    如果在家還是這樣,有點複雜。家長想想自己有什麼問題先。會不會說話不注意,打擊到孩子了?小的時候教訓幾句沒什麼問題,現在長大了,自尊心越來越強了,再被家長擠兌自然就不想問問題了。

    另一個問題,孩子問的問題,越來越難了,現在的習題多難啊,家長的回答是否令孩子滿意,有沒有家長不會,或者敷衍了事的情況?如果有,那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有問題自己解決了。

    如果,我是說如果,非要想讓孩子開啟心扉,他不問你,你問他唄。比如說,今天我在群裡看到一個問題,我不會不太明白,問問孩子,看自己是不是理解錯了?

    讓孩子當你的老師,孩子自然積極多了。

    重要的就是平等交流,切記。

    因為是在車上回答的,趕時間,如果認為我有回答不到位的地方,咱們可以私下交流。

  • 2 # 大何說教

    不知道問題的場景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如果是家裡,這個問題就不回答了,那肯定是你與孩子的溝通出了問題,請你自己解決。

    這裡主要針對課堂上學生不願提問或者不願回答問題進行分析。

    學生不願主動提出問題是一個是普遍現象。請大家回憶一下自己讀書時的情形,當老師一邊用機關槍般的目光巡視著課堂,一邊說:“下面哪位同學還有問題,可以提問?”

    教室裡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這樣的場景應該您還記得吧!

    讓我們分析兩個問題,第一,老師為什麼要求學生提出問題?二是,學生為什麼不願提出問題,或不願回答問題?

    那麼老師為什麼要求學生提出問題呢?

    打個比方:當你向一位朋友傾訴的時候,你一邊享受著傾訴的酣暢,一邊又希望對方能夠給你適量的迴應,如果能這樣,這將是一次愉悅的談話,結束時,你甚至可能有種飄飄的感覺。

    上課也是如此,老師需要透過問題反饋,從而知道學生哪裡不明白,以便及時調整授課方向。如果沒有學生互動,就變成老師一個人的脫口秀節目,一方面影響老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另一方面也會影響老師的授課熱情。

    所以,任何負責任的老師都希望學生能夠主動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

    那麼學生究竟為什麼不願提出問題,或者不願回答問題呢?

    從人類行為學來講,任何一個人都害怕在眾人面前出醜,尤其是在認識的人群當中。

    學生不願提出問題有膽小的成份,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丟面子,害怕自己問得很傻,害怕在眾目下出醜。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老師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如果從學生方面著手的話,可能只會讓學生越發封閉。

    第一,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會學生。我認識一位老師,每天都思考一個問題:學生喜歡聽什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積極發言?

    但我也曾見過這樣的老師。課堂上老師捧著教材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一旦到了提問環節,教室裡立刻鴉雀無聲,學生不約而同地低下頭,生怕老師點自己的名。

    老師很傷心,也很生氣,面紅耳赤地批評學生不懂得珍惜老師的勞動。

    學生們也覺得委屈,實在是聽不進去呀!

    有研究表明,人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大約十到十五分鐘,老師們可以將教材設計成十五分鐘一段,然後在這個時間點嘗試著提問,或者提出形式多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第三,有的老師為了鼓勵孩子提問,在教室裡放一個信箱,學生以不記名的方式提問,塞到信箱裡,老師根據信件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改進教學方法;同時學生也沒有了丟面子的顧慮,解決了學生的困惑。

    總而言之,學生不願提問原因很複雜,解決起來也會很困難,何況還遠遠不準以上幾點。這就需要老師們付出更多的精力,引導學生積極的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使老師從脫口秀演員,轉變為相聲演員。

    這也是“教學相長”的含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助聽器是不是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