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凡I舞文弄墨

    首先,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史學界公認,所以,就探討下,並不一定正確。不喜勿噴。

    明朝宦官逐漸掌握較大的權力應該說是始於朱棣。因為他搞出了東廠等一些機構,讓宦官有了向上的空間,而鄭和的七下西洋,客觀上大漲了宦官們的聲勢。

    我們學過政治都知道。許多事情有直接原因,還有根本原因。我認為,朱棣的種種作為只是直接原因,而根本的應該從明朝的整個政治制度去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他吸取了歷朝歷代 衰亡的一些經驗教訓,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想要讓後世子孫照著做,他認為這樣就可以讓自己朱家的天下一直延續下去。然而,歷史的侷限性和帝王本身的利己性註定這樣的制度有很大的弊端。

    我們知道,明朝不搞和親,外戚專權也沒有。對軍隊也防範得死死的,這都是吸取了之前朝代的教訓。但是,治理天下靠制度保障,具體執行靠的是人。朱元璋以己律人,高估了自己的後代子孫,所以,其制度先天不足。封建王朝一般而言都是第一代皇帝決定了王朝的命運,其後不過是順著路子走而已,很難對制度上的一些弊端進行修改。事物總是在不斷的變化的,想一個開國前幾十年的制度去解決之後上百年甚至兩百年的問題,不出事才怪。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政治是利益的分配。封建王朝家天下和人民大眾的利益天然對立。當資源不足,而需求日益增長,封建帝王天然要保護自己的利益。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皇帝也是。具體到明朝,外戚廢了,皇帝四顧,宦官是我的朋友啊!用著吧。總體而言,宦官是明皇權的延伸,宦官權力的泛濫是皇帝有意無意需要。面對文官士大夫的如狼似虎,皇帝一個人一般頂不住。這是我認為的根本原因,謝謝!

  • 2 # 中國歷史探索者

    明朝初期是文臣,勳貴,皇帝三方平衡。土木堡之變,勳貴全滅,文臣實力越來越大,皇帝無法抗衡,只能扶持宦官來幫忙。

  • 3 # 以史為賤

    要說到這個問題,就先說朱棣是怎麼上位的。

    太祖朱元璋傳位於孫子朱允炆,朱棣是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討伐建文帝,奪了皇位。

    朱棣打進了皇宮,不料有人一把大火,但是朱棣搜遍了皇宮,除了皇后的屍骨,朱允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朱棣這個皇位是生生從侄子朱允炆那裡搶來的,天下人都知道,名不正言不順,朝中大臣也不服。一旦有朝一日,朱允炆回來,這天下還是得還回去呀。所以,朱棣雖然在這皇位上坐著,但是不安穩哪。於是朱棣後來多方尋找,一定要找到他這個侄子。

    朱棣上位後有兩件大事。一是找朱允炆,二是穩固皇位。

    這其中有個關鍵人物。鄭和,對,就是歷史書上“下西洋的鄭和”。鄭和是個太監,原名馬三寶。因為跟隨朱棣奪皇位打天下有功,特地賜姓鄭,改名鄭和。

    當時傳聞朱允炆逃到了海外,做了和尚。所以,朱棣讓鄭和以出使海外的名義,七下西洋尋找朱允炆。

    除了尋找朱允炆杜絕後患,朱棣還有件大事,穩固皇位。朝臣都是朱允炆的,所以朱棣要培養自己人哪。那就從親信的太監下手。本身他最信任的,能陪著他打天下的人鄭和就是個太監。

    在明朝之前,宦官之禍就不少。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是明確規定過的,太監不準學文化,不準識字,所以太監們雖然和皇族親近,但架不住沒文化,掀不起什麼大浪來。但朱棣就不一樣了,朱棣不信任朝臣,但信任太監哪。所以朱棣專門給小太監們設了學校,讓他們系統學習知識。

    不僅如此,朱棣還給太監們設立了明確的制度,和明朝的官員制度一樣,分為中央和地方。。

    1)中央的以十二監,四局,八司為主。

    2)地方的太監一般為鎮守太監,監軍,稅監,等,一般為中央派出。

    這個中央的十二監特別厲害,權力特別大。大到什麼程度呢?給大家推薦一部劇《大明王朝1566》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十二監之首是司禮監,設立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兩名。幹啥呢?代皇帝傳口諭,代皇帝批奏摺,皇帝奏摺要司禮監核實之後再交給六部。

    大家對太監的認知還有個東廠西廠吧。司禮監還常年派一名秉筆太監,作為東廠廠督。權力傾天,大過丞相,這麼說,絕對不為過。

    所以說,有文化,真可怕。太監有文化,真是開外掛啊。本身就常伴君王側,在權力的最高層,又能夠接觸到最機密的檔案,想幹點什麼事,還不是輕而易舉的。

  • 4 # 溫長卿

    因為中晚明計程車人制造了一種說法,認為明太祖禁止宦官讀書識字,還在宮中樹立鐵牌規定“內臣不得干預政事”,而明成祖在靖難時期起用宦官帶兵,即位後建立東廠令宦官帶領校尉秘密偵查,從此開啟了明代宦官干政的帷幕。這樣一來,宦官參與政務的緣由就並非太祖祖制,而是相當具有偶然性。

    但經過學者的研究,這套敘事其實是很有問題的。事實上明太祖就在《皇明祖訓》等書中明確規定司禮監的宦官掌管宮中各種禮器、文書,試問不識字的人能讀寫賬簿、掌管文書嗎?而且按照官修史書,建文帝的軍中就有宦官監軍,可見建文帝已經開始在軍事中重用宦官,這也不是明成祖開的先例。那塊禁止內臣干預政事的鐵牌,也在明初史料中查無實據,只能視為中晚明的一些士人為了反對宦官政治而創造的政治神話。總的來說,明代的宦官參政是一個循序漸進發展的過程,並不能特別怪罪於某一任皇帝。

    那麼回到所謂“宦官之禍”,實際上被明朝士人視為禍首的王振、曹吉祥、汪直、劉瑾、魏忠賢五人中,正常以有知識的宦官身份成為司禮監太監的只有王振一人,而且是正統時期決策機制轉型時的第一人。其餘曹吉祥為宦官武將,並非透過司禮監掌權,而是由於景泰時期對武人的特殊重視而掌握了軍權;汪直年幼,透過萬貴妃的門徑倖進;劉瑾原本執掌伎樂機構鐘鼓司,透過武宗的渠道倖進;魏忠賢也是成年入宮,不以文化聞名甚至被傳說不識一丁,靠侍奉太子光宗的經歷進入司禮監。可以說被明朝人視為大患的大宦官,多數是打破司禮監宦官選拔機制之人。明代宦官機構的正常運作,雖然也和文官有所摩擦,但並沒有很大的惡劣影響。

  • 5 # 歷史大學堂

    對於中國的歷代王朝而言,如何處理好宦官問題,是一個頗為費腦筋的事情。君不見,強如漢唐,也因十常侍之亂和甘露之變而加速了王朝的滅亡。然而,與漢唐相比,明朝的宦官問題頗有特色。

    圖 明代特務組織東廠梅花令牌

    但在靖難之役中,在建文帝身邊備受管束的宦官成為了朱棣的情報來源。朱棣因此掌握了京城的虛實,方才一舉成功。而朱棣原本王府中的宦官們也多隨他一同參戰,並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等到朱棣登上了皇位後,便認為宦官們忠於自己,將其視為心腹,對宦官也多加委任,如監軍、出使等職。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同時對大臣們進行監視,明成祖時設立東廠,由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掌握。東廠的設立,標誌著明朝宦官勢力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為明朝宦官問題的開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不好看,為什麼只譴責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