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Smosh創意視點

    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是指線上線下和現代物流結合,形成新零售。未來電子商務也就會消失。線上是指雲平臺,線下就是實體店或者生產廠家,現代物流能夠更快的減少庫存,增加銷量。那麼為什麼說電子商務會消失呢?是因為以後每一個實體店都會有自己的電商平臺,把電商作為常規性動作,像天貓,淘寶這些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就會逐漸消失。當然未來的新零售形成也是需要滿足一些條件的,比如說域名,雲平臺,雲市場,全域營銷。

    這 新零售,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的經營模式重塑

      一位哲人講:“商業做到極致,都會上升到哲學高度”。

      實體零售做電商,不一定是新零售;百貨商場增加生活體驗服務,也不一定是新零售。聯商新零售顧問團秘書長雲陽子認為:“傳統零售要真正走出商業困局,應該溯源歸因,不僅僅是方法和術的層面,還要上升到經營哲學層面,才有可能邁進新零售。經營哲學的落地,就是企業經營模式;傳統零售與新零售的經營思維不同:傳統零售是以企業效率為中心的經營模式,新零售是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的經營模式。”

      傳統零售經營模式,以企業效率為中心,更關注自己,有我之境。新零售的經營模式,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更關注他人,無我之境。經營模式的不同,決定了價值導向不同,在方法和術的實施上,就會有差異。 在我看來,新零售戰略的要旨有四:第一,消費者購物體驗與流程的數字化;第二,將線上與線下、數字與實體融合的全渠道化;第三,針 對消費者和產品資訊的平臺化;第四,將購物轉變為體驗的娛樂化。

    消費者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生物。人類可以被簡單歸為理性經濟人的學說在過去幾十年的研究中已被拆解得支離破碎。與理性相反,對人類最好的定義或許正是“懶惰人”。想想看,我們是不是一直在努力減少認知、情感和體力上的付出。“糊弄人”的定義也十分貼切,因為人們也總是試圖用直觀判斷和(常常是錯誤的)直覺代替理性的決策過程。還有“瘋狂人”,屈從於“可預見的非理性”的認知偏差,這在幾十年的認知經濟學研究中不斷被證實。

    除此之外,我們的標準隨著時間而變換,慾望、需求和對品牌的認知都各不相同。有些消費者在某些時候看中“經濟性”(economy),買紙夾的時候,“經濟性”意味著低成本;但是說到大學教育的時候,“經濟性”往往意味著一紙文憑能夠帶來的最高的一生收入。消費者的其他標準還包括“卓越性”(valueexcellence),比如購買保命的醫療服務。還有的消費者看中“實驗”(experience),購物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獲取商品和服務的過程,而且是一種娛樂的過程。一部分消費者看中“準確度”,約定了兩天之內到達的東西就必須在準確期限內到達。還有一部分消費者看中的是“自我”,這個自我促使他們購買蔻馳包和蘭博基尼車。另外一部分消費者看中的是“效率”(efficiency),在線上購物花費的精力最少,或者相反,在實體店購物拿到東西最快。

    簡而言之,新零售實際上在零售商和消費者之間實現了“雙贏”。零售商透過最大化消費者價值獲得利益。而消費者價值的提升是透過更好的消費者需求實現的。雲計算、大資料、社交、移動技術、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應用,使這一切成為可能。這,就是未來。

  • 2 # Micronet微網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新零售更多的價值體現在零售電商行業,主要是指線上線下加上物流的融合,所以想做新零售必須具備2個條件:

    有實體店、有線上商城。

    做了商城之後,可以選擇做個新零售O2O,對接到線下的門店系統,這樣線上線下的銷售訂單、會員、庫存資訊就都會實現同步,剩下的物流就自己找快遞公司合作就完全解決了。

    如果你是電商企業想做新零售,那就勢必要做實體店,這個投入的成本就會相對較高一點,有實體店之後也同樣的把線下的運營系統對接到線上的系統就可以了,如果你原來採用的線上商店是類似淘寶京東這種型別的,建議可以再做一個獨立的線上商城,這樣才會有對接到門店的介面,據我所知,目前這些第三方平臺還沒有提供這樣的介面。

    完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羽絨服多久洗一次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