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任仲平
-
2 # 小小酥10340613
辦兩場試舉 是因為 那時候明朝剛剛建立 北方連年戰爭 學子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整天東躲西藏 相對南方比較好一點 第一次試舉所有的進士都是南方人 他為了使南北 朝中的勢力平衡 所以又辦了北廠試舉
-
3 # 清風明月話歷史
朱元璋製造“南北榜”是有點為了打壓南方,平衡南北政治的需要,當然這個南北榜事件的爆發是有一定背景故事,下面我先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吧。
明朝開國後,南北經濟發展並不平衡。南方經濟﹑文化教育遠比北方要發達,因此自明朝開科舉以來,往往會試中榜者大都是南方人,北方人較少。
洪武三十年,也就是1397年,是丁丑年。這一年二月大明迎來了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朱元璋考慮再三,任命78歲高齡的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為主考官,當時取錄了宋琮等五十一名,經三月殿試後,以陳安阝為第一名(狀元)﹑尹昌隆為第二名(榜眼),劉仕諤為第三名(探花),選取了二甲十三人,三甲三十五人,是為春榜。春榜中所錄取的五十三人中全是南方人,竟然沒有一個是北方人!
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紛紛聯名上疏,狀告那主考官劉三吾﹑白信蹈等人偏私南方人,打壓北方仕子。一時之間,街頭巷尾傳言紛飛,有人說主考官劉三吾收了南方仕子的錢財,也有人說主考官劉三吾乃是南方人,他搞“地域歧視”,有意不錄取北方仕子。
可是,調查小組經過仔細複核,到出的調查結果再次讓朱元璋瞠目結舌。因為調查小組說仔細複核上呈的試卷,發現所錄取51人的南方仕子,確實都是憑才學錄取的,無任何問題。
落榜的北方學子們哪裡肯接受這樣的調查結果,紛紛繼續上告朝廷要求再查此案。朝中許多北方籍的官員也加入了隊伍,紛紛抨擊此科會試不公,要求皇帝再次選派“調查小組”,對全部考卷重新複核,並嚴查所有涉案官員。到了這裡,此次事件進一步擴大,變成了南北斗爭的局面。
同時還有人狀告劉三吾﹑白信蹈暗中囑咐張信等調查組人員,故意拿一些北方仕子差的卷子進呈複核。
朱元璋大怒,為了平息事件,平衡南北政治力量,斥責主考官劉三吾和副主考官紀善、調查組組長白信3人為“藍玉餘黨”,由人還趁機翻出劉三吾10多年前曾上書為胡惟庸鳴冤的舊賬,將他定為“反賊”,被髮配西北。曾經質疑劉三吾舞弊的張信下場更為悲慘,因他被人告發說曾得劉三吾授意,故意拿一些北方仕子差的卷子進呈複核,結果落得凌遲處死的下場。其餘諸人全都受到嚴懲,均被髮配流放,除了戴彝、尹昌隆。
“南北榜”對於後世的科舉制度有何影響?
丁丑年科舉會試案件背後的謎團一直未曾解開,但是朱元璋透過“南北榜平衡”的手段處理了此次科舉大案,平衡了南北政治,還是令人稱道的。“南北榜取士”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後地區考生的學習積極性,平衡政治關係,對維護國家統一,團結民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也是後來明清兩朝,一直沿用“南北榜取士”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當下高考並非全國統一劃線,而是“分區劃線”,個人感覺也有異曲同工之秒。
回覆列表
《我在南方大雪紛飛,你在北方四季如春》——明初的南北榜, 在科舉史上成為一起懸案。洪武三十年的丁丑會試,錄取宋琮等 51 人,北方士人全部落榜。 朱元璋大怒,派調查小組經過數日的複核,結果瞠目結舌:劉三吾等人的閱卷公平公正,以考生水平判斷,所錄取51人皆是憑才學錄取,無任何問題。
但朱元璋依然做出了一個極端的決定。將主考官劉三吾等下獄處死。並親自閱卷,取任伯安等 61 人,皆為北方士人(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淪為階下囚,轉而墜心藝術成一代大師)
南北榜案發生在洪武三十年這個特定的時間裡,決非偶然。朱元璋為了保住他的家天下,在其統治的中後期,一方面把功臣宿將戮殺殆盡,如胡藍黨獄,共殺四萬五千餘人;另一方面,一改過去重視知識分子的做法,對其採取壓迫殘殺,即便如德高望重的名臣宋濂、 劉基也不放過。
劉三吾主考的丁丑會試, “盡取南人” ,完全是由於南方人口密度大、 文化程度高所造成的,而朱元璋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加強自己的統治,當 “盡取南人” 造成北人怨聲頻起並危及其統治時,他便借刀殺人,盡取北人。
朱元璋過去收攬知識分子,是因為他的政權還處在搖籃之中;而當政權鞏固了,他又害怕知識分子,害怕朱明皇朝不能傳之萬世。看清朱元璋的知識分子政策的變化,可以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封建君主專制的實質,為如何解決好知識分子問題提供了一面歷史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