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齜牙小豬豬

    沒那麼快,也花了好幾年時間。但請考慮以下幾點:

    1938年的德華人口為7900萬人。法國只有4200萬人口,英國只有4700萬人口。也就是說,德國有很多很多勤勞肯幹的納稅人和潛在的國防軍士兵。 德國不僅人口稠密,而且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富裕和先進國家。1927年,德國生產了1600萬噸鋼材。相比之下,法國只生產了800萬噸,英國900萬噸,蘇聯300萬噸。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鋼鐵生產這麼重要,那就考慮一下,坦克和炮筒是用什麼製成的。

    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們對凡爾賽條約發了很多牢騷,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實際上給德國經濟很多的好處。是的,他們必須支付賠款,而且他們被禁止擁有龐大的陸軍或海軍。但是,他們所支付的賠款比起他們在一次大戰前用來武裝陸軍和海軍的錢要少得多,所以,德國納稅人實際上還得到了好處。 到20世紀20年代末,德國正處於經濟繁榮時期。

    是的,在由紐約華爾街崩潰而引發的大蕭條時期,一切都再次崩潰;但那次危機影響了大部分西方世界,德國並沒有比其他國家更糟。 還有一個事實是,雖然德國在1920年代受到限制,只能保留十萬人的軍隊,但他們可以隨意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用最高的標準來訓練那些士兵,其用意是把每一個士兵訓練成能夠擔當士官甚至軍官的角色,等到德國軍隊再次擴大。在德國,它被稱為基幹軍隊,是未來擴軍的中堅力量。

    魏瑪共和國也實施了各種秘密方案,以維持戰備。最臭名昭著的是,他們與蘇聯達成了秘密協議,在蘇聯境內培養軍事飛行員和開發新的坦克設計,以逃避西方列強的視線。他們成立了“全國體育院校”,由退休軍官擔任教職人員,提供有益的戶外活動培訓,如射擊和行軍。他們建立了一個聽上去無傷大雅的“統計社會”,用以收集來自德國工業部門的資料,暗中計劃如何快速將工廠轉變到武器生產。 另一個例子是,在1926年,也就是希特勒上臺前七年,德國政府秘密地要求三家制造企業各設計一個“大型拖拉機”的原型。看起來好像是用來幫助開發德國農業部門,但這解釋不了為什麼在技術規範裡要求為拖拉機在一個旋轉的炮塔上安裝一臺75毫米炮……

    “拖拉機”被送到卡瑪試驗場測試,靠近蘇聯的喀山。在1935年之前,德國公司又生產了好幾種原型坦克,並進行了試驗。與此同時,希特勒公開譴責了凡爾賽條約,並披露了德國新生坦克力量的存在。 希特勒奪取政權後,分階段完成了國防軍的擴張。1933年初,十萬名軍人被分成七個師。1933年12月,做出一個決定,將軍隊規模擴大兩倍,增加到21個師,並於1934年4月1日開始招募了五萬多名新兵。1934年10月,1918年在德國軍隊服役的軍官們被重新召回軍隊,並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健康狀況分配前線或行政職務。

    然後,在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佈恢復徵兵制度,為德軍設定了36個師的目標。所有在1901 - 1914年出生的人以及45歲以下的所有一戰老兵都被強制進行兵役登記。該計劃要求每個士兵接受兩年的軍事訓練,但一開始沒有足夠的資源,所以,徵兵期定為一年,年紀大計程車兵有時只接受三個月的訓練,然後分配給後備部隊。隨著軍隊繼續擴大,訓練時間也跟著延長。在1939年戰爭開始時,德國軍隊擁有近三百萬名士兵。 希特勒重整軍備的開支主要依賴借貸和赤字。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比如偷竊德國猶太人的財產、國有資產私有化和臭名昭著的大眾汽車騙局。人們分期付款買車,但不見交貨,車錢都歸了政府。但大部分的收入來自貸款。德國的國家債務在四年裡翻了兩番。

    大部分債務都以偽裝面貌出現,由一個實際上是國家銀行擁有的空殼公司向武器製造商發行本票。由於這些貸款並沒有出現在官方的國家資產負債表上,所以給人一種假象,好像納粹德國的財政狀況比實際情況更加穩定。另一個因素是,希特勒強制實行進口管制,並把資源轉移給武器製造商,而不是轉給消費品,這意味著商店裡越來越多的光禿禿的貨架。因為恢復到充分就業,消費者口袋裡有了錢,納粹經濟政策在這一個方面實際上是做對了,但有錢沒有地方花,因此他們只好透過購買國家債券把錢又借給政府。 問題是,到了1938年,納粹德國的信用已經用完了。投資者不再願意購買債券,認為它們風險太大。接受了所謂“米福票據”本票的公司開始問什麼時候可以兌現。整個體制開始搖搖欲墜。

    但是,因為1938年兼併了奧地利,再加上國有銀行有相當的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使納粹經濟得以維持了幾個月。然後又吞併了大部分捷克斯洛伐克,用它自身的黃金和現金儲備,又再熬過了幾個月。希特勒為了建立龐大的軍隊,幾乎讓德國破了產,這支軍隊現在能不能透過吞併更多的國家來養活自己呢?全世界和波蘭很快就會找到答案……

  • 2 # 浩漢防務論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給各國勢力在國際這個大舞臺上的先後順序,重新做了一次洗牌,隨著凡爾賽體系的建立,標誌著世界將出現一個短暫的和平的時期!

    但這所謂的和平,不過是非常短暫的,是不能維持的,不能可持續的,凡爾賽體系在滿足戰勝國野心的同時,也給了資本主義其他各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或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這其中更包括戰敗的德國!

    國與國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就使各國實力上的變化參差不齊,破壞了戰爭剛剛結束時的均衡態勢,這也就給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隱患和伏筆!

    所以,我認為德國戰後的快速恢復與崛起,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重要的意義。那麼為什麼一戰失敗的德國,在滿足戰勝國制裁與索賠的基礎上,又能夠快速的恢復、崛起,以至於讓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蕩平了整個歐洲,幾乎要爭霸世界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在政治、軍事上雖然失敗了,但是它依然是歐洲不可忽視的一個大國,擁有6000多萬人口,其本身的經濟發展潛力是巨大的!而且作為歐洲戰略平衡的一個砝碼,對美英今後利益,以及世界的整體戰略格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加上美英等戰勝國反對過分削弱德國,以利用德國的快速恢復,來遏制蘇俄的膨脹,及法國獨自稱霸歐洲的野心,所以美英在一戰後,開始緊鑼密鼓的幫助德國的經濟發展,並且以美國為主,英國為輔,一併向戰敗的德國,提供8億馬克的貸款,這些貸款幫助了德國向戰勝國支付鉅額的賠款,而這些戰爭賠款轉了一圈,反而又回到了美英等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義務教育學校,如何依法依規進行教師請假考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