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2016年至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取消了自家產品上的3.5mm耳機介面,讓不少使用者苦不堪言,畢竟再也沒辦法邊充電邊聽歌了。那麼這樣做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5
回覆列表
  • 1 # 百科全書般的科技宅

    蘋果的號召力

    這不是第一次

    第二次體現了

    好伐

    手機開始標配指紋識別

    雖然蘋果不是第一個在手機上裝指紋識別器

    但是他是第一個把指紋識別在。手機這個領域推廣開的

    手機開始整一體機身

    不可拆卸式電池

    攝像頭突出來

    全金屬CNC機身

    壓力屏

    所以

    不要小看蘋果在手機的號召力

    因為所有手機都向蘋果看齊

    大趨勢都這樣

    如果一家不能很容易被市場拋棄

    要知道消費者是跟風的

    是被生產者引導的

    就像去年蘋果推出6s的壓力屏後

    第二年國商都開始在自家的旗艦機上配各種壓力屏

    並以此為宣傳點

    但是

    今年你還見到嗎?

    很多都把壓力屏又給去了

    比如魅族的 Pro6有 Pro7反而沒了

    國商有這一種你有 我也要有

    做不好沒關係

    因為大家都做不成

    蘋果的壓力屏也不是很理想

    普及尚需要幾年

    但是不可不說比安卓的適配好太多了

    當大趨勢所望

    你不去就將被市場淘汰

    或者會冒很大的風險

    這個風險是消費者不接受這個趨勢

    但是這十年有嗎?

    蘋果的每一項改變不都成功了

  • 2 # 音而樂

    看看為什麼各大手機廠商取要取消3.5mm耳機插孔,原因有如下幾點:

    取消3.5mm耳機介面可以把手機做得更薄

    3.5mm耳機插孔是手機廠商將手機做的更薄的障礙之一,這個障礙長久以來難以突破,因為3.5mm耳機插孔早就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通用的標準,極少會有人前去挑戰。

    為了讓手機更加纖薄,在取消 3.5mm 介面之後,電路板上的相關結構也會減少,佔據的相應體積也會減少,從而降低機身厚度。

    可以有更好音質

    如蘋果取消3.5mm耳機介面,改為Lightning介面,把模擬訊號輸出改為數字訊號輸出,為的就是想提高音質。

    使用Lightning介面可以有更好的音訊體驗。Lightning耳機能夠接收自蘋果裝置的48KHz無損的數字音訊輸出,而且數字訊號的傳輸允許回放端內建的解碼器與處理器(DSP)對音訊進行處理,理論上實現更好的效果。

    還有,Lightning介面支援DAC部分以及話筒的ADC部分可以做在外部的耳機內,這樣就會有更多空間、更多電力來保證音質。

    此外,聲音品質可在外部裝置端(耳機)進行最佳化,不依賴裝置本身的解碼放大電路,可以實現的手段增多。

    防水可以做得更好

    取消3.5mm耳機介面可以提高手機氣密性。手機的氣密性其實對應的是手機的防水效能。手機的氣密性越高,防水效果越好。

    可以有更多配件供選擇,廠家也有更多賺錢的機會點。

    當然消費者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見。

  • 3 # 月老

    說什麼取消耳機孔是為了更好體驗的,都是扯犢子。想變相的多掙錢,就大大方方的承認嘛,何必搞得好像自己是為了全世界人類過得更好而努力一樣?

    說數字介面更好的,沒毛病啊!你可以在兼顧3.5mm耳機孔的時候,一樣的可以讓資料口可以輸出音訊啊!又不是有了3.5mm耳機孔你就不能輸出音訊了。這樣我們不是一樣的可以選擇嗎?說什麼無線是未來的,沒錯啊!但是以前有3.5mm耳機孔的時候,咱們就沒辦法使用藍芽耳機了嗎?說取消3.5mm耳機孔是為了更好的防水的話,更不能同意了。你家取消耳機孔的手機,和索尼帶著3.5mm耳機孔的去比比防水,敢嗎?

    明明就是一個失敗,還非得吹噓成未來。有些人啊,真是跪久了,蘋果拉個屎都說是香的。

    取消3.5mm耳機孔,在現在就是反人類好嗎?

    現在,你蘋果手機取消了耳機孔,你的iPad呢?你的MacBook呢?還不是得用3.5mm耳機孔?以後如果iPad,MacBook升級,取消3.5mm耳機孔,用什麼介面呢?你樂視一加華為小米學著這麼幹,你用typec。然而,現在很多其他的播放器之類的,都是用的3.5mm耳機。所以,如果說你用安卓手機,iPad平板,再有一個普通的非蘋果的筆記本,你需要有三種不同的耳機。而,此前,一個耳機就可以走天下了。

    真想呵呵那些所謂的改革家一臉。各自為營,各懷鬼胎,還各種吹噓。

  • 4 # 泡泡網

    首先就是節省空間,在取消了3.5mm耳機介面之後,手機內部多餘出來的空間可以容下更多的元器件,比如iPhone 7在取消耳機介面之後,放置了一枚Taptic Engine震動馬達,帶來了更好的震動效果。

    其次是一體性更好,在取消耳機介面之後,手機的外部介面進一步減少,對於很多想要做防水的產品就提供了更好的防護工作。依舊是iPhone 7,在取消了耳機介面之後支援了IP67級別的防水功能,對於日常的使用來說,提升巨大。

  • 5 # 奇凡想當然

    取消3.5mm耳機介面,主要為了節約手機空間,從2016年蘋果釋出iphone7開始首次取消開始,各大廠商都在進行取消3.5mm介面的操作。手機空間有,隨著手機日常使用率越來越高,使用者對電池容量的需求也勢必越來越大,取消3.5介面有利於節省手機空間,其道理與sim卡越變越小相同。

    蘋果公司為了追求極致,一直在對自己的裝置做減法,如取消軟碟機,取消光碟機,取消3.5mm耳機介面,取消usb介面。剛開始都是被受唾棄,但事實證明蘋果在取消某個介面的同時,有帶給了使用者一個更加高階的解決方案,不得不佩服蘋果公司對未來科技的把控能力。

  • 6 # ICE機智

    首先我們要知道,由於目前手機主機板的高整合程度,對於手機的內部空間,真的是寸土寸金。取消3.5mm耳機介面有以下理由。

    以iPhone 7Plus為例,取消3.5mm耳機介面,裝上了一個更大的Taptic Engine,可以更好的模擬手機按壓Home鍵反饋。

    2、提升手機一體性。取消了3.5mm耳機介面,可以使手機減少一個開口,從而增加手機的一體性。這樣手機可以加入IP67、IP68級防水防塵功能,對於手機廠商這無非是一個賣點。

  • 7 # 網際網路智慧驛站

    取消耳機孔的做法,支援理由有這幾點,節約空間、一體化需要、防水防塵等,樂視最先實現這一方案,蘋果iPhone7之後形成風尚。

    對於多數中國產手機而言,取消耳機孔的做法純屬肓目跟風,理由有三∶

    拋棄了大量原3.5mm音訊介面裝置及其使用者,許多高階音訊產品一夜之間與智慧手機劃出了界線,比如便捷耳放等。

    市場並未成熟,逼著多數耳機廠家轉型,要麼無線,要麼改接頭,要麼轉接。三種方式都不成熟,藍芽音質遠沒有線好,改接頭後又影響手機充電,轉接方式無異於脫下褲子打屁。突然醒悟過來,浪費、折騰、損失嚴重。

    上了蘋果的當,沒過多久,3.5mm出現了“返祖”現象,不少手機的這一耳機孔又回來了!雖然蘋果仍意孤行,主要在它有完整的iOS生態,中國產手機無法比!

    綜合來看,紛紛取消3.5mm耳機孔仍需理性,條件不具備時突然轉身等於國際笑話!

  • 8 # 墨痕T

    3.5mm的耳機介面已經伴隨了我們很多年了,無論是電視機、DVD、收音機、MP3、MP4、MP5、手機等電子產品都是用的3.5mm標準的耳機介面,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為了情懷,突然取消總感覺彆扭,不習慣。

    手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手機上的每一個位置都是寸土寸金。拆開手機,會發現並沒有空閒的空間,每個位置都安裝了元器件。

    為了騰出有限的手機空間,很多廠商想盡辦法去掉一些傳統的功能或介面。比如蘋果手機就是如此的執著,最先下手的是SIM卡。如今SIM已經發展到Nano sim,甚至eSIM卡。如今執著的蘋果手機又盯上傳統的3.5mm的耳機介面,在蘋果手機上已經取消了3.5mm耳機介面。目前安卓陣營部分手機廠商也跟進了蘋果的步伐,取消3.5mm耳機介面,使用Type-C作為耳機介面。騰出的空間,會被馬上利用起來,安裝新的元器件,增加手機效能。

    另外,手機使用時間長了,USB介面、揚聲器、耳機等開孔處都會積滿厚厚的灰塵。這樣會影響手機產品的防塵效果,當然也會影響手機產品的防水效果。

  • 9 # 芯機智

    最早提出取消3.5mm耳機介面的廠商是蘋果7,主要是為了節省空間,手機發展到今天越做越薄,主機板整合度越來越高。取消耳機介面則是釋放更多的內部空間。

    其次,取消耳機介面可以保證手機的一體性,能夠更好的做到防塵防水功能。介面越多,防塵防水處理難度就越大。

  • 10 # 科技一百秒

    打來手機內部空間就可以發現,手機裡現在已經是塞的的滿滿當當,手機手機廠商想放進很多的元器件就要儘可能的壓縮空間,在眾多元件無法縮小的情況下,只能犧牲耳機孔!

    一方面是為了手機能有更多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手機防水考慮!

  • 11 # 汝州市運展手工坊

    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很多的手機廠家都推出了自己的新機,然後你會發現很多的手機都沒有了原來的耳機孔,怎麼才會導致這樣的現象發生呢?

    如今的手機擁有著很多的功能與黑科技,這些都需要共同去進步的,而取消了耳機插孔,就能夠更加節省機身內的設計。

    絕大多數的廠家不是為了讓你選擇藍芽耳機,為此他們還拿出瞭解決方案,就是在充電器口加入了一個轉換器能夠連線耳機。

    從而讓大家更方便的使用耳機,畢竟藍芽耳機得費電速度是非常高的,這一方案也能夠解決這一個問題。還能夠節省很多的空間。

    為手機添上更多的功能,而且如果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如今的手機越來越薄,耳機插孔肯定會被逐漸的代替,甚至在未來充電口也會被代替,而採用無線充電。

  • 12 # 小李說數碼Beta

    旗艦手機取消3.5mm耳機孔是從蘋果開始的。是蘋果先放出訊息,然後樂視搶了這個首發。蘋果的考慮是出於防水級別的提升。這個說法也不可靠。同樣具有3.5mm耳機孔的三星的防水級別也十分之高。

    如果你去看幾個拆機影片,你就會發現,在手機制造廠商拼的是供應鏈的組合能力,以及手機的設計能力,說白了,就是他們的整合整合能力,看拆機影片你也會發現,所謂價效比手機,犧牲的還有內部硬體(在一般人看不見的地方)。Type c作為一個全功能的介面,以及藍芽傳輸的不斷升級,成為了取消耳機孔的先行條件。為了更好的整合,在不考慮成本情況下,不過多的犧牲體驗,取消耳機孔的佔用空間(況且這個空間在手機上已經很大了)。

    旗艦機是手機相關領域技術的體現,在儘量輕薄的同時(個人不喜歡太輕的手機,無奈是大眾的趨勢),放入更好的螢幕,更大的電池,甚至說無線充電,NFC,紅外等來看,犧牲有替代品的耳機孔是可以的。

    中低端機器取消耳機孔可能性不大,一方面迎合當下市場對耳機孔仍有需求,有耳機孔甚至成為了賣點,另一方面,他們也不必要放入NFC無線衝等功能。在公眾普遍接受無耳機孔,或者有更好的方案出現之前,中低端機器不會取消的。

  • 13 # 閃電奧

    高價位,追求音質的的耳塞,頭戴都是需要3. 5mm支援的,藍芽耳機,或者用轉接頭之後音質往往達不到需求,我自己就是,平常工作用藍芽耳機方便一些,但是要是音樂或者電影,往往達不到需要好的耳機支撐,這時候就離不開3. 5mm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豆杉插枝能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