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容濟點火器

    好了,很多網友開始來較真了,一旦你說車速多少邁,多少碼,他會開始罵你了,你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國家標準裡邊沒有這個單位,你真沒有文化,你既然有文化,你講科學了嗎,速度單位嚴格要說米每秒的,你說法完全不符合科學規範,這下可真熱鬧了。

    本身米/秒,千米小時這些單位讀起來就很拗口的,完全不符合華人的思維習慣了,華人思維是反過來的好不好,每秒多少米,每小時多少公里才是他們要說的,但是這些速度單位是洋人指定的,我們只能這麼死板了嗎

    老祖宗給我們傳來的漢語,本身就是簡明易懂的,幹嘛要這麼麻煩呢,你看看出來一個電器,開始叫VCD什麼的,後來不是有了影碟機了嗎,什麼TV,不就個電視嘛,計算機電子裝置,不就是電腦嗎,移動終端什麼的,不就是手機了,難道速度單位,一定要和洋人的一樣,我們汽車行業的人士,真的都是沒有文化的嘛,好不容易出來一個邁,一個碼來替代公里/小時,馬上有孔乙己之類跳出來指點你,到底是誰沒有科學文化一目瞭然。

    從國家標準來看,中國採用的時速單位是公制單位,汽車速度的正確單位和叫法是千米(公里)/每小時,英文簡寫為Km/h。在中國出廠車型(包括採用公制單位的國外車型)的車速表上都能看到這個單位標識。另外在美國、英國等少數國家,他們採用的是英制單位,單位是英里/每小時,英文簡寫為MPH。但是標準是可以改變的,民間的一些叫法變化,可以推動標準的改進。

    的確,碼的本意是指衡量某種東西的器具,如砝碼、籌碼、號碼等;另外還可以做量詞單位用,如一碼事、兩碼事。碼也是個長度單位,作為長度單位的1碼等於等於三英尺,即0.9144米,這是英制的東西,國外人用的。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汽車術語有很多都是受外來語影響,尤其是受英語影響最大。因為最早進口的車,這還是民國時候的事兒,車子大多是英美品牌,用的是英里表,發音當然是MILE,例如:點火開關叫“斯維子”(switch);氣門叫“凡爾”(valve)等。在換算關係上,1英里(邁)約等於1.609千米(公里)。那時車速表上標的都是“英里”(哩),英文是 mile ,中文發音是“邁”,所以每小時50英里就叫“50邁”。速度表也就叫成了邁表,過去學車都是師父帶徒弟,就把這種叫法傳了下來,而邁在一些地方可能和碼是諧音,比較接近了,而且相對邁而言,碼更加似乎華人的形象思維了,有些地區把速度表裡程表俗稱為“碼錶”,60碼就是碼錶指示60公里/小時的意思,和邁是一回事。

    規範是官方制定的,不需要"約定"才能執行,約定的必是民間文盲們一種互相傳播的默契的東西,大家都這麼幹了就是"俗成"了,俗本身就代表著非官方的含義,在網路上交流的時候,我們應該就是“俗”點的,即使沒有這個標準下來。

    其實漢字就應該發明一個字代替千米/小時這種常用單位,那往廣義上說,我們完全也可以用碼來指代其他計量單位或刻度,比如就拿車速來說,我們說140碼可以理解為等同140千米/小時的單位,當然在使用公制單位的車上就是140公里/每小時了,而在使用英制單位的車上也可以看作140英里/每小時。

    日常用語,講究簡潔,易懂,如果你聽到這個字,知道是什麼意思,就說明好了,可以用了,別糾結啥科學規範了,這東西不是用來寫書面報告用的,誰整天說什麼什麼速度是多少公里每小時,找難受麼

    其實也就是個態度問題,堅持“公里/小時”唯一正確的,說好聽叫講科學、有文化、嚴謹,說不好聽叫教條、食古不化 。接受“碼”的,說不好聽叫沒文化,不嚴謹,裝X,說好聽叫入鄉隨俗,與時俱進。

    其實,只要中國的相關國家標準中說明一下:速度的主單位是“米/秒”;當表示車輛速度時,常用單位是“公里/小時”,簡稱“碼”。然後,字典在“碼”的詞條中新增一個意思:當表示速度(特別是車輛的速度)時,等於“公里/小時”。這一切,都是透過民間的約定成俗來推動的。比如曝光,讀音從“瀑光”變成“報光”,怎麼算?早年版本的新華字典只有前一種念法,後來版本的字典,接受了兩種念法。說服,大陸基本念“shuo服”,但臺灣一般念“睡服”,貌似大陸是錯的,臺灣才是對的。同樣還有“遊說”中的“說”的念法,“角色”中的“角”的念法。理由?--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語言是發展變化的。語言的規範化,和語言的發展變化,歷來是糾結前行的一對矛盾。差異不過是個人在此矛盾前的態度,從拒絕牴觸、到消極接納、到主動使用。但結果呢?只有時間能夠回答。有些不規範的用法,曇花一現,消失了;有些則固定下來,甚至成為主流的用法。具體到“碼”,什麼時候可以寫入官方標準,我不知道。但將來,時間會告訴我們。

    回到問題,按照30公里/小時演算法,100公里需要多久,根據小學二年級演算法,用包含除法就可以了,也就是100÷30=3.33個小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年輕人有想法創業,卻不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