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娃說農業
-
2 # 多肉植物集聚地
玉米田注意除“三害” 。
1.灰飛蝨。灰飛蝨對玉米的危害主要是傳播粗縮病毒,染病越早,受害越重,輕者減產10%以上,重者減產幅度達30%~50%。近日田間調查晚春播玉米田及大部分夏直播玉米田中灰飛蝨數量均較大,部分地塊已出現了粗縮病苗,一般地塊每平方米蟲量達7~8頭,多者達十幾頭,形勢非常嚴峻,應立即進行防治。
2.薊馬。薊馬是近兩年在玉米上危害逐年加重的一種害蟲,6月15日調查,晚春播及部分早播夏玉米受害重,出現了集中危害的局面,很多植株葉片上出現成片的銀灰色斑,葉片褪綠髮黃,部分地塊已出現牛尾巴苗,被害株率達80%~90%,平均單株成、若蟲20~30頭,多者達60~70頭,危害非常嚴重。6月23日夏播玉米田調查,被害株率達50%~60%,平均單株有蟲10~15頭,多者也達20~30頭。
3.瑞典稈蠅。調查中發現部分地塊還遭受瑞典稈蠅危害,幼蟲孵出後直接鑽蛀入玉米心葉內危害,被害心葉破碎且有黏液,當場剝出瑞典稈蠅幼蟲。 二、防治方法鑑於今年田間3種害蟲同時發生的實際情況,應採取綜合防治和大處方相結合的防治方法。
1.及時人工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也可選用苗後除草劑如吉玉(主要成分為磺草酮加莠去津)200~250毫升/畝或4%玉農樂80~100毫升化除。
2.未定苗的玉米田可結合定苗,拔除牛尾巴和粗縮病苗,帶出田外集中處理,防止田間再次傳毒和薊馬轉移危害;已定苗的玉米田應及時拔除粗縮病苗帶出田外,對牛尾巴苗可人工剪掉頂心3~5釐米的長度,幫助幼苗恢復生長。
3.大處方防治。採用吡蟲啉或啶蟲脒加入高效氯氰菊酯混合噴霧,田間灰飛蝨密度大的(每平方米超過8~10頭)應加入20%病毒A或金氟嗎啉噴霧防治,對部分弱苗還應加入質量好的磷酸二氫鉀液(濃度為0.2%~0.3%)一起噴霧,促進植株儘快由弱轉壯。
三、注意事項
1.瑞典稈蠅和薊馬均在玉米心葉內危害,噴霧時藥液應噴進玉米心內。
2.灰飛蝨善於飛翔,最好相鄰地塊一起噴霧防治,並且採取由四周向中間推的防治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
-
3 # 農業洞察
玉米耐藥性很高,滅多威,氰戊菊酯,功夫菊酯,48%毒辛乳油都可以,打鑽蛀性害蟲時最好加有機矽。5%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20~40毫升或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5~10毫升)安全高效 對人畜微毒(毒性比食鹽還低),在玉米採收期也能安全使用。玉米亦稱玉蜀黍、包穀、苞米、棒子。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的飼料來源,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種植玉米過程中玉米殺蟲用藥需要注意什麼:
注意一、噴施煙嘧磺隆除草劑的田塊,用藥前後7天應避免使用有機磷類農藥(如辛硫磷、毒死蜱、乙醯甲胺磷、氧樂果等),以免產生藥害。
注意二、使用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如滅多威、丁硫威等),用藥前後7天不能使用硝磺草酮類除草劑,以免產生藥害。
注意三、玉米對辛硫磷敏感,濃度稍高容易燒葉,症狀是葉子上有白色斑塊。施用辛硫磷過量可致葉片區域性或大部分變白,致葉片乾枯似凍害狀。辛硫磷等有機磷農藥產生變色等藥害的機制是,疏水性強的有機磷農藥被葉綠體或其周圍組織吸附,致葉綠體的機能發生紊亂,從而阻礙電子傳導反應,即希爾反應,抑制光合成,出現變色,藥害越嚴重,其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減少,全氮量相對增加。
注意四、高溫情況下,玉米對敵敵畏、滅多威也表現敏感,葉片容易產生白斑。
-
4 # 雲種養
高產是農民生產的目標,然而在玉米的生理週期中會有多種蟲害威脅玉米的豐收,為大家簡單分享幾種除蟲的方法。
玉米灰飛蝨灰飛蝨的主要危害是傳播玉米粗縮病病毒,玉米一旦染病難以控制,輕者減產30%以上,嚴重的絕收,該病也被稱為玉米的癌症,必須及時儘早防治。
藥劑防治要抓4個關鍵時期,選擇低毒高效農藥,統防統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播種期:種子帶毒或使用含有內吸性殺蟲劑的種衣劑或玉米拌種劑處理種子
(2)5月中旬小麥灌漿初期:採用吡蟲啉或噻蟲嗪等農藥處理雜草;
(3)成熟期:在灰飛蝨遷飛初期每畝用噻蟲嗪或用吡蟲啉20-30克與病毒A50克混合兌水噴霧,隔3-5天一次,連噴3-4次
(4)感病初期: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加入玉米專用液肥混合後噴施
薊馬玉米薊馬主要為孤雌生殖,成蟲會取食玉米從而造成作物減產。會使植株葉片上出現成片的銀灰色斑,葉片褪綠髮黃,被害株率可高達80%~90%。
當薊馬為害嚴重時應及時噴施藥劑進行防治,可使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蟲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霧
玉米螟玉米螟俗稱箭桿蟲、玉米鑽心蟲等,屬鱗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蟲,為害寄主種類多達150種以上,其中玉米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產量損失5一15%。
在2—3齡幼蟲期,可用下列藥劑:
48%毒死蜱乳油70—90ml/畝;
2.5%氯氟氰菊酯乳油25—50ml/畝;
2.5%溴氰菊酯乳油20—30ml/畝;
5.7%氟氯氰菊酯乳油30—40ml/畝;
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5—10ml/畝:
8000IU/ml蘇雲金桿菌可溼性粉劑100—200g/畝對水40—50kg均勻噴霧。
注意事項1.薊馬在玉米心葉內危害,噴霧時藥液應噴進玉米心內。
2.灰飛蝨善於飛翔,最好相鄰地塊一起噴霧防治,並且採取由四周向中間推的防治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
-
5 # 曼山劉二哥
肉蟲子,建議5.7甲維鹽,氯蟲苯甲醯胺,蘇雲金桿菌。打的次數少,撐的時間較長。省工省力,我們這高氯基本很少用了。蚜蟲薊馬,用吡蟲啉,吡蚜酮,噻嗪酮,都可以,高價位得就算了,不是很難打,畢竟不是溫室蔬菜上。苗期噴壯苗葉肥,後期噴高鉀的葉肥。第一次回答。共同學習。
回覆列表
玉米粘蟲危害的規律是:
1、玉米粘蟲主要造成的危害是以幼蟲啃食玉米葉片。
2、玉米粘蟲在1~2齡幼蟲時,透過取食玉米葉片造成葉片孔洞。
當玉米粘蟲達到3齡以上幼蟲時,玉米粘蟲開始大量的暴食,在正常情況下一棵6到10葉期的玉米,5條玉米粘蟲一天時間可吃光所有玉米葉片。
3、一旦玉米粘蟲大面積發生,可將玉米葉片幾乎吃光,只留下葉脈,造成玉米嚴重減產,甚至玉米絕收。
4、當一塊玉米田被玉米粘蟲吃光,玉米粘蟲的幼蟲常會成群結隊轉移到另一塊玉米田進行危害,有些農民又形象的稱這些粘蟲為“行軍蟲”。
5、在正常情況下,玉米田塊地勢低、玉米植株高矮不整齊、玉米田雜草叢生,相對來說受害最重。
如何防治玉米粘蟲:
一旦玉米粘蟲有爆發趨勢,農民習慣性靠單一農藥進行玉米田防治,已經很難,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靠多種農藥復配後進行防治。
針對抗性玉米粘蟲,提供幾個農藥配方給農戶與農資銷售商,防治效果非常好。不再說農藥的稀釋倍數了,給大家提供的都是常見農藥,不同的農藥廠家含量不一樣,農戶可以按照農藥說明書來使用。
1、甲維鹽+辛硫磷+氯氟氰菊脂,進行防治玉米粘蟲。
2、阿維菌素+毒死蜱+氟氯氰菊脂,進行防治玉米粘蟲。
3、使用以上配方防治後三天,噴灑生物農藥白僵菌進行第二次防治,使用方法是,白僵菌農藥稀釋後,以一畝地為單位,在四個角加上中間位置進行噴灑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