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傳統文化以後會成為學校的必修課程嗎?
10
回覆列表
  • 1 # 暗香li

    我認為,傳統文化以後會成為學校教育的必修課程,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它具有歷史悠久、世代相傳、民族特色等特徵,他有著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比如我們的傳統節日,語言文字,民間工藝等等。

    傳統節日我們都知道有(按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初七乞巧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臘月三十除夕。(按陽曆)3月8日女神節,4月4或5日清明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10月1日國慶節,我們每年都依照這個順序,有著相應的民俗。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字的國家,有56個民族,共有80種以上語言,約30種文字,中國通用語言文字是中文,隨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使用中文的人數越來越多,基本上遍及全球,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學寫中國字,學說中國話,學做中 華人’!

    其他的表現形式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透過這次疫情,使我深深地感覺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 2 # 廣陽梁山

    會成為必修課,也必須成為必修課。前幾天國務院頒發了中小學校實施“勞動”課,每週不得少於一個課時。透過勞動使孩子們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從而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傳統文化同樣重要,一個民族不知道自己民族文化是什麼,就等於是無本之木,無根之草,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澱下來的精神財富,是炎黃子孫的根,不瞭解、不學習傳統文化就有忘本的可能。尤其在當下繁雜變的世界裡傳統文化的意義更顯得格外重要,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學習自己的傳統文化就是為了繼承和發展本民族的文化。

  • 3 # 長風浩蕩

    學校的必須課程,只能、必須是在已知認知當中,正確可能性最高的理論體系或具體理論,與是否傳統無關。

    所有經過實踐檢驗的、有益有用的正確理論,都應該成為學校必須課程。

  • 4 # 老王養成記

    傳統文化以後會成為學校必修課程嗎?你怎麼看?

    傳統文化必然會成為學校的必修課程,這既包括中小學生,也包括高校,甚至會關係至關重要的到中考、高考。

    中華民族擁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文化並沒有黯然失色,而是更加凸顯其存在的巨大價值,重視和傳承傳統文化是一種必然趨勢。

    我們從一些政策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例如: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於“總體目標”的論述原文如下:

    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並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更為堅實,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2019年至今,教育部先後下達了多次通知,將在中小學新增兩門課程,第一門課程為“書法課” 。

    書法是傳統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內容,從書法入手,肯定是本著先易後難的順序推進。

    從中小學、大學、各地傳統文化開展狀況以及媒體導向,也可以看出未來發展趨勢

    例如:

    1.中小學

    2017年,山東省在全國率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並已編出多版教材供使用。其他各地都有類似推進措施。

    山東是孔孟之鄉,率先做出這個舉措,實在情理之中。

    2.大學

    2018年,經各高校自主申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專家遴選與公示,教育部認定北京大學崑曲傳承基地等55個基地為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從此傳統文化正式進入大學校園。2019年,教育部公示包括北京理工大學等25所高校在內的《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認定結果》。

    這些高校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以傳承專案為內容的選修課程,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切實落實2個學分。

    從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到全面普及;從選修課程到必修課程,這基本符合我們一貫的“試驗田”方法論。

    3.媒體

    也許為人父母的緣故,特喜歡這倆孩子。

    教育不能教出一批“數典忘祖”的人我們的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要多講傳統文化,不能最後教出一批數典忘祖的人,這方面的教育工作要繼續加強。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需要堅持做,讓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基礎教育的一份子,讓學生們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找到動力,發現中華文化之美,將文化自信自植於心,並潛移默化受到影響,凝聚起建設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上面這段話你猜猜是誰說的?

    而落實到實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學校中加強教育。

    學校教育的重點,肯定是加強基礎教育。

    如何加強基礎教育,很簡單,成為必修課。

    所以,在條件成熟時,傳統文化必然會成為必修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放手是一種解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