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城鄉果蔬盆景
-
2 # 喧城靜屋園藝館
盆景在製作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說法“樹樁盆景選樁標準有一根、二幹、三曲、四節、五枝、六葉,七盆,八幾架的說法。這八個細節決定了一顆樹樁盆景的精美程度。盆景中有一句說法“樁不露根似插筷”。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刻的說明,“根”在一盆盆景中的重要地位。(這邊主要針對,中正式高提根,盆景來進行說明)提根木本植物,用什麼樣的花盆比較好?
根:
提根式盆景是非常的精美的。樹樁盆景的根系露出盆面,以增添盆景的觀賞點,增加樹木的蒼傷感。製作時可以換盆時逐年向上提根,使下部新根深扎,並將提出的盆面根系,適當疏刪,去細留粗,去直留彎。有的神龍擺尾,,如蟠龍入洞,各顯千秋。
那麼經過了提根的製作,一般樹樁盆景的形態就趨向於高聳的感覺。在配盆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文人樹的配盆方式,就是使用矮盆。選盆高度一般不高於盆景整體高度的1/5,也就是露出土面的整個盆景,最少佔到4/5的高度。
花盆材質:
花盆的使用在盆景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適合的花盆能整體提高盆景檔次,提高觀賞性。首先中正式提根的盆景的選盆一定是“矮盆”。然後就是材質。
選盆的時候最好選擇有較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性的花盆。花盆主要有:陶盆,泥盆,紫砂盆。透氣性和透水性影響著花盆中的,水,氣,溫。影響著根系的呼吸作用。我本人對紫砂盆有著偏好。
素雅大方,造型多樣,色彩調和,具古玩美感,逗人喜愛。紫砂盆主要以宜興一帶一種特有的黏土為材料,經過燒製加工成而各種各樣的花盆。紫砂盆的質地細密,有較好的硬度。紫砂花盆適用於各種花卉盆景,紫砂盆佈滿了細密極致的毛細孔,非常的透氣,還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配盆方式:
提根盆景在整體構圖以,為提根樹為“主”,而盆為“賓”。主賓之分,要分工明確,不可以“賓謙,主傲”也不可以“喧賓奪主”。花盆以盆景,無論在顏色上,體積上,要處理好“平衡”,保持主客的關係,處理要協調自然。
(1)大小:
提根盆景在選盆的時候,第一點就是要矮。然後在選盆的時候注意,栽種的花盆直徑的大小。一般協調的大小花盆面積,可以按照這樣的方式計算。以整體樹高的三分之一高度作為基礎。然後將高度×0.618.
假設樹高位1米,那麼盆面的面積就是33×0.618=21.(這個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數值)。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有大小的增減。這個方法適用於,單個根系或3到5個根系的高提根盆景。
(2)花盆高度:
提根盆景的花盆高度,沒有特殊的要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花盆高度。總體的要求是不高於整個樹樁高度的1/5。花盆高度越矮越好。但是需要和樹木的形狀和樣式有一個協調。
總結:選盆的時候注意花土的量,樹根多而盆小,會出現比例失衡,頭重腳輕的劣勢,不但起不到增加美感的效果,還破壞了意境。盆小樹大根多,盆小土少不能保障植物養分水分的供應,導致盆景長期的生長受限,甚至會死亡。
-
3 # 雲姨日常
種植提根木本植物可以使用透氣性、排水性都強的花盆,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喜歡愛好及經濟實力去挑選,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紫砂花盆,其透氣性強,排水性也強,而且也美觀,但是價格相對偏高。
土陶花盆,表面沒有塗彩釉的土陶花盆,所以它的透氣性強,排水性也強,缺點是不好看且選擇性不強。外面塗了一層彩釉的土陶花盆,這樣的花盆透氣性、排水性相對的就沒那麼好,選擇性相對強。
塑膠的花盆,價格很便宜。
根據植物根系的長短、大小來選出適合的花盆,才能有利於植物的生長。
-
4 # 歡快香瓜gu
泥盆理想,紫砂盆,瓷盆,塑膠盆。
泥瓦盆透水透氣,利於根鬚生長,整株花體旺盛,提根露爪,發揮想象力,利於造型觀賞,盆景藝術,祝你成功快樂,取之自然,高於自然,美化環境,提高文化素養,愉悅性情,提高效率。
-
5 # 創業人偉姐
對於花盆的選擇很廣泛,材質有瓦盆、紫砂盆、陶瓷盆和塑膠盆。形狀有扁形、圓筒狀、四邊形的、甚至多邊形的。如果樁子名貴當首選紫砂盆。論透氣性泥瓦盆和紫砂盆最好。
對於樁材的選擇不僅要粗壯、造型獨特,而且根部也是值得欣賞的重要部分。那麼如何提根就成了最大的問題:首先選扁平盆圓筒盆,底部嵌入固體幫助根部向周圍伸展;然後打圍高培土,培植一到兩年,換盆(此時扁盆最好),仍然打圍高培土,繼續養植一到兩年,這是為根部粗壯,顯滄桑打基礎,這樣根部的欣賞價值更高。隨後就是去圍,打土兩個步驟。關鍵是如何打土,這一步驟非常重要。不能心急,要慢慢的來。一、打土又可用小工具一點一點去除,毛刷做輔助。二、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水衝法。次法也不能一次沖掉,給盆澆水時順著根部往下澆,澆的時間久了,根部就會一點一點裸露出來,她的美也就展現出來了。一點兒經驗,分享給大家僅做參考。盆友們可以指教、批評、交流。
回覆列表
木本植物的提根多用樹樁盆景中,首先選用高深的素燒盆、泥盆、營養袋、營養缽、桶、缸等,什麼材質的容器都行,要求是要高深的,還可用磚砌,或用石板材、木板、膠合板等材料裝格成高深容器,或竹筏、竹片、藤條、包裝帶、塑膠條、木條、草繩等編製成高深容器使用。
選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作培養土,可用疏鬆肥沃的山林表土、草炭土、泥炭土、腐葉土、河泥、塘泥、田園土等3份,河沙、煤炭渣3份,食用菌下腳料、腐熟的鋸木屑、礱糠、椰糠、樹皮等2份,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堆肥、圈肥、土雜肥、餅肥等2份,加適量的過磷酸鈣和硫酸鉀,混合拌均作培養土。
栽植時,先在高深容器底部墊一層碎石、瓦片等,利於透氣排水,然後這些漚制過的動物骨塊、蹄角片、骨粉、餅肥屑等作底肥,然後填入配製好的培養土,栽上準備提根的木本植物,壓實後澆一次透水,保持培養土見幹見溼,每月澆施3~4次稀薄腐熟的有機肥水,並在有機肥水中加入適量過磷酸鈣和硫酸鉀澆施,為了培育預提根植物的根系,上部枝葉一般不修剪,任期生長,經1~3年或更長時間(培養多長時間,要視植物的生長情況,和培養提根的長短,及培養提根部分樹盤的要求而定),一些生長速度快的植物,如:榕樹、紫薇、六月雪、榆樹、三角梅等,培養一年即可轉入簡單提根或露根栽培。
經過1年或數年後,將培育的植株,在春季萌芽前,從高深容器中脫出,並抖除根部的培養土,然後根據樹樁和根系的特點,結合創作的立意與構思,先對植株枝幹進行重截剪,然後再對根部進行一次修剪和整理,剪去過細的根、影響觀賞的根和過直無觀賞價值的根等,短剪過長的根,整理或修剪雜亂的根系,然後在根部蘸上泥漿,選用較淺或中深的紫砂陶盆或釉陶盆,進行提根或露根定植,壓實後澆一次透水,然後在提根或露根的裸根部包上苔蘚、草繩、布條、保鮮膜等,放陰涼通風處養護,2~3周後,逐漸移到半陰半陽處養護,經常往枝葉和提根部噴水,經常保持盆土溼潤,但忌漬水或盆內積水,過半年左右,在秋季逐漸除去提根部的苔蘚、草繩或布條、保鮮膜等,一盆提根或露根的盆栽木本花卉或盆景就製作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