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笙在重慶
-
2 # 焚琴煮鶴188
就如同人與人的相逢,有時候錯過,就是一輩子。美食也是一樣,那些快失傳在世間的美食,是永遠追不回來的遺憾,那我們就來說一下已經消失的美食。
蝦子燜油皮
太史菜裡面的蝦子燜油皮,在挑選食材的時候就特別的講究,因為不能等柚子完全熟了再去摘,一般都是在農曆七月七的前後,柚子還未長足,肉皮青而厚的時候再去摘,摘來的柚皮用姜磨掉又苦又澀的表皮,出水後就放到大木盆內,不時的更換清水,擠幹後再浸水,甚至要把苦味全擠出來之後才能烹製,烹飪的時候要用瑤柱和雞熬湯,再用雞油蝦籽一起燜,上桌的時候只看得到柚皮,滋味無窮。
青魚禿肺
這道菜曾經是上海老老正興菜館獨創菜,禿肺指的青魚的肝臟,加入筍片、蔥、姜、黃油、醬油、糖,一起烹製,做這料菜的原料是要用十斤以上的青魚,可是現在達到標準的原料已經變成了稀有之物,所以,聯通這道菜也變得十分珍貴,甚至已經很少到了。
紙包炸雞
這道菜曾經是新中國成立前的一道名菜。菜本身不難做,紙包炸雞,顧名思義,就是將整雞用紙包住,然後放到油裡面炸。然而,問題出在了紙上,紙包炸雞的點睛之筆在於紙。炸雞用的紙必須要用春筍作為原料,採用最原始的蔡倫造紙法制造,但很早以前,這種紙變已經失傳了,所以這道菜也就逐漸消失了。
還有很多是美食已經失傳和正在失傳,比如江南白花雞、宋樓火燒、鐵鍋蛋等。這些失傳和正在失傳的美食,有一部分是因為本身原材料的消失的原因。大多數的還是因為製作過程複雜,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甚至有的需要很高的悟性,而現在的人,卻不願意把精力耗費於此,時間一長,這些技藝沒人研究,也就慢慢失傳了。
社會環境的原因也不能忽視,浮躁的時代,食客再無等待美好滋味的耐性,師傅們也早已靜不下心來製作一桌有滋有味的美食。
就如同人與人的相逢,有時候錯過,就是一輩子。美食也是一樣,那些快失傳在世間的美食,是可能永遠追不回來的遺憾。
太史菜
江孔殷(太史公)堅守廣東、締造“太史菜”、開創幾十年繁華食事。歷盡劫數流傳下來的太史菜,只剩這麼幾款:太史蛇羹、太史豆腐、太史田雞、蝦子燜柚皮、玻璃大蝦球、冬瓜蟹鉗、炒肚尖及生炒牛肉飯。
太史菜-太史田雞
正版的“太史田雞”,有冬瓜、田雞腿、幹毛尾筍、幹蘑菇、金華火腿、薑汁酒、上湯、姜、蔥等。冬瓜切塊非常講究,去皮後要裁成一隻只直徑3釐米、厚2釐米的小圓塊,像一隻只象棋的模樣,很考刀功。蘑菇水發洗淨,與冬瓜分別用沸水燙過,為了去除冬瓜的青味,燙的時候放一小塊陳皮,燙完過一下冷河。筍尖要用冷水泡浸30分鐘,用清水灼過。田雞隻取大腿部分,用薑汁撈過,入油鑊稍爆。然後各料匯入燉盅,上籠燉40分鐘便成了。
太史菜裡的蝦子燜柚皮。挑食材時就要講究,不能等柚子完全熟了,要在乞巧節(農曆七月初七)前後,柚子還未長足肉,皮青而厚時採摘。採來的柚皮要用姜磨掉又苦又澀的表層,出水後浸在大木盆內,不時更換清水,擠幹再浸,直至把苦味全擠出去才能烹製。烹時要用瑤柱和雞熬好湯,再用雞油蝦籽一起燜,上桌時只看到柚皮,滋味無窮,看似簡單其實絕不簡單。
江南百花雞
這道菜原為廣州文園酒家招牌菜。是將蝦膠攤瓤在雞皮內側蒸熟而成。裝盤時以江南名花夜來香或白菊花伴邊,故稱為“百花雞”。因蝦膠適應性強,可用於蒸、煎、炸、炕諸法,能製成各式各樣的名菜美點,成為一種用途廣泛的基本餡料,故人們又稱蝦膠為“百花餡”。現在廣州泮溪酒店還保留著這道傳統菜餚。
宋樓火燒
在很多老人看來,曾經的年貨無非就是稱幾斤豬肉,買幾瓶白酒,再要幾斤瓜子和糖果。在夏津,除了這些,以前很多人還會買上幾掛宋樓火燒,老人用熱水一泡,擱點香油,軟綿易食;小孩餓了,直接捧起一個就吃,伴隨著“嘎嘣”之聲,面香四溢。
宋樓火燒的工藝之複雜——完全靠人工製作,無法實現機械化。由於年輕人對宋樓火燒“不感冒”,這個老手藝只存在於極少的民間老廚師中,面臨失傳的危險。
青魚禿肺
青魚禿肺曾經是上海老正興菜館的獨創菜。“禿肺”指的是青魚的肝臟,加入筍片、蔥、姜、黃酒、醬油、糖一起烹製。以前,菜館的師傅取的都是十斤以上的青魚。現在,達到標準的原料已經變成稀有之物。
紙包炸雞
這道菜曾經是新中國成立前的一道名菜。菜本身不難做,紙包炸雞,顧名思義,就是將整雞用紙包住,入油炸。然而問題出在了紙上。“紙包炸雞”的點睛之筆在於紙。“那紙必須要用春筍作為原料,採用最原始的蔡倫造紙法制造。”廚師這麼說道。但很早以前,這種紙便已經失傳了,這道菜也就逐漸消失了。
蝦子燜柚皮
蝦子柚皮是一道傳統粵菜,材料主要是蝦子及柚皮。由於製作工序繁複,目前只有很少酒樓會供應。這道菜通常於中秋節可以見到,因為這時沙田柚當時。然而,柚 皮也可以用其他柚來代替沙田柚。蝦子柚皮的做法是將沙田柚的柚皮除去表皮及果肉,然後浸水4小時後“汆水”,重複3次。待柚皮軟身及消去苦澀味後,再以上 湯去燜8小時,配料包括鯪魚肉、豬腩肉、蝦米、牛肉及瑤柱等,目的是使柚皮入味。最後,將燜好的柚皮扣上蝦子及蠔油煮成的汁液。由此所見,蝦子柚皮需時兩 至三天才可完成。煮得好的蝦子柚皮,柚皮不但需要沒有苦澀味,更需要有蝦子的鹹香味。
蒸蒸糕
蒸蒸糕,一種四川成都漢族特色糕類小吃。糯米為原料,以九比一的比例放在碓窩中搗成米粉,然後用籮篩篩出細粉,再把細粉用火炒熟。上世紀成都的大街小巷,無論盛夏嚴冬,白天晚上,隨處都能聽到賣蒸蒸糕的梆梆聲。蒸蒸糕在當時可算是價廉物美,僅花上三兩分錢,就可以吃上一個,味道糯香甜酥,深受老人、特別是小孩的喜愛。
鐵鍋蛋
鐵鍋蛋是道快要失傳的河南菜。吃雞蛋的方法很多,白煮蛋炒雞蛋最簡單,而這道燒烤雞蛋則需要些硬功夫,首先需要特別定製鑄造的厚鐵鍋和鐵鍋蓋,而且據說, 現在會做這樣的厚鐵鍋的師傅也越來越少了。用鐵鍋的妙處在於鐵吸收熱和保溫的能力超級強,這樣會產生足夠的高溫讓雞蛋中的空氣保留,達到蓬鬆的口感。
而除了鐵鍋的高溫以外,燒紅的鐵製鍋蓋在烹製的過程中產生熱對流效應,讓鍋中的雞蛋被“扯起”,令其體積變得如海綿蛋糕般松厚,連端上桌的時候還有吱吱響 的沸騰聲。可惜的是,這種鐵鍋蛋由於存在一定的烹飪難度和無法賣出更高價錢,所以它在當今中餐裡與九轉大腸一樣屬於逐漸消失的菜品。
對於即將失傳的傳統美食,我們應該本著崇敬的心態去看待,如果有可能,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傳統文化的儲存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