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tone石頭只是嘴硬
-
2 # 長理職培賀老師
我進單位的時候還不知道國家電網,因為那個時候很多地方都還叫供電局、電業局,國家電網是2002年重組形成的,2004年才逐步向集團化發展,向企業轉型,過去國網對各個省公司是分散的管理,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不同的省份人員、待遇、組織結構都不一樣,從2010年開始,國網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組織機構改革,就是大家都說的“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從此,不管是人財物,還是規劃、建設、執行、檢修、營銷等業務,都全面向一體化方向發展,同時加上國際化,國家電網公司開展顯現出王者的尊榮。目前,國家電網完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事業單位,即便是發達國家,除了一些客觀因素,利潤收入等方面不如他們外,在技術水平,裝備質量,發展規模,國家電網都可以說世界第一。所以我們不難看到,為什麼在這個到處都講究關係的時代,國家電網公司敢於率先改革,打破行業封閉,大膽的從非子弟人員中招收人才。因為你只有處在世界的最前沿,你才會真正看到,人才是最大的財富,一個封閉的,自我繁殖的員工隊伍是無法適應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的需要的。因此改革勢在必行,當然對於幹部員工子弟的抱怨,完全可以理解,但是這是大勢,無可阻擋。其實真正熟悉公司的人都知道,國家電網對於自己的幹部職工是愛護有加的,甚至到了倍加呵護的地步,從國網公司成立以來,從來沒有因為改革而讓一名職工下崗,基本都給予了妥善安置,對於任何一項重大決策,特別是涉及員工利益的決策,都要向職工通報,並且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透過。可以說這是真的將職工當成了自己人來培養,一個崗位不適合可以調換,可以再培訓上崗,一時沒有崗位也要保留待遇先養著,我想這是任何一個私營單位都做不到的。當然國網公司的職工們也十分珍惜這個大家庭,往往在自然災害,供電保障的時候奮勇珍惜,忠誠奉獻,這就是國有企業的一種特殊情結吧。零零碎碎說了一堆,其實就是想說這是一個前進的企業,一個強大的企業,一個國有企業,有榮譽,有驕傲,有苦澀,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困惑,每個人只能認真抉擇,走自己的路。
回覆列表
我是一名三線城市的職工,我認為管理是好的,但因為管理演化出的各種資料與報告尤其嚴重,隨著三集五大的落地,各機構運轉困難繁雜,隨著分工的明細,明確了責任制的同時,也誕生了人員不在機構就難以運轉的困難,各種考核壓制的是最底層的單位,對於基層單位的人員編制過於匱乏,導致工作量劇增,在工作與生活中只剩下工作,無休止的加班勢必不會誕生更好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