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窠窠臼自愚
-
2 # 努力向上的Tu
我覺得上官婉兒的一生可形容為:從女奴到巾幗宰相,我的人生就是一部《喜劇之王》
起先,她是一名出生在掖庭的女奴。不僅身份卑微,吃糠咽菜,每天還要幹著數不盡的髒活累活,誰都可以欺負她。可是有時命運就是這般神奇。14年後,這名女奴竟然成了武則天的貼身秘書;27歲時她參決政事,負責起草朝廷所有檔案的工作,類似今天的中央秘書長一職;43歲那年她被唐中宗封為二品昭容,更是權傾天下。
她不僅在權力的磁場裡遊刃有餘,更讓世人仰慕的是她還擁有“執杆稱量天下士”的卓絕才華。意思是說她就像一杆秤,可以精確稱量出每個文人雅士的才華。
這樣的女人,風華絕代,曠古絕今。
佩環叮噹,纖腰款款,上官婉兒從氤氳的歷史迷霧中款款地向我們走來……
01
因為韋皇后和武三思胡作非為,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公元707年7月的某一個夜晚,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他率領御林軍三百餘人殺向朝廷,把睡夢中武三思等人殺死。
李重俊又直奔後宮,打算誅殺武三思的情人上官婉兒。被嚇得魂不附體的唐中宗正準備把上官婉兒交給叛軍時,還沒等他開口,機智的上官婉兒向唐中宗說道:
“如果把我交出去就能平息叛亂的話,我上官婉兒萬死不辭。怕就怕太子殺了我之後接下來他們就要皇上和皇后的命了。”
這番話一下子戳中了唐中宗的軟肋。是啊,刀劍無眼,如果這個時候讓步,豈不是自毀長城!唐中宗改變主意,沒有把上官婉兒交付出去。
但喊殺聲越來越近。正當唐中宗等人束手無策之際,上官婉兒鎮定地帶著眾人前往玄武門躲避。後來援軍趕到,成功鎮壓了叛軍。臨危不懼的上官婉兒既救了自己的性命,也拯救了唐中宗和韋皇后。
據說這名奇女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帶著神意的色彩。公元664年的某一個夜晚,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杆秤,告訴她這把秤將來是可以用來稱量天下的。
可惜小婉兒生不逢時。她那位高居宰相之位的爺爺上官儀經唐高宗李治的授意,寫了篇廢除武則天皇后之位的詔書,結果被處死。還在襁褓之中的小婉兒與母親鄭氏一道被打入掖庭為奴。
好在命運並沒有完全拋棄小婉兒。堅強且聰慧的母親鄭氏並沒有被厄運擊倒,在暗無天日的掖庭裡面,她每天都悉心教導女兒詩書文史。在母親的精心培養下,小婉兒的才華很快綻放出璀璨的光華。
命運的羅盤開始轉動。14歲那年,小婉兒的才情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裡。武則天召見小婉兒,並當場出了一道題目考她。小婉兒隨即一揮而就,文采飛揚。
小婉兒的才華立即征服了素來愛才的武則天,她當即免去小婉兒的女奴身份,並把她留在自己身邊做一名機要秘書。
幸福來得是那麼的突然。幾分鐘前還是一個最末等的奴隸,經權力魔杖輕輕一點,須臾間就華麗轉身為皇帝的秘書了。
從此,上官婉兒傲然走出了晦暗的掖庭,大步走向這牡丹盛開的大唐的聚光燈之下。她將和其他同時代的女強人一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歷史波瀾。
02
身為武則天的貼身秘書,朝夕面對著這個殺父仇人,上官婉兒她會怎樣做呢?
如果是普通人,要麼堅決不就,要麼左右為難。但上官婉兒卻完全跪倒在武則天的腳下。血淋淋的現實已教導她權力可以主宰一切,祖父上官儀身上的那些書生的正直和迂腐在權力的磁場裡一文不值。
而對於武則天而言,這個小才女既沒有文人貫有的嘚瑟與不自量力,也沒有權臣的陰險狡詐,把她放在身邊做貼身秘書十分合適。武則天的確是一個心理超強的能人。
心思乖巧的上官婉兒很快就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沒過多久,武則天封她為才人。武則天自己入宮那時也是一名才人,同樣也是14歲。或許,武則天從上官婉兒的身上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然而世事無常,有一次上官婉兒因一件小事不慎觸怒了武則天,武則天“黥其面”,就是在她的臉上刺字,並塗上墨炭。
但這場風波並沒有絲毫影響上官婉兒在武則天心目中的位置。27歲那年,武則天授權上官婉兒負責起草朝廷所有的檔案,她從此開始介入朝政,成為武則天晚年身邊的第一紅人。
武則天如此厚愛上官婉兒,那上官婉兒是不是也對主子絕對忠心呢?
答案是否定的。705年,宰相張柬之聯手太平公主合太子李顯等人發動兵變,殺死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兄弟,逼迫武則天提退位,並擁立李顯復位。
在這場史稱“神龍政變”中,上官婉兒起到了關鍵的內線接應作用。政變需要裡應外合,須臾不離武則天左右的上官婉兒自然成了政變者極力拉攏的物件。因為她可以提供武則天的最新情況。
政變之後的上官婉兒仕途坐上了雲霄飛車。唐中宗李顯先封其為三品婕妤,後來又升為二品昭容,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巾幗宰相,連其母鄭氏也被拜為沛國夫人。
上官婉兒之所以這麼快就背叛武則天究其因還是權力的作用。因為她看到83歲的武則天已垂垂老矣,影響力日漸式微。在這種形勢下,找一個可靠的下家是上官婉兒最明智的選擇。
在上官婉兒的心底,不論是武則天還是唐中宗李顯,他們都只不過是權力的載體而已。當權者需要她獻媚時,她就源源不斷地奉獻上媚眼;當權者需要她才華,上官婉兒就奉獻上足夠水平的才華。
家族的鮮血早已凝結成上官婉兒心底那一顆晦暗堅硬的疤痂。權勢才是她唯一信賴的東西。她從權勢中汲取安全感,享受著權力帶來的無上的榮耀和無邊的風月。
上官婉兒的八面玲瓏在下面這件事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現。韋皇后想效仿武則天當女皇帝,她毒死了丈夫唐中宗李顯,想讓小兒子李重茂接班,自己則垂簾聽政。
可是如何炮製一份假的遺詔呢?韋皇后自然想到了上官婉兒,指令她在偽造的遺詔上寫下讓韋皇后裁決軍國大事等內容。
上官婉兒打心底並不認可韋皇后,但得罪權勢熏天的韋皇后肯定是行不通的。上官婉兒也看到另一派力量李唐皇族的勢力也已相當強大。宮廷歌舞昇平的表象背後其實已是暗流洶湧。
權力,既是蜜糖,又是砒霜。看似風光無限玉堂金馬的王宮,其實是動輒五步喋血的場所;看似高高在上禮炮鮮花的王位,到處瀰漫著濃稠的血腥氣。
於是,善於騎牆的上官婉兒寫下了三條遺詔。
1. 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
2. 韋皇后全權參決政事;
3. 相王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參謀政事。
很明顯,這是一個折中的方案。前兩條完全是韋皇后的意思,但最後一條又兼顧了李家皇族的利益,這樣既兩邊都不得罪,拿到檯面上也合情合理。
上官婉兒最根本的目的是把這份遺詔當做自己的護身符。在李家和韋皇后這兩派高級別權力猛獸的鬥爭中,上官婉兒是一隻狡兔,一隻左右逢源、以求自保的狡兔。
可是這份遺詔在後來的唐隆政變中卻成了上官婉兒的催命符。當野心日熾的韋皇后與李家皇族終於撕破臉時,唐隆元年6月20日夜晚,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等人帶領禁軍殺入朝廷。
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很快就身首異處。後宮裡的上官婉兒聽到傳來的廝殺聲並沒有慌亂。鎮定自若的她命令宮女點起蠟燭,拿出當年那份唐中宗的遺詔主動開啟大門,率領宮女列隊迎接李隆基,並呈上遺詔,以表明自己心向李家皇族。
可惜這一次命運卻對上官婉兒露出了獠牙。頗有政治頭腦的李隆基十分痛恨上官婉兒這種聰明過頭卻沒有政治節操的人。隨著一聲令下,這位才華橫絕又心思乖巧的奇女子香消玉損,結束了華麗悲愴的一生。
03
儘管李隆基殺了上官婉兒,但他還是十分仰慕她的才華。在上官婉兒死後,李隆基專門派人將她生前的詩作收集起來,彙編成二十卷文集,令宰相張說作序。
張說給上官婉兒的一生做了八個字的評價:“一日萬機,兩朝專美。”就是說上官婉兒的一生經歷了兩個朝代,一是武則天,二是唐中宗,她都能把自己的才華發揮到了極致。
在唐中宗時代,喜歡附庸風雅的他專門成立了由才子組成的修文館,在宮廷裡整天作詩,而裁判就是上官婉兒。
最有名的一次是709年正月在昆明舉行的賽詩會。那天,唐中宗在昆明池遊玩,盡興之際詩性大發,親自賦詩一首,讓群臣唱和,很快就有了一百多篇詩稿。
只見最高裁判上官婉兒高高地坐在綵樓上,拿著各篇詩稿仔細研讀,一邊看一邊把淘汰掉的詩稿直接從綵樓上扔了下來。遠遠看去,一篇篇的詩稿猶如雪片一般紛紛飄落,煞是好看。
最後只剩下兩篇詩稿留在上官婉兒的手裡。分別是當時的兩大才子宋之問和沈佺期的。這兩人在詩壇的地位不是伯仲之間,而是不相上下。眾人緊張之際,只見上官婉兒又將沈佺期的詩稿扔了下來。最終宋之問的詩稿奪得頭魁。
上官婉兒的理由是:“二詩文筆相當,但沈詩結句‘微臣雕朽質,差睹豫章才’辭氣已竭,而宋詩結句‘不愁明日盡,自有夜珠來’陡然健舉,若飛鳥奮翼直上,氣勢猶在。”在場的所有人聽了都心服口服。
透過時光的遠景鏡頭,這一節距離現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歲月的歷史車廂早已隱入沉沉的暮靄之中。上官婉兒有幸降臨在一個由武則天當擔主角的紅妝時代,後者成功的勵志故事激勵了那個時代一個又一個的女強人,她們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爭先恐後地擁上歷史的前臺,百花綻放,爭奇鬥豔。
但上官婉兒跟這些女強人有著本質的不同。她玩弄權術不是為了稱王稱帝,充其量只是為了自保。作為一個身居高位又沒有任何依靠的弱女子,要在動輒五步喋血的朝廷裡苟延殘喘,她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心機與政治強人們巧妙周旋。
說到底,上官婉兒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命運,有時候是最優秀的老師。
所以後人對上官婉兒更多的是寄予深深的同情。在她被殺一年之後,太平公主恢復其昭容的身份,按品級安葬,並追其諡號為惠文。
從女奴到巾幗宰相,最終,才華卓絕的上官婉兒在廣袤無垠的歷史星空中擁有了一個屬於她的明亮的座標系,她的故事也被世人演繹成一個個傳說,隨著歲月的流淌,彌散出誘人的芬芳。
-
3 # 請叫我秦瘦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7月21日),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人,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上官婉兒是西漢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孫三代的後裔,高祖父上官賢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福監,祖父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與父親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則天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儀鳳二年(677年),武則天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墓誌載其十三歲為才人,可能是武則天為了免去其奴婢身份而給予的名份。
後來武則天稱帝,詔敕多出其手者,時稱“內舍人”。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後,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
從通天元年(696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等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神龍政變後,唐中宗復辟,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
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亦多往來,屢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的故事,於是韋皇后上表請求規定全國士民百姓一律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三年。又請求規定天下百姓二十三歲時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年就免除勞役,改易制度,用來收取人心民望,李顯都准許了。
上官婉兒又向韋皇后推薦武三思,將武三思領進宮中,李顯於是開始與武三思商議政事,張柬之等人從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不久,武三思依靠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援,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殺武三思、武崇訓於其府第,並誅其親黨十餘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后處,並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李顯和韋皇后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將軍劉仁景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李重俊兵敗被殺。
但據墓誌記載,上官婉兒曾四次向中宗進諫,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髮為尼,都沒有得到唐中宗准許,最終以死相諫。喝毒藥後,太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景龍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李顯突然駕崩,韋皇后將臺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
得到訊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后一黨,擁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後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太平公主非常哀傷,派人去弔祭,並出錢五百匹絹。
景雲二年(711年)七月,復封為昭容,諡號惠文。但據2013年9月出土的墓誌銘可以確
定上官婉兒是被葬於唐景雲元年八月,其墓誌蓋上已刻上了“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即可確定在上官婉兒死後不久,也即被葬的時候就已經恢復了其昭容的稱號而不是史書上記載的死去一年後的景雲二年七月。
開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將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但據張說所著《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結合墓誌內容推測,應該是太平公主上表請求編集文集。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
4 # 斯幽故事會
上官婉兒(公元664-710年),武則天時期有名的女官。
其實上官婉兒有武則天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上官婉兒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出身名門,家人被殺,淪落掖廷。上官婉兒的是西漢著名大臣上官桀的後人,上官家從西漢開始,一直都是貴族。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是唐高宗李治時期的宰相,開創“上官體”文學。
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芝當時也在朝廷為官,上官家原本是十分顯赫。
公元664年,也就是上官婉兒出生的這一年,他的祖父上官儀因為替唐高宗李治擬寫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所殺,上官芝也被殺。
上官婉兒的母親帶著年幼的上官婉兒生活在掖廷,但是上官婉兒母親並沒有忘記教女兒學文識字。
第二階段,侍奉武則天,成為第一女官。武則天后來也聽說上官婉兒是個很有才的女孩,公元677年,武則天召見了只有14歲的上官婉兒。
由於上官婉兒祖父與父親去世時,上官婉兒剛剛出生,並不懂事,所以上官婉兒對我武則天並沒有多少仇恨。
武則天故意出題考了考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對答如流,讓武則天十分喜歡。武則天想要留下上官婉兒,但是此時上官婉兒還是一個受罪之人。最終武則天封上官婉兒為才人,讓她離開了掖廷。
上官婉兒留在了武則天身邊,武則天對她更是悉心栽培,沒多久上官婉兒就開始幫助武則天處理一些事情。武則天的詔書也大多是由上官婉兒草擬。
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擁護太子李顯上位。在這次政變中上官婉兒背叛了武則天,幫助成功發動政變。
第三階段,侍奉唐中宗李顯,與武三思私通。武則天被迫退位後,李顯依舊重用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留在李顯身邊,還是負責草擬詔書。不過此時的上官婉兒,逐漸開始干預朝政,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勾結,把持朝政。甚至上官婉兒還建議,立安樂公主位皇太女,來繼承皇位。
上官婉兒為了鞏固權利,還與武三思通姦。
這讓當時的太子李重俊很是憤怒,李重俊知道,只要有上官婉兒在,自己很難繼承大統,所以決定發動兵變,除掉上官婉兒。不過李重俊兵敗,上官婉兒依舊活著。
之後上官婉兒以死相諫,讓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被太醫救下了。
公元710年,李隆基發動政變,上官婉兒被殺。
上官婉兒一生活躍在政壇,最終也死於政治。
-
5 # 御賤飛行
上官婉兒何許人也?武則天統治時期,身邊的“心腹大臣”。她的一生是精彩的,波瀾壯闊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年少時期便展現極強才華,“女子無才便是德”在她面前是廢話上官婉兒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她的祖父,父親在朝中擔任重要官職,都是學富五車的人物。試想,在如此重視讀書人的唐朝,如果在學識方面沒有兩把刷子,怎麼可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呢?還有她的母親鄭氏,也是一個極有才華的女子。在這樣良好的文化環境之中,上官婉兒的天賦加上母親的悉心教導,她很快便成為了一個才華橫溢的人。
上官婉兒天資聰穎,對於琴棋書畫,那是樣樣精通;對於吟詩作對,那是張口就來;對於她之前的歷史,她過目不忘,博聞強記。還有一點就是,她的字寫得非常的漂亮。她的老闆武則天看了她寫得字,俗稱“上官體”,那是心情愉悅。因此,武則天對她是更加的寵愛有加。
從落魄到位極人臣,上官婉兒開啟“巾幗首相”之路有句話說的好:要成大事,總是會有人犧牲。無巧不成書,武則天在當皇帝的鋪墊道路之上的眾多犧牲品中,就有上官儀父子,也就是上官婉兒的父親與祖父。在武則天沒有稱帝之前,上官儀父子就對武則天的干涉朝政極為不滿。當唐高宗死後,武則天改唐為周,更是令這對父子的不滿達到了極點。他們極力反對武則天,後來就被武則天給殺了,上官家也是遭受了滅門的慘案。
上官婉兒由一個富貴人家的大小姐,變為到宮廷為奴為婢的宮女。這種反差,實在是太大了。可是這種情況在她面前沒有持續了多久,武則天的賞識又令她的人生更上一層樓。她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了武則天的重用。她自己也是非常的寬容對待自己的仇人,她沒有選擇怨恨武則天,而是盡心盡力地輔佐這位女皇帝,因為她深刻知道自己的遭遇其實是政治鬥爭的結局。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智囊,武則天的心腹,武則天最為信任的人。她為武則天排憂解難,出謀劃策,堪稱武則天最為重要的臂膀。
武則天之後,又輔唐中宗,事業煥發第二春縱觀古代歷史,每一位帝王登基之後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穩固自己的統治。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所採取的方法之一。新上任的皇帝總是會設法,讓前一代皇帝留下來的大臣下臺,以免對自己不利。但是上官婉兒卻又是一個例外。
可能是因為唐中宗也意識到了她的才華吧,在武則天退出政治舞臺之後,上官婉兒不但沒有像武則天那樣,反而受到了唐中宗的重用。她在武則天時期的經歷與磨練,讓她更加的強大,更加的敏銳,更加的智慧。唐中宗也比武則天更加的重用她。
結束語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這句話用在上官婉兒身上那是再適合不過了。她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先是輔佐武則天,後又輔佐唐中宗,皆為過人的智慧與卓越的才幹。她的一生是精彩的,是令人羨慕與欽佩的。你們覺得呢?
-
6 # 歷史風趣說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上官婉兒才華不讓鬚眉,但人品頗具爭議。她的代表詩作《彩書怨》,折射出叱吒風雲的上官婉兒高冷孤寂的一生。
一、流放掖廷
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是唐高宗的宰相。公元664年,上官儀替高宗皇帝起草欲廢黜則天皇后的詔書,武則天懷恨在心,將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和婉兒的父親上官廷芝一起處死。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被流放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母親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作賦,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二、女皇寵幸
公元677年,武則天慕名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詞藻華麗,辭句優美。武則天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封為“才人”,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武則天稱帝后,詔敕多出其手,時稱“內舍人”。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事後,上官婉兒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深得武則天寵愛和信任,武則天漸漸讓她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三、拜為昭容
公元705年,張柬之等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神龍政變後,武則天第三子唐中宗李顯復辟,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又拜為昭容。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母女倆往來親密,屢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故事,上官婉兒又向韋皇后推薦武三思,李顯於是開始與武三思商議政事,張柬之等人從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不久,武三思依靠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援,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崔玄暐,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與武三思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室,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公元707年,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殺死武三思並誅其黨羽十餘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后處,並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李顯和韋皇后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將軍劉仁景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李重俊兵敗被殺。
此後,上官婉兒又勸說李顯,大量設定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李顯令她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上官婉兒酷愛藏書,曾藏書萬餘卷,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後,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
李顯派人又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築巖,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當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官員任意出入。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築宅第,經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後被引以為相的。
四、政變被殺
公元710年,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李顯突然駕崩,韋皇后將臺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得到訊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發動了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后一黨,擁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李隆基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但李隆基深恨她與武氏宗族親密,遂殺婉兒於旗下,可憐上官婉兒在變幻莫測的政治風雲中香消玉殞。
曾顛沛流離的上官婉兒渴望透過攀附權勢實現自己精彩的人生。然而,權勢竟然是最無常最脆弱的東西。上官婉兒生活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她沒有真正的知己,也沒有真正的朋友,她的身邊只有熟悉的陌生人。上官婉兒表面上風光的一生,底子裡實際是孤寂的一生。
-
7 # 國史春秋
上官婉兒一生經歷了很多故事,也見證了唐朝那段多事之秋的歷史,她是一位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女性,渾身上下散發著熱情奔放的大唐氣質。
上官婉兒出生於官宦世家,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祖上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漢武帝臨終前託孤於四位重臣,以輔佐幼子劉弗陵(漢昭帝)管理江山社稷,左將軍上官桀就是其中一位。上官婉兒就是由上官桀一脈相承的後代。上官婉兒的祖父名叫上官儀,大唐初年的名臣,唐太宗李世民的忠實擁護者。也許正是懷著那份對李氏江山的眷戀之情,上官儀才堅決抑制武則天篡奪權力的野心,但是最終給唐高宗李治背了鍋,落了個被滿門抄斬的下場。由於當時的上官婉兒還是一個襁褓之中的嬰兒,因此武則天發了慈悲將她與母親赦免,但還是充入宮廷為奴。
在逆境中改變命運需要一份堅強,上官婉兒的母親相信女兒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於是從小就讓上官婉兒學習儒學經典及詩詞歌賦。上官婉兒非常聰慧,也很刻苦用功,14歲時已經博覽天下名書,且能出口成誦。
武則天愛惜人才,再聽說了上官婉兒的事蹟後,馬上召見,並對其當面考核。果然,上官婉兒的才學讓武則天傾心不已,隨後就把她留在身邊,做了貼身秘書。從此上官婉兒實現了從宮奴到正常人的轉變,而且前途不可限量。論才學,上官婉兒就是女版的曹植,因此每遇宮中舉辦一些比詩鬥賦的大會,她又當,又做評委,獨領風騷。
武則天晚年生活開放,宮裡所能見到的人,除了太監就是她所寵幸的男寵。一來二去,上官婉兒就與這些人熟悉起來,並且對一個名叫張昌宗的男寵日久生情。後來竟然發展到眉來眼去,甚至還不限於此。武則天發現後非常生氣,馬上就要處死上官婉兒,好在張昌宗跪地哀求,武則天網開一面,只給上官婉兒受了黥刑,因此在光潔如玉的額頭留下一道傷痛。不過,後來上官婉兒在傷疤上紋了一朵梅花,反而又增添了幾分嫵媚。
公元705年,以八十歲的老宰相張諫之為首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統治的時代結束。隨後,中宗李顯復位,上官婉兒受寵,並晉升婕妤、昭儀,最終還進入了唐朝的權力中心。原來中宗皇帝太過軟弱,復位後權力就由皇后韋氏掌握,而上官婉兒不僅在政治上支援韋皇后,而且為了巴結韋皇后,還將情夫武三思拱手相讓。如此一來,上官婉兒與韋皇后真成了一條線上的兩隻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帶壞了一幫男人,武則天天稱帝,帶壞了一幫女人。韋皇后就是武則天的忠實粉絲,所以篡位的野心呼之欲出。這樣一來,韋皇后就與太子李重俊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初引發政變。李重俊率領300甲士殺入宮中,結果僅在在殺死武三思後,上官婉兒穩住局勢,隨後救兵趕到,李重俊兵敗被殺。透過此次事件,上官婉兒在中宗與韋皇后心中的地位又得到提升。
公元710年,韋皇后及女兒安樂公主母女二人對皇位發起了最後的衝刺,中宗李顯被毒身亡。此時韋皇后既想繼位,但又底氣不足,於是又把李重茂立為太子,打算從長計議,但是武則天的成功之路必須要複製。結果,韋皇后的如意算盤很快落空,因為臨淄王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搶先一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宮中,韋氏母子雙雙斃命,上官婉兒也被誅殺。
其實,上官婉兒已經預見了事態的發展,於是他提前就向太平公主靠攏,結果事變當天上太平公主僅在幕後操縱,而帶兵殺入宮中的是李隆基。上官婉兒與幼年時的李隆基有著如同母子一樣關係,但是有一次李隆基正好撞見了上她與別的男人偷情時不堪入目的場景,因此上官婉兒的美好形象在李隆基幼小的心靈中瞬間崩塌。而如今,上官婉兒又成了韋皇后與安樂公主的幫兇,所以李隆基認為上官婉兒必須死。
總結:縱觀上官婉兒一生,她從沒停止過對權勢的追逐。誰有權勢就依附誰,至於公平正義,難分、她亦不想分,她只知道只有權勢才能帶來想要的一切,同時也才能俯視別人。所以,上官婉兒的一生很不幸,但又不失幸運,幸運的是雖然身世淒厲,但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幸的是生命短暫,如驚鴻一瞥,始終都沒有走出權力爭鬥的漩渦。
-
8 # 傑哥000
,諫言提高婦女的社會,政治地位,設立修文館, 增設學士,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
最後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
9 # 一生風漂流
唐朝武則天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女性大放異彩的時代。先有殺伐果斷的武則天榮登皇帝寶座,接著出了一個風流成性,權頃朝野的太平公主,後又來了利益燻心的韋后,安陽等人。當然這也少不了一代才女上官婉兒了。
上官婉兒(公元664年一公元718年),活了46歲,上官婉兒出生就伴隨一場屠殺,其祖父上官儀是高宗時的宰相,因為高宗起草廢武后詔書,被武則天所殺,她和母親被髮配至掖庭為奴,她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作對,還明曉吏事,聰明異常。十四歲時被武則天看重,從此登上歷史舞臺,開始了她命運多舛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後她參與了韋后,太平公生,李隆基爭奪皇權的宮廷政變,被李隆基所殺。
生時慘遭滅門,四十年後又死於宮廷政變,一代才女可惜,可悲,可嘆……
-
10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我曾有一篇《才華可比班婕妤的英奇女子:大唐昭容上官婉兒》,僅作參考而已,全文如下:
一、出身名門望族
上官婉兒的出身,可以追溯到西漢的上官桀【西漢外戚、大臣,漢昭帝(劉弗陵)上官皇后祖父。】。
上官婉兒的高祖父上官賢,官至北周幽州太守。
上官婉兒的曾祖父上官弘,曾任隋江都宮福監。
上官婉兒的祖父是唐高宗(李治)時的宰相上官儀。
二、株連入宮為奴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儀因替李治起草廢黜武則天的詔書,與子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則天誅殺。
其時,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其母鄭氏,一同被配沒掖廷。
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教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她不僅能夠吟詩著文,而且還明達吏事,其人聰敏異常。
三、幸得女皇垂青
唐高宗儀鳳二年(公元677年),武則天召見時年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校。
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成章。其文意旨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猶如夙構而成。
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命令,免除上官婉兒的奴婢身份,並讓她掌管宮中的詔令。
據上官婉兒的墓誌記載,她十三歲時為才人。有人推測,這大約是武則天為了免除上官婉兒的奴婢身份而給予她的名份,其實,她並無“十三為才人”之實。
後來,武則天稱帝,大周朝廷的詔敕,多出上官婉兒之手,時人稱其為“內舍人”。
不久之後,上官婉兒又違忤旨意,罪當死刑,但因武則天愛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不過,仍處其以黥面之罰。
事後,上官婉兒精心侍奉、曲意迎合,甚得女皇武則天歡心。
從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出自《景龍文館記》,《舊唐書》為聖歷年)開始,武則天又讓上官婉兒處理百司奏表,並參決政務,於是,其權勢日盛。
四、晉封中宗昭容
唐中宗(李顯)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張柬之等發動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
神龍政變之後,唐中宗復辟,他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詔令起草,仍深被信任,又拜其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
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多有往來,她曾多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故事。
於是,韋皇后上表請求:全國士民百姓,一律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三年;又請求:天下百姓,二十三歲才算成丁,至五十九歲就免除勞役;改易制度,以收取人心民望。類似請求,李顯都予以准許。
上官婉兒還向韋皇后推薦武三思,並將武三思領進宮中。隨後,李顯便與武三思商議政事。從此,張柬之等人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不久,武三思憑藉韋皇后與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援,相繼設計,貶殺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崔玄暐等五王,一時間,武三思權傾人主,不可一世。
據傳,上官婉兒與武三思私通,她在其所草擬的詔令之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室李氏。因為這樣,以致於讓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人,矯詔發動羽林軍三百餘人,在武三思、武崇訓府第將二人殺死,並誅滅其親黨十餘人。隨即,李重俊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搜捕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后處,並揚言說:
“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行弒皇后與陛下。”
李顯和韋皇后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並下令右羽林將軍劉仁景率飛騎二千餘人,臀肌在太極殿前,閉門自守。
很快,李重俊兵敗被殺。
不過,據上官婉兒的墓誌記載,事情大有不同,墓誌說:
上官婉兒曾四次向李顯進諫,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髮為尼,上官婉兒制止立皇太女的行動都沒有得到李顯的准許。最後,她還曾以死相諫:喝毒藥後,因太醫緊急救治,上官婉兒才得以保命。
上官婉兒深得李顯、韋皇后信任,專秉內政。其間,其祖父上官儀一案也被平反,朝廷追贈上官儀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追贈上官庭芝為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此後,上官婉兒還經常勸說李顯,大量設定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的詞學之臣,歡宴遊樂,賦詩唱和。每次宴樂,上官婉兒都會同時代替李顯、韋皇后、安樂公主作詩數首。其詩語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於大臣所作之詩,李顯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金賜爵,貴重無比。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
上官婉兒還酷愛藏書,曾藏書萬餘卷,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
百年之後,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
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去世後,被超朝廷追諡為節義夫人。上官婉兒還上表,將自己的品級降婕妤,以示對母親的哀悼。不久之後,她的品級又被恢復。
李顯還派人在上官婉兒的居處穿池築臺,窮極雕飾,並常引大臣宴樂其中。
當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官員任意出入。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築宅第,並經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有人便藉此而求得高官要職。
據傳,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後來遂被引為宰相。崔湜為相,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因罪被貶外州司馬。因上官婉兒與安樂公主為崔湜申理,他仍官復原職。
五、政變終被誅殺
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依附太平公主。
本年六月,李顯突然駕崩,韋皇后將臺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成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於是,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
當時,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由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
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刑事。
得到訊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遂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韋后一黨,擁立其父李旦登基。
當晚,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自己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此來證明自己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
劉幽求拿著上官婉兒擬定的遺詔請求李隆基開恩,但未得許可,上官婉兒被李隆基誅殺於旗下。
上官婉兒死後,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
對於上官婉兒之死,太平公主非常哀傷,她曾派人前去弔祭,並出錢五百匹絹以辦理喪葬之事。
唐睿宗(李旦)景雲二年(公元711年)七月,復封上官婉兒為昭容,並諡惠文。
據2013年9月出土的上官婉兒的墓誌銘,可以確定,她被葬於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八月,其墓誌蓋上已刻有“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據此可知,在上官婉兒死後不久,也即其被葬的時候,她就已經被恢復了昭容的稱號,並不是史書所載其死去一年後的景雲二年七月。
唐玄宗開元初年,李隆基還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並令張說作序。據張說所著《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再結合其墓誌,可以推知,應該是太平公主上表請求,李隆基才派人編集上官婉兒文集的 。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六、死後蓋棺定論
上官婉兒的才華詩文不讓鬚眉,其人品功過頗具爭議。
有人贊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
極度推崇者有之,輕視鄙棄者亦有之。
她與武則天長達二十七年的共處,也讓後人津津樂道。
《舊唐書》、《新唐書》等正史中,都對上官婉兒有記載,但較為偏重她的奉承權貴、淫亂宮闈,操縱政治、控制朝綱的負面事件。(這需從中國自古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著眼思考。)
與上官婉兒同時代的文人,如張說、武平一等人,對其人其事評價很高。
至近代以來,上官婉兒愈發被學者推崇。
上官婉兒以一介女流,影響一代文風,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很少見的。
她不僅以其詩歌創作實績,而且透過選用人才、品評詩文等文學活動,倡導並轉移了一代文風,成為唐中宗文壇的標誌者和引領者。這對當時文壇的繁榮和詩歌藝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關於上官婉兒私通武三思、崔湜的文字,最早見於五代劉昫的《舊唐書》,在當日唐代的文獻中,幾乎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二)歷代評價
《全唐文》卷十六《起復上官氏為婕妤制》:
而賢明之業,經濟之才,素風逾邁,清輝益遠。
《景龍文館記》:
自通天后,建景龍前,恆掌宸翰。其軍國謀猷,殺生大柄,多其決。
至幽求英俊,鬱興辭藻,國有好文之士,朝無不學之臣,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
《舊唐書·列傳一》:
婉兒在孕時,其母夢人遺己大秤,佔者曰:“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既生女,聞者嗤其無效,及婉兒專秉內政,果如佔者之言。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誌銘並序》
婕妤懿淑天資,賢明神助。詩書為苑囿,捃拾得其菁華;翰墨為機杼,組織成其錦繡。
《新唐書·列傳一》(王昱):
上往囚房陵,武氏得志矣,卒而中興,天命所在,不可幸也。三思雖乘釁,天下知必敗,今昭容上所信,而附之,且滅族!
張說《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
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獨使溫柔之教,漸於生人,風雅之聲,流於來葉。非夫玄黃毓粹,貞明助思,眾妙扶識,群靈挾志,誕異人之資,授興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
博涉經史,精研文筆,班婕妤、左嬪無以加。
唐代呂溫《上官昭容書樓歌》
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
宋代許頡《許彥周詩話》:
計之必一英奇女子也。
袁枚《上官婉兒》:
論定詩人兩首詩,簪花人作大宗師。至今頭白衡文者,若個聰明似女兒?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回覆列表
上官婉兒可以說是命運曲折、生前顯赫而又不得善終的唐朝一代才女。
命運曲折: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由於為唐高宗李治起草了廢除武則天皇后位的詔書,被武則天記恨,旋即遭到了滿門抄斬。不滿週歲的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雖然免死,但被罰作皇宮的奴婢。
上官氏來源,一種說法是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子蘭為上官邑(河南滑縣東南)大夫,這位子蘭的後代子孫遂以邑名今為姓,稱上官氏。有學者就直言《史記》中構陷屈原的小人,上官大夫就是子蘭。但還是難免讓人懷疑。《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中,明明白白就告訴我們屈原的政敵中,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是兩個人。“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沒法直接得出“上官大夫就是子蘭的判斷。”可能就是一樁公案了。
生前顯赫:大周武則天時,就深得武皇欣賞,掌管宮中制誥(起草詔書)多年;唐中宗李顯復位後,先被封為婕妤(唐制,代世婦之一,比武則天當年的“才人”高了兩等),後再被封為昭容(唐制,九嬪之一,比武則天當年的“昭儀”低了一等),並擔任內舍人,繼續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一時操弄權柄,炙手可熱。
一代才女:
上官婉兒也是才華出眾的女詩人,對唐朝的文學發展有較大貢獻。曾建議唐中宗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受中宗委託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資治通鑑》“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全唐詩》收其遺詩32首。現選取“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供大家欣賞。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鸞旂掣曳拂空回,羽騎驂驔躡景來。
隱隱驪山雲外聳,迢迢御帳日邊開。
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
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昇平。
這首詩描寫的是上官婉兒隨從中宗李顯,出遊新豐溫泉的皇家威赫奢華景象。景龍是唐中宗在位時昏聵無能歲月最後三年的年號(公元707—710年)。辭藻華麗,鋪陳恣意,為皇權歌功頌德,更希望“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昇平。然而歷史總是會跟人開玩笑,不到三年,上官婉兒就被武則天的孫子李顯的侄兒玄宗李隆基所殺。
順便說一下,新豐是現在只是西安市臨潼區的一個鎮子。臨潼華清池溫泉因白樂天的“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而為世人熟知。古代的新豐反倒是包括臨潼大多數區域像“鐵嶺”那種大地方。相傳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之後,其父劉太公因思念故里,每每悶悶不樂。為此,劉邦命令在國都長安附近的秦國故地驪邑(今西安市臨潼區),仿照家鄉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的里弄布形式,重築新城,並將故鄉的父老故友連帶雞犬舊物悉數遷居於此。據說新豐城建造得跟與劉邦老家豐邑一模一樣,甚至各家的雞犬都能找到各自的門戶,遂留下一句成語“雞犬識新豐”。到了劉太公薨了,劉邦就正式下令將驪邑改名為新豐,意為新的豐邑(縣)。
不得善終:
公元710年,唐中宗被皇后韋氏及其女安樂公主“相與合謀,於餅中進毒,……崩於神龍殿”。相王李隆基利用唐御林軍——萬騎發動政變,擁立自己的父親武則天唯一在世的兒子相王李旦繼位。上官婉兒和韋皇后、安樂公主一道被誅殺。唐中宗被毒死後,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謀草遺制,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參謀政事。”,“及隆基入宮,昭容執燭帥宮人迎之,以制草示劉幽求。幽求為之言,隆基不許,斬於旗下”。上官婉兒自以為她有與太平公主曾擁護李唐道統,反對韋后專權的功勞,但是,還是被玄宗李隆基所殺。
李隆基誅殺上官婉兒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一般的觀點認為李隆基是忌憚上官婉兒與自己姑母太平公主結黨勢力,上官婉兒又是同自己的祖母武則天、嬸母韋后專權時的勳親故舊有盤根錯節的關係,曹規蕭隨,日後難免再演出“牧雞司晨”之禍,於是“斬於旗下”,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殞。
本來這段李唐舊事就此沉寂下去了,2013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陽機場附近發現了一座唐墓,並判斷墓的主人就是上官婉兒。同年11月,考古研究員表示葬墓遭到大規模、有組織的破壞行為,並提出:很有可能是"官方毀墓"的行為。上官婉兒墓的發現,又讓1300年前,圍繞上官婉兒的身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離奇的事情,再次引人注目。一般認為,公元712年睿宗傳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為太上皇。次年,李隆基突然起事,賜死太平公主,下令剷平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墳墓。上官婉兒被認為是太平公主一黨,在剷平武攸暨墳墓時,上官婉兒墓也因此受到牽連而被毀。據此,應該是李隆基下令進行的官方毀墓。
略評:權術不能與權謀相提並論,見風使舵能保一時富貴,難保一世平安。遊走於唐王朝最高權力場,“一入紅塵深似海”,上官婉兒確實很難置身事外了。
上官婉兒作為武則天的寵臣、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閨蜜、武則天的兒子李顯的嬪子,武則天的兒媳韋香兒的同謀、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的XX(說不清道不明),人物關係已經夠錯綜複雜了。但要說到在強勢母親武則天陰影下軟弱無能的中宗李顯,也不遜色,他被好事之人稱為史上最牛皇帝,因為他是皇帝,他老爸是皇帝,他弟弟是皇帝,他兒子是皇帝,他侄子是皇帝,他媽也是皇帝,網友稱為“六味帝皇丸”。一笑!
文中多引用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上官婉兒墓誌銘中描述了她明麗不凡的一生,連她的死亡也表達的比較隱晦,也反映了不少與正史有出入的內容,然而還是野史,以待研究論證了。
正所謂:
追往事,刀光劍影;笑紅塵,以史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