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加貝生活

    所有能夠屹立千年代代流傳的文化體系,不分派別,其內涵均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繼而指導生活,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或感悟,結合自己的經歷形成清醒的認知並付之行動。

    例如道,法自然,核心是呼籲我們按規律來積極行動生活;儒家文化則悟到了“道”,針對“道”,制定了符合“道”的各方面的細則,強力推崇“規則”“規矩”,細緻到連簡單的坐立行走都有標準,這些都是為了培養人們的浩然正氣,養成遵循“道”的規則、感悟!

  • 2 # 易恆30

    陽明盡棄朱子之學,自成致良知之說。簡單概括一下就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定格物。格物致知當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由格物而致良知,統歸為“知行合一”。可以說,陽明全部學問,集此四句之中。

    看看這四句:第一句是“無善無噁心之體”,與道家“至人無己”,無是非、不分彼此,“物我齊一”是不是源同。所以第一句是道家的觀點!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佛家講“起心動念”,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第二句是佛家的觀點。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顯然是儒家的追求!第四句是王陽明的發明,格其不正以正,格物就是揚善棄惡。所以王陽明的思想其實很雜,這與他早年習佛修道有關。而儒道釋最終的道理也相同,“東方一聖人,西方一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南朝梁武帝就說他們是同源,並創立“三教同源說”。

    再看王陽明的心學。這四句話細究來講又有些矛盾,既然“至人無己”,“心之體無善無惡”,又何來“為善去惡”。就如六祖慧能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也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儒家之境界終究較道家要下一層!這一點上,佛家之“空”如道家之“道”,兩家倒極相似!而陽明先定無用之體,再來說體之用,顯然矛盾!

  • 3 # 老喬218152046

    一這個題目顯得很宏大,王陽明心學與道佛儒有哪些共通之處,要全面闡述定會冗長難忍,短文不易說淸楚,要設法說清盡力而為。

    近十年來,中國學術界有三件大事:第一是科玄論戰,以道德經為核心、易經、和南華徑之三玄。與科學論戰,是一個好的開端沒有結論還在路上。第二是討論中國哲學合法性的問題,討論的結果是增加了思想的混亂,各持己見難以統一,儘管編輯了哲學史套用西哲標準言說中國之事,好像有些心虛。我認為中國沒有哲學只有《道德經》之非常道學,而非常道學是全識含蓋超越哲學的。第三是中囯派出280多學者參加了上屈世界哲學大會,大會主題是討論蘇格拉底一句話,〈沒有經過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不知道會上的盛況如何,以我看《道德經》上許多話的意義例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再如《不以生為者,賢於貴生》都不亞於主題。回國後沒有人研究這些,可有人提出對希臘哲學研究的不夠應該加強,然後增加了一些外國哲學的譯註以為成果。值得慶幸的是下屆世界哲學大會2018年在中國北京大學召開,機會難得也是《道德經》走向世界的大好時機。

    儒家所謂〈仁、義、理、智、信〉三綱五常,克己復禮;社會動亂只因禮崩樂壞,克己復禮消動亂之因則亂止。老道的說叫即孔學名高實秕糠。在維護封建統治社會儒家立下汗馬功勞。孔子問道於老子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可用相形見絀形容。

    佛家在哲學上不亞於西方哲學。老子給尹喜寫完《道德經》騎青牛西去,給印度佛教講經的說法雖然是傳說但不無道理,佛學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空色色〉有理由懷疑將有無記憶成空色了。

    道家《道德經》真理之經,高度抽象〈有無同一〉辯證認識論和方法論,是不依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王陽明之“心外無物”如果和道大、天大、地大,----。人居其一焉。說的是隻有人的認識才能再有萬物的話,那麼王陽明可視為道家道家含蓋諸子百家。

  • 4 # 微妙玄通冰激凌

    欲知陽明心學與佛道儒有哪些共通之處,先需知道王陽明都說了啥。

    陸澄問王陽明“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陽明答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陽明所說的“主一”,顯然不是對外事物的騁逐,而是內尋主一,主一內主個天理,天理是什麼?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自然是本真,就是混元無極,就是一元真宰。

    如果我這樣解釋,確給人感覺牽強附會、生拉硬扯之嫌,那麼,我們再看陸澄問立志,就會清晰了。

    陸澄問立志。陽明答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念存養擴充去耳”。這裡的念存天理即存無守有、觀妙觀徼,結聖胎就是結丹,這個“丹”,老子說“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惟乾(冀元亨字惟乾)問:“知如何是心之本體?”陽明答曰:“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

    理既然理解為道,那麼道的靈處是什麼?老子說“寂兮寥兮”,靈處就在於雖虛極靜極,但能感而遂通。

    上面講了陽明心學與“道”的共通處,我們再看看其與佛學的共通之處。

    佛學上說“但得般若,便忘般若。不忘般若,即非般若。即非般若,不名般若。非非般若,乃是般若。得般若者,是謂之釋。”這裡的般若,我們可以理解為明心見性,通俗地說指如實通透了解一切事物之智慧。顯然上述所說,要做到“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似有似無,觀空不空,若即若離”的辨證之法,方為佛學體悟之法。

    陽明心學與儒學的共通之處,體現在“忠恕”上。

    何謂“忠恕”?孔(孔子)顏(顏回)謂之存心。“忠恕”者,宣聖(孔子)“一貫”之傳也。“一以貫”者何?“忠”為體、“恕”為用也。“中心”有“忠”,由“中”立“心”。“如心為恕”,如人之心也。“己立立人”之義。忠恕之體用,乃“道德”之體用,“道”為體,“德”為用也。

    老子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陽明心學與儒釋道共通之處,全在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傳出2個壞訊息:主播爆料UZI退役,小虎分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