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頭目

    關於存在感這個話題,從用哇哇大哭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到現在社交網路發各種自拍,再到一哭二鬧三上吊來引起伴侶的關注,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存在感對於我們並不陌生。

    1

    還記得小時候,班裡的女生總要追著男生打,原因可以多種多樣,不過都無非是那個調皮的一個男孩拿了另一個女孩的作業本,或是在背後用力扯了她的頭髮,亦或是拿什麼小動物恐嚇她。

    其實在小學階段,女生的發育都會比男生早,無論是身高還是體重都會佔據優勢,處於碾壓性位置,但是那些男生即使知道這是一場不會贏的戰爭,還總是樂此不彼的。

    特別是有些學生會在課堂上毫無緣由的跟老師作對,同學越起鬨,他會越開心,也更加投入,彷彿自己是一個英雄。明明知道最後會別批評,或是有其他方式的懲罰,就感覺像在投資一場明知會虧本的買賣,為什麼還要切去做呢?之前我一直都是很不解,直到我看見一篇有關教育的故事。

    故事很簡單,一個淘氣的小男孩一直在安靜的課堂上弄出聲響,最開始只是周圍的人注意到他的這個舉動,都紛紛轉過頭去看他了,但是他還是沒有想要停止的意思,反而越來越大聲,最後連正在講課的老師都不得不停下來。當大家都以為老師會批評這男孩,老師卻做了另外的一個舉動,只是讓男孩去辦公室自己待著,然後就繼續上課了。辦公室的其他老師都去上課了,裡面只有他一個人,也並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沒過多久,他就覺得百無聊賴了,心想著還不如在教室裡待著呢。

    2

    其實並不是只有小男孩才會做這種幼稚的行為來引發注意的,無論哪個年齡階段都可能會有這種傾向,從現實的經驗來講,女人更甚。我們現在來看看“一哭二鬧三上吊”這個策略,理智上來說,這個看起來只是純粹的情緒發洩,對於問題解決來說絕對不是一種最優的解決方法。而且很多時候還會往無理取鬧的方面發展。但是這個策略還能這樣經久不衰說明其是有存在價值的,它至少成功的引起了需要配合解決問題的人的注意,也是調解需要的第一步。

    “其實我怎麼可能因為這點小事就真的以死相威脅呢,只是想以何種方式來證明自己在他的心中還是有位置的,看到他還是在乎我的,內心的氣也能消了不少。我怎麼可能真的去死呢,這也太蠢了。“

    即使是老年人也免不了有這樣的舉動。曾經有這樣的一個諮詢案例,因為老人的孩子在外地工作,一年有時候也回不了家一次,自從這個老太太的丈夫去世後,就一直一個人生活。可是最近的一段時間不知道怎麼了,總是感覺自己全身痠痛,什麼都做不了,於是就把兒子召喚回家。可是兒子帶她去醫院做了全身檢查,也並沒有發現導致這種症狀的原因,而且只要兒子陪著自己這個症狀就自然消失了。有了幾次這樣的情況之後,兒子就以為母親是以一種惡作劇的手段,裝病,來威脅自己一定來陪著她,不免覺得很生氣。但是這個母親也可能不是故意的,這可能是由於心理渴望陪伴和見到孩子的想法而引起行為不適的一種癔症,並不存在主觀的故意性。

    3

    其實,無論是小男孩,還是在吵鬧的女人,還是覺得自己疾病纏身的老母親,最想要的就是一種被注意,還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中提到賈姆士說過的一句話:“人類天性至深的本質,就是渴求為人所重視。”這是一種痛苦的,而且亟待解決的人類的“飢渴”。尋求自重感的慾望,是人類和動物間,一項重要的差別。

    書裡面提到絕大多數人想要的東西的名單:健康長壽的生命;食物;睡眠;金錢和金錢你能買的東西;前程;性滿足;子女的天倫之樂;被重視的感覺。以上這些需求幾乎都能得到滿足,但雖然“受重視”這個願望像人對事物和睡眠的需求一樣迫切,一樣強烈,但卻很少被滿足。

    人們還會為了取得同情、注意,和一種“自重感”而故意裝病。例如,麥金利夫人,強迫她任職美國總統的丈夫,放下國家的重要事物,要他偎依在她床邊,摟抱著她,撫慰她睡去,這樣需要每次數小時的時間,麥金利夫人藉此得到她心中的自重感。

    4

    想要得到別人的注意是人的一種天性,但是每個人獲得關注的方式卻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樹,但是有一些人卻只能透過一種破壞的形式來引發別人的注目。以一種幼稚的方式,可能說明這個人的思想還發展不成熟,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懂得如何進行一個全面的思考,只關注於自己想要獲得什麼,沒有考慮不恰當的方式可能會給自己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或是其他偏離的後果。

    對於 一些採取極端手段的人,比如有一些恐怖分子,即使是在臨死的時候都不會意識到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從來不會意識到這是一種錯誤,反而有一種自豪的情感,覺得自己做出了一件重大 的方式,可以被世人所記得。

    對於這類人,第一,可能本身就具有不同程度的偏執型人格。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敏感,心胸狹隘和多疑。這種人往往會自命不凡,自以為是,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卻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行為方式一般也會比較極端。

    第二,自卑。因為內心深處的自卑,又不願承認自己的不足,只能以一種激進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第三,一種熟悉的行為模式。可能是由於一直以來的獎懲機制造成的這種慣常的行為模式。比如當自己還是小孩的時候,你知道平平靜靜的跟父母說你想要一個玩具的話,父母一般是會忽略你的需求的,但是如果自己在玩具店裡面大吵大鬧,父母為了安撫你的情緒買了這個玩具給你,就好像對你這種極端行為的獎勵,你也會誤以為這種方法就是正確的,只有這樣父母從會買東西給你。所有這樣的舉動就不同的重演,被強化,然後廣泛應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5

    渴望被看到,被注意是人的正常需求,但是需要以一種不傷害別人同時也不傷害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才是明智的。那些一直以一種極端方式在網上尋求關注感和存在感的人就像一些暴露狂,如果別人對於他們袒露的東西越害怕,越驚歎,他們就會越開心,因為他們並不在乎這種關注是正面或是負面的,他們僅僅只是需要被關注而已。

    所以,不妨學學最開始老師對待調皮小男孩的做法,把自己跟這些資訊隔離開來,視而不見,時間久了他們也會自覺無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hone升級了iOS 11怎麼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