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甜媽梅梅

    首先有一個對大人來說很痛苦又非常有效的辦法,就是自己先戒掉手機癮。我的孩子一歲多,看到我在玩手機她都會吵吵嚷嚷表示不滿意,如果時間長了,她肯定以為手機有好多“寶藏”,大人們才總是拿著手機不離手。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有樣學樣,跟大人搶手機玩,慢慢發現手機上真有好多有趣的東西玩,更要命的是有些家長還教孩子玩遊戲,發現孩子玩遊戲坐得安定,自己也能解脫,所以不加管教。當有一天發現孩子也變得離不開手機了,又著急該怎麼辦?

    大人們還有一些很奇怪的習慣,無論多小的孩子只要一哭,大人沒轍,發現自己手上只拿著手機,就遞過去哄孩子說,不哭不哭,叔叔給你手機玩。這也是從小培養孩子玩手機的壞習慣。

    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動不動就拿手機當玩具。平時多帶孩子發現身邊一些有趣的事情與有趣的人,多玩非手機類的益智遊戲,多陪孩子去發現大自然的美。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那父母肯定要先主動陪伴孩子去探索手機以外的世界,父母需要耐心與生動演繹引起孩子的興趣,時間長了孩子會慢慢發現,原來手機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

    如何讓孩子遠離手機危害,請問你遠離手機了沒?請問你有效陪伴孩子的時間夠了沒?

  • 2 # 生活家多寶

    首先要說的是正常適度的使用手機不會對孩子產生危害。對孩子產生危害的是孩子無節制的玩手機,比如:玩遊戲,上網追星追劇,迷戀看書看電影等等。孩子對手機的依戀只要影響到正常的課堂課後學習,影響到視力和正常休息,影響到人與人基本交流,那麼,手機已經對孩子產生危害了。

    如何讓孩子遠離手機危害呢?個人認為作為家長,只要做好這幾個方面就可以了:一是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管得過嚴過死,總是說這說那,嘮嘮叨叨。有時往往用自己的判斷強加給孩子,對孩子根本沒有最起碼的尊重,總認為孩子小,一切就該聽家長的。其實每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他們就懂得了很多知識,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斷。小學、中學、大學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掌握的知識更多,懂得的道理更多,有的知識和道理可能是我們家長根本不知道的。但我們家長往往把他們看成是孩子,一遇到孩子有不稱心的行為,只有一貫指責,缺少溝通交流。

    二是要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在生活、學習各方面與孩子多交流,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同孩子娛樂、遊戲等,使孩子打小對你就有依賴感、親切感,打小遇到大小事都會樂意向你傾訴,這樣的話,如果孩子迷戀手機,你只要指出長時間使用手機的危害,孩子就聽得進去,離開手機不再是問題。

  • 3 # 橘黃色的時光

    你好。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整個暑假都是在與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電子保姆”的陪伴下度過的,馬上就要開學了,怎樣讓孩子擺脫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將心思回到緊張的學習中來呢?

      現在的孩子也被稱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在電子產品的觸角已經伸到生活大部分角落的時候,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是不可能的。但家長一定要意識到電子產品的危害,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絕不能每天讓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超過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特別重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孩子的是非觀、價值觀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形成的,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人生導師。雖然大多數孩子喜愛玩電子產品,但家長對孩子的愛,不能單純地以滿足孩子的喜好來衡量,而是要多與孩子交流,給予他們精神滋養,引發他們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

      電子產品害處多多

      孩子過多地使用電子產品,會減弱他們與別人面對面交流的能力,從而降低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因為我們與人面對面的交流,除了談話內容外,還有語氣、表情、姿勢等輔助交流手段,這些關於察言觀色等“讀心”能力的訓練,都是QQ、簡訊、微博、微信所不具備的。

      網路交流手段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簡單,而人是社會群居動物,有著複雜的社會性,不斷簡化的交流方式其實與人的社會屬性相違背,長期習慣於網路交流的人,他的資訊容量會比進行社會交往的人明顯降低。電子產品通常是個反射性發光體,與紙質閱讀相比,使用電子產品進行閱讀,閱讀效率和採集資訊的能力都會大為下降。尤其是用電視、電腦等產品進行閱讀,使用的都是上半區的資源,人容易產生隔離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看電子書不舒服的原因。

      除了心理上的影響外,電子產品對孩子最直觀的危害是造成孩子體質下降,肥胖、近視的發病率大增。由於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帶來的樂趣,而造成戶外活動時間急劇減少,而營養積累卻在持續增加,肥胖因此難以避免。電子產品的光源閃爍不定,也容易讓孩子產生視覺疲勞,對於成長期的孩子而言,危害極大,很容易就演變成真性近視。

      逐步減輕“戒斷反應”

      現在離學校開學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家長此時應逐漸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次數,但不能一下完全杜絕,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有明顯依賴習慣的孩子來說,過分粗暴地打斷他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可能會引起“戒斷反應”,孩子會出現衝動、躁狂、失眠、頭暈、顫抖、厭食等症狀,一旦重新接觸,便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在數字時代強制禁止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只能使孩子無法和社會發展同步,導致孩子無法融入其他孩子的交流圈。而且對孩子來說,不接觸不等於他不清楚和不瞭解,他的心裡難免總保持對接觸電子產品的渴望,容易對其他事情失去興趣,也容易讓孩子透過不正當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家長最好告訴孩子,開學也可以玩,以免孩子產生需要補償的心理,越臨近開學玩得越多。

      家長還要有“同理心”,和孩子站在同一個立場上面對困難,不要批評孩子沒有自制力、沒有責任感等等,這會阻礙日後與孩子的交流。家長要用輕鬆的語氣和孩子談起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事,因為家長表現得不把它當一回事,孩子也不會把它當作一件嚴重的事。玩的時候,家長需要與孩子約定時間,到點了就提醒孩子結束,這樣容易讓孩子脫離。但不要太過於相信孩子的自制力,把電子產品放在家中,卻不讓孩子玩。這樣非常不地道,因為孩子往往抵制不住誘惑去玩,但玩完了最後卻要接受批評。這種設完陷阱再進行釣魚式執法的行為,會傷害親子間的信任。

      孩子玩的內容,家長也要有所瞭解。最佳的方式是父母與孩子一起玩,交流分享體驗,這樣既能瞭解孩子玩的內容,也能增進彼此間的溝通,同時也能控制孩子玩的時間。

  • 4 # 凡人凡事1988

    前幾天和兒子聊天,我說你最近怎麼不看課外書了,我覺得你手機看的有點多啊,兒子說我就是管不住自己,一閒下來就想拿手機。

    一開始給兒子的手機是沒有卡的,只能看點抖音啥的,後面經不起兒子的軟磨硬泡,又給配了一張手機卡,於是QQ 、微信、遊戲就都有了。於是兒子從每週一次玩遊戲變成兩次,時不時拿起手機看一會,說他時總有理由 ,不是看班級訊息就是查東西,我覺得不能如此放任孩子了。

    週一開始我就把手機藏起來,兒子寫作業用手機時,我再給他拿出來。過了一段時間,兒子說媽媽你不要藏手機了,你藏在哪兒我都能找的到,找手機真好玩 ,哎,家裡就那麼些地方,能藏哪去呀。

    大人拿起手機都放不下,別說孩子了,所以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幫孩子控制自己。只是有時候老師經常在群裡,發試題或改錯,讓孩子寫作業時離不了手機。這就增加了家長監督孩子的難度,不知道孩子拿著手機是寫作業,還是看別的。

    帶鎖的小盒子起的作用就是, 不讓兒子隨時就能拿起手機,這樣中午和下午放學的時間就和手機剝離了,晚上寫作業需要就給他,只是需要家長多些監督。這個辦法成效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5 # 亂中靜理則明

    我用的辦法,有時間談談心,沒作業帶孩子出去轉轉,消耗時間鍛鍊身體淡忘手機依賴。放假長,安排好出去附近開車旅旅遊不花錢或者少花錢的地方最好是山裡叫孩子看看人家是怎麼努力學習的,順便叫他明白為什麼學習。隔三差五,去朋友家坐坐,走走親戚,鍛鍊孩子的人際關係能力和為人處世的方法。鍛鍊孩子尊老愛幼的本性。別說你忙沒時間,你忙著你成為百萬富翁啦?你留下什麼啦?孩子以後得生存能力和幸福指數才是你最應該忙的,沒時間找時間,不要把懶惰推在孩子身上。沒人和孩子說話,沒有時間叫他明白新的事,物。只會手機一給,孩子長大不成廢人才怪。你看那個官員,富商,是從小看手機變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海賊王》第977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