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月花雨
-
2 # 迷樓
我們只熟悉泰戈爾的詩歌,實際上,他除了是個詩人之外,還是一個卓越的小說家、劇作家、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同時在繪畫和音樂上也很有成就。
泰戈爾一生共寫了50多部詩集,20多部劇本,12部中篇和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及其它著作(包括哲學著作和各種論文集),共達40卷。
我們先看看泰戈爾作為小說家的成就:他寫有長篇小說《小沙子》、《沉船》、《糾紛》、《最後的詩篇》、《斷帶》、《四重唱》等中長篇小說,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複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
在戲劇上,泰戈爾寫有《國王與王妃》、《犧牲》、《吉德拉》、《春之迴圈》、《馬達哈拉的水壩》《暗室之王》、《郵局》、《鹿》、《紅夾竹桃》等劇本,用這種方式表達他的思想。
在哲學上,他寫下了《文明的危機》、《人生的親證》、《人的宗教》的著作,主張人與人和睦相處、彼此相愛相助,樹立人類為一整體的觀念,反對互相歧視、欺凌和使用暴力。
1905年以後,印度作為英國殖民地,民族運動進入高潮時期。正值人民奮起反對孟加拉分裂,形成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投身於這個運動,寫出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但是,沒多久,泰戈爾就同運動的其他領袖們發生了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華人的所謂“直接行動”。他主張多做“建設性的”工作,比如到農村去發展自己的工業,消滅貧困與愚昧等等,但部分群眾不接受他的意見,由於失望,他便退出運動,埋頭於文學創作。
1915年,泰戈爾結識甘地。他與印度國大黨早就有聯絡,還出席過其代表大會。但泰戈爾與國大黨的關係始終若即若離。他同甘地的私人友誼有很真摯,但並不同意甘地的一些做法。然而他們在道義上和在社會活動中,互相尊重,互相支援。
1919年,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挺身而出,寫了一封義正辭嚴的信給印度總督,提出抗議,並宣告放棄英國國王給他的“爵士”稱號。
1934年,義大利法西斯軍隊侵略衣索比亞,泰戈爾立即嚴厲譴責。1936年,西班牙爆發了反對共和國政府的叛亂,他站在共和國政府一邊,明確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的倒行逆施。
1938年,德國法西斯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他寫信表示對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關懷和聲援。 1939年,德國法西斯悍然發動世界大戰,他撰文怒斥德國“領袖”的不義行徑。泰戈爾一貫痛恨法西斯,對被欺壓的弱小民族,他則表示無限同情。特別是對中國,他更是始終抱有好感與希望。
泰戈爾在印度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在宗教、哲學、社會思想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十分崇拜古印度詩人迦梨陀娑,對古印度梵文文獻相當熟悉。但他一方面對印度特有的種姓制度等不合理現象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又明確反對暴力革命,提出了於人民有實惠的社會改革更重於空洞的政治自由一類口號。這在他的哲學著作中有所體現。
回覆列表
泰戈爾,R,(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 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 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其重要詩作:詩集《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
重要小說: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 (1894)中篇《四個人》(1916)
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 妹》(1932);
重要劇作:《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集》。1924年泰戈爾訪問中國前後。自從<飛鳥集>出版之後,中國詩壇上一種表現隨感的短詩就流行了起來。如冰心作的 <繁星>,<春水>等。其中許多帶有哲理,晶瑩清麗的小詩贏得了不人的喜愛。 碾轉模仿的很多。幾乎影響了一代詩風。
<飛鳥集>包括了三百餘首清麗的小詩。這些詩的基本題材不外乎小草,流螢,落葉,飛鳥,山水,河流。記得初讀這些小詩時就象在暴雨後初夏的早晨,推開臥房的窗戶,看到一個淡泊清亮的晨。。。
平時孺弱的小溪無端的雄壯起來,加快了前行的腳步,哼唱著易顯燎亮的歌;Sunny撒落在掛著水珠的樹葉上,那水珠顯得特別的明亮,這明亮把樹葉襯托成一種透明的色彩;平坦的草地象是吸足了油彩,當心那跳躍著的小松鼠是否也會染上這亮綠的油彩;天邊有幾朵白雲在倘翔,似乎在回味昨夜的狂歡;一切都是那樣地清新,亮麗,可是其中韻味卻很厚實,耐人尋味。用輕鬆的語句道出深沉的哲理,這正是<飛鳥集>吸引人們的原因。
作品示例
第一次的茉莉花 泰戈爾呵,這些茉莉花,這些白的茉莉花!
我彷彿記得我第一次雙手滿捧著這些茉莉花,
這些白的茉莉花的時候。
我喜愛那日光,那天空,那綠色的大地;
我聽見那河水淙淙的流聲,在黑漆的午夜裡傳過來;
秋天的夕陽,在荒原上大路轉角處迎我,如新婦揭起她的面紗迎接好的愛人。
但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裡的白茉莉,心裡充滿著甜蜜的回憶。
我生平有過許多快活的日子,在節日宴會的晚上,我曾跟著說笑話的人大笑。
在灰暗的雨天的早晨,我吟哦過許多飄逸的詩篇。
我頸上戴過愛人手織的醉花的花圈,作為晚裝。
但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裡的白茉莉,心裡充滿著甜蜜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