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章法的愛
-
2 # 昌正覺正淨
捨得,出自"易經”,意思是捨得、捨得、有舍必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是人生的智慧,得是生活的態度。
舍:是為人的氣度,也是人的胸懷。做人要有氣度,要有胸懷。賬災救困,佈施窮人,不可吝嗇,慈悲喜捨,終得福報。
得,是人的一種生活態度,舍而不執著得,得而不忘舍。是人生境界的昇華,取捨之間惠人惠已也。
-
3 # 自主說
少即是多,舍才是得
我們大家過年時思考最多的可能就是,為什麼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我們卻覺得越來越不幸福了?日本作家本田直之曾經說過,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
我們小時候所獲得的每一次幸福的感覺,都來自我們得到一個東西:想要一臺遊戲機,家裡買了一臺遊戲機,我們就為此興奮了;過年時,父母在玩牌間隙,給上幾十塊錢零花錢,夠我們在遊戲廳揮霍上小半天;過年時可以穿上自己喜歡的新衣裳。想想看,即使是物質那麼匱乏的時候,這樣的物質增加,會給我們帶來一時的幸福感。
而現在,孩子想要獲得一個東西,只需要隨便說一句,全家人都要想辦法去滿足孩子的要求。我閨女小學二年級,每次奶奶去接她放學的時候,總是要到對面的“優百”文具店逛一圈,自然,會買上一堆跟學習無太大關係的小東西才罷休。我相信,生活在現在這種家庭的孩子,他們長大後,會認為很多東西來得很容易,也應該獲得這些待遇,將來再遇到類似的物質獲取時,他們將不會再滿足於此,會追求價格更高的奢侈品,因為只有這些才會讓他們覺得快樂。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物質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後,讓我們獲得幸福感的方式也必然發生改變。
簡單的生活靜水流深
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逐漸從加法時代變成減法時代了。這裡說的減法,不是我們不要去創造新的價值,而是對於目前自己所擁有的,進行“斷舍離”。你減少了一些事,會覺得一下子輕鬆了很多。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衣櫃裡我的衣服太多了,有些5年前買的,以後也不會再穿了,後來我把這些衣服都捐給了小區前面的回收箱,一下覺得整個人都變好了。
還有就是我們要小心“消費傳染病”(別人擁有的東西自己也想要)對自己的控制,事實上,有很多別人所擁有的東西,你根本就沒必要擁有。除了換洗的內衣,我每年都會買新衣服,但只買一套,一套穿一年,過年再換一套(跟我工作性質特殊有關係,因為我平時工作都穿制服)。這讓我減少了很多買衣服的煩惱。如果我們能夠讓自己的興奮點降低點,不跟別人做過多的比較,我們會感到更多幸福感。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穿名牌、帶名錶、開豪車,可以給自己帶來優越感,也會體現出自己的身份。展現給別人看的同時,豈不知別人更多關注的是他們自己,你過得再好跟別人也沒關係,也不會給你交往帶來任何的加分。一些人會為今天抹湯姆福特還是迪奧的口紅,背愛馬仕還是普拉達的包而發愁,這就是加法。你無形之中給你套了個緊箍咒,拼命努力賺錢,然後消費,然後覺得錢不夠,還不足以讓你過上土豪的生活,於是更加努力賺錢,甚至鋌而走險,這是賭徒心理,我們一定要注意。其實,我們發現,一些真正有錢的人,他們穿著是很隨意的,以舒適為主,他們豪,但不土,至少比那些花幾千塊錢弄條破鏈子掛在脖子上炫耀的要強得多得多。當你把鏈子拿下來的時候,你就是開始做減法的開始。
不要跟周圍人過多的比較
我們每天活在一個潛在的社交狀態裡,不斷接受著各種外在的資訊注入,你每天拿出手機停留在各種社交媒體的時間,其實都是在默默關注他人的時間。
我們這一代人,感受著來自家庭和父母的壓力,但與此同時,更多的卻是來自於我們身邊人的“同輩壓力”。
上班跟同事比,憑什麼領導總表揚他,批評我;回家路上,路邊一個不認識的人開豪車,心裡都要比上一番,自己什麼時候也能開上一樣的車;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考了全班第一,回家又開始教育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學習,看看誰誰家的孩子。睡覺前看一眼手機,就連每天運動的步數,都有了排行榜,慢慢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開始比,以至於我們分不清到底什麼該比、什麼不該比。
正是因為比較,讓我們產生了很多困惑,“我現在的工作太忙了,你看張三的工作又輕鬆又賺錢,我也要學他一樣,辭職吧”;“李四今年又提升了,是不是他有什麼關係啊”;“王二一家裡有好幾輛好車,富二代吧”。這些比較無形之中給我們增添了很多壓力,讓我們眼裡永遠盯著別人,而看不清自己,這山望著那山高,永遠不滿足,永遠不平衡。
有舍才有得,放棄是一種智慧
學會怎樣的選擇和懂得怎樣的放棄對我們人生非常重要。當我們走過了童年的純真、少年的歡樂,在經歷了多次的失敗、打擊、挫折、坎坷中漸漸長大成熟時才發現很多事情不能過於強求,無論內心的感受如何,堅持一定不要欺騙自己,要懂得放棄。人的一生,可以選擇的東西並不多,而要放棄的東西卻很多。“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放棄是智者面對生活的明智選擇,只有懂得適時放棄的人,才會活得精彩。當然,放棄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另一種更實際的更合理的追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無所謂絕對的贏,也沒有徹底的輸。如果人生不懂得去選擇也不懂得去放棄,那一輩子都無法得到快樂,甚至失去更多。世上東西千千萬,你想把每一樣都緊緊攥在手中是不可能的,抓得越緊,失去得越多。
回覆列表
捨得,一般是書法家,國學領域掛在牆上,作為警示自己,提醒自己的格言,智慧!
一般來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
作為我來說,我的理解是,付出與回報!
有付出有回報,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一份功一分果,功不唐捐!
在生活中,你對朋友付出真心,提供真實的幫助,對方困難的時候,提供住宿,貨款,他心裡能好受到你的真心實意,那麼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人家才會幫你!而不是做做樣子!
在工作中,社會上流行著掙快錢,掙大錢,不勞而獲的思想,一旦有了這樣的思想,人就荒廢了天天等著大餡餅,渴望著一夜暴富!假如有付出和回報的思想,就會積極的實踐,提升自己工作能力,掙錢和升職是順帶著結果!這就是兩種人生!最後的結果,也是迥然不同!
馬克思主義認為,好的思想指導實踐,會出好的成果,而錯誤的,不切實際的思想,會導致不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