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燏00

    關於伯夷叔齊,史載商朝貴室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他們哥倆都因推讓偷偷的跑路,以表達堅決不受家業的真心誠意,不久他們倆看到家業讓別的兄弟繼承就放心啦,這時他們倆聽說西伯姬昌尊容養護老年人,他們倆就因彼此年紀老邁商量著去投奔西伯姬昌,可是天闊路長,走到半路正遇到姬發用車載著姬昌的神位東伐商都,於是二人就拉住武王的車馬諫阻說,父死不藏已離孝道,以臣伐君又背棄忠理。當時武王早如箭在弦不得不發,所以沒有給他們倆面子。等天下歸周後,伯夷叔齊就不肯食用周粟,餓死於首陽之山。

    這個事說的是,即便不同意老年人的勸阻,武王也當耐心好言相告,讓伯夷叔齊明白自己也是不得已而為天下蒼生為之,絕對不能酸臉的懟人,以致伯夷叔齊下不來臺階很傷心,沒有愉快的心情去用嗟來之周粟。同時,這一切本是伯夷叔齊本族的粟米,卻改稱周粟,無異於他們倆合法的酒菜被武王搶劫,再賞給他們倆,一時轉不過來這個彎彎繞繞很憋氣,所以拒絕食用周粟。另外,天下人都在慶賀周德興旺,他們倆卻自覺是商朝殘渣餘孽,沒有合乎情理的藉口會去端捧勝利者的杯盞。更何況能捨掉自己家業的隱居者,怎麼也不會為幾口粟米去搖尾乞憐的。後世說,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典範。

    可是,不管怎麼說,伯夷叔齊都是每日三省自身修養品行的善良人,為什麼卻采薇而食,天之道不會不保佑他們倆吧,可還是餓死啦,孔子常誇顏回品學兼優卻常常吃上頓沒下頓的,營養不良而早夭,如此聰明的人竟然遭殃受困苦,以後不要再說天道無親唯與善人啦,因為這些克己律己謹小慎微的明白人,行止坐臥都會斟酌選擇,說話總是照顧別人的心情,三思而後才啟朱唇,事事周到,從不觸犯或者是怨恨別人的,然而卻總是不如那些啥事都不懂還胡作非為的人富貴安樂,長壽多福。

    其實吧,伯夷叔齊,雖然既賢且明,卻還是不識變通。真理確實從來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同樣真理也是需要活學活用才能總有效驗。否則就是膠柱鼓瑟,自綁自困。所以,孔老夫子在困境中也曾一改,肉割不正不吃的教條,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吃,積極尋求擺脫困窘的道路,並說“如果做卑賤可鄙的職務可得富貴我也義不容辭滿心歡喜地願意去幹,如果怎麼也是白費力氣,就憑自身的喜好選擇順其自然的開心快樂”,這才是孔聖人的絕招呀!

    世上從來就不存在周粟商粟和夏粟,因此,伯夷叔齊並不是要為暴君紂王餓死首陽山上,而是沒有突破學問的瓶頸,編造不出自我解嘲的理由才走火入魔做繭自縛的。

  • 2 # 歪史

    伯夷叔齊是古代社會有名的忠義之人。他們是很多有識之士推崇的忠義代表。在商周易代之時,二人為了阻止周軍東進,曾經面見周武王姬發,但是這次勸諫毫無效果,雙方見面不歡而散。

    伯夷叔齊二人繼續歸隱,而周軍乘著商軍主力東征夷方,朝歌空虛,商王帝辛組織奴隸抵擋未果之後自殺,宣告商超滅亡。訊息傳到二人隱居之地,本來是貴族的他們頃刻之間變成亡國之人,甚至還面臨周人的清洗。

    商朝貴族恥於臣周

    正是覆巢之下無完卵,在商朝滅亡,本為子姓貴族的他們也立刻失去貴族身份,失去了一切特權,甚至成為亡國奴,隨時面對周人的嘲笑與歧視,雖然他們不是戰俘、也不是元兇,但是依然要承擔國破家亡的結果。

    作為殷商貴族,現在的路只有兩條,一是微子啟的路線,臣周,夾起尾巴做人。一是箕自路線,率族人東入北韓海外之地,老死不相往來。而伯夷叔齊選擇的是第三條路線,以死明志,恥為周臣。

    忠義之臣死於社稷

    所為忠義,邊是忠於國家、忠與社稷,而不是忠於君王,但是很多時候,君王把自己等同於國家社稷,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忠於社稷就是忠於君王,所以造成死社稷之人成為死君王之人。

    伯夷叔齊就是這個例子,他們忠的物件是殷商社稷,並不是死於帝辛,因為帝辛之死代表著殷商社稷傾覆,帝辛與殷商又合二為一,伯夷叔齊就被誤判為忠與帝辛而死。

    作為當時的貴族,帝辛什麼樣子應該明白,是否值得去死也自然清楚,在現實面前,周君天下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連君位都不貪的他們已經做了隱士,肯定不是因為功利,也不會因為某人而死。

    在後世,由於儒家的推崇,加上有心人的故意誤導,淡化他們忠於社稷國家的形象,如同貼標籤一樣,強化化為他們愚忠紂王,符號化就把他們忠義的形象變為不識時務頑冥不化的形象。

  • 3 # 張正才中醫健康講師

    謝題主邀請回答。據《呂氏春秋.誠廉》、《史記.伯夷列傳》記載,伯夷、叔齊是商末方國孤竹君的兩位王子。孤竹君遺命立三子叔齊為君。 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尊天倫,不願打亂社會規則,也未繼位,哥倆先後出國前往周國考察。周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

    伯夷、叔齊死後,見於文獻記載的,最早讚美伯夷、叔齊的人就是孔子。孔子在《論語》中曾先後多次讚揚伯夷、叔齊。“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怨乎?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在孔子的眼中伯夷、叔齊是完美的“賢人”,所經歷的四個事全都符合孔子建立的儒家思想。其間,不念”暴君商紂王的“舊惡”,反對周武王伐紂,其理由是其父君未葬而動刀兵,以暴制暴,以臣下討伐君王,以下犯上;攔馬諫阻未能得逞,商紂王未逃脫滅亡的命運;商亡滅後,伯夷、叔齊事君如一,寧作商朝鬼,不為周朝人,恥食周粟甚至周薇,求仁得仁,始終不二,餓死於首陽山。

    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對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也可以說是孔子為首的儒家刻意樹立的“模範典型”: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充分體現了“仁”和“義”的道德標準。孔子也讚揚他們“求仁得仁”。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也是“仁”和“義”。伯夷、叔齊“恥食周粟”,寧死全仁,用孔子的話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這就是儒家提倡的“禮”。伯夷以父命為尊,寧可不作君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願,這就是“孝”。兄弟讓國,體現的是“悌”。不難看出,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都能從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中找到源頭。從這些佐證,完全可以看出,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基礎,孔子儒家思想是東方世界的道德源泉。伯夷叔齊的思想行為,也就是名副其實的東方德源。

    伯夷叔齊"兄弟讓國,扣馬諫伐,恥食周粟,餓死首陽"這四個故事,從正面意義上看,其仁哲大義,是歷代中華仁人志士、誠信禮讓、忠於祖國、抱節守志、清正廉明的典範。從另一方面來說,歷史是勝利者的宣言和判決,殷人的歷史是周人在未經殷人認可的情況下書寫的,紂王的罪惡、伯夷叔齊的罪惡是周人告訴我們的,是孔子極力葆揚、美化的,不一定全是客觀事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途給孩子轉幼兒園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