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34430692
-
2 # 愛叨叨表
大家知道機械手錶大都比較厚,特別是複雜功能表款更是製作難度大。下面我將給大家介紹幾款複雜功能的超薄款手錶,三問超薄表。
1.Bulgari Octo Finissimo三問表
寶格麗著手在儘可能小的空間內實現這種“完美的聲音”。為此,該品牌開發了內部BVL機芯362,該機芯的厚度僅為3.12毫米,並建立了一個總厚度僅為6.85毫米的錶殼。外殼由鈦製成,其低密度特性被證明對聲音的擴散非常好。另一個巧妙的觸感是錶盤上的鏤空時標(也由鈦金屬製成)和小秒盤周圍的鏤空環,形成了開口,可放大表殼內部的共鳴,從而最佳化音效。
2.積家Hybris Mechanica 11
積家主超薄三問飛行陀飛輪-它不僅抓住了最薄的記錄中繼器,當它在SIHH 2014推出時,也設法包括飛行陀飛輪及自動發條(透過外圍轉子)的超複雜運動,厚度僅為4.8毫米。Hybris Mechanica 11的錶殼直徑為41毫米,厚度僅為7.9毫米,對於如此複雜的時計而言,這是前所未有的尺寸。直放站機構還配備了靜音延時減少系統,可消除提示音之間的停頓。積家(Jaeger-LeCoultre)已獲得八項專利的手錶僅限於75枚。
3.江詩丹頓Patrimony Contemporaine超薄機芯1731
這款江詩丹頓手錶的外殼比Hybris Mechanica 11(8.09毫米)的錶殼稍厚,是首枚里程碑式的時計,首次在香港“鐘錶與奇蹟”交易會上展出,並在2014年國際鐘錶珠寶展上向全球大部分表彰。細緻細微的細微動作(僅3.9毫米)。1731機芯是手動上鍊機芯,與JLC的自動上鍊機芯相反,它具有65小時動力儲存並帶有日內瓦印記。該機芯還集成了飛行打擊調節器,它是一種創新的裝置,可控制中繼器的提示音的速度和間距,並減少可伴隨提示音發出的呼wh聲。該表採用玫瑰金錶殼,零售價為369,300美元。
4.伯爵Altiplano 900P
伯爵(Piaget)躋身榜單不應該讓人感到驚訝:該品牌長期以來一直與超薄手錶相關聯,並在多個鐘錶類別中保持薄度記錄。也許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世界首款產品是Altiplano 900P,這是世界上最薄的機械機芯手錶,錶殼厚度僅為3.65毫米,沒有任何一款,沒錯,錶殼比前兩款手錶的機芯都薄。伯爵透過將機芯與錶殼融為一體來實現這一壯舉,從而使內殼後蓋成為主機板。伯爵Altiplano直徑38毫米,並配有玫瑰金(26,200美元)和白金(27,800美元)錶殼。
5.Arnold&Son UTTE
Arnold&Son品牌在2013年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上推出的UTTE(縮寫為“超薄陀飛輪擒縱裝置”)迅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這一點。市場上最薄的陀飛輪手錶。這款錶殼的厚度為8.34毫米,直徑為42毫米,有玫瑰金(69,050美元)或鈀金(59,950美元)可供選擇。阿諾德(Arnold&Son)的飛行陀飛輪機芯A&S8200的厚度僅為2.97毫米(不包括陀飛輪籠的高度,陀飛輪籠升至錶盤上方),並將90小時的動力儲存到兩個發條盒中。
6.寶璣 Classique陀飛輪超薄自動上鍊5377
寶璣(以陀飛輪的發明家的名字命名)在2014年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上預覽了Classique陀飛輪Extra-Thin Automatic 5377手錶,並於去年向市場釋出。這款腕錶的直徑為42毫米的錶殼纖巧而纖巧,厚度僅為7毫米,機芯581DR的機芯厚度僅為3毫米。該機芯還以其“高能量”發條盒而著名,該發條盒可提供90小時的動力儲備;其4 Hz 頻率(陀飛輪機芯特別高)及其外圍的鉑金制轉子(是的,該表還具有自動上鍊功能。)偏心陀飛輪(其機芯和擺輪均由鈦製成)受兩項專利保護。錶盤和錶殼著重於寶gue:引擎轉動的錶盤,羅馬數字小時標記,藍色的寶Bre開放式指標以及精美的帶槽錶帶。
7.寶格麗Octo Finissimo
推出了新紀錄的寶格麗Octo Finissimo,它的機芯厚度僅為1.95毫米(比瑞士的五法郎硬幣還要薄),錶殼厚度僅為5毫米,甚至變得更加纖薄。為了達到這一鐘錶里程碑,該品牌必須設計出許多技術解決方案來減小機芯的整體厚度。它的兩個橋,一個用於分鐘輪,一個用於陀飛輪籠的齒輪系,使用滾珠軸承代替寶石對於許多運動部件;基本機芯使用七個滾珠軸承,陀飛輪籠在外圍驅動的滾珠軸承機構上樞轉。正時直接在擺輪上進行調節,從而無需傳統的調節器元件,並使機芯更薄。
看了這些您會有什麼感受?
回覆列表
我感覺手錶戴著好看,但是價格居高,也很不錯,那就無關什麼牌子不牌子的,時間又很精準的。
IHI的新款超薄石英錶,價格還很平民,跟DW款的是差不多的現在超薄的有DW款的。不過這個也是看個人的選擇
同時,也有熱心的網友覺得:
普遍認為,在精度、材料與功能相同的機械錶裡,表越薄其製作工藝越難,價Grand SantaFe高,但是單憑薄厚不能卻別機械錶好壞,應該多方面考慮。
機械錶通常可分為下列兩種:手動上鍊及自動上鍊手錶(AUTOMATIC)兩種。這兩款機械的動力來源皆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錶針,只是動力來源的方式有異。手動上鍊的機械錶是依靠手動擰動發條作動力,機芯的厚度較一般自動上發條的表薄一些,相對來說手錶的重量就輕。而自動上鍊的手錶,是利用機芯的自動旋轉盤左右擺動產生動力來驅動發條的,但相對來講手動上鍊手錶的厚度要比自動上鍊的小一些。
然後,對於“超薄機械錶”這個問題,更多的網友表達了自己不一樣的看法:
第四者的話覺得這幾年大家都在說,一般消費不起有很多江詩丹頓,前三者是土豪買的,伯爵,第五者感覺新鮮感比較強,積家,浪琴,NEON等等,感覺已經沒有新意了,不過看看還是可以的,時尚有趣浪漫,價格也可以,戴上手也不掉身價
浪琴超薄手錶好像只有嘉嵐系列,石英的最薄2mm厚度 機械錶最薄4mm厚 這個資料足夠出色而且走時也是比較精準的一年的誤差大概在15秒——25不等,但是價格也不菲 所以 絕大部分人群還是選擇了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