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現代小轎車的輪胎氣壓,一般汽車輪胎胎壓都在油箱蓋中有標註,使用中按照這個標準充氣就可以了。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表示的是輪胎充氣壓力說明。表明這是輪胎冷態下的壓力,並且這個資料冬季和夏季都適用。汽車高速行駛後輪胎的壓力會升高,略高於輪胎在冷態時的壓力(一般高0.2~0.3MPa)。但是這種情況無需擔心,更不要給熱態下的輪胎放氣,否則會損壞輪胎。
第二部分表示的是輪胎的壓力要隨著汽車負荷的變化而調整,也就是滿載和半載。
比如說下圖中,第一行表示的是乘坐兩個人,帶一個行李箱,這時輪胎的壓力前輪是2.2bar,後輪是2.1bar;第二行表示乘坐五個人,帶三個行李箱,這種情況相當於汽車滿載狀態。這時輪胎的壓力前輪是2.2bar,而後輪是2.8bar。
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小常識。就是輪胎壓力高和壓力低哪一個更容易爆胎。在大家的印象中,應該是胎壓高容易爆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一般轎車的原廠胎壓設定的標準範圍是在2.3-2.5bar之間,標定的最大胎壓是3.5bar,實際可承受的最大壓力至少在4.5bar以上。即使把胎壓打的比較高,比如說打到3.0bar,在夏季跑高速,輪胎的壓力也不過能夠上升到3.3bar左右,這樣也不可能達到輪胎的承受極限。很多新車出廠時胎壓在3bar左右,在做首保時才給調整到正常胎壓,在這期間跑高速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輪胎氣壓按照廠家給出的標準胎壓或稍微高一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大家沒必要刻意的在夏天調低輪胎的胎壓。胎壓稍高一些並不會引起爆胎,而輪胎氣壓過低才是爆胎的元兇。
在胎壓不足的情況下,輪胎與地面接觸的部分會由於車身自重而受到擠壓,導致輪胎側壁發生變形,而轉到離開與地面接觸的位置時,會因為胎內氣壓發生變化而重新被拉伸。輪胎轉動的時候,整個輪胎側壁都在隨轉動不停的重複擠壓、拉伸的過程,導致本來堅挺的胎肩氣密層產生皺紋,胎溫快速上升,胎體簾子布和橡膠逐漸剝離,輪胎強度嚴重下降,此時如果繼續行駛,就很容易發生爆胎事故。
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管理局的資料:當胎壓值高於標準值四分之一時,交通事故的機率增加一倍;而當胎壓值低於標準值四分之一時,交通事故的機率則會增加兩倍。所以,輪胎的低胎壓開車比高胎壓的危險性更大!低胎壓開車是輪胎的致命殺手!
夏季胎壓正常在2.2-2.4千帕之間比較合適,隨著氣溫以及路面溫度的升高,汽車高速或者長途行駛,胎壓很容易上升,胎壓過高,容易造成剎車失控,遇地面突起物或凹陷爆破。
胎壓,嚴格意義上指的是輪胎內部空氣的壓強。在汽車保養上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的損壞將導致汽車生命的耗盡,那麼輪胎胎壓則是汽車的血壓,胎壓的高低對汽車的效能和動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國際GBT2978-2008標準的規定和要求:
標準型輪胎:2.4-2.5bar
增強型輪胎:2.8-2.9bar
最高氣壓:不應大於3.5bar
冬季:以汽車輪胎標準氣壓為原則適當進行調高0.2bar左右。
夏季: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下限。
夏天車子露天停放,氣壓一般可以比標準低0.1bar左右,以免高溫爆胎。
空載、半載:按汽車輪胎氣壓標準下限(車輛標示貼紙上的胎壓可以作為最低胎壓參考值)。
滿載:滿負荷時按汽車輪胎氣壓標準上限。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釋出報告,胎壓低於標準值25%,爆胎機率增加3倍;高於標準值25%,爆胎機率增加1倍。這個結論簡直顛覆了很多老司機的認知。
那多少胎壓才是合理的呢,通常輪胎標準充氣壓力2.2--2.8bar 之間(冷胎壓)正確輪胎充氣壓力。空載情況下,普通轎車一般是2.3 bar 左右, 越野有胎是2.5bar。
據交管部門統計,每年高速公路上46%的交通事故是由於輪胎髮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發生爆胎的佔70%,可見胎壓對行車安全來說是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一般來說,輪胎外傷、輪胎老化、過度磨損、胎壓異常是導致爆胎的四大元兇,前三者可以透過外觀看出來,唯獨胎壓不能目測,現在很多車主車上都裝有胎壓監測裝置,智慧監測胎壓異常情況,一旦有異常就會提醒。
如果車內沒有胎壓監測,一般可以透過三種方法自檢:看齒測壓法、腳踢測壓法、胎壓監測器,都可以比較科學的監測到胎壓。
如果沒有胎壓監測,可以透過看齒測壓法、腳踢測壓法進行自檢。
1,看齒測壓法
主要可以透過肉眼來看胎壓是否正常,一般4-5齒的接地面積都可以算正常胎壓。
2,腳踢測壓法
一般車主僅憑腳踢法是很難判斷出輪胎胎壓是否處於正常水平的,
3,胎壓檢測器
1、低胎壓才是爆胎元兇
胎壓過低,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會變大,一方面會使輪胎和地面的摩擦係數加大,另一方面會造成輪胎滾動到下方時,胎側橡膠簾布中的鋼絲受壓變形過大,當輪胎滾動到上方,鋼絲在彈性和張力的作用下又要恢復原位,這會使內部的簾布層變形、加速疲勞,嚴重時造成結構性損傷。
2、高胎壓真的省油嗎?
測試前,我的心裡預期的應該是高胎壓的油耗會稍低些,但是實測結果卻顯示兩次測試的油耗基本在同一水平上,而且高胎壓還比正常胎壓多0.35 L/km。我查遍了資料找到了一種可能的解釋:胎壓過高會使輪胎產生多餘的跳動,釋放了部分動能,為保持速度,發動機將做更多的功,所以比正常胎壓下更費油。
胎壓越高越省油是從胎壓高輪胎與地面摩擦面積減小,摩擦力減小從而省油的角度來說的,測試車的輪胎扁平比較低,可能胎壓升高並不會使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發生明顯的變化,而又因為多餘的跳動釋放了部分動能,所以比正常胎壓更費油。
以上解釋的科學性值得商榷,0.35 L/km的油耗差可能就是紅綠燈多等一個少等一個,甚至是順風逆風都會造成這種差異。但是不管從哪個方面理解,透過這次測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正常胎壓和偏高胎壓的油耗差別不大。
3、胎壓打不好,輪胎死得早
高胎壓:如果輪胎氣壓過高,輪胎的剛性增大,變形和接地面積減小,首先會導致使胎面中部的單位壓力增大,磨損加路劇。產生胎冠中央磨損現象,影響到舒適性並將降低輪胎壽;同音,還會使輪胎抓地力減少(尤其在溼滑路面,會影響制動距離),也會造成輪胎的磨損速加快,導致輪胎磨損不均勻。
低胎壓:與高胎壓磨損中心相反,胎壓過低,會導致輪胎兩側的磨損。
最後,胎壓的高低,在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也有一些影響,合適的胎壓,不僅可以保障行車安全,還可以帶來更舒適的駕駛體驗。
說到現代小轎車的輪胎氣壓,一般汽車輪胎胎壓都在油箱蓋中有標註,使用中按照這個標準充氣就可以了。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表示的是輪胎充氣壓力說明。表明這是輪胎冷態下的壓力,並且這個資料冬季和夏季都適用。汽車高速行駛後輪胎的壓力會升高,略高於輪胎在冷態時的壓力(一般高0.2~0.3MPa)。但是這種情況無需擔心,更不要給熱態下的輪胎放氣,否則會損壞輪胎。
第二部分表示的是輪胎的壓力要隨著汽車負荷的變化而調整,也就是滿載和半載。
比如說下圖中,第一行表示的是乘坐兩個人,帶一個行李箱,這時輪胎的壓力前輪是2.2bar,後輪是2.1bar;第二行表示乘坐五個人,帶三個行李箱,這種情況相當於汽車滿載狀態。這時輪胎的壓力前輪是2.2bar,而後輪是2.8bar。
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小常識。就是輪胎壓力高和壓力低哪一個更容易爆胎。在大家的印象中,應該是胎壓高容易爆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一般轎車的原廠胎壓設定的標準範圍是在2.3-2.5bar之間,標定的最大胎壓是3.5bar,實際可承受的最大壓力至少在4.5bar以上。即使把胎壓打的比較高,比如說打到3.0bar,在夏季跑高速,輪胎的壓力也不過能夠上升到3.3bar左右,這樣也不可能達到輪胎的承受極限。很多新車出廠時胎壓在3bar左右,在做首保時才給調整到正常胎壓,在這期間跑高速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輪胎氣壓按照廠家給出的標準胎壓或稍微高一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大家沒必要刻意的在夏天調低輪胎的胎壓。胎壓稍高一些並不會引起爆胎,而輪胎氣壓過低才是爆胎的元兇。
在胎壓不足的情況下,輪胎與地面接觸的部分會由於車身自重而受到擠壓,導致輪胎側壁發生變形,而轉到離開與地面接觸的位置時,會因為胎內氣壓發生變化而重新被拉伸。輪胎轉動的時候,整個輪胎側壁都在隨轉動不停的重複擠壓、拉伸的過程,導致本來堅挺的胎肩氣密層產生皺紋,胎溫快速上升,胎體簾子布和橡膠逐漸剝離,輪胎強度嚴重下降,此時如果繼續行駛,就很容易發生爆胎事故。
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管理局的資料:當胎壓值高於標準值四分之一時,交通事故的機率增加一倍;而當胎壓值低於標準值四分之一時,交通事故的機率則會增加兩倍。所以,輪胎的低胎壓開車比高胎壓的危險性更大!低胎壓開車是輪胎的致命殺手!
夏季胎壓正常在2.2-2.4千帕之間比較合適,隨著氣溫以及路面溫度的升高,汽車高速或者長途行駛,胎壓很容易上升,胎壓過高,容易造成剎車失控,遇地面突起物或凹陷爆破。
胎壓,嚴格意義上指的是輪胎內部空氣的壓強。在汽車保養上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的損壞將導致汽車生命的耗盡,那麼輪胎胎壓則是汽車的血壓,胎壓的高低對汽車的效能和動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國際GBT2978-2008標準的規定和要求:
標準型輪胎:2.4-2.5bar
增強型輪胎:2.8-2.9bar
最高氣壓:不應大於3.5bar
冬季:以汽車輪胎標準氣壓為原則適當進行調高0.2bar左右。
夏季: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下限。
夏天車子露天停放,氣壓一般可以比標準低0.1bar左右,以免高溫爆胎。
空載、半載:按汽車輪胎氣壓標準下限(車輛標示貼紙上的胎壓可以作為最低胎壓參考值)。
滿載:滿負荷時按汽車輪胎氣壓標準上限。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釋出報告,胎壓低於標準值25%,爆胎機率增加3倍;高於標準值25%,爆胎機率增加1倍。這個結論簡直顛覆了很多老司機的認知。
那麼,夏季多少胎壓才合適?那多少胎壓才是合理的呢,通常輪胎標準充氣壓力2.2--2.8bar 之間(冷胎壓)正確輪胎充氣壓力。空載情況下,普通轎車一般是2.3 bar 左右, 越野有胎是2.5bar。
據交管部門統計,每年高速公路上46%的交通事故是由於輪胎髮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發生爆胎的佔70%,可見胎壓對行車安全來說是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一般來說,輪胎外傷、輪胎老化、過度磨損、胎壓異常是導致爆胎的四大元兇,前三者可以透過外觀看出來,唯獨胎壓不能目測,現在很多車主車上都裝有胎壓監測裝置,智慧監測胎壓異常情況,一旦有異常就會提醒。
如果車內沒有胎壓監測,一般可以透過三種方法自檢:看齒測壓法、腳踢測壓法、胎壓監測器,都可以比較科學的監測到胎壓。
如果沒有胎壓監測,可以透過看齒測壓法、腳踢測壓法進行自檢。
1,看齒測壓法
主要可以透過肉眼來看胎壓是否正常,一般4-5齒的接地面積都可以算正常胎壓。
2,腳踢測壓法
一般車主僅憑腳踢法是很難判斷出輪胎胎壓是否處於正常水平的,
3,胎壓檢測器
1、低胎壓才是爆胎元兇
胎壓過低,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會變大,一方面會使輪胎和地面的摩擦係數加大,另一方面會造成輪胎滾動到下方時,胎側橡膠簾布中的鋼絲受壓變形過大,當輪胎滾動到上方,鋼絲在彈性和張力的作用下又要恢復原位,這會使內部的簾布層變形、加速疲勞,嚴重時造成結構性損傷。
2、高胎壓真的省油嗎?
測試前,我的心裡預期的應該是高胎壓的油耗會稍低些,但是實測結果卻顯示兩次測試的油耗基本在同一水平上,而且高胎壓還比正常胎壓多0.35 L/km。我查遍了資料找到了一種可能的解釋:胎壓過高會使輪胎產生多餘的跳動,釋放了部分動能,為保持速度,發動機將做更多的功,所以比正常胎壓下更費油。
胎壓越高越省油是從胎壓高輪胎與地面摩擦面積減小,摩擦力減小從而省油的角度來說的,測試車的輪胎扁平比較低,可能胎壓升高並不會使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發生明顯的變化,而又因為多餘的跳動釋放了部分動能,所以比正常胎壓更費油。
以上解釋的科學性值得商榷,0.35 L/km的油耗差可能就是紅綠燈多等一個少等一個,甚至是順風逆風都會造成這種差異。但是不管從哪個方面理解,透過這次測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正常胎壓和偏高胎壓的油耗差別不大。
3、胎壓打不好,輪胎死得早
高胎壓:如果輪胎氣壓過高,輪胎的剛性增大,變形和接地面積減小,首先會導致使胎面中部的單位壓力增大,磨損加路劇。產生胎冠中央磨損現象,影響到舒適性並將降低輪胎壽;同音,還會使輪胎抓地力減少(尤其在溼滑路面,會影響制動距離),也會造成輪胎的磨損速加快,導致輪胎磨損不均勻。
低胎壓:與高胎壓磨損中心相反,胎壓過低,會導致輪胎兩側的磨損。
最後,胎壓的高低,在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也有一些影響,合適的胎壓,不僅可以保障行車安全,還可以帶來更舒適的駕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