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兵一枚

    現在行情不好,證券網紅們也成了被批鬥物件!任澤平刪光了微博,李大霄則聲稱受到人身威脅,傳說的A股最後一個多頭即將不存!

    但是,任澤平與李大霄是不同的,他們的在市場的形象也會有所差異!

    從出身來說,任澤平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 、科技部國家高新區升級評審專家、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副秘書長、華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說了這麼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任澤平雖然平時喊著黨給我智慧給我膽,論對熊市的最後一戰,抱著黨章進入股市,這些都有以前寫政府報告的痕跡!他更像一個寫報告的作家!文人的顏面都是比較薄的,到最後他也不可能像李大霄一樣死扛!

    至於李大霄,二級市場的老油子,長期在一線作戰,對於輪換喊多喊多早已習以為常!他的指導思想似乎是能喊對最好,喊錯繼續。他已深刻領悟對媒體,對股民的生存之道,所以面對人身威脅時還能腆著臉賣萌!

    其實,兩個人的觀點都只能供參考,對於證券網紅,09年出的葉添榮當時更神,曾經指哪打哪,但最後也消失在人海中!

    任澤平走的研報路線,自此役過後不會受那麼關注,但以後可能也會有報告時不時爆紅一下。至於李大霄,他現在完全走的是賣萌路線了,能走多久則還要看市場能娛樂化多久!

    多少舞榭歌臺,終會被風打雨吹去!

  • 2 # 此物最相思

    今日市場最大的熱門之一應該是任澤平博士刪除自己的新浪微博了,包子本來不該對此作出評論。任博是包子尊重的研究宏觀的經濟學者之一,無論其對股市的觀點如何。與任博素未謀面,僅僅在微信上有交集,不同的群(包括包子自己的群裡面也有蠻多新財富的分析師),今天這篇文章,包子純粹代表個人發發牢騷而已。

    標普500指數從1950年到2015年的指數走勢圖,長期來看,這個指數確實是一直上漲的,過去65年以來,指數從18點上漲到去年年底的2050點(最新點位是2064點),累計漲幅為110倍,年均複利收益為7.5%,記住:

    股市年均複利收益為7.5%!

    (1)貨幣現象:尤其是信用貨幣體系下,資產價格被動抬升,大家可以看一下1970年前和1970年後的股指漲幅差異。73年以前的23年股指漲幅為4倍,73年之後的23年股指漲幅為5倍。

    (2)經濟增長:經濟確實在發展,社會財富在堆積,對應的資產價格本身就應該上漲並獲得一定程度的溢價,股市是這樣,其他資產也沒什麼區別。

    (3)股息收益:持有股票,會享受經濟和公司經營帶來的股息收益,這是支撐股指上漲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之一。

    所以,長期來說,我們看漲股市真的一點錯都沒有。

    無論是李大霄還是任博士,本質上就是擇機看漲股市,沒有任何區別,李大霄擇時比較任性,任博擇時相對比較不那麼任性。

    既然我們認為股指長期就是上行的,那麼為什麼不看漲股市呢?這個道理誰都懂。

    包子之前就說過:錢是你的,夢是別人的。

    無論什麼底,無論什麼千點反彈,看好自己的錢包。

    但是,包子今天還是要從一個賣方的角度談問題(畢竟包子當了七八年賣方分析師):賣方能看空麼?不能!賣方只能看漲,以及提示風險,賣方是不能看空的,一個看空股市的賣方分析師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分析師;無論是投資者,還是買方機構,都只需要賣方分析師看漲、提示風險。

    但是,看漲本身也有風險,搞不好就把自己埋在市場裡面了。

    投資者埋葬自己的方式很簡單:虧錢!

    一個知名分析師埋葬自己的路,就很可悲:刪微博。

    深成指從1991年以來,花了25年的時間,使得指數從800點漲到了10400點,累計漲幅11.56倍,比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標普500指數在相同時間內漲幅還要大一倍。

    標普,在上世紀80年的二十多年裡面只上漲了5倍!我們呢?11.5倍!你還好意思說我們沒牛市?

    錯!我們是牛市,只不過,不是你所在的年代。

    好,我們說2000年以後的指數,確實,2000年以來,指數只上漲了一倍,花了16年時間,複利收益2%都不到!

    我們每年複利收益不到2%!!美股是7.5%!!

    還怎麼玩?

    2000年以來,深成指上漲幅度為119%,但是我們的總市值上漲幅度為1061%!總市值增長了十倍!

    對,這就是我們牛市真正所在的地方:一級市場。

    我們最大的問題,確實就在這裡:牛市不是沒有,只是存在於一級市場,二級市場成為了犧牲之地。包子也承認這個邏輯過於簡單,但確實是一個事實之一。

    分析師的定位

    流氓行情就是公募基金在那搶排名給搶出來的,尤其是股票型基金。

    簡單的說,一個分析師的命運如果被市場漲跌所綁架,本身也是這個市場的悲哀。

    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本身如果依賴於賣方分析師來做投資決策,難道你不覺得是你的悲哀麼?難道不是市場本身的悲哀麼?

    如果從相對收益的角度來說,其實擇時並不是那麼重要,反而風險提示顯得更加重要;

    如果從絕對收益的角度來看,其實賣方分析師起到的作用更加簡單:基礎研究和視野擴張。

    當任博在2016年提出春季攻勢的時候,包子就已經對身邊的朋友們說過,一個被市場綁架的宏觀分析師,變成了策略分析師,本身就是市場的悲哀,也是任博的無奈。

  • 3 # 孟可的思想空間

    任澤平應是不想做第二個李大霄。他現在也做不了李大霄。

    任澤平所在的證券公司人是個大公司,人才濟濟。論能力,論資歷他並不是首屈一指的。他是有對手的!

    所以他發言是有顧慮的。沒看前段時間他的言論照顧遭到監管層的批評了嗎?這其實是對他的嚴重警告!

    而李大霄更成熟更穩重,以基本面以長期投資為突破口和著眼點進行看多論證,說話得體適中。再加上他在他的那個小證券英大證券公司得到了董事長的大力支援與維護。他在英大證券的地位也是沒有敵手的。所以李大霄說話就更自由的多!所以李大霄的地位就相比任澤平穩定的多了!

    李大霄面對的無數咒罵恐怕也不是任澤平所能隨受得起的。李大霄這麼多年來,受到無數的威脅與謾罵而不倒,既有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援,也有李大霄本人強大的心臟功勞。而這些都是任澤平所不具備的。

    任澤平由於年紀相較輕,市場經驗相對較少,他的分析與判斷都更需要時間的考驗。他的歷練還長著呢。

  • 4 # 春意萌生

    李大霄怎麼了?為什麼動不動要用李大霄說事,在理性與敷衍之間人們選擇了無聊的針對,為什麼不從自身多去找找原因,李大霄在2000點的時候喊大家買入,在5000點喊有風險,這沒有錯啊,實際上虧錢多看看自己是怎麼了,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從大局出發,帶有戰略眼光,老從細節去糾纏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任澤平從來就沒有做過什麼李大霄,我想他也不想成為特出名的人士。只是行業低位在那放著,你的一言一行總會被人記錄,並以此說事,我認為任澤平的宏觀分析還是很靠譜的,至於偶爾錯一兩次這都在可以原諒的範圍之內,這個市場沒有神,你覺得真有神,那是你自己內心一定有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小說裡有哪些不易發現卻很打動人的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