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乾坤書書

    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林清玄,他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項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初識林清玄還是有緣閱讀他的經典散文詩《心田上的百合花開》,我被吸引了——深刻地吸引!從此,這位偉大的散文家就深深地佔據在我的心田上。

    第一,散文要有詩歌的意象,也就是鮮明的畫面感;第二,散文要有小說的邏輯性;第三,散文要有抒情的浪漫情懷。

    把這三個要點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好的散文,也是散文的特點。就是取一部分意象思考,取一部分邏輯思考,再加上作家的抒情情懷。

    由於每個人的本質與思考方式不同,可能就會有“風格”上的差異。

    散文是介於詩歌與小說之間的一個表達、一種文體,因此,散文寫的好與不好,還在於意象夠不夠鮮明,邏輯的說服力夠不夠強大,抒發的情懷夠不夠感人。

  • 2 # sddz以書潤心

    林清玄是臺灣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散文見長,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他的散文也是學生們課外閱讀的必選資料。

    記得2015年山東的高考作文題就出自林清玄的散文,“菜瓜藤,肉豆須”可是難倒了不少的考生呢。

    讀林清玄,像有一股清流滋潤著,被深深的感動。

    他的散文看似平淡無奇,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的散文中充滿著禪意,散發出濃濃的平民情懷及平等意識。

    他的散文中語言清新,營造出美好的意境。

    他的散文中還不乏輕鬆的小智慧和小幽默。

    正如同是散文家的張曉風這樣評價他,“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點是把自己的宗教體會和文學相融合,他結合自己的生活用優美的語言談論佛教精神,繼承了中國傳統文人和佛教的親密關係,創造了一種獨特的佛教美學。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 3 #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林清玄的散文猶如小橋流水,深的自然之清味。林清玄深的生活情趣,善於文章取於日常瑣碎,卻能縫縫補補,帶有深意又有感悟,讀完過後,掩卷思之,亦有回甘。或許正是因為林家兄妹眾多,生活之艱苦,再加上自己從事很多的職業,都為成為一個散文大家提供著諸多的寫作素材,同時也沉澱著自己。林清玄用筆善用白描,勾勒,沒有豐富多彩的語言元素,簡潔,凝練是其風格更是其寫法,讓人讀了,卻接生活之情趣,人生之回味。或許正因為這充滿人間煙火的生活清歡,才有了這林清玄的美文,可見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Sunny的文人沉浸於生活,不斷的閱歷,成熟完善自己,文章才有精煉之筆,寫出的文章才能深入人心。同時也得益於林清玄對佛學禪機的深悟,文章也頗有禪學,讓人有所悟,亦有所得!

  • 4 # 河洛青巖

    林清玄散文寫作特點:

    一、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尋味,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正如他曾說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

    他的散文創作通常起源於平常之物,在最佳化文字語言的同時,意蘊也會得到系統性展現,透露出生命的玄機,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怦然心動的感受。

    二、由於受到佛教精神的影響,林清玄的散文往往充滿了禪意,體現出一種宗教情懷中的道德觀念,展現出佛學慈悲仁愛、普度眾生的特點,散發出濃濃的平民情懷及平等意識。

    正是由於這種立意情懷,林清玄的散文多描繪社會底層人物,如小職員、流浪者等。

    三、林清玄散文的語言清新雋永,語言形式十分靈活,在藝術傳達過程中具有非常濃厚的意境特點。

    由於林清玄從小受到父輩熱衷宗教事務的影響,以及有文化、有學識母親的關愛,母親的言語和入釋後的經歷共同塑造了林清玄散文的語言特色。

    四、此外,林清玄的散文語言還以清新幽默的禪語助長。一般來說,幽默性的語言形式只有在活潑的環境下,才可以展現語言的風趣特點,而在林清玄筆下,語言在慢條斯理的述說中盡顯風趣幽默。

  • 5 # 春城花草香

    林清玄的散文看的不算太多,印象最深的是那篇《心田上的百合花》。他的文章如行雲流水,和清風明月,信手拈來。

    即便是最普通的日常他也能寫出有出溫度,有深度,有情懷的作品。他的文章有一種從容,豁達的世界觀。這恐怕跟他信奉佛教有極大地關係,在他的很多文章當中,很多都體現了出了濃郁的佛學思想,比如:他有一本散文集叫《心無掛礙,無憂恐懼》,是典型體現佛教思想作品。這本書的名字取自佛教核心的經文《心經》裡的一句話。

    散文寫的美很容易,能寫出情懷不容易,尤其是寫出有深刻的情懷不容易

    能寫出好的散文的大家很多,但他們的風格都不盡相同,就像一片森林裡姿態和韻味不同的樹木,而林清玄的散文在這些樹木中,顯得尤為俊美和迷人。

    它既不會顯得過於悲壯,也不會顯得過於柔弱,既不會特別偉岸,也不會特別嬌媚。這裡就拿他的代表作《心田上的百合花》為例,來解讀他作品的特點。

    讀他的他的這篇《心田上的百合花》,總是感覺有海明威《老人與海》的風範,儘管只是一個小短文,但是把那株長在山崖邊上努力而頑強的百合花的狀態寫的波瀾壯闊,就如同《老人與海》裡的那個與大魚搏鬥了三天三夜的老人的一樣,有著不屈不撓的靈魂。

    他在這篇文章即使用了對比,細節也是使用象徵等寫作手法,生動了的向讀者展現了一株野百合荒涼嚴酷的身世,以及受到排擠和嘲笑的生長環境,為體現它生命頑強的品質打下了很好的伏筆。也為後來它能衝破重圍,開滿山崖,芬芳遍野的勝利的境遇所能引發的人們強烈的一種感嘆做了鋪墊。

    這是一種典型的“以小見大”的寫作模式,能夠充分體現出人生深刻哲理。當然,這種寫法也成為了林清玄整體散文的一個體徵。

    林清玄的散文,體現出了佛教裡的淡泊從容的思想境界

    文章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思想狀態最好的外化表現。

    魯迅的文章體現出一個激烈和深刻的悲憫靈魂。村上春樹的小說體現的一種孤獨,幽默和輕盈散淡的靈魂,川端康成的作品體現著對家鄉和對日本傳統文化深深的眷戀之情。

    而熱衷於佛教思想的林清玄,他的作品則充分體現出了佛教裡的淡泊,從容的智慧,把那種不悲不喜,不嗔不痴,不執著,不貪戀的淡泊寧靜的處世態度都浸透到作品的每個細胞裡,塑造出他作品獨特的“佛式哲學”韻味。

    他的散文集《心無掛礙,無憂恐懼》基本都是在描速和談論他對佛教的理解。在這些作品中,他同時也引用了中國古代和現代一些傳統的民間故事,進而引發哲學思考,闡述自己佛學感悟。這部作品通俗易懂,娓娓道來,很能引起別人的共鳴,應該也算作是很好的一部弘法作品。

    結束語

    在思想和文學藝術領域,一般都是奉行著:法無定法,形無定型,開放式的創作思想。作者們都力爭形成屬於自己的獨特的韻味和符號,而林清玄是做到了這一點。

    他把心靈雞湯類的散文,從美學,哲學,還有從文學的角度都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層次,所以才能收到那麼多讀者的喜愛。

    下面我就用林清玄的一句對真摯情感的感悟來結尾:

    在時間上、在廣大里、在黑暗中、在憂傷深處、在冷漠之際,我們若能時而真摯地對望一眼,知道石心裡還有溫暖的質地,也就夠了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三國演義》中把曹操寫的那麼奸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