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樂居士99
-
2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輻射就是電磁輻射源,尤指雷達,和雷達載體(車/機/船/塔等等),都是訊號特徵,反雷達導彈就是追趕這個訊號摧毀之!!!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不宜講的過於複雜,簡單的說,反輻射導彈是一種專用於對付雷達設施的主動尋的導彈,也可稱為反雷達導彈。
這裡的“輻射”不代表核輻射,而是指“電磁波輻射”,與你理解的手機基站輻射性質上是一樣的。理論上一切特徵明顯的大功率電磁波都會成為反輻射導彈的目標。
在戰術意義上,反輻射導彈是用來扼制敵方防空導彈群的好幫手。
打個比方,如果一方空軍需要對另一方的地面目標進行突襲,但對方有大量防空設施,如果戰機貿然進入,便會遭遇慘痛的傷亡。
那麼如何破防呢?當然是要打掉對方的防空,至少也要撕開一個缺口,為戰機的贏得攻擊時機。
這樣,便需要對對方的雷達下手。
一切現代防空都需要仰仗雷達進行偵搜和目標鎖定,強大的雷達裝置構成了天空中一道道看不見的網,只要飛機進入雷達的搜尋範圍,它們便會被打上標記,牢牢盯住,繼而導彈會根據這個引數飛出去攻擊飛機。
所以,要突破防空,並不一定需要生硬的去消滅數不勝數的防空發射車,只需要打掉雷達站這個“耳目”和“大腦”,一定區域內的防空力量便會大打折扣,變成瞎子聾子和傻子。
有人肯定會有疑問:為什麼不用遠端火力提早清除這些雷達站呢?非要等到戰時才動手?
原因很簡單,現代戰爭早打得賊精了,雷達當然知道自己會捱揍,所以它們也早早做出了對策。
比如只開啟一部分雷達,藏起另一部分雷達,還有雷達間歇性的開機,有目的的開機;誘餌式開機等等,總之雷達對空也是需要戰術的,想在火力準備時消滅雷達何其難也。
所以呢,航空單位必須擁有一些即時的支援,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做出反雷達的動作,牢牢壓住雷達,不讓它們隨意開機。
於是反輻射導彈便被開發出來了,它們在戰鬥即將開始時,或者戰鬥進行時被提早發射出來,然後圍著戰區範圍活動,一旦有不長眼的雷達開機,它馬上會對雷達波的照射做出反應,繼而找上去將雷達摧毀。
簡單的說,反輻射導彈就是個具備自動搜尋雷達波功能的導彈,它根據雷達發射的電磁波自動找尋目標。
你雷達不是拿電磁波探照尋找目標麼?我反輻射導彈專門透過電磁波找你這些開機的雷達,在你鎖定戰機並開火前,我就以更快的速度將你炸掉。
如此,雷達就很難搞了,一些戰機在突防時先甩上幾顆反輻射導彈,讓它們保駕護航,有這些煞神在天上飛,雷達是開機呢還是不開機呢?
反輻射導彈極大的節省了飛機的反應時間,好比某戰機雷達告警裝置突然報警,顯示自己被火控鎖定,那麼它可以立即發射反輻射導彈反擊,戰機壓根不需要去找尋對方雷達和進行鎖定工作,反輻射導彈自己就會跟著照射波找過去。
比如美國在伊拉克戰場上的一次自傷事件,某F16戰機被自己的愛國者雷達鎖定,頓時嚇尿,情急之下飛行員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發反輻射導彈出去,將愛國者雷達炸上了天,別的不說,反輻射導彈的反應速度可見一斑。
有時候地面部隊也會大量使用反輻射導彈,比如對付對方的炮兵雷達,反輻射導彈省略了大量的搜尋和推測時間,直接找上門把對方送掉。
某些先進的反輻射導彈業務玩的賊精,已經學會了低空高速突防和策略式巡弋,堪稱戰場上高電磁輻射單位的頭等殺手。
-
4 # 軍武資料庫
弄明白這個概念後,你就應該可以理解什麼是反輻射導彈了。這種導彈會尋找無線電訊號的發射源,對這個發射源進行攻擊。
通常的情況下戰場上最常見的無線電訊號發射源是各種無線電電臺以及各種利用無線電探測目標的雷達。
這些都是反輻射導彈所要攻擊的目標。
只要在戰場上能夠將敵人的無線電通訊設施打掉,其實就在戰場上獲得了資訊權上的優勢。在現代戰爭中資訊權的優勢可比什麼制空權、制海權更重要。
一旦對方的通訊系統癱瘓,對方就完全無法實施有效的軍事力量排程和部署,各個部隊之間也就斷了聯絡。
而一旦將對方的雷達系統擊毀,對方就失去了雷達探測的能力,這樣己方的飛機導彈進入對方領空就猶如進入無人之境了。
通常的情況下,一枚反輻射導彈帶有一個和普通導彈不同的導引頭
這個導引頭可以透過無線電測向技術去確定對方的無線電訊號發射源的位置,指引導彈飛向無線電訊號的發射源。到了預定位置反輻射導彈爆炸。這時敵人的無線電發射裝置就被摧毀了。
現代的反射福導彈不僅僅是可以追蹤軍用電臺和雷達的訊號,甚至可以追蹤一臺手機的無線電訊號。
在1996年4月22日,俄羅斯利用了彈截獲了車臣杜達耶夫的手機訊號,旋即從
而現代的反輻射導彈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旁瓣攻擊。
如果是在攻擊雷達的時候,反輻射導彈作為空中目標也一樣會被雷達所探測到。這時雷達進行關機轉移就可以躲避反輻射導彈的攻擊了。
而帶有旁瓣攻擊功能的反輻射導彈並不依據雷達主瓣訊號進行目標跟蹤,而是去尋找一臺雷達側面所洩露出來的雷達訊號(一般是垂直方向向下攻擊雷達)。這樣可以在雷達毫不知覺的情況下對雷達系統進行打擊。
回覆列表
第一,最有名的也是我最早知道的古老反輻射導彈是美軍的百舌鳥。在講反輻射導彈之前有個比較大的軍事常識要講一講,才有利於你理解反輻射導彈的意義。
第二,現代戰爭從技術角度要取得的控制權有哪些?按照輕重緩急,孰輕孰重?要說1990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是現代高科技戰爭的第一次大規模展示,存在技術和理念代差的美軍把並不弱小的伊拉克軍隊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潰不成軍。同時,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傷亡極其小。這場戰爭給中國軍隊以極大震撼,並極速驚醒,迅速開展研究和改革。可以說,今天中國軍隊的巨大進步,很大程度來自於海灣戰爭給中國的刺激。如果當年是我們和美軍交手,恐怕戰果不會伊拉克強多少。因為本質是我們和伊拉克軍隊處於同一時代。而美國簡直就是今天提到的“降維打擊”,因為科技的巨大進步,我們曾經依賴的傳統戰術優勢不僅蕩然無存,甚至已經轉化為對方的優勢。比如我們醉心的夜戰、近戰等,已經在熱像儀面前變為對方的單向透明。
第三,其實美軍新時代的軍事技術變革在越戰中已經起步,無數美軍飛機轟不掉的清化大橋,在美軍拿出來鐳射制導炸彈後,很快就炸塌。而1982年,以色列對黎巴嫩貝卡谷透過短短6分鐘的攻擊就徹底摧毀了敘利亞和蘇聯苦心經營10年耗資20億美元的19個薩姆導彈陣地,充分展示了電子戰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
第四,二戰後期航母淘汰了大炮鉅艦理念的戰列艦,代表了制空權對戰爭巨大的影響力。而第四次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代表了擁有了制電磁權才能保證擁有制空權。
第五,而反輻射導彈正是奪取制電磁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由一方電子戰系統癱瘓對方防空、指揮、控制、通訊、情報、計算機等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這是軟殺傷,一旦停止電子對抗或者被對方電子戰系統反制,那麼對方的系統就會基本恢復正常。而反輻射導彈恰恰是電子戰中硬殺傷手段的典型代表,它可以根據對方雷達的電磁波,反向飛向對方的雷達天線,摧毀之。失去了雷達的防空系統,就無法再攻擊對方戰機,從而為對方獲得制空權鋪平道路。這就是制電磁權高於制空權的原因。
第六,當一支軍隊失去制電磁權,隨後就會很快失去制空權。那麼後續的戰鬥就是一方戰機對另外一方的狂轟亂炸。很不巧,今天印度軍隊就是這樣一支在電子戰方面能力弱小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