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蘭中醫學社
-
2 # 農大男
一、嘴發甜最常見的病因是脾虛,脾虛導致的病症,建議您檢查一下血糖,如果血糖沒有問題,平時可以服用山藥薏米粥,健脾利溼調理,也可以服用健脾丸,忌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二、口中總是有甜味,從中醫診斷來看,應當考慮為消渴病症,消渴的病機主要在於陰津虧損呢,燥熱偏勝,主要誘因為稟賦不足,飲食失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口中發甜是消渴的前期症狀,因此需要接受調理,陰津虧損就以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主,可以使用消渴方、玉女煎、六味地黃丸等多種中藥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控制。
三、口甜:脾胃實熱、溼熱鬱阻、肝脾痰火內蘊的病人口舌可有發甜的感覺,古人稱之為“脾熱口甘”。研究證明,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可致各種酶的分泌異常,唾液中澱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覺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內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覺口舌發甜。
人們一直都喜歡甜言蜜語,尤其是把說話好聽的說成是口中塗了蜜一樣,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口中發甜是一種病,而且這還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古老的醫書中記載,以“口中發甜”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被稱作“脾癉”,這個疾病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
《素問·奇病論》中記載著這麼一段經典的對話,黃帝問岐伯,“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深諳醫理,對此作出瞭解答“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並指出了脾癉的發病原因,即“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對脾癉的預後轉歸也作了深刻的剖析,認為此病久而久之會“轉為消渴”。
脾癉這種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但是這個病名卻很少有人聽說過。那麼,我們先來普及一下這個疾病。所謂“癉”,其實就是熱病。而“脾癉”這個疾病,也就是脾胃溼熱證。脾癉這個疾病的主要症狀就是口中時有甜味,舌苔膩。而發病原因就是,多由肥甘厚味太過,助熱生溼,脾氣滯而不能輸布津液,上溢於口,從而出現口甘之症。
在《黃帝內經》中,其實大部分都在講醫理和針灸,對於方藥記載的極少,在洋洋二十萬字的鉅著中,僅僅記載了十三個方子,而在治療“脾癉”這個疾病的時候,就用到了《黃帝內經》十三方之一,即“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也就是用一味蘭草,煎汁內服,這樣可以清化溼熱、消脹除滿。
對於蘭草治療“脾癉”這個疾病的原理是什麼呢?在《黃帝內經》中並沒有詳細解讀,但在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張景嶽在《類經》中曾對此作了較為細緻的解讀,“蘭草味辛甘寒,能利水道,闢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氣清香,能生津止渴,潤肌肉,故可除陳積蓄熱之氣”。
那麼這個蘭草究竟是什麼植物呢?是花中君子的蘭草嗎?不是,而是著名的秋日七草之一的佩蘭。佩蘭味辛性平;歸脾、胃、肺經;具有醒脾化溼,清暑闢濁等作用。適用於溼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溼表證,溼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等症;一般用量3~9克。
佩蘭這味草藥能夠治療“脾癉”這個疾病,可謂是千年秘方。但佩蘭也有一些病證是不適合使用的,比如,在《得配本草》中記載,“胃氣虛者禁用”,除此之外,陰虛之人也儘量不要服用佩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