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機器人觀察

    工業機器人是目前,所有機器人中普及率,以及市場成熟度最高的領域。工業機器人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開始進入工廠進行生產使用。

    傳統工業機器人與人機協作機器人其實可以說是兩款互補的機器人。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是可完成負重比較大、精度高等工作但傳統工業機器人需要單獨的工作空間;而人機協作機器人靈活性高,成本低,而且能夠與人協同工作,只是其能夠承載的負荷會偏低。

    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車間

    工業機器人火爆的原因

    想知道工業機器人為什麼越來越火,首先要來看看他們的特性:

    安全性高

    工廠採用工業機器人生產,是可以解決很多安全生產方面的問題。對於由於個人原因,如不熟悉工作流程、工作疏忽、疲勞工作等導致安全生產隱患,統統都可以消滅了。

    易於管理

    企業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每天的生產量,根據自己所能夠達到的產能去接收訂單和生產商品。而不會去盲目預估產量或是生產過多產品產生浪費的現象。而工廠每天對工業機器人的管理,也會比管理員工簡單得多。

    經濟效益

    工業機器人可以24小時迴圈工作,能夠做到產線生產的最大產量,並且無需給予加班的工時費用。對於企業來說,還能夠避免員工長期高強度工作後產生的疲勞、生病帶來的請假等誤工的情況。產線換用工業機器人生產後,企業生產只需要留下少數能夠操作維護工業機器人的員工對工業機器人進行維護作業就可以了。經濟效益非常的顯著。

    工業機器人發展狀況

    全球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狀況

    根據機器人產業研究院的資料顯示,全球智慧製造行業的步伐一直在加速,工業機器人行業增長速度特別突出,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5.9萬臺,到了2016年銷量增長到29萬臺。增長速度非常明顯。預計在2019年全球銷量達到41.4萬臺。

    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狀況

    (2)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起步比較晚,大概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歷經短短的二十年時間,中國的機器人技術在世界已佔有一席之地。

    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了8.7萬臺,增長達到了27%,而且其中有2.7萬臺來自於中國製造。資料顯示,從2011年到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增長複合率達到了31%,未來幾年內中國將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佔全球銷量比

    協作機器人詳解

    協作機器人與傳統機器人之間並沒有非常大的不同,只是基於不同的設計理念生產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協作機器人具備與人類一起安全的協同工作的特性,所以稱之為協作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由於其自身的多重優勢,在近幾年的銷量增長速度甚至比傳統工業機器人更迅猛。

    部分人機協作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相比於傳統工業機器人有如下幾個大的特點:

    協作機器人佈署成本比傳統工業機器人低

    傳統機器人無法滿足許多中小企業的需求

    傳統機器人無法滿足新興的協作市場需求

    比如3C、醫藥、食品、物流等行業。這些新興行業中的特點是產品種類很多、體積普遍不大、對操作的靈活度/柔性要求高。傳統的工業機器人較難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給出效能滿意的解決方案。而協作機器人正好能夠滿足要求。

    協作機器人的銷量和增長曲線

    工業機器人的未來

    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連續多年佔據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第一的位置,由於“機器換人”的優勢非常突出,預計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工業機器人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

    況且中國目前還處於需求釋放期、人口紅利消逝期,再加上國家政策的紅利和資本市場的推力,工業機器人行業將能夠得到長期的快速的發展期,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行業孕育重大投資機遇。

    麥肯錫釋出調查報告也充分的顯示了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機會:預計到2030年,機器人將會搶走全球8億人的工作,影響範圍達到全世界1/5的勞動人口。

  • 2 # 前瞻產業研究院

    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首次下滑

    2009-2018年,工業機器人全球銷量波動上升,並在2018年達到了42.2萬臺。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37.3萬臺左右,同比下滑了11.6%,這是近10年來除2012年以外的首次下滑。

    協作機器人將是未來工業機器人行業大力發展的方向

    工業機器人又分為傳統工業機器人(非人機協作)以及協作機器人,其中全球傳統工業機器人在2019年出貨量達到35.5萬臺,同比下降12.56%;全球協作機器人出貨量1.8萬臺,在低基數之下同比上升12.50%。

    傳統工業機器人主要針對高階製造行業應用,往往體型巨大、安裝程式設計週期長且部署成本高,單獨的機器人無法直接用於工廠的生產線上,還需要很多外圍裝置的支援。傳統工業機器人在匯入電子等生產週期短、產品更新換代快的領域時,受準備啟動時間和價效比等因素影響,應用往往不太順利。而協作機器人重量輕、適應性強,一般製造業及中小型公司非常需要這樣的機器人。並且協作機器人是以保護人類安全、實現人機共事為設計初衷設計的,是一種可以在一定區域內安全的與人類進行直接互動的機器人,其擁有兩個特點:一是機器與人的互動,互相合作;一是機器的程式設計和維護非常方便。

    傳統工業機器人由於價格昂貴,生產週期長無法滿足中小企業需求,而協作機器人具有較低的綜合成本、快速部署/重部署能力、簡單上手的使用方法等優點,是未來機器人產業大力發展方向。

    中國是全球工業機器人供應的第一大國,但工業機器人密度相對較低

    2019年, 中國大陸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了14.05萬臺,其佔全球銷量的37.67%,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供應的第一大國。日本、美國、南韓和德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分別為4.99萬臺、3.33萬臺、2.79萬臺和2.05萬臺,分別佔全球銷量的13.38%、8.93%、7.48%和5.50%。

    近年來,世界主要國家工業機器人密度均有所提升。201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機器人密度(工業機器人保有量/IFR統計的製造業就業人數)達到了187臺/萬人,相較2018年的140臺/萬人有了明顯提升。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提升主要是由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的提升與製造業從業人員數量的下降兩項因素疊加共同帶動的。但是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與傳統工業強國德國、日本、南韓、新加坡等仍有較大差距,僅相當於日本的二分之一左右,相當於新加坡的五分之一左右。

    全球工業機器人運用行業分類呈現逐步擴散趨勢

    全球工業機器人在下游應用行業中,汽車、電子領域的佔比最高,在2019年分別達到了28.15%、23.59%。但是2019年相對於2018年而言,這兩大領域的應用佔比有所下降,其中汽車領域應用佔比下降了5.02個百分點;電子領域應用佔比下降了8.17個百分點;而在其他/未分類領域的應用佔比從2018年的15.22%提升到了28.42%,提升了13.2個百分點。可見,全球工業機器人按照下游應用行業分類展現出行業間逐步擴散的趨勢。

  • 3 # 中研網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9-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統計資料顯示

    國際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概況

    一、國際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現狀

    1、國際市場發展規模

    近年來,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處於穩定增長態勢,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突破20臺,同比增長27%,其中亞洲銷量約佔2/3。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達到29.4萬臺,同比增長14%。2017全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在34.6萬臺左右。2018年,受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速有所下滑,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37.7,同比2017年增長約9%。

    圖表:2015-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情況

    2、國際市場需求結構

    從應用領域來看,汽車行業仍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需求市場,汽車行業的工業機器人需求量約佔整個工業機器人需求總量的三成以上;電子行業、金屬機械行業需求佔比分別是18.7%、14.7%。

    圖表: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領域分佈情況

    3、國際市場區域分佈

    目前中國、南韓、日本、美國和德國,這五大市場的銷量佔工業機器人全球總銷量的75%。

    智慧製造的概念於上世紀90年代首先由美國提出,其後各發達國家緊緊跟隨,將智慧製造系統列為國家級計劃並著力發展。目前美國、德國、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在數控機床、自動化儀器儀表、智慧控制系統和工業機器人等方面具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優勢明顯。

    在數控機床領域,美國、德國、日本三國是目前世界數控機床生產、使用實力最強的國家,是世界數控機床技術發展、開拓的先驅。在自動化儀器儀表領域,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感測器市場約佔全世界感測器市場的90%左右。在智慧控制系統領域,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技術領先,廠商雲集,美國和歐洲以大中型PLC產品而聞名,日本主推小型PLC產品,世界小型PLC市場上,日本產品約佔有70%的份額。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美國是機器人的發源地,美國的機器人技術全面、先進,適應性也很強,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日本工業機器人的裝備量約佔世界工業機器人裝備量的60%;德國工業機器人的研究和應用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其工業機器人的總數佔世界第三位,僅次於日本和美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裡壓抑恐慌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