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貝太廚房
-
2 # 獨角鯨語
問題沒有明確說明“藝術作品”到底指的是什麼型別的藝術作品,但從繪畫這個藝術形式來看,跟美食相關的名畫可多了去了,更是有很多的吃貨畫家。
只愛主食
莫奈《花式麵包》:現在看著有點像烤焦了,在當年可是流行款喬布·貝克赫德《烤麵包師》 :新鮮出爐的麵包,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詹姆斯·羅森奎斯特《義大利麵》:番茄義大利麵,喜歡麼2. 無肉不歡
彼得·埃爾森《肉鋪和出埃及記》 :香腸、牛架、豬蹄、羊腿、牛肚、牛頭、豬頭……老闆,各來兩斤!倫勃朗·凡·萊因《被宰殺的牛》:晚上的牛排有指望了3. 生猛海鮮
馬奈《鯉魚靜物畫》:這是要燉雜魚湯的節奏?德拉克洛瓦《龍蝦》:龍蝦配野兔,營養管夠馬蒂斯《牡蠣》:據說牡蠣壯陽哦~~4.新鮮水果
文森佐·坎比 《賣水果的女人》:先生,來串葡萄唄5. 最愛甜品
韋恩·第伯《甜品櫃檯》:想走已邁不開腿~
讓·貝勞德《香榭麗舍大街的蛋糕店》
偉恩·第伯《奶油蛋糕》 :真的讓人流口水啊
6.花天酒地
赫達《有牡蠣、檸檬和銀盃的靜物》
文森特·梵高《阿爾餐廳內部》:原來向日葵先生也是吃貨呀
馬奈《牧女遊樂園酒吧》
7.饕餮大餐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這樣的午餐會我想天天有啊~莫奈 《草地午餐會》:莫奈比馬奈還是要含蓄很多啊
卡拉瓦喬《哀馬墟的晚餐》
門採兒《自助餐宴會》:名副其實的饕餮大餐
雷諾阿《遊艇聚會的午餐》:遊艇、美女、美酒……雷諾阿確定不是富二代?
雅克·約瑟·蒂索畫《假日》:把日子過成了詩的典型
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書畫故事中,美食並不少見。
《飲食男女》朱老爺子行雲流水的中華廚藝讓人垂涎,《藍莓之夜》中誘人的藍莓派讓人想要動手去嘗試,做菜之人將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在食材成熟的過程,使食物帶著不同的烙印。
而談及美食與藝術,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都是讓人愉悅的事情。那些經由手上的溫度呈現出來的美食或是藝術品,都有著獨特的味道,百轉千回地縈繞在心頭。
《最後的晚餐》——餐桌啟示錄
《最後的晚餐》描述的就是在一張餐桌上,耶穌和他十二個門徒一起晚餐的場景。餐桌上的十三個人表情各異,你能看到他們內心的情緒,有的害怕、有的平靜、有的詫異、有的氣憤,所有的細節那麼精確而微妙,推著你想弄明白這幅故事的緣起。很多時候,美食的意義,在於背後的人,什麼人做的飯或是跟什麼人吃飯,這件事大概比吃飯本身更有意思。
《鱒魚》——音樂勾勒的食材是不忍下口的
這是舒伯特最為有名的曲子之一,聽起來輕快而活潑,能感受到鱒魚的自在悠遊,也能感受到湖水的清淺暢快,不由地想一個猛子扎到水裡遊啊遊。它充滿著瑩亮的光澤,洋溢著無限的生命活力,音樂是聽覺的饕餮大餐。
《寫給牡蠣的情書》—— 一種對食物的深情表白
費雪被稱為美國飲食文學界的頭牌掌門。她的書只推薦英文原版,因為翻譯後總是缺點味道,像是一盤好菜缺了一點點睛的好調味。而這本書,光是從名字,就感受到作者對於牡蠣的濃濃愛意。如果你也是牡蠣愛好者,那近30種菜譜夠你吃一季了。
《咖啡清唱劇》—— 一杯咖啡引起的經典喜劇
這首樂曲講述了一個父親和女兒關於咖啡的故事,而這位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J.S巴赫,他把自己的故事編成了一曲傳頌世人的音樂流傳了下來。在巴赫的時代,德國流行喝咖啡,但是咖啡的價格非常昂貴,普通市民都會限制自家的青年人對咖啡的喜愛。巴赫就是以這一社會背景寫成了這曲。曲子風格清新有趣,下午茶時,不妨聽聽。
《隨園食單》——認真的吃與研究
身為乾隆才子、詩壇盟主的袁枚,還是一位美食家。《隨園食單》是他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結晶,文內細膩地描寫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還詳細記述了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菜餚。
《貴妃醉酒》—— 一杯酒的絕妙藝術
楊貴妃的三杯酒,一場風花雪月,一時竟難排遣,一段情難自禁。這酒啊,是緩緩地啜,是快快地飲,還是一仰而盡,杯杯心境自不同,看一段梅蘭芳的戲,那分寸、那身段、那形態,酒不醉人人自醉。
《韓熙載夜宴圖》——食物的盛大和隆重
韓府的家宴是一場聲色犬馬、載歌行樂的大party,整幅圖一共有五段場景: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而我們選取的部分能夠看到那個年代的宴會桌和食器,看起來並不過於豪華和複雜。
《浣沙溪·細雨斜風作曉寒》——即便一種微小的美味都會撞心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那些早春的風景依然有些清淺微涼,但是有對的人一起行走山間,食一頓清茶野餐,亦有著輕快的歡愉之心。食物有時候是不需要濃墨重彩的,像大多數時候陪在我們身邊的人,即便互相安靜的不講一句話,空氣中都瀰漫著十足的香氣。
《飲食男女》——吃頓飯後就不是陌生人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作品,滲透著華人最傳統的飲食文化——家宴。家宴上總是上演著悲歡離合和平淡生活裡的驚心動魄。一共6次家宴,你看到了什麼?再追一次吧。
《小森林》——迴歸鄉野與記憶中的味蕾享受
如果你厭倦了都市的繁華與疲憊,如果你可以捨棄那些燈紅酒綠,或許回到你的故鄉,迴歸一片土地,看一朵花開,等一粒種子發芽,都是件浪漫而又有趣的事情。講述迴歸的電影,從口中的味道開始。
《深夜食堂》——吃頓飯就不是陌生人
最愛的深夜食堂,一定不是電影版,更不是中國版,而是漫畫版。有些故事,在紙上才最有味道。安倍夜郎筆下的人與食物,都有著浸潤人心的溫度,躍然紙上的畫作有著一股令人平靜的力量,很容易就淚流滿面。
《魔獸世界》——哪個世界都要有填飽肚子的角落
這是一個完全幻想的世界,卻是處處充滿了真實感,喜歡魔獸的人,成為一個聯盟、一個群體、一個種族,好似有一樣信仰般地為它著迷。而那龐大而浩瀚的魔獸世界裡,怎麼能少得了美食?幽暗城的被遺忘者所喜愛蜜餞苔蘚,幹掉雙足飛龍後趕緊來一盤酥酥脆脆的雙足飛龍之爪嚐嚐鮮,當然也有諾森德居民最愛的溫和食物甜薯麵包。如果你不知道我們在說些什麼,趕緊去魔獸一下吧!
《中華小當家》——“升級打怪”般的學廚經歷
雖然是日本的漫畫作品,描寫的卻是來自四川的年輕廚師劉昴星的廚師求學之路,及最後與“黑暗料理界”對抗的冒險漫畫。這是一本充滿了兒時記憶的漫畫繪本,現在在看,卻是與如今的漫畫相比有些誇張甚至好笑,可是那種對於美食的啟蒙依然銘記在心。
所有被眾人接受的美,好像都是恰到好處的,無論美食還是藝術品。選一種你愛的,無論是詩歌還是畫作,無論是戲曲還是書籍,給自己的心以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