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裝貨,加爾各答級綜合了多個國家的技術和裝置,其中包括以色列、俄羅斯、烏克蘭、英國。紙面資料很漂亮。
當1996年印度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德里”級下水舾裝之時,印度海軍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新一級驅逐艦的研製工作。當時計劃被命名為“Project 15A驅逐艦”,由馬紮蘭造船廠負責研發。該級艦是在“德里”級驅逐艦基礎上,對隱身、區域防空進行改進的一級驅逐艦。艦型設計得到了義大利的大力幫助,武器系統則由俄羅斯協助,相控陣系統則是以色列主導參與,發動機是烏克蘭提供的,基本上大部分海軍強國都參與了該級艦的研製。最後設計定型時,該艦滿載排水量達到7000噸。最初Projeet 15A命名為“班加羅爾”級,後來改為“加爾各答”級。印度在2000年5月批准建造三艘“加爾各答”級,平均每艘花費380億盧比左右(約9.5億美元,含備份零件等)。
當第一批三艘艦在建造中遇到大量技術困擾、遲遲不能交付時,印度國防採購評議會在2009年3月中旬,居然又決議增購四艘進一步改進的Project 15B導彈驅逐艦。隨後在2010年8月初,印度國防部批准建造四艘Project 15B並送交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審查,在12月8日獲得透過,總預算66億美元,仍由馬紮蘭廠建造。
效能特點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用於對海軍航母編隊和其它水面編隊的護航,是一級以防空、反艦、反潛以及對陸攻擊為主的多用途大型導彈驅逐艦。“加爾各答”級是印度大型水面艦艇中最先進且多方面領先的導彈驅逐艦,在一定程度上可與美國的“阿利・伯克”級相媲美。
“加爾各答”級是印度第一級裝備相控陣系統的驅逐艦,如果一切順利,應該會安裝以色列的EL/M-2248 MF-STAR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該系統可同時搜尋、跟蹤、處理多個目標,並具有同時引尋多枚導彈對空攔截的能力,可對付空中飽和攻擊。
全艦計劃裝備多種導彈垂直髮射系統,除16具“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外,還有48具“颶風。”艦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並配備了最新的9M317導彈。“颶風”艦空導彈系統的備彈量足以對付2次空中飽和攻擊。由於採用垂直髮射技術,發射率可達到1發/秒,與常規發射架相比,大大縮短了反應時間,並且同樣的空間至少可多貯存25%的導彈。
根據已披露的資料,上艦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如果換上核彈頭,也可以進行核攻擊。但就算是常規彈頭,350千米的最大射程使該艦的使命已遠遠超出了護衛防禦的範圍。巡航導彈將使“加爾各答”級具有強大的遠端對陸攻擊能力,也可以使其成為一種具有核攻擊能力的艦種。
反潛不是“加爾各答”級的重點任務,但大量的反潛武器使全艦構成了遠、中、近三層反潛火力網。
“加爾各答”級將搭載2架卡-27A“蝸牛”反潛直升機,能進行不間斷地遠端反潛作戰。卡-27A裝備了各種反潛裝備,如搜尋雷達、吊放式聲吶、聲吶浮標等。該機可根據需要搭載不同的反潛武器,如反潛魚雷、導彈、深水炸彈等。
中層的反潛武器則是2座分別安裝在艦體兩舷內的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攻擊近距離的水下目標,則依靠艦橋前部左右兩側的2座6管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反潛火箭彈的戰鬥部重31千克,最大射程6千米。
除上述眾多的反潛武器外,艦上安裝有艦體陣列聲吶以及泰利斯公司的拖曳陣列聲吶。前者採用全向掃描,可在中、低頻上工作,對複雜水聲環境適應性強,有效探測距離為2~40千米,可為反潛導彈提供全射程目標指示。後者工作在中頻,可將基陣放出1500米。
設計思想
突出編隊的防空作戰能力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印度海軍就意識到,在很長的時間內受國力限制,其航母的作戰能力遠不及美國,甚至會不如俄羅斯。所以需要依靠護航編隊內的艦艇提供有效的、可以抗飽和攻擊的防禦能力。為此,印度海軍開始以提高對付空中飽和攻擊為重點的“新威脅改進”計劃,這在“加爾各答”級中很好地反映出來。為了確保進入21世紀的“加爾各答”級能勝任為航母和其它大型機動編隊擔負防空護衛的主要任務,印度海軍認為該級艦必須裝備相控陣雷達系統和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使之能自動搜尋、跟蹤目標,並能自動進行威脅判斷和攻擊準備。
保持區域防空能力 目前建造的三艘首批“加爾各答”級,只裝備了俄羅斯的“颶風”艦空導彈系統,配備的9M317導彈的最大射程由原型的25千米提高到了47千米,增加了向量推力燃氣舵用於導彈的起飛及程式轉彎。導彈最大飛行速度3.5馬赫,雙發齊射的摧毀機率為96%(對飛機)/86%(對導彈)。為了配合艦空導彈在複雜環境中對付多個目標的作戰,艦上共安裝了6部F波段的MR-90“前罩”雷達提供末端照射引導。由於採用了全新的垂直髮射系統,“加爾各答”級的防空導彈系統在反應時間、多目標攻擊及抗飽和打擊能力上都較“德里”級有了很大提高。
後續4艘改進型“加爾各答”級,則裝備以色列研製的、射程超過70千米的“巴拉克”8艦空導彈,其防空能力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注重效費比、追求經濟性這是貫穿在“加爾各答”級研製中的又一個設計思想,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嚴格控制造價。1996年2月,當該級艦還處於初步設計時,印度海軍就規定該級艦造價為“德里”級的90%,後續艦的造價是“德里”級的80%。為此,這級艦的設計體現了有限加強反艦能力、提高對空作戰能力、維持反潛能力的設計思想,儘量壓縮與限制其它方面的費用。
儘量減少風險投資。“加爾各答”級上大都是成熟的系統,或在成熟的系統上進行改進的。比如,作為主機的燃氣輪機是在“德里”級上使用過的,反艦導彈是自己護衛艦已經裝備的,“颶風”艦空導彈系統是從俄羅斯SA-N-7基本型改進而來,只是垂直髮射系統是新研製的。近防系統方面,“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也是俄羅斯海軍成熟的裝備,有大量的使用經驗。
強調編隊協同作戰這也是印度在水面艦艇設計中的一個重要轉變,因此判斷“加爾各答”級作戰能力的強弱不能孤立地看這級艦本身,還必須看它的編隊。以“加爾各答”級的遠端防空作戰能力為例,其單艦不具備遠端防空能力。如果編隊中有裝備了射程超過70千米的“巴拉克”8艦空導彈的“加爾各答”級後續艦的話,那麼其整個編隊的遠端防空能力將相當可觀。
注意艦的隱身性設計在減小艦的雷達截面積方面,降低了艦頂端至水線的高度、壓低了上層建築的高度,使艦的外形低;減小上層建築的總長度:消除上層建築和水上部分艦體的雷達波強反射部位;上層建築的側壁都傾斜一定的角度;上層建築和水上部分艦體使用了專用的雷達波吸波材料。
在艦的降噪方面,採取了“德里”級基本型上降低機艙機械裝置結構噪聲和螺旋槳流體動力噪聲的一系列成熟的技術措施。
在降低艦的紅外輻射方面.對艦卜的熱部位採用遮蔽和絕緣材料;燃氣輪機排氣道均裝有空氣引射器,以降低排氣溫度;每個排氣道頂部裝有噴水裝置,用以遮蔽熱輻射。
採用了資料多路系統新技術
“加爾各答”級是印度海軍第二批應用資料多路系統作為艦上資料傳輸新方法的艦艇。資料多路系統是一個將所有主要控制操縱檯連線在一起,並向它們提供艦上資訊的通訊匯流排,資料以很高的速度在資料多路系統總線上順次傳輸,每個控制操縱檯利用這些資訊提供狀態報文、控制、報警等。資料多路系統是冗餘系統,操縱檯之間的通訊分別在兩條總線上進行,如果有一條匯流排失效,另一條匯流排就承擔全部通訊任務。資料多路系統降低了覘艇對戰鬥損傷的敏感性,並使“加爾各答”級上電纜的重量大為減輕,單獨敷設的數千米長的電纜被5根沿艦的全長延伸的同軸電纜所代替,這使該艦與其分系統都能自由擴充套件或改變。
由於資料多路系統的冗餘度和易於擴充套件配置的優點,將對艦艇的高速資料傳輸、處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拼裝貨,加爾各答級綜合了多個國家的技術和裝置,其中包括以色列、俄羅斯、烏克蘭、英國。紙面資料很漂亮。
當1996年印度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德里”級下水舾裝之時,印度海軍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新一級驅逐艦的研製工作。當時計劃被命名為“Project 15A驅逐艦”,由馬紮蘭造船廠負責研發。該級艦是在“德里”級驅逐艦基礎上,對隱身、區域防空進行改進的一級驅逐艦。艦型設計得到了義大利的大力幫助,武器系統則由俄羅斯協助,相控陣系統則是以色列主導參與,發動機是烏克蘭提供的,基本上大部分海軍強國都參與了該級艦的研製。最後設計定型時,該艦滿載排水量達到7000噸。最初Projeet 15A命名為“班加羅爾”級,後來改為“加爾各答”級。印度在2000年5月批准建造三艘“加爾各答”級,平均每艘花費380億盧比左右(約9.5億美元,含備份零件等)。
當第一批三艘艦在建造中遇到大量技術困擾、遲遲不能交付時,印度國防採購評議會在2009年3月中旬,居然又決議增購四艘進一步改進的Project 15B導彈驅逐艦。隨後在2010年8月初,印度國防部批准建造四艘Project 15B並送交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審查,在12月8日獲得透過,總預算66億美元,仍由馬紮蘭廠建造。
效能特點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用於對海軍航母編隊和其它水面編隊的護航,是一級以防空、反艦、反潛以及對陸攻擊為主的多用途大型導彈驅逐艦。“加爾各答”級是印度大型水面艦艇中最先進且多方面領先的導彈驅逐艦,在一定程度上可與美國的“阿利・伯克”級相媲美。
“加爾各答”級是印度第一級裝備相控陣系統的驅逐艦,如果一切順利,應該會安裝以色列的EL/M-2248 MF-STAR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該系統可同時搜尋、跟蹤、處理多個目標,並具有同時引尋多枚導彈對空攔截的能力,可對付空中飽和攻擊。
全艦計劃裝備多種導彈垂直髮射系統,除16具“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外,還有48具“颶風。”艦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並配備了最新的9M317導彈。“颶風”艦空導彈系統的備彈量足以對付2次空中飽和攻擊。由於採用垂直髮射技術,發射率可達到1發/秒,與常規發射架相比,大大縮短了反應時間,並且同樣的空間至少可多貯存25%的導彈。
根據已披露的資料,上艦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如果換上核彈頭,也可以進行核攻擊。但就算是常規彈頭,350千米的最大射程使該艦的使命已遠遠超出了護衛防禦的範圍。巡航導彈將使“加爾各答”級具有強大的遠端對陸攻擊能力,也可以使其成為一種具有核攻擊能力的艦種。
反潛不是“加爾各答”級的重點任務,但大量的反潛武器使全艦構成了遠、中、近三層反潛火力網。
“加爾各答”級將搭載2架卡-27A“蝸牛”反潛直升機,能進行不間斷地遠端反潛作戰。卡-27A裝備了各種反潛裝備,如搜尋雷達、吊放式聲吶、聲吶浮標等。該機可根據需要搭載不同的反潛武器,如反潛魚雷、導彈、深水炸彈等。
中層的反潛武器則是2座分別安裝在艦體兩舷內的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攻擊近距離的水下目標,則依靠艦橋前部左右兩側的2座6管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反潛火箭彈的戰鬥部重31千克,最大射程6千米。
除上述眾多的反潛武器外,艦上安裝有艦體陣列聲吶以及泰利斯公司的拖曳陣列聲吶。前者採用全向掃描,可在中、低頻上工作,對複雜水聲環境適應性強,有效探測距離為2~40千米,可為反潛導彈提供全射程目標指示。後者工作在中頻,可將基陣放出1500米。
設計思想
突出編隊的防空作戰能力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印度海軍就意識到,在很長的時間內受國力限制,其航母的作戰能力遠不及美國,甚至會不如俄羅斯。所以需要依靠護航編隊內的艦艇提供有效的、可以抗飽和攻擊的防禦能力。為此,印度海軍開始以提高對付空中飽和攻擊為重點的“新威脅改進”計劃,這在“加爾各答”級中很好地反映出來。為了確保進入21世紀的“加爾各答”級能勝任為航母和其它大型機動編隊擔負防空護衛的主要任務,印度海軍認為該級艦必須裝備相控陣雷達系統和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使之能自動搜尋、跟蹤目標,並能自動進行威脅判斷和攻擊準備。
保持區域防空能力 目前建造的三艘首批“加爾各答”級,只裝備了俄羅斯的“颶風”艦空導彈系統,配備的9M317導彈的最大射程由原型的25千米提高到了47千米,增加了向量推力燃氣舵用於導彈的起飛及程式轉彎。導彈最大飛行速度3.5馬赫,雙發齊射的摧毀機率為96%(對飛機)/86%(對導彈)。為了配合艦空導彈在複雜環境中對付多個目標的作戰,艦上共安裝了6部F波段的MR-90“前罩”雷達提供末端照射引導。由於採用了全新的垂直髮射系統,“加爾各答”級的防空導彈系統在反應時間、多目標攻擊及抗飽和打擊能力上都較“德里”級有了很大提高。
後續4艘改進型“加爾各答”級,則裝備以色列研製的、射程超過70千米的“巴拉克”8艦空導彈,其防空能力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注重效費比、追求經濟性這是貫穿在“加爾各答”級研製中的又一個設計思想,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嚴格控制造價。1996年2月,當該級艦還處於初步設計時,印度海軍就規定該級艦造價為“德里”級的90%,後續艦的造價是“德里”級的80%。為此,這級艦的設計體現了有限加強反艦能力、提高對空作戰能力、維持反潛能力的設計思想,儘量壓縮與限制其它方面的費用。
儘量減少風險投資。“加爾各答”級上大都是成熟的系統,或在成熟的系統上進行改進的。比如,作為主機的燃氣輪機是在“德里”級上使用過的,反艦導彈是自己護衛艦已經裝備的,“颶風”艦空導彈系統是從俄羅斯SA-N-7基本型改進而來,只是垂直髮射系統是新研製的。近防系統方面,“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也是俄羅斯海軍成熟的裝備,有大量的使用經驗。
強調編隊協同作戰這也是印度在水面艦艇設計中的一個重要轉變,因此判斷“加爾各答”級作戰能力的強弱不能孤立地看這級艦本身,還必須看它的編隊。以“加爾各答”級的遠端防空作戰能力為例,其單艦不具備遠端防空能力。如果編隊中有裝備了射程超過70千米的“巴拉克”8艦空導彈的“加爾各答”級後續艦的話,那麼其整個編隊的遠端防空能力將相當可觀。
注意艦的隱身性設計在減小艦的雷達截面積方面,降低了艦頂端至水線的高度、壓低了上層建築的高度,使艦的外形低;減小上層建築的總長度:消除上層建築和水上部分艦體的雷達波強反射部位;上層建築的側壁都傾斜一定的角度;上層建築和水上部分艦體使用了專用的雷達波吸波材料。
在艦的降噪方面,採取了“德里”級基本型上降低機艙機械裝置結構噪聲和螺旋槳流體動力噪聲的一系列成熟的技術措施。
在降低艦的紅外輻射方面.對艦卜的熱部位採用遮蔽和絕緣材料;燃氣輪機排氣道均裝有空氣引射器,以降低排氣溫度;每個排氣道頂部裝有噴水裝置,用以遮蔽熱輻射。
採用了資料多路系統新技術
“加爾各答”級是印度海軍第二批應用資料多路系統作為艦上資料傳輸新方法的艦艇。資料多路系統是一個將所有主要控制操縱檯連線在一起,並向它們提供艦上資訊的通訊匯流排,資料以很高的速度在資料多路系統總線上順次傳輸,每個控制操縱檯利用這些資訊提供狀態報文、控制、報警等。資料多路系統是冗餘系統,操縱檯之間的通訊分別在兩條總線上進行,如果有一條匯流排失效,另一條匯流排就承擔全部通訊任務。資料多路系統降低了覘艇對戰鬥損傷的敏感性,並使“加爾各答”級上電纜的重量大為減輕,單獨敷設的數千米長的電纜被5根沿艦的全長延伸的同軸電纜所代替,這使該艦與其分系統都能自由擴充套件或改變。
由於資料多路系統的冗餘度和易於擴充套件配置的優點,將對艦艇的高速資料傳輸、處理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