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雲的彼端

    我來回答,沒一個人說到重點。其實@張賀 張賀的那個答案說的很簡單,但答到了一點點。就是能量損耗和抵抗高溫之間的平衡。

    先得從動物恆溫的優勢說起,這個想必大家都知道啦,恆溫的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運作,而不必在天冷的時候降低代謝速率啦,一動不動,反應遲緩甚至必須挖個(找個)洞冬眠啦。這種不可避免的季節性的或者晝夜性的定期弱勢時段(天冷的時候你動不了嘛)的出現,對我們人類(哺乳綱)統治地球毫無幫助。當然細說來還有別的很多好處,我們不討論為什麼恆溫,而是為什麼是37,為什麼是36-42?總之,這個進化成恆溫是動物向高等進化的必然方向。那至於這個溫度是如何敲定的。

    看到第一位答主說的酶在該溫度範圍活性最高之說,這個嘛,顯然,前後邏輯有些顛倒。。。。。“因為酶適合在這個溫度左右活性最強,所以人的體溫才在37攝氏度,哺乳動物大多在這個體溫左右”那豈不是默認了人類先有必須適合該溫度的酶功能而後有恆溫功能?其實酶都是蛋白嘛,蛋白這個東西,也是進化出來的,如果我們是20度恆溫的,我們也可以進化出20度時活性最好的酶。就是說,酶的活性溫度顯然是可透過進化調整的。畢竟,變溫動物體內的低溫酶也是存在的(證據)。不能認為,酶說我要37度!於是我們就進化成了37度。而是我們37度,所以相應的酶也在37度最活躍。

    不過酶活性論正好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要恆溫,所謂低溫或高溫都讓我們代謝速率變緩的原因,就是,酶要求的溫度很苛刻,我們要一直保持活力,保持正常運作,就要求精確恆溫。換而言之,如果酶要求的溫度不那麼苛刻或者說,酶可以變溫仍保持高活性,那我們對體溫的要求可能沒那麼嚴格了。只是暫時我們沒進化出那麼先進的酶,這個應該有點難度,其實要能的話也早應進化出來了(也許說得有點輕易了,除了酶對體溫要求,還有很多別方面對體溫也有嚴格要求,不展開)

    另Tangerine Sue說的神經元調節,說的明明是神經元如何調控體溫至37度,這個又沒有說為什麼要調控到37度。和酶活性論一樣,若我們是20度,體溫調節中樞也會把我們調到20度穩定的。

    我以為吧,開篇說的,綜合能量損耗最低且保證自身以及後代生存率的最高,才是我們體溫進化的方向,也是其他恆溫動物進化方向。體溫與環境的溫度差(先說體溫高於室溫),會導致我們熱量的損失,這種熱量損失是我們能量損失的一個重大開支,佔能量損耗的一個大頭啊,運動啊消化啊思考啊,那都是消耗不叫損耗,因為,這些都是必需的。在漫長的千百萬年的進化屎中,阻止我們生存的第一難題(所謂自然選擇的篩子)是能量啊,食物匱乏吃不飽才是最可怕的啊,天敵什麼的都只能排第二位啊,你都吃不飽了,你還擔心天敵吃什麼啊,天敵當然是餓死或出家吃素啦。

    中間插一段對有個問題的吐槽,有人問說為什麼所有垃圾食品(KFC?McD"s?薯片?)吃起來都這麼好吃?讓我無法抗拒,健康食品(青菜蘿蔔纖維素?)要是做的好吃些我也會喜歡的。我只想說,你祖先對味蕾口腔千百萬年的進化結果就是為了告訴你,糖類高蛋白高脂肪是好東西,多吃能讓你活下來,那些纖維素(青草樹葉)遍地都是,你消化不了不能為你提供能量,所以就把纖維素進化成味覺無味了,告訴你不用吃太多那玩意兒,頂虛飽。你說,千百萬年了我都知道高糖高油高脂高蛋白是好東西,可這短短几年怎麼美味就成垃圾食品了,你這讓精密調整了千百萬年的味覺怎麼適應的過來。就像是你媽媽花錢給你買了20幾年衣服,有天你有男朋友給你買衣服了不用你媽給你買了,你就指著你媽給你買的衣服說,老土負分滾粗。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我們中國脫貧吃飽飯飯也就30年內的事兒,一吃飽就開始說純粹的高能量是垃圾食品了,你對得起養活了人類幾百萬年的糖類蛋白油脂類嗎?

    好了,扯遠了,回來。繼續說37。

    剛剛說到體溫保持恆定,且高於室溫的情況,那能量損耗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要儘量保證體溫不能太高,要不熱傳導帶來的高能量損耗會讓我們,餓死。

    那為什麼不能和環境保持一致呢?因為環境溫度一直在變,我們總不至於每天換一個體溫,每季度都換個體溫。那未免太先進了吧。

    再說說體溫低於環境溫度的情況。既然說,體溫高過環境會有熱傳導的損耗,那為什麼不低過環境溫度呢?那個嘛,是不行滴。那就意味著,我們會持續處在一箇中暑階段。夏天,氣溫35度我們就說高溫天氣,受不了了。那才比我們體溫低2度就熱不行了,而且這個35度是很容易出現的溫度(不是說現如今溫室效應帶來的極端天氣中容易出現,而是在過去35度也是會出現的一個氣溫)。想象一下,我們體溫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在氣溫過低時,我們透過體溫控制中樞神經調節體液調節,收縮毛孔血管,加快代謝,運動,加衣服或者躲屋裡來保持體溫,這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當氣溫過高了,我們能做的,就很少了,脫光衣服都還是太熱怎麼辦,我們出了很多汗還是太熱怎麼辦。沒撤了,進化過程中可沒有空調和防空洞可以避暑。

    那我們37度就受不了35度的高溫了,若我們20度,那35度對於我們是致命的。那種空氣對於身體逆熱傳導會讓我們燒壞掉,高燒對於神經中樞的損害是嚴重且不可逆的。剛說了,不光是酶對體溫恆定有要求,大腦對體溫恆定也有嚴格要求。注意,這裡說的是恆定,而非37度。若我們體溫是20度,那中樞神經就對20度有嚴格要求了。

    so,總結下。為什麼是37?我分為二點講。1.為什麼不是大於37?因為那樣與氣溫的溫差就太大了,熱傳導帶來的能量損耗是我們進化過程中負擔不起的。2.為什麼不是小於37?因為能量損耗至少我們還能有所行動,透過我們透過體溫控制中樞神經調節體液調節,收縮毛孔血管,加快代謝,運動,加衣服或者躲屋裡,生火來保持體溫,這都是可以做的一些。而當環境溫度比體溫高太多了,我們無處避暑或者不能泡水裡。。。。那就,我們直接被熱死了。

    就是說,我們對寒冷的耐受力還是比酷暑來的好一些的。37度的我們,冬天還能出門,即使不能出門我們也能待屋裡(南方沒暖氣的孩子哭吧哭吧不是罪)。而37度的我們夏天太熱了沒空調的話,即使脫光衣服待屋裡也會受不了。這就是所謂的熱耐受力不如冷耐受力。所以,我們的體溫在37度是因為非極端氣候下,氣溫37度一般是很熱的天兒了。我們要扛下氣溫37度或者再高2-3度的天氣(再高的溫度真的會熱死人,杭州街上每年都有不少中暑倒地的環衛工人,甚至中暑死人的都有),必須有那麼高的體溫。起碼,過去沒有那麼極端氣候或城市熱島效應的時候,37度的我們,對於35度的氣溫也是要信手拈來的。不然,真的我們就活不過去了。

    另外,那為什麼高緯度地區的人也是37度。。。。。那個,人類起緣是在低緯中緯的,到高緯度去生活是近萬年來的事,這短短的時間不足以讓我們進化百萬年的體溫改變。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也是同樣的道理要控制在36-42度這個體溫範圍內,令它們可以輕易掌控高溫天氣。而向高緯遷徙是後來的事。

    所以,甚至,張賀說的,猴子祖先出現哪個緯度決定了我們的體溫,似對,也似不對。因為這個體溫恆定的點的確定確實與當時的最高氣溫,主要是當地緯度有關,但可能要比猴子祖先來的更早一些吧,更早就應該已經確定這個體溫點或者說36-42這個小範圍了。

    所以說,為什麼是37度,或者說為什麼是36-42?因為與非極端氣候的普遍的環境溫度最高值有關(那種極端氣候不考慮,因為極端氣候範圍有限不足以造成自然選擇,就是範圍有限熱不死全部人),哺乳類鳥類為了保證自己不被熱死,只有把體溫提高到這個點。

    回答結束,不知題主是否能認同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跑半馬,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