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說心理話
-
2 # 舒心情話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當下社會,幾乎人人都有壓力。曾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段子說:世上根本沒有問題,因為如果你的問題能解決,那就不是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那你焦慮煩惱也沒用,還不如順其自然。
當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問題不能非黑即白地直接分為能解決或者不能解決,還有很多比如:能解決但還沒解決、暫時不能解決又很緊迫等等;放在壓力上,其實很類似:
首先要給壓力進行合理的分類:時間上比如長期、中期、短期;性質上,積極壓力和消極壓力,合理壓力和不合理壓力;承擔者方面,是屬於個人壓力、家庭壓力還是團隊壓力;程度上來說,是輕度壓力還是中度、重度壓力;
然後,一目瞭然的壓力梳理完畢,本身就可以減輕很多焦慮,剩下的,就是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式;
比如合理的,規劃步驟,不合理的就緩解心情調整心態;個人的可以求助,團隊的大家互相鼓勵群策群力……
關鍵的一點就是,大部分時候我們不是被壓力壓垮,是被自己害怕不能解決問題的恐懼而打倒,所以信心很重要,社會支援系統很重要;
下面說到心理層面:
1.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冷靜分析理性思考,不要被壓力迷惑,搞清楚壓力背後到底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2.不要困在自己的煩惱裡,向朋友求助,哪怕只是求安慰,也會讓你覺得有人支援理解和陪伴,你也能從朋友或者前輩那裡收穫不同的思路;
3.要相信,每個人面臨的壓力就相當於一個“最近發展區”,事情發生,一定有其因果,這是一個學習成長的契機;
4.最後按照分類,將壓力具體化,逐一攻破!
-
3 # 蘇幕延Psy
我從學心理到做心理諮詢師,至今十二年了,有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如何應對壓力?如何緩解情緒?如何面對焦慮……
後來,因為自我的一些經歷,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讀者們,那些方法與技巧並無多大用處,這麼說或許不太準確,我的意思是它們很難解決問題。
我現在越來越喜歡簡單粗暴的解決問題。於人來說,兩個世界:內世界和外世界。如同榮格對性格的內、外向之分。
日常壓力來自何處呢?工作、學習、房貸、婚姻……多數屬於外世界,客觀事件經過主觀認知系統的解讀,與主體需要進行滿足與否的評估,或平衡或焦慮,一系列內部操作之後,壓力產生了,所以,在我這壓力多與內世界即自己有關。
處理壓力,即是處理與自己的關係。因為外世界的部分,只要是你能控制和改變的部分,都不足以形成壓力。而那些所謂你不能操控的外世界關係形成的壓力,既然不能改變,就只能處理自己了。
所以,如何處理自己呢?
方法可能有很多,我這裡就我自己的經歷、工作經驗分享一個觀點。
我認為,很多壓力的形成,與個人的生活模式和日常行為方式有關。如果一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加調整,那些情緒發洩技巧(打牌、喝酒什麼的)、看喜劇聽相聲、跑步聽歌……都是暫時性緩解。
比如,某人月薪五千,每次發工資後都要去酒吧放鬆,消費兩千,然後無節制的吃跟買,不到半個月就光了。之後半個月就一臉苦逼,吐槽工資低,抱怨生活苦,壓力大……這種生活模式是一種長期的行為習慣,如果不做調整,什麼應對技巧都很難有效。
送大家一句話:之所以會有壓力和痛苦,是因為我們當下的能力與所面臨的處境不匹配,物競天擇,趕緊學習吧!
-
4 # 心理諮詢師四四
想要應對壓力,首先要明白,壓力是怎麼來的。
《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為什麼斑馬不得胃潰瘍)一書中就以動物為例子,說明了壓力是如何作用於我們的身體的。
當人感覺到有潛在的危險徵兆時,我們的身體防禦機制開啟,大量的腎上腺素被分泌出來,腎上腺素的作用是讓人的心跳加快,五感變得敏銳,以一個隨時準備進攻的狀態來保護自己。但腎上腺素分泌快,消散的也快,當危險沒有來臨後,腎上腺素開始消失,人體轉為分泌一種叫做皮質醇的物質,它的作用是降低身體其他功能的消耗,把能量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是身體應對危險做出的抗壓反應。如果人長期處於壓力狀態,體內的皮質醇就會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這讓人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感冒、潰瘍、情緒低落等等症狀會出現。
很多在壓力中長期工作的人都會患胃病就是一個極好的佐證。
如何應對這種身體透支負荷壓力的問題呢?
1 釋放短時的壓力對於激發人的潛能是有效的,但長期的壓力對於人的健康來說就是一大威脅,所以我們研究壓力的起源,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分析壓力,解決壓力帶來的問題。
不要讓自己的身體長期處於壓力狀態,適時地釋放自己的壓力,比如高壓工作一段時間後,給自己安排一個假期,放鬆自己,什麼都不要做,盡情的放鬆,運動、美食、旅遊等等方式都是可以的,只要給自己的壓力一個假期,對身體釋放一個你可以休息的訊號,減壓機制就會工作。
2 調整心態很多壓力來源對自己的高要求,工作的焦慮讓人的心態越來越糟糕,無論對於生活還是工作,有一個平衡的心態很重要。科學應對壓力,始終都是從自身出發,對外的行為是調節,本質上需要的一個內觀過程,對自己的心理狀態疏壓。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大部分人對於壓力處理的過程和結果都有一個比較偏激的認知,就是一個心理強大的人無論面對什麼事情都不會產生心理壓力;當一個人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時,所謂堅強便是壓力釋放的過程。但是,這樣的處理過程和理想結果都會對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將心理壓力科學分級我們先將壓力做一個簡單的分級,一般性的壓力、多重性壓力以及破壞性的壓力。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般性的壓力是我們時常經歷的,例如:工作壓力、經濟壓力、情感壓力等等。雖然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心理特質這些壓力可能會有不同的壓力等級,但是總體來說,這是我們承受能力範圍內的。
但即使是這些一般性壓力,也會讓我們的情緒受到較大的波動,甚至有的人並不會用合理的方式進行壓力釋放,這些壓力的積攢最終會變成較大的負面情緒,甚至是認知損傷。比如說:有的人,因為工作壓力,時常抽菸、喝酒來解悶,但是對壓力本身的認知並沒有改變,所以,一些人因為在外受氣無法洩壓,回到家裡便大發雷霆,最終造成了家庭關係的損害。有的人則會因為壓力沾染上一些不好的惡習。
多重性壓力,可能是幾種一般性的壓力源同時發生,這種時候如果無法合理應對,則有可能對人格狀態,認知能力造成很大的傷害。例如:一個人的父母病重,他自身又面臨工作不保時,這種壓力的痛苦是較大的。
破壞性的壓力,大部分人一生都無法遭遇這樣的事件,如:汶川地震、生命受到嚴重危害的大型災難事件。這種事件會在短期內完全摧毀人的認知和精神狀態,如果不加干預,便有可能造成終身的心理損傷。
在增強抗壓狀態的重點中是正確看待壓力除了破壞性壓力,其他兩種壓力是我們可以進行自我調整的。大部分人之所以覺得壓力無從排解並且越來越強,除了客觀現實發生的事件以外,最重要是便是對壓力產生、認知、處理的這個過程。我們先來看兩種壓力處理的心理過程:
一:壓力源出現—壓力產生—情緒干擾—不合理發洩—無法客觀思考—繼續之前的模式—惡性迴圈。例如:受到同事排擠—心理難過—憤怒—抽菸、喝酒、向無關人士發洩—既然你們排擠我,那我就破罐子破摔。
二:壓力源出現—壓力產生—情緒干擾—合理發洩—客觀思考—嘗試改變—享受改變成果或繼續嘗試—得出結論—內省經驗學習。例如:受到同事排擠—心理難過—憤怒不已—運動、唱歌—思考原因—嘗試改變—得到結果—總結經驗
這樣的過程看起來似乎十分簡單,但是,無論是哪種壓力,脫離這個框架之外的處理方式,必定會造成壓力的激增或是無法得到正確的經驗。並且,不要妄想脫離壓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你開始客觀的分析和處理壓力時,它會轉化為動力,而相反,它則會反增為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