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本重視漢光武帝賜予的這顆國王金印能否看出日本對古中國漢代的崇拜,以及漢優良文化的傳承正統的重視。一般古中國賜予周邊國家都直呼其名,而如高麗,安南。但為何賜予日本卻是加上一個 “漢”?
14
回覆列表
  • 1 # 坐照入神

    其實,很多日本人很想證明這是一塊造假的金印,因為它太小了,事實上發現它的地方也比較偏,據傳是在1784 年,是秀治和喜平兩個刨地的農民發現的,後來1979年才獻給博物包。對印懷疑的日本人心中五味雜陳,即想證明日本歷史悠久,又不想承認日本受封的事,更重要的是現在一些人不想成為中國文明的附屬。這個金印雖然小可還是很精妙,因為來自華夏工藝!仔細考證下來,漢朝的印璽都差不多大小,南越王墓的“文帝行璽”、海昏侯墓的“大劉記印”和“劉賀”,還有呂后的“皇后之璽”,也間接反駁了質疑。

    查歷史資料,《後漢書·東夷列傳》有這樣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多數專業文字專家考證下來,證明"委"和"倭"是一個意思,"委奴國"就是"倭奴國"。日本自然是漢朝委任的下國國主。

  • 2 # 釘棺材

    一個國家為了一方印建了一座公園富士山

    說起日本這一國家,您能聯想到什麼?是那漫天飛舞的櫻花?是那標誌性象徵的富士山?還是那一直被提起仍未被解決的釣魚島問題?,但這些都不夠作為一名有追求的篆刻愛好者,您吶,一定得知道這個地方:志賀島金印公園...志賀島金印公園

    這座公園的名字可不是隨意起的,而是專門為了下面這枚印建的。“漢委奴國王金印”(此印為純金鑄成,印面為正方形,邊長2.3釐米,印臺高約0.9釐米,臺上附蛇形鈕,通體高約2.2釐米,上面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什麼?為了一枚印章,日本專門建了一座公園?這聽上去讓人感到震驚,畢竟中國作為篆刻藝術發源地,又地大物博,,國土面積居於世界第三,都不曾為一方印而建過一座公園。金印公園中放大的青銅金印銘文

    志賀島位於日本福岡市以西海面的博島灣上,沿環島公路行至南志賀島東側,臨海的公路邊,立著一塊高近10米的白色石碑,上刻“漢委奴國王金印發光之處”。志賀島金印公園中的“漢委奴國王金印發光之處”石碑

    石碑旁有一塊木牌,上面介紹道:“此處是發現後漢(現在的中國)光武帝授予奴國(現在以福岡為中心地區)使者金印之地,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之地。印綬傳來至今,歷時1900餘年。現立於此地,眺望博島灣和玄界灣,遙望當年和中國大陸之交流,不由喚起我們新的感慨。”至於金印乃光武帝所賜一說,則源自日本學者龜井南冥的觀點。1784年(日本江戶時代),志賀島上一農夫修田間水渠時,偶然挖出金印,訊息傳到福岡城內,被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儒學家龜井南冥得知,雖然龜井南冥一直想得到這一枚印,一開始出黃金十兩,後又出價黃金百兩,但是農民與村人商量,直接將金印獻給了當地的領主,獲得白金若干。雖然沒得到金印,但龜井南冥對此印熱情不減。結合中國史料中的記載,他認為,這一枚印就是中國《後漢書》中提到的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南朝蕭繹《職貢圖》區域性,描繪十二位使者朝貢時的形象,其中最右為倭國使者

    在此之後“漢委奴國王金印”乃光武帝所賜這一觀點成為學術界普遍的定論。觀“漢委奴國王金印”,日本學者們評價道:“雕刻古樸,文字渾雅,質純粹。光輝燦爛然,真稀世之珍也。”響應了學者們“稀世之珍”的觀點。在1954年日本將此印定為“一級國寶”!很牛的樣子。然並卵,很多人仍然對此印持懷疑態度,為什麼會懷疑此印呢?一、江戶時代有造假條件持懷疑態度的日本學者認為,在金印發現的那個時代,已經有偽造這一枚小小金印的技術,因此,金印到底是不是中國之物讓人懷疑,或者這印章本就是時人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偽造。

    二、此印的鈕制特徵不明顯“漢委奴國王金印”鈕制類蛇而不審。有日本學者考證:疑是以蝮蛇虺蛇之屬為鈕者乎!……蝮蛇黃黑,色如土,白斑黃領尖口,長七、八尺;虺蛇色如土而無文,長尺餘。附錄曰,東間有千歲蝮一種狀如蝮而短有四腳。今觀鈕圖,亦有斑文如焦蛇者,其形類短蛇蟠屈,而無首形矣。而另有學者認為:此印最初應為駝鈕,後因為某些緣故被改為蛇鈕。

    三、印文中的“委”字存在疑點為什麼“漢委奴國王金印”不寫作“漢倭奴國王金印”?有學者將“委”字作委任解,而不是“倭”,反駁這一說法的學者表示,從漢代及之後相當長時期內中國王朝對外派送的印信中從未有作委任解的“委”字先例,他們認為“委”和“倭”相通,“委奴國”即“倭奴國”。此印若是偽造的,那造印者居心何在呢?

    想不明白!歷史上的事兒太玄乎。好在中國沒讓日本繼續糾結下去,就在此印成為日本國寶的兩年後,1956年在雲南省滇王墓中出土了一枚“滇王之印”。此印無論質地、字型、印鈕和尺寸大小均與“漢委奴國王金印”相同。滇王之印/西漢(此印為純金鑄成,蛇鈕,長寬各2.3釐米,通高2.2釐米。史記中有“西南夷長百數,獨夜郎、顛受王印”之載)

    1981年在揚州市甘泉二號漢墓附近的田間,出土了一顆漢代諸侯王璽“廣陵王璽”。此印的字型和手法與“漢委奴國王金印”極為相似,大約出自一人之手。廣陵王璽/東漢(此印為純金鑄成,龜鈕,長寬各2.3釐米,通高2.1釐米。《後漢書》中紀載:“永平元年(公元58年)八月卯子徒山陽王邢為廣陵王,遺就國。”與光武帝賜倭奴國印僅隔一年)像是為了證明什麼似的,在“漢委奴國王金印”及“廣陵王璽”之間有著這樣一段動人傳說。1989年,福岡市舉行亞太博覽會,要把兩印同時展出,南京博物院同意了。其間名古屋博物館要借展廣陵王璽,南京博物院也同意了。福岡博覽會後,廣陵王璽轉到名古屋,此前,要準備一個圖錄,名古屋方面派照相專家來福岡拍照。當把兩顆印擺得很近的時候,兩印之間出現了在北極和南極常見的那種極光,此後極光慢慢消失。

    傳說歸傳說,暫且不提。單就賜予的物件、鈕製造型、印材而言,中日兩國出土的這三枚金印均符合漢制。加之專家多方面考證,中國出土的兩枚金印確為真品,這就大大增加了“漢委奴國王金印”的可信度。所以,儘管曾經有那麼多人在質疑,但學術界的意見逐漸趨向一致:這枚“漢委奴國王金印”應當是真的。其實在歷史上,中國贈印章給日本是常有的事。就在1972年中日建交時,周恩來總理就曾饋贈給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一對昌化雞血石精品印章。當然,這一次是為了友好外交。拋開一切歷史因素以及個人情感,日本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等等。作為一名篆刻愛好者來說,如果您有機會去日本旅遊,,不妨去金印公園走一遭。

  • 3 # 諶人

    這顆金印為何地位高?它確鑿證實日本不僅僅是天照大神的神話,而且很早就是一個有組織的國家。日本不迴避大漢對其倭奴國的矮化,承認檔次較差;這種務實形象姿態,遠比世界第一棒子國高大!

  • 4 # 國家人文歷史

    1784年(清朝乾隆四十九年、日本天明四年)2月23日(陰曆)日本九州島福岡縣玄海灘邊的志賀島一個農民鋤地的時候挖出來一方金印,經過鑑定發現,這方金印以純金鑄成,印面呈正方形,邊長2.4釐米,印臺高約0.9釐米,印臺上附有蛇形鈕,通體高約2.2釐米,總約108克,鐫有“漢委奴國王”篆文字樣。這與中國的史書《後漢書》中記載的史實相吻合。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東夷倭奴國王遣使奉獻”,“使者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帝賜其印綬”。但是出土之後就一直頗有爭議,很多人都認為是偽造的。

    然而在1981年,江蘇省揚州市的一名婦女又在甘泉二號漢墓附近發現了一枚龜鈕金印“廣陵王璽”,其尺寸規格、印文風格、裝飾紋樣與“漢委奴國王” 金印皆如出一轍,頒發時間前後只差一年。自此經過一系列的研究考證,可以確定“漢委奴國王”的真實性。

    重要性就在於這枚印體現出來的歷史文化意義。日本學者三宅米吉著《漢委奴國王印考》,主張印文應讀為漢之委(通“倭”,wa)之奴(na)國王,並認為“奴”國位於福岡縣博多附近。奴國所在的北九州是當時日本列島的政治經濟中心。“漢委奴國王”印意味著中原政權的政治影響已遠及於日本列島,居於日本列島與大陸交通要衝的奴國已經加入大漢朝廷主導下的東亞世界“內中華而外四夷”的同心圓式華夷秩序之中。而從奴國的角度來看,進入漢帝國的冊封體系,透過漢廷的冊封確保王權的合法性,自然可以強化自己在眾多酋邦小國中的地位,確立在北九州地區的霸主地位,並增強自己的國際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蜂蜜含有什麼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