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州華圖教育
-
2 # 趣味腦洞開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不加班不熬夜的日子那真是特別的酸爽。可能沒有體會過加班熬夜日子的人感觸不大。
回想我去年下半年,每天熬夜基本都是1,2點睡覺,早上又早起,白天上班忙,回家又學習,週末有時都去公司加班學習。開始幹勁十足,然後就有些疲軟了,再到後面就不想說了,但整體還好。熬夜呢真的傷身,以後慢慢就能體會。
回到加班這個話題來,現在不加班的工作應該不多吧,都或多或少有些加班,除開一些天天要加班的行業。加班呢還好,有加班費當然更好。
工作很多,就看喜不喜歡,有沒有發展,生活溫飽基本工作都能滿足,就是想過好不容易。年輕的時候該努力就努力,不然老了想學想做都沒精力,也學不懂了。
年輕多折騰!
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只要有行動。摩西奶奶70幾歲開始繪畫,所以40歲還是有很多可能,不是加班熬夜就一定有工作,不加班熬夜就一定沒工作。
看見了才會相信,相信了才會行動,行動才會有收穫。
加班熬夜對身體上海大,注意勞逸結合,該拼的時候拼,該休息的時候休息。
願你成長成自己的樣子!
-
3 # 範範聊職場
這句話有點血淋淋,但好像說得也是事實。
20歲的時候雖然沒有經驗,沒有經歷沒有錢,但有體力,加班是為了成長更快。
30歲的時候可能是最後一次拼體力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但總是還能熬夜拼搏。那個階段也恰恰是容易實現財富大幅增長的階段,也正是過往經驗再整合的階段。你在20歲做了些什麼,30歲通常有良好的反饋。
如果前兩個時段都沒有付出,那40歲後問題的確不小,再想從頭開始,並不是不可能,社會上從頭開始的成功案例並不鮮見,但是要付出的“代價”會更大,體力腦力的拼搏要在短時間達到一定水平才行。
其次,針對加班的問題。
我同樣贊成“加班是效率不高“的一種體現,有時明明上班可以完成的任務,拖延症總是要下班才來完成。但如果 是為了自己的成長而加班,下班後花多點時間學習和提升,那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
最後,要不要加班其實見仁見智,無非是個人職業價值觀的選擇,有的人想平凡一輩子,那其實不加班也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要想卓越,勢必付出的不能太少(不僅僅是加班)。
20多歲的時候,努力抓住各種機會提升自己,才能在40歲的時候有更多的選擇權。
-
4 # 蕭秋水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巨大,不想太多付出卻想要有所收穫,這事就難了。我們總得有拼命一搏的時候,連續熬夜、連軸轉,這都是現代工作的必需,該拼的時候,絕對不能含糊,否則,就會面臨40歲以後無事可做的困境,當然了,也必須有所節制。我們需要生活得松馳有度,需要在透支之後及時彌補,需要注重運動、保健、食療,讓自己的身心處於平衡狀態。否則,我們可能處於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無法正常工作、享受生活。
我一邊支援加班,一邊也建議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加班,同時,還得科學地加班。具體的建議如下:
首先,儘量減少加班。具體建議:1、儘量不找那種崇尚加班文化的公司,其實這些公司未必真有那麼多活幹,有時候加班是徒具其表,管理上存在問題。
2、提高單位時間的產出,提升自己的技能,比如打字如果快到120字/分鐘,思考速度又快,別人寫一份方案可能需要三小時,而自己可能只需要一小時。
如果必須加班,那就加班。具體建議:1、不含糊不猶豫,心理上不要有不適感和牴觸情緒,有時候,這種情緒非常傷人,既然需要加班,就高高興興地加班,加完班開開心心地回家。
2、如果需要熬夜,需要準備一些吃的東西,比如豆奶粉、一些有營養的零食如堅果(核桃、杏仁、腰果等),儘量不要吃泡麵等。飲品喝枸杞、菊花等,有明目之效。
3、如果中間實在累了,就小睡25分鐘。
加班之後,要進行精力恢復。具體建議:1、猛烈睡覺,睡到自然醒。有時候因為神經不能松馳下來所以睡不著,睡前略飲一點紅酒或桂花玫瑰酒之類(酒精度約在13度左右的那種)。
2、SPA等舒緩神經的手段,頂好是全身按摩。男性似乎不太習慣SPA,其實去除有色眼光,SPA是非常好的放鬆手段。
3、做發呆、散步等不需要腦力的事。
4、吃美味的東西,吃飽了容易發睏。
-
5 # 張大志leo
像你這麼想的,估計真能活過40歲也是一身職業病的中年人。
相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
6 #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題主的問題看似刁鑽,但其實就是目前一線城市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首先,20歲初入職場,缺乏工作經驗,加班是肯定的。年輕人擁有更多的是時間、精力和體力,選擇在20歲多花點時間在工作上也未嘗不是好的選擇,雖然,我不提倡加班完成工作,因為這恰恰是工作效率不高的體現,但是當客觀事實需要加班或者是自己想要透過加班來學習提高的時候,加班就是有價值的。
其次,相比20歲,30歲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進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現實足夠讓人壓力重重,這都是自己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白天被工作以及家庭生活充斥牽絆著,真正能屬於自己的一段時間可能也就是夜深人靜時,才能騰出手來乾點自己的事情。所以選擇熬夜乾點自己的事情還是選擇儲存體力保證睡眠就是個人的價值取向問題了。
個人建議可以熬夜,但是不要讓熬夜成為常態化行為,因為長期透支身體才是罪惡的開始。
第三、想要40歲不失業,要提前做好準備。40歲已經進入職場工作10餘年,或多或少有些人脈以及經驗積累,雖然40歲創業成功的人也有很多,但大多數人還是普通人,應該在40歲之前就為自己做好打算,選擇在年輕還有精力的時候多積累,多付出,才能為40歲以後的工作創造出更多可能性。
-
7 # xigehrdhy456
可以確定的說,做到這三點,40以後人基本就廢了,一身的病,幹啥都吃力,老闆看不上,嘴上不說,心裡也要準備趕人滾蛋了
-
8 # 驢子與馬
感謝問答者,我是聚焦中基層管理的微管子。‘職場風雲變幻,不是你上就是我下’,從職場規劃的角度分析一個人20不加班,30歲不熬夜,40歲還能有工作嗎?這裡我們說加班‖熬夜‖有工作(反義詞是失業),他們幾者之間的關聯有必然的關係嗎?
隨遇而安,偶爾的加班一定存在。不管是20歲,還是30歲,只要還在工作的路上,誰沒有加班的經歷,但我們要意識到加班是為了工作,但工作不是為了加班。如果工作屬性中需要熬夜,那麼不分20還是30歲。很多工作是必須得能熬夜方可任職,比如酒店,不能說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比如程式設計師,大都靠晚上安靜中靠著一個人的孤獨進行程式設計,再說一個體麵點的工作,空乘、地勤,夜間幾點能睡,幾點必須熬著,都是有著嚴格規定的。40甚至50歲能不能有工作與年輕加班熬夜沒有必然關係。不是我年輕受苦受罪越多,後面生活就越來越好,這裡我們還說三個關鍵詞,從職場來講,影響一個人命脈性的是選擇對不對‖方法對不對‖價值觀對不對,其中任何一點出現偏差,什麼熬夜,什麼加班,甚至還有學習各種都是徒勞。
回覆列表
成功都是熬出來的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熬出來的。成功的人懂得熬,所以成功;失敗的人只會逃避困難,必然失敗。
為什麼用熬?
因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別人理解安慰勵,但你沒有,普通人用對抗消極指責來發洩情緒,但你必須看到愛和光,在任何事情上學會轉化消化,普通人需要一個肩膀在脆弱的時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別人依靠的肩膀。
小時候的曾國藩和所有孩子一樣,並非天資聰穎,其智力甚至可以說是中下水平。曾國藩與同時代的俊傑比起來也確是差了一大截,小他1歲的左宗棠,14歲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李鴻章也是17歲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啟超更是一個神童,11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
但是,曾國藩的成就卻超過很多聰明人,這得益於曾國藩的勤勞和堅持。修養自己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的堅持。可以說,正是不斷地堅持、不斷地熬,曾國藩才從一個普通人逆襲成了一代完人,一介君子。
曾國藩深諳此道。他在給兒子的一封家書中寫道:“餘於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習字,凡事皆有極困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曾國藩給我們指明瞭做事的方法:不斷精進,一步步走,不要急躁,要慢慢熬!
三十一歲那年,曾國藩給自己定下了日課十二條: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門。且長期堅持。
普通人堅持一天,一週,一個月,很不容易了,一年夠長了吧?他堅持了多久,半生!
就曾國藩練習書法來說,他自幼練習書法,一直到老。終其一生,所寫的日記、書信及奏稿數以千萬字計,均為楷書或行書。這份耐心,這種毅力,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本事多半是逼出來的。
容閎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是中國留學生事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
在清末洋務運動中,他因促成並且經理了兩件大事而彪炳史冊:建成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上海江南機器製造局;組織了第一批官費赴美留學幼童。在中國近代西學東漸、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閎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曾國藩對容閎抱有極大希望,一力促成其辦廠辦洋務,然而容閎近年在辦事的過程中,深感處處棘手,步步難行,多少次都想甩手不幹,但最後還是挺下來了。
有一次,容閎本想向曾國藩吐一肚子苦水,誰知道曾國藩卻說,“老夫活了五十多歲,經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難之處,正可看作是激勵和逼迫。”容閎便不敢再講了,硬著頭皮把總督交給的擔子擔起來。
要有所激發和有所逼迫。被擊敗、被輕視、被羞辱,未必是壞事,反而因此被激發小宇宙,逼出戰鬥力,往往也能成大事。
著名曾國藩研究專家唐浩明曾說,曾國藩的本色是一位詞臣、一介文人。他成為一個軍事家實際上是被逼出來的。
咸豐二年7月,曾國藩南下江西赴任鄉試主考的半途,接到母親去世的訊息,他立即改道回家奔喪,就在這時,太平軍衝出廣西,取道湖南北上,並連克湘北數城,更進而打下了漢陽。朝廷內外一片驚慌。
為協助地方政府維持秩序,咸豐帝決定,採取嘉慶年間大辦團練的辦法,任命在原籍守制的曾國藩為第一個團練大臣。但他上報朝廷要為母守靈。到12月中旬,當得知武昌被太平軍佔領,他才不得不出山。這個時候曾國藩的臨危受命,既有他接受朝廷命令的職責所在,也有保衛父老鄉親的責任感,更有承擔天下重任的使命感。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難之處,正可看作是激勵和逼迫。正是憑著這樣的精神和信念,作為一介書生的曾國藩才能指揮軍隊,於道德學問之外,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