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藏幻想
-
2 # 螞蟻科學
人類永生計劃是在2012年3月在莫斯科舉行的“全球未來2045年國際會議”上,由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里科夫提出的。這個計劃又叫做阿凡達計劃,顧名思義就是將思維加入到機器中,以實現永生。
圖自百度
這項計劃的初步目標是在10年內實現將人腦透過手術移植到機器身體裡,這個新的身體將擁有完美的腦控機制介面和人腦維生系統,這樣大腦就可以在體外長期生存。
這項計劃分為了4個階段,最後的一個階段即為製造全息身體。這項計劃的提出者認為這樣的技術可以解決普遍的飢餓問題,因為機器並不需要食物。但這樣的計劃還必須面臨社會倫理的考驗,因為屆時社會將存在兩類人:一種是切實存在的人,還有一種便是以光影和意識存在的人。
雖然這樣計劃的提出在我看來是商人之間的胡扯,但其背後的理論依據依然我們去挖掘。
首先就是他們擁護的冷凍復活技術。
冷凍復活技術從目前來看也是一項不太可能實現的技術,不過也有不少富豪已經把親人或自己的屍體利用這種技術儲存了起來。這裡可以簡單說說其中不符合科學的東西。
首先,該技術是等到人呼吸停止後,趁著大腦還未失活,把人冷凍起來,在冷凍之前將細胞中的水分置換出來,實現防凍的效果。這樣看似有效,但其實由於人體的複雜性和各器官之間的協調,這樣的技術難以實現,或實現後對人體器官等造成巨大損傷。開發者還表明即使現在不可能實現,未來攻破了納米技術後也能實現,但我認為奈米技術也難以克服人體複雜結構的問題。所有的技術都忽視了一點:人體實在太複雜了......
永生的意義何在
人類的確做了很多永生的嘗試,包括過去歷史的仙丹煉製等,那麼當我們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是否應該考慮:永生的意義何在?或者說我們可以想想,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永生是否等於另一種死亡?
我們可以從生命的起點開始,回顧生命所經歷的,再去遠觀未來的意義。
有時候,當原子相遇時,經過化學反應結合成了分子。這些分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穩定性。
在生命出現之前,我們不知道地球有哪些原始的分子。但可能有水,二氧化碳,甲烷,這些簡單的化合物。一些化學家曾經試圖模仿地球遠古時代的環境,他們把這些基本物質扔進一個燒瓶(容器)中,並且外加紫外線(過去薄弱的大氣層)和電火花(過去惡劣的自然環境)。幾個星期後,他們在容器中發現了一種稀薄的褐色溶液,裡面含有大量的分子,比之前放入的分子複雜得多。奇妙又湊巧的是,他們在其中發現了氨基酸,隨後,然後又模擬了光,火山爆發,地震,閃電等,結果獲得了被稱為嘌呤和嘧啶的有機物,它們是組成遺傳分子的構件,即DNA。 現在,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複製過程都不可能完美無缺。
隨著複製錯誤的產生和不斷地發散,原始湯中充滿了很多複製基因的種族。相對穩定的複製基因在複製時產生錯誤,形成的新的分子鏈複製的準確性如果更高,進化也就產生了,而其中的機制也就是——自然選擇。 這些原始的自我複製基因就是生命的祖先,是我們所有生命的締造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複製基因的技巧和計謀逐漸改進,最終,它們群集相處,安居在動物、植物體內,它們創造了我們肉體和心靈,存在於你我軀體中,如今,我們稱它們為基因。 當然,隨時間推移,蛋白質也隨之形成,隨後形成酶,形成了高分子,由核酸(DNA是其中一種)和蛋白質兩大物質相互作用,最終形成了具有原始新陳代謝作用和能繁殖的物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始生命。這些原始生命開始締造歷史,它們逐漸進化,一直到今天的我們。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如果這種生命的奇蹟就止步於你我,你再回頭看看過去的幾十億年,所有磅礴的進化史止步於“智慧的人類”,再看看我們對於整個地球的迫害,你是否覺得不公?
不過,你也不必懊惱,因為在我們死亡前,還能看到子女的陪伴,那麼這就不得不講到繁殖的意義,在我看來,這也是另一種程度的永生。
不過有人提到性的愉悅加速了死亡的程序,這裡我不再談他,我想用《自私的基因》中的一句話來結束繁殖和永生的話題。基因不僅僅是我們人生經歷的總和,也帶有父母祖先經歷的印記,無論是歡樂還是悲傷.....從完全科學的態度出發,這種DNA的延續不太可能包含了前輩的印記,但從哲學出發,這樣的傳種接代也許就是生命最好的延續宿命,因為,人至老年,更想看到子女後輩的茁壯成長,而不是自身永久的年輕,當然,此時我們需要拋開人性。。。。。。
-
3 # 但願永遠年輕
一、關於《永生計劃》進展情況:
自2012年3月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提出該計劃以來,伊茨科夫已經為此僱用了至少30多位科學家進行這項研究,這個由眾多科研學者組成的團隊被稱為“2045小組”。伊茨科夫和他的研究團隊,為“永生人”計劃設定四個階段:
1:2015年至2020年,透過人腦遙控機器人“化身”。
2:2020年至2025年,將人腦移植到機器人身上(科學家需要在機器人“化身”身上創造適合大腦生存的精確環境)。
3:2025年至2035年,造出“人造大腦”(機器人將擁有可儲存主人個性與記憶的“人造大腦”)。
4:2035年至2045年,“虛擬人”問世,人的機器人形體將被拋棄,成為全息影像版“虛擬人”,可以穿牆而過,所以理論上是一個“永生人”。(是不是有點腦洞大開?)
但到目前為止,“永生人”計劃只停留在“起步”階段:俄羅斯科學家們只是按照伊茨科夫的模樣造出了一個機器人原型,它雖然具有基本人臉識別功能,會移動手臂,但還不會眨眼睛。
坦率地說,這機器人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我以為,遠遜於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同類機器人。
二丶關於“永生計劃”之我見:
網友螞蟻科學先生和冷藏幻想先生已就此計劃發表了很好的見解,均表示質疑。我也表示懷疑——嚴重懷疑!
《永生計劃》的基礎,在於將“ 人的意識完全轉移到電腦中去”。而人的“意識”卻是人類一個古老而難解的謎,一個科學界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儘管今天,“人的意識”研究已經得到很大重視,成為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中發展非常迅速的一個領域,但距“完全”解開這個“迷“,決非數年、數十年所能,更別說複製或轉移了。在尚不知“人的意識”是什麼、以及人的意識能不能“被““完全”複製、轉移的情況下,卻擬定了複製或轉移“人的意識”的時間表,不敢說該計劃是否不著邊際,至少也是一種“洋躍進“。
此外,不論《永生計劃》是否靠譜,耗資巨大卻是不容置疑的,能不能保證鉅額資金源源不斷的投入,我並不看好。 現年僅38歲的德米特里· 伊茨科夫,鉅額資金的積累和如何取得媒體業的成就,就像“人的意識“一樣仍是一個猜不透的迷。但他擁有目前俄羅斯具有影響力的兩家媒體,其中“新傳媒之星(New Media Stars)旗下擁有線上新聞網站(一個為普京支持者而建的網站),確是不爭的事實。俄羅斯政府願意將自己的宣傳交給新傳媒之星這樣的私人企業來打理,依靠新傳媒之星來打造Facebook的新媒體外交,為自己的政治主張造勢,可見伊茨科夫與俄羅斯政府甚至普京本人的關係之令人神思遐想。但誰能保證俄羅斯的政局永遠如此“和諧”,30年後總統仍是普京呢? 如果有“那時”,類似普京上臺後,那些私有化潮流中湧現的金融寡頭,不久前還呼風喚雨左右著俄政局,卻突然成為了遭到全球通輯的要犯的情景,會不會重演呢?
更何況,目前尚看不到西方國家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的跡像,這不可能一點不影響到伊茨科夫和他的企業。所以,“永生人”計劃運轉資金存疑。
簡而言之,我不看好永生計劃,認為它僅是一個吸引眼球的、善意的、鬧劇。
-
4 # 經天5
目前大多數還是假設理論,但值得研究實驗,根據生物理論,靈魂理論,記憶理論,三者合一才是總假設生命理論。現在的電子機械儲存技術並不符合生物理論。但支援一切假設理論。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如果永生實現那必然要出臺相應的規則與對策。規則出天下定,規則滅天下亂。
-
5 # 上帝永遠愛我們
永生計劃談到這句話,只有那創造萬物的上帝,起初造人類給人尋求他的意志,幾千年來人都在尋求,有人尋找到了主耶穌基督,有人尋求到偶像,但各都認為正確,不願去聽不願瞭解,加以評論,永生是上帝的計劃,是叫信子(耶穌基督),上帝是永活的上帝,必須認罪悔改,離開罪惡,接受耶穌作個人救主,直到耶穌第二次再來,到他哪裡去,哪裡才有永恆的國,因為上帝是聖潔,現在人見了他面,不能存活。
-
6 # 老夫豆子
這是我核心研究和關注的領域
好的一面:生命和靈魂的機制,從理論層面,在整體框架上是可以解釋的,所以理論上是可以永生的
悲觀的一面:目前在細節,和工程上,還無法做到。
簡單說,知道怎麼做,但還做不到
回覆列表
理想是好的,但沒那麼容易實現,至少也的幾十年吧。而且從邏輯上講,如果人人都永生了,那就都得絕育。不然老的不死,還一直生,除非找到更多的地球,那就需要更多年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