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hongjiu99
-
2 # 數碼重機
中國軍隊使用的“捷克”式輕機槍可以發射各種7.92×57毫米“毛瑟”尖頭彈,彈頭重量在10-12.8克,初速為830米/秒,槍口動能超過3400焦耳,而日軍使用的“大正十一”式發射的是6.5×50毫米“三八”式步槍的尖頭彈,彈頭重約9克,初速為736米/秒,槍口動能在2600焦耳左右,明顯低於中國軍隊使用的ZB-26。“三八”式步槍彈在當時來說是一種小口徑槍彈,其彈殼較短、彈頭細長,其優點是後坐力小、射程遠且射擊精度高,但這種槍彈用在以壓制敵人為主要目的的機槍上,就明顯感覺到其威力不足,遠距離上殺傷力較小,而且日本戰時生產的槍彈製造工藝較差,在發射時的高壓作用下,彈殼容易斷裂,所以包括“歪把子”在內的日式機槍上大多配有油壺這樣一個略顯“奇葩”的部件,用以在槍彈進膛前對其表面進行潤滑。而中國軍隊的“捷克”式使用的7.92毫米尖頭彈由於初速高、彈頭重量大,因此存能性好,對遠距離目標的壓制能力和威懾性遠高於6.5毫米槍彈,這也是日本後期專門開發7.7毫米口徑的“九九”式輕機槍的主要原因。但7.92毫米槍彈重量偏大,再加上戰鬥狀態下“捷克”式的槍彈是裝在彈匣內攜行,故在同等負重條件下,其攜彈量相對使用6.5毫米槍彈的“大正十一”式要少一些。
日軍使用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及彈藥
在盧溝橋上瞄準日軍,隨時準備射擊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捷克”式輕機槍射手
精度方面,中國軍隊使用的ZB-26輕機槍槍管和瞄準基線都比較長,瞄準時也較“大正十一”式方便一些,而且射速相對較低,因此“捷克”式的精度要比“歪把子”高出一籌。在保留至今的相關史料中,日軍對中國軍隊“捷克式”機槍的火力與準確性都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捷克式”的後坐力很大,發射時槍身的後坐比較明顯,為抵消後坐力,其槍托底板內裝有緩衝簧,加上它的雪撬板式腳架底抓地能力不強,因此在連發時跳動比較厲害,不是富有經驗的射手,很難用它打出理想的點射精度。反觀日軍方面,對輕機槍等武器的射擊精度要求非常嚴格,特別是在戰爭初期,射手相對更訓練有素,在實際戰鬥中“歪把子”與“捷克”式的精度應該是不相上下的。
-
3 # 使用者6857765668347
許多文章闡述捷克式機槍好過曰式歪把子,可大家從影視作品中看到的是小曰夲的歪把子火力強大,經常抱著槍打,很瘋狂,相反不管是國軍還是八路,尤其後者經常點殺,打不起精神,而且槍身長感覺很笨重不及歪把子短小精幹。
-
4 # 手機使用者53586026486
不一樣,最大的曲別,日本歪把子是彈鬥供彈,子彈與三八大蓋通用,捷克式是彈匣供彈與中正式子彈通用,這兩種槍的子彈不是一個型號,筒單說兩句。
-
5 # 回到北方6458803964
捷克式”與“歪把子”都是上世紀20年代設計定型並裝備部隊的武器,這使得兩者的對比建立在一個合理基礎之上,而且它們共同經歷過整個二戰,特別是都曾在中國戰場上廣泛使用,並在實戰中多次交手,相互間的較量持續了10多年時間,因此它們效能孰優孰劣,最有發言權的當屬華人。
在比較之前,先來看一下兩槍的主要諸元:ZB26為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偏移閉鎖,全槍長1165毫米,槍管長602毫米,全重9公斤,理論射速500發/分,發射7.92毫米毛瑟步槍彈,初速830米/秒,使用20發直彈匣供彈,可以單、連發射擊。“歪把子”也是
導氣式武器,但採用立楔閂閉鎖方式,全槍長1067 毫米,槍管長428 毫米,全槍重8.85 公斤,理論射速530 發/分,發射6.5 毫米有坂步槍彈,初速730 米/秒,使用30 發供彈漏斗供彈,只能連發射擊。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由於設計年代相近,它們的相同點很多,比如都是早期專門設計的輕機槍,都使用各自的主流步槍彈,效能較為完善等等,同時它們也有著彈容量小、火力持續性差,體積重量較大、結構複雜等共同缺點。
“捷克式”發射各種7.92×57 毫米毛瑟尖彈,彈頭重量在10-12.8 克,初速為830 米/秒,槍口動能超過3400 焦耳,而“歪把子”發射的是6.5×50 毫米三八式有坂步槍尖彈,彈頭重約9 克,槍口動能在2600 焦耳左右,明顯低於前者。有坂步槍彈在當時來說是一種“小口徑”槍彈,其彈殼較短、彈頭細長,其優點是後座力小、射擊精度好,但這種槍彈用在以壓制敵人為主要目的的機槍上,就明顯感覺到其威力不足,遠距離上殺傷力小,而且日本戰時生產的槍彈工藝性較差,在發射時的高壓作用下,彈殼容易斷裂,所以包括“歪把子”在內的日式機槍上大多有油壺這個部件,用以在槍彈進膛前對其表面進行潤滑。
“捷克式”使用的7.92 毫米尖彈由於初速高、彈頭重量大, 因此存能性好,對遠距離目標的壓制能力和威懾性遠高於6.5 毫米槍彈,這也是日本後期專門開發7.7 毫米的99 式輕機槍的主要原因。但7.92 毫米槍彈重量偏大,加上戰鬥狀態下“捷克式”的槍彈是裝在彈匣內攜行,故在同等負重條件下,其攜彈量相對使用6.5 毫米槍彈的“歪把子”要少一些
-
6 # Firebird
先說捷克式,zb26,國軍標配,彈匣20發,上置式直插,威力足夠,攜帶方便,但火力持續性不好,即使老兵2-3發的短點射,也只有幾個點射就必須換彈(張大彪衝鋒山崎大隊的時候,就是提著這個)。其次,歪把子,不知道是不是歪脖子,或者雞脖子,如果是,供彈方式是5發彈橋,6個彈橋一組(30發),子彈和步槍一樣,但是需要槍油潤滑彈橋以免供彈不順。另外的重機槍(好像是大正十一年式)是直板彈橋,副射手專門橋接以保證射擊的連續性。
-
7 # 不正經的軍棍
遠遠不一樣,和捷克式比,歪把子就是渣渣。
我們這麼對比歪把子和捷克式,全世界和歪把子長得像的多,還是和捷克式長得像的多?當然是捷克式,仿製品一大堆,英國的布倫機槍,甚至日本人都仿製捷克式了,九六式和九九式機槍。當然,只有好槍才會被大面積仿製列裝,那這麼一對比,歪把子簡直就是渣渣。
歪把子機槍----大正十一式機槍
歪把子可以用莫名其妙來形容,日本人奇思妙想下弄了個彈鬥供彈方式,這個供彈方式幾乎就是個奇葩,據說是為了讓士兵節約子彈和子彈通用。歪把子機槍設計時就為了讓它和三八大蓋子彈通用而做,使用子彈相同,結果,歪把子打完了之後開始懷疑人生,故障一大堆。弄不出新彈藥,而且槍還要繼續用,日本人無奈的給子彈進行減裝,減裝之後好了,故障少了點,但是子彈通用的計劃基本上是泡湯了,還是得給歪把子專門造子彈。
歪把子的彈鬥供彈,裝六層彈夾,這種供彈方式,閉著眼睛都能知道故障率肯定一大堆,不卡殼才怪。歪把子的有效射程在600米,距離還可以,但是射速慢,而且火力持續性不夠。一個彈斗的子彈打光後,副射手需要把彈夾一個一個壓進去,還得對齊了,然後在扳回壓彈板,才能射擊。這個過程相當麻煩,而且速度慢,中國軍隊就是憑藉這一點,等機槍停止射擊後,一排子彈打過去。
最後這挺機槍是把小日本坑的懷疑人生,日本人才弄出來一個跟捷克式差不多的輕機槍,令人震驚的是,這挺輕機槍居然裝著大刺刀,也不知道日本人是怎麼想的,抱著那麼重的傢伙拼刺刀?是對自己拼刺刀的技術太信任了?
捷克式----ZB26
捷克式機槍是一挺非常出色的機槍,裝備了十幾個國家,而且,不是那麼貴,中國軍隊都能接受的了。ZB26定型時間是1924年,服役時間是1926年,至於某個劇中,出現在清朝末期的ZB26,我只能認為是導演太厲害了。
ZB26使用的是20發的彈匣,而這個20發的彈匣,火力持續性要比歪把子好的多。子彈打光了,直接換新的就行了,不用麻麻煩煩的五發五發壓進去。據說捷克式的有效射程能達到900米。而捷克式的7.92mm子彈的殺傷力是遠大於歪把子的6.5mm口徑。
▲兩人機槍小組,歪把子需要三四個人
▲捷克式效能好不,你看他們現在還在用仿製品
不過對於當時的八路軍來說,能繳獲一挺歪把子,已經是很不錯的了,畢竟武器沒那麼多。而捷克式,就連日本人都想要。
-
8 # 軍武小咖
在中國的影視劇中出境率最高的兩把機槍一個是日本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歪把子”,而另一個就是捷克式ZB-16輕機槍,是中國少數效能優於日本武器之一。可以說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據統計1927年到1939年之間,國民政府就向捷克國營的布林諾兵工廠進口了大約30000挺ZB26。後來抗戰全面爆發,外部的武器很難進入中國,於是我們就開始自己製造捷克式輕機槍。
當時主要參與研製的有11、21、31、40、41、51、53兵工廠,總計大約7萬餘挺,再加上原來進口的3萬挺,總規模大約在10萬挺左右。
歪把子正式名字為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採用特殊的漏斗供彈的結構,可以壓6個彈夾(就是三八大蓋的彈夾)每個彈夾5發子彈,也就是30發子彈,有效射程600米。這把槍極其不靠譜,設計複雜,故障多,而且還可以容易卡殼,以至於日軍不得不隨時準備著油壺來預防,而且特別低,殺傷性小,每分鐘只有可憐的200發,並且由於殺傷性小一般一發子彈打在人身上起不到什麼停頓敵人的作用,挨一發子彈還可以亂跑。
而中國裝備的捷克式ZB-26輕機槍基本上可以把日本的“歪把子”摁在地上使勁摩擦的水平,這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武器效能優於日本的裝備。ZB-26射速每分鐘500發,並且還可以快速更換槍管,槍管上有散熱口增加了槍管的散熱效能,但是ZB-26有一個缺點就是就彈容量太少只有20發,這樣就導致了需要頻繁更換彈夾,往往這個時候敵人會趁機打掉機槍手,但是有經驗的老兵往往會還有2~3發子彈的時候突然更換彈夾讓敵人摸不清換彈夾的時間。
從總體上來說,ZB-26是全面由於“歪把子”機槍的,後來日軍實在是被“歪把子”坑慘了,又按照捷克式ZB-26仿製了96式輕機槍。
-
9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歪把子輕機槍是日本在走獨立自主的軍工道路時把簡單問題複雜化的產品,其設計初衷也是很不錯的,為節約彈藥並保證機槍在極端環境下可以使用步槍彈藥,所以歪把子機槍是圍繞使用三八大蓋的子彈來設計的,這一設計理念可以說是比較前衛。但是由於技術限制使用彈鬥供彈使得該槍故障率極高,而且它的槍身是用一整塊鋼鐵切削而成,雖然其加工技術之高可想而知,其本身可以堪稱藝術品,但是卻嚴重浪費資源、生產難度大、成本高、生產時間長等問題,可以說是為了芝麻丟了西瓜。還可以裝瞄準鏡,說明其精度之高
雖然相比歪把子30發彈容捷克式輕機槍只有20發彈容,但是捷克式輕機槍可以說是為了士兵作戰而設計的武器,而歪把子是為了設計師而設計的武器。捷克式部分採用衝壓零件使得槍的生產難度、生產成本、生產時間大大降低,而且戰場的可靠性比歪把子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
至於射程兩者並沒有太大差距,但是火力覆蓋的差距還是存在的,而且是20彈容的捷克式輕機槍壓倒30發彈容的歪把子,而是它們存在巨大差距的就在於它們的裝彈方式不同。捷克式是使用彈匣供彈,換彈時間比較快,而歪把子卻需要將一排一排的彈夾往彈鬥裡裝彈,換彈時間更長。其火力持續時間反而沒有20發彈容的捷克式效果更好
-
10 # 戰情解碼
雖然這兩款輕機槍在抗日劇中的出鏡率很高,但兩者的差別還是蠻大的。捷克式是ZB26輕機槍的俗稱,而歪把子的學名則是大正11年式輕機槍。因為這兩款武器分別產自捷克和日本兩個國家,所以它們的設計理念走著非常大的差別,總體概括起來就一句話:捷克式既好使又耐用,而歪把子則要“歪”得多!
威力精度捷克式使用的是7.92毫米的毛瑟尖彈,而歪把子則用的則是6.5毫米的有坂步槍彈,所以在威力上歪把子要比捷克式差一些。雖然捷克式的精度要比歪把子略高一籌,但它的後坐力卻十分明顯,這導致它很難打出理想的射擊精度。在實際戰鬥中,歪把子的威力或許略小於捷克式,但二者的精度卻不相上下。
供彈方式雖然歪把子的彈容量略多於捷克式20發的彈容量,但它的供彈方式卻是它最大的缺點,同時也成了這款輕機槍最大的槽點。日本人為了謀求與步槍彈藥通用,於是他們就腦洞大開地採用了一種漏斗供彈的方式,結果日本人非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還給自己造成了更大的麻煩。漏斗供彈系統不僅結構複雜還難於保養,所以歪把子的彈斗極易發生破損,而且彈鬥損壞後將導致全槍無法使用。與之相比,採用彈夾供彈的捷克式則要皮實得多。
人機功效由於歪把子的左側有一個巨大的供彈漏斗,準鏡只得向右靠,於是在使用時不得不盡量向右歪著腦袋才能構成瞄準線。時間一久,恐怕鐵打的脖子也受不了!捷克式的腳架高度不僅可以調節,必要時還可以向後摺疊,而歪把子的腳架卻是固定的,射擊時只能直愣愣地挺在那,射手想隱蔽都困難。除此之外,歪把子還缺少必要的消焰器,所以在夜間歪把子的火光就成了最好的目標。
歪把子的可靠性差得連日本人自己都受不了,於是日本人絞盡腦汁依照捷克式又設計了一款輕機槍,但這款輕機槍更讓人不敢恭維。或許是真的“腦汁絞盡”了吧,日本設計師竟然給機槍配上了刺刀!!
-
11 # 戰爭之王
捷克式和歪把子雖然都是採用的側面瞄準設計,但是兩者並不是同一個武器,捷克式一般指的是捷克研製的ZB26式機槍,而歪把子則是日本大正十一年式機槍。
歪把子機槍由於左側有一個巨大的彈鬥,因此瞄準很受影響,所以其瞄準線設在槍身右側,槍托也採取了向右歪的設計,所以得名歪把子。而捷克式機槍的彈匣在槍身正上方,其瞄準線在槍身左側,而且槍托、握把都是沿著中軸線佈置的。
歪把子機槍採用的是30發的彈鬥,裝入6個5發裝的橋夾供彈,因此理論上可以做到不間斷射擊和裝填。不過該槍的彈鬥過於外漏,因此容易讓雜物進入,很影響正常使用。同時,由於該槍自身問題,無法使用普通的三八式步槍彈,只能使用減裝藥的機槍彈,所以沒有通用性可言。
而捷克式機槍使用的是20發彈匣,和歪把子沒有質的差距,畢竟機槍還是點射居多,但是其可靠性要高於歪把子。至於彈藥上則不是問題,其採用的是普通的7.92X57毫米毛瑟步槍彈,是在當時的中國比較容易獲得的一種彈藥。
至於射程,兩者使用的都是全威力彈藥,本身射程就遠,再加上戰場一般是400米左右交火,所以實際使用區別並不大。
-
12 # 軍機圖
很顯然不一樣。所謂的“歪把子”和“捷克式”,分別指日本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和捷克的ZB vz.26輕機槍(下分別簡稱大正十一式和ZB-26)。
從“血統”上來說,大正十一式源自法國的“哈奇開斯”機槍,而ZB-26為捷克布林諾國營兵工廠的原始設計,兩者的設計起源明顯不同。從基本原理上來說,大正十一式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楔閂橫動式閉鎖,而ZB-26為活塞長行程導氣式、槍機偏轉式閉鎖,兩者雖然基本自動原理相同但設計上差異較大。
從技術資料和效能指標來看,大正十一式全長1100毫米、重10.2千克、初速736米/秒、理論射速500發/分、有效射程600米,ZB26全長1161毫米、重9.60千克槍、初速744米/秒、理論射速500發/分、射程1000米,看似兩者相去無幾。然而由於大正十一式設計上的缺陷,該槍的人機功效和可靠性遠不如ZB-26,因此使用相當不便,在實戰效果上難以與ZB-26匹敵。同時,ZB-26所採用的7.9×57毫米槍彈比大正十一式所採用的的6.5×50毫米槍彈在存速性上更好,因此在遠射程上大正十一式殺傷能力不如ZB-26。有鑑於大正十一式同ZB-26的差距,在侵華戰爭期間繳獲中國軍隊的ZB-26後,日本不但將該槍批次裝備使用,而且還設計了與ZB-26構型類似的九七式和九九式輕機槍。但由於大正十一式的裝備數量巨大,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時,其在侵華戰爭中使用的主力輕機槍仍為大正十一式。
-
13 # 陳悅漫步海邊
“歪把子”和“捷克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輕型機槍,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都有裝備,二者的基本歷史和相關引數情況如下,供參考:
“歪把子” 大正11年式、遼造17式
(中國仿造的“歪把子”機槍,遼造17式)
其原始型號是日本的大正11年式輕機槍,口徑6.5毫米,因為槍托偏向一側(出於便於射手貼緊槍托瞄準射擊的考慮),呈“歪把”狀而得名。這種機槍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陸軍的制式裝備,同時中國軍隊也有裝備和仿造,中國的仿造型為民國東三省製造的遼造17式。這種機槍的供彈系統比較特殊,是在機槍的左側有一個歪斜的“彈鬥”,除了正常供彈外,還可以將步兵6.5毫米步槍彈連著彈夾直接塞進彈鬥,彈鬥裡的機械設計可以自動將彈夾裡的子彈抽出上彈。
(抗戰中八路軍使用的“歪把子”機槍)
其基本引數如下:
槍 長:1.11米
槍管長:0.485米
口 徑:6.5毫米
槍 重:20.4斤
初 速:736米/秒
裝 彈:彈鬥30發
射 程:2200米(表尺最大射程)
“捷克式” ZB26式
(“捷克式”ZB26輕機槍,彈夾附近槍身上的圓形表尺是非常顯眼的特徵)
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普遍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是捷克1926年定型量產的機槍,由布魯諾兵工廠製造,稱為國營博諾兵工廠26型機槍,縮寫為ZB26式,中國俗稱“捷克式”。
(中國仿造的“捷克式”)
這種輕機槍外觀上也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因為彈匣的位置設計問題,彈夾安裝後會阻擋住射手的視線,因而這種機槍的表尺安裝在左側,為圓形的蝸輪式表尺,是識別捷克式的最好特徵之一。
至1939年,中國一共向捷克進口了32272枝ZB26式機槍,除此之外,中國國內的大沽造船所、重慶武器修理所、廣東第一兵器製造廠、浙江鐵工廠、西北鑄造廠、兵工署也先後大量仿造“捷克式”機槍,使得這種武器有大量的中國仿造版。
(抗戰時代中國軍隊使用“捷克式”的景象)
“捷克式”的基本引數如下:
槍 長:1.165米
槍管長:0.602米
口 徑:7.92毫米
槍 重:18斤
初 速:830米/秒
裝 彈:20發彈夾
射 程:1500米(表尺最大射程)
-
14 # 歷史軍魂
歪把子機槍是中國軍民的叫法,該機槍的正式名稱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關槍”(1922年)。該機槍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使用6.5毫米步槍彈,全重10.2千克,全長1100毫米,初速736米每秒,理論射速600發每分,有效射程600米。此外,歪把子採用6個水平放置的5發彈夾式彈鬥供彈,理論上只要副射手不停地向彈鬥中裝填彈夾就可以達到持續設計的目的,由於彈藥裝填比較繁瑣,歪把子的實際射速根本達不到理論射速。
歪把子機槍射程遠、精度高,但是威力不大,因此是一款比較有特色的機槍,但不是一款效能優異的機槍。1936年,日本研發了“九六式輕機槍”。由於歪把子的數量比較多,不能輕易更換,侵華的日軍仍然使用歪把子機槍,在太平洋戰爭的日軍使用九六式和九九式輕機槍。
捷克式輕機槍是捷克勃諾國營兵工廠(Zbrojovka Brnovzqr)於1926年定型的輕機槍,正式名稱為“捷克ZB26型輕機槍”。因此,該機槍到達中國的時間至少得1927年之後。現在的影視劇不管是北洋軍閥混戰還是辛亥革命,甚至晚清都出現了這把機槍,這就屬於穿幫了。
捷克式輕機槍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槍機起落式閉鎖,槍重10.5千克,口徑7.92毫米,全槍長1150毫米,口徑7.92毫米,初速830米每秒,理論射速550分每分,標尺1500米,有效射程1000米,採用20發彈匣。1934年國民政府將捷克式輕機槍作為制式裝備,因使用7.92毫米的步槍彈,可以和中國軍隊裝備的漢陽造使用同樣的子彈口徑,這樣便於後勤的供應。
捷克式輕機槍與日軍的歪把子機槍相比,雖然彈容量只有20發,但是機構簡單、殺傷力大、操作簡單、可靠性好。從1927—1939,捷克一共向中國交運了32272挺捷克式輕機槍。此外,中國還自行仿造了該機槍。國軍的輕機槍配備到班,每個步槍班配備1挺輕機槍和6支步槍,而稍差一些的雜牌部隊每個排也能配備2—3挺輕機槍。
八路軍、新四軍及敵後抗日武裝力量的武器裝備比較簡陋,雖然歪把子的效能不如捷克式輕機槍,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吧。《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繳獲了日軍的歪把子機槍都是非常高興的,中國軍隊用繳獲的日軍武器來打擊日本侵略者。
回覆列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如果單以機槍而論,中國戰場上沒有比捷克式輕機槍,影響力更大的武器了!同樣提起“歪把子”來,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中華民族素以語言的豐富著稱世界,中華民族同樣也素以愛憎分明的性格著稱世界。“歪把子”是中國廣大抗日軍民給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起的一個俗名。這個俗名既描述了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造型上的本質特徵,又蘊含了華人民對侵略者的憎惡與仇恨。日本十一年式6.5mm輕機槍採用了類似傳統步槍槍托的“槍頸”,同時由於其瞄準基線偏於槍面右側,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準時過於向右歪脖子,所以將本來就十分細長的槍頸向右彎曲,以使槍托的位置能滿足抵肩據槍瞄準的人機工程。這就是“歪把子”的由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為了增強一線徒步步兵的火力,效仿歐美列強軍隊的做法,開始為步兵班、組設計一型由1~2人操作使用的自動武器——輕機槍。日本陸軍對這一型輕機槍的總體戰技要求:首先,自動武器編入班、組,必定增大一線步兵的彈藥消耗量,因此必須考慮由此帶來的彈藥保障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彈藥的數量問題,即要確保“夠用”;其二是彈藥的型號問題,即要確保“通用”。步槍和機槍使用同一種槍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戰鬥中彈藥保障的方便性。
其次,日本陸軍還進一步考慮了一線步兵在戰鬥中使用彈藥的方便性問題。機槍應使用與步槍一樣的供彈具!要使用步槍那種5發一排的彈夾供彈。這樣一線步兵就實現了供彈具通用。
在強調步、機槍彈藥通用的同時,還強調步、機槍供彈具通用。機槍作為自動武器,要能通用步槍這支非自動武器的5發彈夾,這挺輕機槍必須具有一個能夠承載和儲放步槍5發彈夾的平臺,必須能夠滿足機槍自動射擊的要求,並能把步槍彈夾式供彈具上的槍彈連續不斷地送入進彈位置。
圍繞軍方的戰技要求,日本的第一型制式輕機槍,在設計上和製造上,使出當時日本工業科技水平“渾身解數”的情況下,被打造了出來。
在自動方式上,“歪把子”採用了導氣式工作原理,其自動機元件的總體結構以及動作原理,基本上是當時乃至當今世界各國機槍普遍採用的方式。但在供彈方式上卻是獨樹一幟,為了達到戰技要求,“歪把子”採用了一個能從上面裝入6個彈夾(合計30發槍彈)、形狀酷似“漏斗”的裝彈機。歪把子”成功並且創造性地運用了彈鏈供彈機槍的供彈原理,槍彈在上壓、橫進、前推、下漏這麼一個相當複雜的迴圈機械運動下,被射出槍膛。大正十一式引數如下:
槍械操作 自動
口徑 6.5毫米
所用彈藥 6.5×50毫米步槍彈
容量 5發/彈夾、30發/彈鬥
重量 10.2公斤
全長 1,100毫米
槍管長度 485毫米
初速 736米/秒
理論射速 500發/分
實際射速 120發/分
有效射程 600米
“歪把子”是一挺獨具特色的機槍,但也的確不是一挺效能良好的機槍。早期曾被日軍步兵視為珍寶,倍受呵護,但最終還是無可奈何地被彈匣供彈的九六式6.5mm輕機槍所取代。抗戰初期,中國抗日軍民也很看重“歪把子”,而且每戰必欲虜之而後快,但到後來,正規部隊使用的並不太多,但凡能用上捷克ZB-26式輕機槍的部隊,決不會用“歪把子”。
ZB-26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林諾國營兵工廠,20世紀20年代研製的一種輕機槍。捷克式是中國抗戰的制式裝備。
1923年,捷克國防部徵選自動步槍或輕機槍供捷克陸軍使用。此型採用伸縮槍托兩腳架,可迅速更換槍管。射擊精確性能可靠,很快被捷克陸軍採用,成為制式裝備。曾經在測試中連續射擊數千發,精度沒有大變化。ZB-26輕機槍7.92mm口徑,發射7.92×57mm槍彈,採用20發子彈彈匣供彈。彈匣位於機匣上方,從下方拋棄彈殼。由於彈匣在槍身上方中心線,因此瞄準具偏出槍身左側。該槍瞄準裝置採用由普通準星和蝸輪式缺口照門組成的機械瞄準具。ZB-26輕機槍引數如下:
全槍長:1161毫米。
全槍重:9.60千克。
槍管長:672毫米。
自動方式:導氣式。
膛線:4條,右旋,纏距240毫米。
初速:744米/秒。
表尺射程:1500米。
有效射程:1000米。
射速:500發/分。
槍管冷卻方式:氣冷。
供彈方式:20發/30發彈匣
使用槍彈: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
捷克出口最少3萬挺新舊機槍到中國,後來國軍還想方設法搞到仿製圖紙,自行生產製造維修。更多是各地軍閥自行“山寨”逆向仿製。當時,遍佈全國各地的幾十個兵工廠,都生產和維修過捷克式輕機槍,很多仿製品的質量高低不齊,部份更是粗製濫造,連外形都有異同,零部件不能互換。從數量上看,當時中國軍隊裝備各型此槍及其仿製品,最少也有10萬挺。捷克式作為輕機槍製作工藝並不複雜,堅固耐用射擊精度不錯,對於裝備極差的中國軍隊,捷克式可真是寶貝啊!
捷克式與“歪把子”比較,捷克式7.92mm口徑,大於後者6.5mm口徑,殺傷力自然更大一點。只要能及時更換槍管,捷克式連續射擊沒問題,而且槍體鋼質極好,不受惡劣氣候影響,槍管打紅了可以直接放到水裡冷卻。
大正十一式不用彈匣裝彈,而是漏斗式裝彈口,子彈放進去就可以射擊。但是這樣裝彈比較容易卡殼。設想一下打起仗來手忙腳亂,抓一把子彈放進去,要是有個別子彈放反了,彈頭朝後連發的時候豈不麻煩。所以,歪巴子一般專門派個供彈手,準備彈藥排除故障。
捷克式比較輕便,有握把提起來就走,“歪把子”比較重,也沒有握把。雖然也可以單人舉槍射擊,但感覺比較笨重,移動速度就慢了。而且單人沒有供彈手,不能連續持槍射擊,走動慢射速也就相應低了。捷克式彈容20發,換彈匣非常方便。雖然不出故障,“歪把子”連續射擊也沒問題,而且可以單發聯射,精度比較高,但是在實戰環境中,理想的射擊狀態是不常見的,“歪把子”遠沒有捷克式方便可靠。
日本人後來從繳獲國軍捷克式輕機槍受到啟發,照抄設計造出了所謂“七七”式輕機槍,除彈匣是彎曲形狀,可以裝彈30發,火力持續性更長一點。開始的時候想用6.5mm口徑槍彈,這樣和三八式步槍用彈一致,結果發現同三八式一樣口徑太小,作為輕機槍殺傷力不夠。再改用7.7mm口徑彈藥,和九九式步槍相同,所以叫“九九式輕機槍”。捷克式受到日本陸軍認可並進行仿製,可以看出捷克式在效能上,全面優於日本“歪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