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所事
-
2 # 影視大魔王唄
你好!關於慢性腎炎患者飲食方面我可以給出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需要嚴格限制食鹽、限制植物蛋白質、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高嘌呤食物、限制草酸鈣高的食物、限制高磷食物;禁忌的食物具體如下 1、慢性腎炎需限制食鹽 慢性腎炎患者需要忌食鹹菜、醬、豉、醃製製品。 2、慢性腎炎忌植物蛋白質 植物蛋白質中含大量嘌呤鹼,能加重腎臟中間代謝的負擔,故不宜食用,如黃豆、綠豆、蠶豆、豆漿、豆腐、豆芽等。 3、慢性腎炎患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種香料、胡椒、辣椒、咖哩、蔥、大蒜、胡椒、生薑、芥末等對腎臟有刺激作用,應禁用。 4、慢性腎炎患者忌含有高嘌呤食物 如:豬頭肉、沙丁魚、雞湯、牛肉湯、芹菜、菠菜、羊肉、狗肉、雀肉、兔肉、油膩之品花生等。 5、慢性腎炎患者忌食草酸鈣高的蔬菜 如竹筍、韭菜、茭白等。 6、慢性腎炎患者禁食高磷食物 最近日本和美國一些學者提出:慢性腎炎患者禁食含磷食物,可控制血清肌酐和血液尿素氮的上升,已引起學術界的普遍關注,可供臨床探討。禁食如:蛋黃、魚卵、腦等。
慢性腎炎患者要限制蛋白進食量
對慢性腎炎患者來說,如果腎功能正常,膳食中的蛋白質不必嚴格限制,家常便飯便可(每天蛋白質約 40-60克左右),但不宜暴飲暴食,每天進食蛋白質40-60克,不等於食物的實際重量,而是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飲食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暴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長期的高蛋白飲食會促進腎小球硬化,因此要限制蛋白的進食量。
腎功能正常期不必忌食食物的品種,如果平時食後有過敏現象的食品,應忌用。平時對魚、蝦、蟹無過敏,也准許適量食用。動物內臟含膽固醇、嘌呤、磷較多,不宜長期吃和多吃,僅能間中吃一點。從有益健康出發,選擇一些容易消化而又富於營養的食物,少食酸辣刺激性食物。至於食鹽,通常不作限制,不吃鹽醃食品便可,僅在發生少尿、水腫、高血壓時才嚴格限制鹽的食人。
不要食用被汙染的食物,如被汙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
3 # 腎上線
談談腎病患者的常有的認識誤解
誤解1、不能運動
嘮嘮叨叨和大家說不要怕運動。
在腎友圈裡,這是最常見的一個誤解。不管有病沒病,堅持運動鍛鍊,整個人精氣神都會好些,抗病能力也會提高,不那麼容易感冒,不容易得心血管病等等好處。但是還是有相當多的人聽信謠言,堅決不動,說什麼千年王八萬年龜,好吧,想當王八龜攔我是攔不住的。
誤解2、不能吃肉,不能吃吃豆製品
我們人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一直以來就是雜食者,飲食的均衡是保證我們身體營養的前提。主張只吃綠豆的張悟本,不吃主食的日本達人,芋頭包治癌症的這些忽悠,追隨者一片片,用他們方法實踐者一片片,結果怎麼樣了?張悟本被查封了,不吃主食的達人死了,芋頭仙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追隨者丟了錢不說,病情也被延誤。
除了母乳可以滿足6個月嬰兒,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以滿足所需的全部需求,我們需要透過豐富的食物種類來保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腎病患者也是一樣,不要挑食,食物種類應該儘可能豐富,針對不同病情,偏重稍微有一些不同而已。
像肉和大豆製品(黃豆,黑豆,青豆)都是優質蛋白,都是可以適當吃,而且豆製品經過加工後嘌呤減少,尿酸高的人也可以適當吃的。
有一個患者告訴我因為吃一塊肉,吃一塊豆腐心裡好半天都深深罪惡感。那些只吃有限幾個素菜,多少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用腳趾頭想想,這樣會恢復好嗎?
誤解3、不能有性生活!
哎,我覺得我要對著大家耳朵說好多遍:是可以有性生活的!不需要有負罪感!腎病剝奪不了這個基本人權!
而且大部分的腎病患者,只要病情穩定,包括移植後,可以過正常的性生活,憋你以為就憋不出毛病嗎?憋不出心裡BT?怎麼說也是一件愉悅身心的事情,愉快的心情是治病的良藥!(注意啪啪完了穿衣服,別凍著感冒就行!)
誤解4、不停吃藥
醫生有時候很無奈,說:這個不用治,觀察就行。部分患者就理解為,完了,我絕症了,醫生都沒藥開了!因此,有很多人“討藥”吃,你不給我開,好,我再找別人開。
腎病的治療一定是精簡用藥的,除了必要的藥物,能不吃藥最好不要吃,藥物排洩無非兩個主要途徑,透過肝或者腎,很多藥物透過腎臟排洩後會損傷腎小管,吃不好肌酐慢慢就高了,治病不成反而致病。當醫生告訴你可以觀察,說明情況還不需要用藥,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誤解5、怕提自己有病
有腎病怎麼了?身體有疾病不是你的錯,疾病本身就是生命的一個狀態,得了病我們能更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貴,懂得人生無常,要過好當下的日子。況且得腎病的人非常多,一點不孤單,腎病可防可治,大家一起正確的對待疾病,並不是像大部分人想的那麼可怕。
這裡要“託”某度的“福”,和某些騙子醫院不遺餘力地虛假宣傳,讓大家陷入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和無限恐慌之中,他們不亂說,不說得嚇死人,誰去病急亂投醫投他們呢?
很多人生病後陷入深深的自責,失落,不願意面對,其實透過正規的治療,腎病穩定後並不會多麼影響生活,除了定期記得去醫院報道,其餘時間和正常人不會有多大不同。治病先要把心態調整好,錯誤的心態會導致相信各種虛假宣傳!打著各種名號,宣稱自己的療法比正規治療還“先進”,請大家一定不要相信!
-
4 # 石頭醫生講腎
腎炎是慢性腎病中比較輕的一種病理型別,處於在腎病的炎症反應期,及時的進行對症治,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但是由於很多患者都走了很多的誤區和錯誤的認識,導致了病情的加重。今天石頭醫生就來給大家說一下常見的幾個誤區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得了腎炎,一定會變成尿毒症?
其實大多數的患者都可以透過合理的藥物治療+飲食控制+生活作息的改變,保持病情的穩定,是不會發展到尿毒症的。除非不聽醫囑,發現病情較晚的患者。
二、腎炎高血壓患者,要吃低鈉鹽?
低鈉鹽中用鉀代替鈉的成分,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高鉀血癥,這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危險的微併發症之。
三、得了腎炎,要多吃補腎藥
得了腎病再補腎,就相當於火上澆油。
回覆列表
多用藥或者不用藥。有的病人說“我的腎臟已經出問題了,可得多用藥補補。”還有的病人說“藥物會傷害腎臟,所以什麼藥都別用。”所有的治療都是雙刃劍,需要衡量藥物的好處和用藥給腎臟帶來的負擔。
慢性腎病患者多數有三個常見的認識誤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誤區一:先治腎臟病,再治高血壓。經常聽到病人說“希望大夫重點治腎臟病,高血壓以後再說吧。”但實際上,高血壓和腎臟病是一個惡性迴圈。高血壓可以導致腎臟病,腎臟出現問題後導致血壓升高。腎臟病人中半數都合併高血壓。如果血壓控制不好,腎功能的惡化速度非常快的。如果血壓控制得足夠好,就等於保護了腎臟。
誤區二:多用藥或者不用藥。有的病人說“我的腎臟已經出問題了,可得多用藥補補。”還有的病人說“藥物會傷害腎臟,所以什麼藥都別用。”所有的治療都是雙刃劍,需要衡量藥物的好處和用藥給腎臟帶來的負擔。還有一個原則是謹慎調整用量。比如,有的抗生素,正常人一天輸兩次,尿毒症病人一週只能輸一次。很多經過腎臟排洩的藥物量合適了是藥物,用多了就變成毒藥了。如果腎臟有問題,看病的時候一定要告訴醫生,要問清現在用的藥是否需要降低劑量,這點非常重要。
誤區三:慢性腎病就是尿毒症。以前有人認為,得了腎臟病就等於尿毒症。甚至少數醫生都有這樣的想法,談腎色變。其實,在一百個腎臟病患者中,只有兩個人最終進展到尿毒症,這個比例並不高。慢性腎臟病患者有1/3的腎功能長期穩定,1/3腎功能緩慢下降,只有1/3在短期內腎功能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