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聽說蘇寧銀行開業了,大家怎麼看?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感覺好厲害,他是什麼來頭啊!
12
回覆列表
  • 1 # TheOldMan1945

    感謝邀請!個人觀點,僅以從業近四十年的經歷,並用蹺腳望盡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金融業的拙陋眼光,很淡然的說上一句,“近水樓臺先得月”,首先便利自己融資;其次,在中國,無非是當今金融業“滿漢全席”中落下的一道地方風味兒,自己拼命蹭上桌補上去的一碟小菜而已……

    希望馬雲先生切勿前仆後繼!改變銀行,不是你開了銀行,這是兩回事兒!我只相信馬雲先生,他的智慧,會改變銀行的!

  • 2 # 唐義釗

    蘇寧銀行以“科技驅動的O2O銀行”定位,將打造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發展。一方面,精準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使用者需求,實現全方位、定製化的普惠金融服務;另一方面,聯合公司線上下門店資源和財富中心打造實體金融體驗中心,為使用者帶來線上、線下全場景金融服務體驗。

  • 3 # 小兔點水

    多了個分蛋糕的,但還是用傳統銀行來整,死得也快,新銀行新的資源沒有其它銀行有實力,況且客戶還是選擇十幾年的銀行好一點,因為品牌信賴,再者你的存款利息比其它銀行高還是有盼盼的!

  • 4 # 好吃西紅柿

    感謝邀請蘇寧銀行成立之後勢必要藉助蘇寧已有的業務開展工作,蘇寧旗下擁有最多消費者的蘇寧易購勢必會為蘇寧銀行提供最多的個人客戶,雖然客戶數比不上淘寶、京東,但是這個數字還是相當可觀。隨著蘇寧銀行的開業,蘇寧整個金融板塊業務也日益完善,金融牌照也愈加齊全,目前蘇寧已擁有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小貸公司、商業保理、基金支付、基金銷售、私募基金、保險銷售、企業徵信、預付卡、海外支付、融資租賃等金融牌照。不過,開展金融業務對蘇寧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蘇寧消費金融為例,蘇寧雲商年報顯示,2015年、2016年蘇寧消費金融分別虧損6168.69萬元、1.89億元。

  • 5 # 財經無忌

    繼建設銀行+阿里、中國銀行+騰訊、農業銀行+百度、工商銀行+京東等國有銀行聯姻網際網路巨頭後,近日,交通銀行與蘇寧簽署的戰略合作,成為這一輪國有大行與網際網路巨頭戰略合作的“壓軸之作”。

    這也標誌著佔據中國銀行業半壁江山的五大行都有了網際網路的合作物件,而事實上,在未來,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和消費升級帶來的零售行業變革影響下,銀行業之間新的排位賽也正式開打。

    1、為什麼銀行要和網際網路巨頭聯姻?

    競爭的殘酷就如同《三體》裡說的那樣:消滅你,但是和你無關。事實上,現實正如這本被網際網路大佬們推崇的科幻暢銷書裡描述的一樣嚴峻。

    銀行業在最近幾年遇到的困難幾乎是有史以來最為複雜的,一方面金融機構的持續創新能力被廣受批評,特別是在業務端傳統模式上鮮有突破,銀行業之間的競爭一直處於低水平下的重複競爭。

    近幾年中國的銀行機構受到息差下行,資本、監管限制增強的影響,利潤增速逐步下行,導致淨資產收益率(ROE)較快地向全球平均水平靠攏。目前全行業ROE水平已從2013年的接近20%降至2016年的13.4%。

    另一個讓銀行行長們感到不安的是人民幣存款也在這幾年一路下滑。來自官方的統計資料稱,今年7 月新增人民幣存款8160 億,同比增 9.4 %,增速比上月提升 0.2 個百分點,但比2016年同期低0.1個百分點。

    事實上今年4月份以來銀行的存款增速一直在10%以下,存款增長持續乏力。並且隨著同業存單擬納入同業負債統一考核,部分銀行負債端持續承壓,分析機構都預計未來銀行的存款競爭將更加激烈。

    從整體宏觀經濟的角度來說,中國經濟在過去的幾年,雖然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低迷,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但縱觀全球,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具有活力的國家之一,並且隨著政府持續推進的供給側改革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經濟出現了持續回暖的訊號。

    那麼問題來了,在經濟並沒有遇冷的這幾年,誰把本該有金融機構賺的錢賺走了?誰悄悄地偷走了那些本該存進銀行櫃檯的人民幣呢?

    顯然,銀行的大佬們發現,擊敗他們的並不是平時一道去開會的那些同行,而是來自平時並不相干的網際網路行業。

    “網際網路+金融”成為了這幾年最為火爆的詞彙,無論是此前的P2P還是現在謹慎的網際網路金融,都是從傳統銀行市場裡分去了一杯不小的羹。

    可以這麼說,曾經的“餘額寶”教育了一大批的理財小白,而在此前這些人群正是傳統銀行費勁腦汁想要轉化的客戶,但最後他們輕而易舉地成為了寶寶系的使用者。

    年輕使用者的崛起又讓傳統銀行受到了創新的壓力,85後甚至90後已經是中國社會崛起的主力消費人群,而他們又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原住民,習慣了在網路上獲取資訊,也習慣了在手機端實現所有能實現的生活應用。

    這個時候,誰能用網際網路的語言和這些年輕人對話、交流,那誰就能最終征服這些年輕人的信任。

    綜合種種,盈利壓力和試圖年輕化是傳統銀行願意和原本是門口的野蠻人合作的主要原因。

    2、網際網路科技能為銀行業帶來什麼?

    有一種說法曾經在銀行界有不少的支持者,他們認為,銀行作為事實上中國最為賺錢的行業之一,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援自身組織實現網際網路化——他們並不需要援兵。

    於是在某一個階段,幾乎所有的大型銀行,都上馬網際網路專案,很多甚至都升級為“行長工程”,從最初的PC端、WAP端網銀,到現在作為標配的APP網銀,很快都擺在了銀行的使用者面前。

    但最終這些APP也好,PC端網銀也好,銀行花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在完成了下載量和裝機量之後,使用者的粘性並不理想。

    使用習慣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銀行的很多APP軟體設計,在操作性上往往偏重於安全,犧牲了很大一部分的便捷性。

    比如很多銀行APP的登陸和操作,要求使用者輸入一長串的卡號,然後是登陸密碼,再是簡訊驗證碼,有的還需要電子密碼器配合。

    這些設計讓很多的使用者望而卻步,而事實上出現這樣的原因是,銀行本身缺少網際網路的基因,在設計操作時,做的是傳統方案的網際網路化,但這對於一家真正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來說,這些做法就像是把一棟土平房修修改改試圖變成別墅——真正別墅的修建需要的是從地基開始改變。

    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新科技的應用,改變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金融領域也一樣,網際網路或者說移動網際網路帶去的最大的改變,應該是創新應用和流程的再造。

    這也是為什麼五大行和網際網路巨頭合作時,強調的往往是創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因為這些內容一定不是銀行招幾個人,成立某個部門能解決的。

    比如今年6月中國銀行與騰訊雲在內蒙正式掛牌成立“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同在6月,百度與中國農業銀行共同建立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等等。

    而此次蘇寧攜手交通銀行,雙方約定共同成立交行—蘇寧智慧金融研究院,重點開展雲計算、資料處理技術、人工智慧、VR/AR等前沿基礎性科技以及智慧商務、智慧互動等跨界研究,共同推進融合及二維碼支付、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客戶畫像、風險管控等業務應用領域技術合作等等。

    3、排位賽“蘇寧+交行”優勢在哪裡?

    可以這麼說,國內幾大銀行在網際網路巨頭的“強強跨界”聯手之後,競爭中都卯足了勁,未來誰將能在這一場新的排位賽中勝出,誰都無法預料。

    交行作為五大行裡的新貴,身上還有兼有股份制銀行的創新氛圍,相對來說,更具有活力和年輕化。

    此次交行和蘇寧牽手,在很多人看來,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慎重之選。

    意料之中,是因為目前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網際網路巨頭在此之前都已經“名花有主”,看上去似乎晚了一步,但這恰恰顯示出了交行和蘇寧的慎重。

    從目前來看,大多數的商業銀行最大的挑戰是來自於零售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而消費領域中網際網路消費是主要增長動力,但現在大多數的銀行切入都比較難。

    而作為智慧零售的倡導者,蘇寧不僅擁有電商的優勢,同時又線上下有強大的管理和發展能力,蘇寧的出現,無形中可以幫助交通銀行很好地彌補其場景端的不足,更好把握零售變化趨勢,透過場景結合探討金融業務發展。

    作為中國A股上市的唯一電商平臺——蘇寧,不僅擁有蘇寧雲商線上線下龐大的生態圈資源,旗下的蘇寧金融更是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集團之一,擁有生物特徵識別、大資料風控、智慧營銷、智慧投顧、金融雲等五大核心金融科技。

    蘇寧已經開始全面實現主營業務的盈利,邁入智慧零售發展快速突顯的階段,不僅如此,蘇寧的物流雲、金融雲、資料雲等科技化的智慧零售能力也已全面向社會開放,並逐漸成為企業新的重要盈利點。”蘇寧控股董事長張近東介紹到。

    他還進一步表示,蘇寧和交通銀行的戰略合作,目標就是圍繞智慧零售發展,開創網際網路、大資料時代下銀企戰略合作的樣本,透過發展智慧金融,打造金融業務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智慧零售發展的標杆。

    交通銀行行長彭純在合作的釋出會上指出,交通銀行一直將網際網路轉型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與蘇寧這樣的智慧零售領跑者進行全面深入合作,正是共同推動轉型發展、實現向網際網路金融轉型的關鍵環節。

    智慧金融作為此次戰略合作的重要一環,將成為雙方攜手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落地專案。雙方將聯合探索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創新,以更好提升雙方的客戶服務類別及體驗,從而共同建立新的行業競爭優勢。

    可以期待的是,未來交通銀行和蘇寧的組合,勢必會在新一輪的競爭排位賽中,取得比較好的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現代政治哲學角度來講,諸子百家哪一個實用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