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進擊的Charles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揹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絡,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l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 2 # 唐吉的工坊

    寒食節,就是在清明的前一天。以前吶,過寒食節,人們不生火做飯,只吃涼的,最早吶,人們要吃一個月冰冷的食物,還是在春寒料峭的四月,然後很多人吃的拉肚子,生病,慢慢變成三天。時至今日,環境人文影響,吃涼東西是不健康的,這個節日逐漸被當成風俗習慣儲存下來,也逐漸被人們遺忘。

    這個寒食節是怎麼出現並流傳的吶,聽我慢慢道來。

    先來介紹一下介子推,他是當時晉國的賢臣,侍奉晉文公。晉文公沒當上老大的時候,叫公子重耳,從這個名字看出,此人很二,而且命運多舛。晉國發生內亂,重耳就逃亡了,而且還出國了,這時候介子推就展現出忠臣的心,跟隨重耳流亡。

    屋漏偏逢連陰雨,人要是倒黴啊,就黴的不要不要的,這不,流亡到魏國,公子重耳飢寒交迫,然後臥倒了。流亡嘛,平時吃野菜,摘野果,都好說,但是現在病了,重耳就想吃肉,病人的要求是不能拒絕的,何況還是自己侍奉的主人,所以介子推拿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熬成肉湯,獻給重耳吃,重耳喝了肉湯,吃了肉,虎軀一震,從此發憤圖強,然後殺回晉國,做了國君。

    公子重耳就變成了晉文公,剛開始,晉文公還對介子推的割肉獻身之舉銘記在心,時間長了,就慢慢的忘了這件事。一次,晉文公大賞流亡時期跟隨他的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心裡苦啊,想著,你流亡的時候,我忠心跟隨你,還把自己的肉割給你吃,現在你忘恩負義,自此不相往來吧。

    介子推就揹著年邁的母親躲進了深山,從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起了隱居的生活。晉文公有天發現,介子推不見了,想起自己賞賜的時候,忘了這個“割股奉君”的賢臣,心裡十分愧疚,便去尋找介子推。得之介子推在深山,便派人進山尋找,但深林幽深,幾日不得尋。晉文公想介子推是孝子,放火燒山,介子推一定會救老母親,也就出來了,所以下令燒山。火三日未熄,不見一人出來,最後,介子推被發現和老母親抱在一起,活活燒死了。

    晉文公詳見介子推,介子推寧死不想見他,晉文公十分悲傷。這件事流傳出去,人們敬嘆介子推的精神,便在他被燒死的這天紀念他,也就是清明的前一天。因為介子推是被火燒死的,所以在這天不生火,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

    這是故事。

    因為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很多傳統節日都被淡忘,所以很多人不過寒食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8世界盃羅馬里奧為什麼沒有參加?如果參賽巴西能拿冠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