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
2 # 事實入耳
一個朝代的滅亡並非一個人之過也不僅是一些人之過。也不會僅僅是人禍。
大明王朝後期王朝內部腐敗,這是至上而下的!後期的萬曆,木匠皇帝這些統治者自身的問題再加之大臣的墮落腐化,官員都為自身考慮。更有一些天災使百姓生活困難無法存活才會起義。外有滿族後金的不斷侵擾,使大明王朝疲於應付根本兼顧不過來。這也加速了明朝滅亡。一個封建王朝的滅亡被替代從宏觀上講其實是一次進步。
-
3 # 重慶一壺茶
崇禎就是亡國之君,大明亡於崇禎,崇禎是有大好的機會成為中興之主的,他不但作死了自己,還葬送了祖宗留給他的大好江山。從他利用陳新甲和李明睿就說明,他不是個合格的皇帝,沒有一個帝王應有的擔當,所以到後來沒有一個人值得信任,最後的依靠孫傳統也被他逼死了。他端了魏忠賢,卻沒有培養起制衡文官的特務機構,東林黨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不向士大夫收稅,不向江南收工商稅,本就遇到天災,再加上明末的土地兼併,農民已經活不下去了,還要向農民收稅,不反才怪了。哪怕下定決心搞一次像樣的反腐,就能大大地充足國庫,作為皇帝居然窮死了。哪怕他把太子送往南京,也不至於南明會一盤散沙,皇帝沒有擔當,沒有魄力,卻把所有責任推到臣子身上,這本身就是懦弱的體現。
-
4 # 號角催人紅旗飄
明朝是不是亡於大臣,不好衡量,有戰死沙場,有鞠躬盡瘁的,有含冤天牢的,但要看到捐金助餉皇親貴族一毛不拔,太子逃難群臣不納的,主要還是官紳所代表的仕階層的原因吧!崇禎在絕望的時候也可能明白了,放牛的祖先打天下靠什麼!
“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1644年的那個春末,崇禎帝望著滿朝文武,更望著城外濃濃烽煙,不無悲愴的說出了這句大明絕唱。且不論崇禎帝是否該為亡國之君,今天我們就先來談談明末的諸位大臣們,他們是否真為亡國之臣,大明難道真的亡於大臣之手?
17世紀中葉,立國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陷入了自建國起最大的危機中。衰老的帝國剛剛從持續十餘年的黨爭中恢復(閹黨、東林黨之爭),卻不料遭逢天災,饑民四起,再次跌入了內亂的深淵。怎奈內部流寇未平,東北前線卻烽煙又起,一隊隊強悍的八旗鐵騎在他們的“領袖”皇太極率領下,不斷的向帝國邊關發起著挑戰。
面對著這樣一盤混亂如“泥”的帝國,年輕的崇禎皇帝陷入了沉思。內部叛亂四起,就如渾身的“膿瘡”不斷透支著大明的生命,東北與滿清的戰事又連年不絕,更是一個軍費“無底洞”,疲憊的大明早已不堪“兩線作戰”的重壓。也許,同滿清“議和”,這個看似“屈辱的方式,真就是大明最後的“救命稻草”了。
然而,滿朝上下皆言“華夏之別,夷狄之分”,紛紛“主戰”,決口不提“議和”。可崇禎知道滿清不可怕,真正致命的是那些流民,只有同滿清“議和”,才能讓大明得以全力鎮壓流民,但群臣的議論,又讓這位年輕的皇帝感到害怕。他不敢光明正大的提出“議和”設想,只能偷偷找來兵部尚書陳新甲,向他和盤托出“議和”計劃,並令其秘密前去執行。
不料,陳新甲做事疏忽,崇禎皇帝“議和”之舉被人發現。舉朝震動,言官諫臣們紛紛群起上奏,大呼“議和”屈辱,不可為!崇禎無奈了,畢竟他自己也不想背上”議和“的罵名,現在又面對著滿朝口舌,不得不壓下心中”議和“的想法。辦事不利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只得成為那隻替罪羔羊,為君負罪,斬首以謝群臣,而大明也徹底喪失了同滿清”議和“的最後機會。
1644年,大明王朝已幾近崩塌,隨著大同失守、宣府失守的戰報紛紛傳來,闖王李自成的大軍也已向京師步步逼近。此時的崇禎,也只得在偌大的紫禁城中獨自踱步,面對這樣的亡國之境,滿朝上下竟毫無對策。崇禎帝想到了南宋,想起了尚在的舊都“南京”。崇禎下了決定,遷都,可是自己畢竟身為皇帝,總不好說出“遷都”之言。於是,他找來了大臣李明睿,這個李明睿正是是遷都計劃的重要支持者之一,由他提出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可是,當李明睿在朝會上提出遷都計劃時,沉默許久的大臣們沸騰了!他們紛紛言李明睿為奸臣,怎能有遷都之想。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甚至揚言:“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面對滿朝文武如此激烈的反應,崇禎也只能將那句“遷都”之言,重新咽回肚子裡。數月後,北京陷落,崇禎帝也同他的大明王朝一起,吊死在那個歪脖子樹上。
參考資料:
趙翼:《廿二史劄記》,南京:鳳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