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屋房軒
-
2 # 我是查理就姓查
科舉制度,從其歷史地位來說,是世界上最早,執行期限最長的官員選拔考試製度。從客觀上講,科舉從制度上打破了貴族長期從血緣上壟斷出仕資格的局面。使得人可以憑自己的能力改變身份,使人才有了流動上升的通道,解決了和平時期人才上升需求問題。從意義上來說,這是遠比各種形式的世爵世祿世官制度更先進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
儘管有著種種投考資格的限制,科舉制所覆蓋的選拔人群數量和比例之廣,是長期以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曾達到過的。只要家身清白,有學問,比其他人優秀,你就會脫穎而出,成為官員,這在當時世界上其它國家的人看來,是何等公平,何等的令人嚮往的國度啊。恨不能生在中國。
科舉制的侷限性其實並不在於選拔制度本身,而在於考核的範圍和內容,因為儒家在政治上的獨尊地位,把國家對各種人才的選拔考核綁架成了對儒家一家學問的考核,這才是真正出問題的地方。獨尊儒家使得社會對於其它學問的鑽研與科技的發展喪失了興趣和動力。所有的學校只教一門,所有的考試也都只考一門,這從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在社會其它各方面科學技術發展的停滯甚至倒退。
-
3 # 我是鵬程
科舉制,隋文帝創制,沿用一千四百多年!
說說科舉制的作用:
第一,打通寒門士族上升的通道,不斷向官僚集團輸入新鮮血液!隋朝之前,官員的選拔就是門閥貴族的推薦,九品官人法演變的,這時候,整個關鍵系統全部被門閥貴族壟斷,阻礙了寒門士族進入上層社會/當官的通道!最大的壞處就是官僚系統沒有新鮮血液的輸入,門閥貴族越來越腐敗,越來越沒有生氣,這樣整個社會也是如此,社會的發展就沒有生機!可以說大唐盛世就有科舉制的很大的功勞!
其實現在的高考就是另一種科舉,只不過現在的社會發展已經是十分的多元化,除了當官,人民還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職業!高考的作用就不用多說了,雖然現在有很多人說高考有問題,但是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高考,就像高考恢復之前一樣,知識分子真的是沒有的希望,沒有了未來!有了高考,知識分子才有了實現夢想的通道,有了成才的最快通道,也是窮人擺脫貧困和走出貧困的最好的最快的路徑!
第二,為帝國選拔優秀的官員,優秀的人才,在此之前,是沒有一套機制來選拔官員的!都是察舉制,舉孝廉,春秋時的自我推薦等!但是當時的能有機會被選拔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不僅如此,而且還很難有能被舉薦的機會!而有了科舉制之後,就能透過這個方式選拔出大量的人才!這個人才的數量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這也使得國家能夠得到很好的統治!
第三,為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了,科舉制,文人才知道要學什麼東西,才知道更加努力和發奮的去學習這些東西,這個時候也就更有利於文虎的繼承和發展,有的能科舉考中的被重用的可以做官,不被重用的可以著書立說,這更好的發展了中華文化!
雖然科舉制在發展了一千多年後,到了清代的時候,已經固定化,成了八股文的象徵,但是他仍然是文人能夠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這就是清末的時候廢除科舉制的時候很多讀書人要反對的原因,他們從此沒了透過科舉改變命運的通道!
-
4 # 冰凍小胖子丶
科舉制,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605年),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被廢除。在其存在的1300餘年裡,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都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積極作用:科舉制度打破了隋唐之前以“九品中正制”為主要人才選舉的手段,使地方乃至朝堂上的官員不在限於達官顯貴,普通人民也有了加官進爵的機會。正因為如此,人們的學習熱情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從而也推動了學校的發展。隋唐時期有著大批的學校成立。書籍的需求大幅增加,從而間接的促進了雕版印刷術的發展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造紙技術的提高。也大大的推進了文化的普及。隨著大批民間知識分子走進朝堂,分散了傳統名門望族的勢力,鞏固了帝王對國家的統治,也提高了朝堂中官人們的文化水平與素質。科舉制同時也促進了儒家文化的發展。唐朝時期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也促使了唐詩的發展,為中國文學史做出了貢獻。
消極作用:科舉制將教育、文化與做官、名利直接的聯絡起來,使絕大多數讀書人隊功名利祿趨之若鶩。使讀書人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來求得學問,造就了中國教育官本位的思想,在功名利祿的誘惑下,讀書人不在關心國家興亡,百姓疾苦,而是俯首帖耳的順從這帝王的統治。而在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以八股取試,考試內容多以四書五經為主,知識面窄,內容單薄,形式單一。嚴重的束縛了知識分子思想的開化。
科舉制不僅對中國有著深厚的影響,對世界也是有著極大的影響。從最初的日本、南韓、越南,到18世紀被英、美、法所借鑑。都證明了科舉制度在世界上的重要性。
從歷史的長河中看,科舉制是進步性的,推動著歷史,文明前進的。我們不能因其有巨大的進步作用而掩蓋其晚期的嚴重弊端,也不能因為晚期的嚴重弊端而否定其巨大的進步作用。
回覆列表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另闢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科舉制始自隋大業三年(607年),十幾年後的618年,大唐王朝建立,進一步完善考試機制,開科取士。從此,讀書就成了書生氣十足的秀才們的進階之路,想一想,也應該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感覺,有人得意洋洋一日踏盡長安花,就有人在“孫山之後”而羞慚與無顏。
於是,這些落榜的兄弟們,以詩為表達方式,寫下了不少關於落第的分行。落榜,落難,落魄,落馬……失意,失望,失落,失敗,失魂,失神……這個時候,有關心態更真實和純粹:那是一個苦啊,那是一個羞,千杯萬盞澆不盡,抽刀斷水水更流!
我們這一代人,當年落榜者大有人在,本人即深受其苦。每每讀著這些唐代同仁們的詩時,感同身受。有人總結過的人生四大喜,都熟悉,咱不說了;可是,四大悲知道者少,不妨摘錄如下:寡婦攜兒泣,將軍被敵擒。失恩宮女面,下第舉子心!
下第舉子心情,絕對灰溜溜的,對於中舉者甚至於羨慕嫉妒恨——大清彭定求編著的《全唐詩》中有個叫許渾的,就寫了一首如此的詩:《送楊發東歸》。許渾在大和四年(830年)沒有考上,而同鄉楊發及第成名。人比人氣死,難受得很:咱倆一起來長安考試,卻“紅花半落燕于飛,同客長安今獨歸。”楊發兄弟,我沒有臉回去,你給我帶封信吧,“一紙鄉書報兄弟,還家羞著別時衣!”在流露出羨慕的同時,表達的是深重且沉重的羞愧。
本人喜歡古裝戲,沒少看才子落難、佳人相助、悲歡離合而最終大團圓的本子。文藝來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戲中的一些情節就是生活的戲劇化呈現而已。忘記哪齣戲了,小書童跟隨進京趕考的少爺一次又一次,以至於都沒有脾氣,放言出來,“少爺啊,你天天背的之乎者連我都聽成熟經了,再考不上,我可不跟你跑來跑去了……”
我要是生活中的書生,我非把這小子攆走不可,我容易嗎!?《全唐詩》收錄了一首詩叫《下第後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其中有兩句“低摧神氣盡,僮僕心亦恥”,就是這種感覺。還有個哥們叫豆盧復,每來長安應試,就住同一家旅店,來一回,歸一回,屢敗屢戰,老店家都不敢見了——“客裡愁多不記春,聞鶯始嘆柳條新。年年下第東歸去,羞見長安舊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