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子騎士
-
2 # 迷影生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承接上一部,科學家在實驗室製造的病毒導致“猿流感”在全球暴發,為數不多的人倖存下來。而猿族在凱撒的帶領下,不僅習得了手語,小部分猿類甚至學會了英語。猿類的種群不斷髮展壯大,而多年已未見人類蹤跡的凱撒,偶然還會想起與人類一起的生活。
猿類的種群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被凱撒解救的猿,它們在人類身上學到的只有仇恨,因為它們遭受的是人類慘無人道的對待,科巴是這一類猿的典型代表。另一類是沒有與人類直接接觸過的,它們對人類沒有仇恨,它們只聽領袖凱撒的話。
科巴在發現人類軍火庫後沒有向凱撒報告,因為它知道凱撒不會與人類開展。
科巴用了一些計謀,首先槍殺人類,引起人類的仇恨,然後槍殺凱撒,栽贓人類,自己再去煽動整個族群,一切都進行的非常完美。
科巴是聰明的,它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末世,本身資源有限,要生存必得搶奪資源。
在獲取照明後,人類一定會調轉槍口來除掉猿族這個威脅。如果不是科巴主動挑起戰爭,相信十年後、二十年後人類也會挑起戰爭。而那時的戰爭,擁有強大火力優勢的人類根本不會把猿族放在眼裡。
凱撒希望人類與猿族互相信任締造和平,科巴希望挑起戰爭,除掉心頭大患。雖然猿族攻陷了人類基地,但由於猿族內部的分歧,自身損耗了很多力量。
在這裡,不得不佩服凱撒。他內心不希望與人類對立,但最終由於科巴挑起了戰爭,凱撒也接受了這一現實。在族群與外人之間,凱撒是堅定站在自己族群這邊的。
猿族與人類的戰爭,避無可避。
-
3 # 捕魚小分隊
今天在家又重溫了一遍《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在我看來這是今年目前為止最好看的科幻電影,凱撒也成為了影史上最具智慧、最帥氣的猩猩了。其實從去年起,我就一直在關注這部續集的製作。之前,我得知整個主創團隊從導演到主演都基本上換人之後,十足地為本片捏了一把汗。但實際上這種續集換人、換團隊的情況在好萊塢還是比較普遍和正常的。電影的一開場交代了第一部結尾時候的病毒在地球傳播的狀況,大量的冷色、黑夜及暗影勾勒出了一個陰森、猙獰、蕭條破敗的末日景象。在“猿流感”肆虐過後,人類幾乎滅絕,文明一落千丈,因此影片用了大量俯視鏡頭,體現倖存者們的卑微和渺小。如果說《猩球崛起》第一部的主題是覺醒,那麼這一部則著重描繪交流所產生的信任。Caesar這個角色的塑造極為成功,他的特殊經歷讓他成為絕對的領袖,“他”對人類充滿複雜的情感,渴望和平卻又不得不向人類宣戰,充滿了無可奈何又視死如歸的悲壯感。電影對凱撒細膩的面部描寫也是非常令人動容。最富感染力的就是Caesar犀利的眼神。本片以他的眼神開始,也以他的眼神結束。回到電影主題,該系列主題本身很有深度,尤其是“我一直認為猿族好過人類,但如今我才明白我們兩個物種何其相似。”片中Caesar的這句臺詞讓我十分動容且深以為然。
文\L
-
4 # 未來電影局
《猩球崛起2》其實是一部從科幻上升到種族矛盾的電影,導演意在刻畫人猿與人類的非生即死問題。
或許由於電影的代入感,許多人都站隊於凱撒的陣營,但是筆者卻想站在科巴的陣營,對於種族戰爭的矛盾其實科巴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作為一個猿族的個體他是一個敗類,他為了實現自我的想法,不惜背叛猿族首領,濫殺同族,所以凱撒殺他時,說他不配做猿族。
人族與猿族之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一個星球是不允許兩個文明同時崛起的,文明之間的猜疑正是這種非生即死關係存在的直接因素,筆者真的不敢想象人類這個好戰的種族會放任一個正在崛起的文明肆無忌憚的成長。
人猿之戰之所以沒有發生在猿族挑起之前,正是因為自身實力不能強到絕對毀滅對方的地步,由於猿流感的爆發,人類被滅絕的只有10%的數目,這時各種設施的停運導致實力持平的狀態,又由於猿族會爬樹的優勢人類是難以獲勝的。
如果說《猩球崛起1》是整個猿族從低等動物成長為高智物種的過程,那麼《猩球崛起2》則是猿族從學習中完全蛻變為會思考的過程。始終記住一個文明的善意是不能成為這個文明是安全的理由,
儘管人類知道猿族是善意的,但是人類不知道猿族怎麼想人類在怎麼想他們,猜疑鏈正是這兩個文明共存的最大障礙,所以答案是否定的,人類是不會放任猿族的崛起而不管的,因為人族也罷,猿族也罷,他們都有一個憂患意識,都無法容忍一個有機會超越自我的文明存在於身邊。
科巴是最早意識到這一點的,因為當初猿族並未獲得靈智時,他就是一個被人類作為試驗品的弱小物種,他切身體會過那種任人擺佈的無奈,所以當凱撒提出要幫助人類維修水利設施時,他選擇了拒絕,而是去偷窺人類的秘密基地,他看到了那些讓人聞風喪膽的武器,人類在試槍,在大批的儲存武器,而那些武器足以未滅猿族的家園,
他明白了當兩個文明差距拉大到相差一個臺階時,那時即使人類開戰之時,人類天生的征戰本性,會使猿族必敗的,但是如果猿族先下手後,最少能有絕對性勝算,他知道無論對凱撒說什麼,凱撒都會認為是對人類的詆譭,所以他設計陷害人類,篡權多位,挑起了人猿之間的戰爭,讓猿族無家可歸,人類流離失所,
在勝利衝昏頭腦後他選擇了暴政,作為一個戰爭的謀略家他是對的,而他所使用的手段卻是骯髒的,所以遭到了觀眾的唾棄。
結局時,凱撒改變了自己的認知,他原本認為猿類是比人類善良的,經過科巴事件之後,他認為猿類越來越像人類了,或許這正是猿族從精神層面變成人類的過程。他深知人類是不會寬恕猿族的過錯,而黎明之戰已經證實了兩個種族所擔憂的隱患,戰爭已經開始了。
我們都有家人,你想保護你的家人,而我也想保護我的,這是我們唯一和平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已被科巴毀滅,如果必須一戰,我們必將奉陪。影片讓人最震撼的是,兩個本是非同族的生死好友,卻要因為各自的立場,各自的陣營,成為戰場的敵人。
所以期待《猩球崛起3》的上映,來看看人類的滅亡使,人類終究是搬起科學的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5 # 白素素愛看電影
你是猴子請來的莎士比亞麼?——簡評《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
這個系列的電影中,人類始終對猩猩存有偏見,可惜猿進化太快,某些角色甚至有莎士比亞經典人物的影子——
莎翁式王子和反派
猩猩凱撒看著自己幼時和人類在一起時的影像,重新聽到那個單詞:home(家),彼時他那雜糅著不捨、酸楚的眼神和人類的眼神並無二致。這是在《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中極為動人的一幕,也展現了凱撒這個角色的身份:天生處於被撕扯的位置。對同族的責任和對人類的感情讓他每行動一步,都面臨著和自我一部分天性的決裂,碰巧他又是個王子——哈姆雷特不就是這樣一個被現實撕扯的前理想主義者?
是的,透過電影我們能看到太多莎士比亞式的背叛和衝突,至少凱撒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莎翁的凱撒,甚至凱撒的髮型也和羅馬雕塑上的凱撒相似;寇珀這個角色的各種行為模式和動機都象是《奧賽羅》的伊阿古。
飾演凱撒的安迪·瑟金斯在《魔戒》系列中曾為怪物角色“咕嚕”進行計算機動作捕捉並配音。在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的評選中,他被認為沒有資格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提名,理由是他扮演的角色經過了計算機處理,但這也成就了他在《魔戒》眾多影迷們心目中的地位。本片中他扮演的凱撒飽含複雜情感的眼神讓人印象深刻,這可不是計算機能處理得來的。
成為彼此的黑鏡子
“莎翁筆下的人物從某種意義上都是被他們處境和作出的選擇監禁。”資深莎翁戲劇演員及導演斯科特·海耶斯如是說。這部電影中人類和猩猩也面臨著這種外因和內因雙重作用下的無期監禁:寇珀和德里弗斯(加里·奧德曼飾)堅決地把對方族群視為異類,寇珀指責凱撒喜歡人類甚於猩猩,德里弗斯則竭力喊道:“它們是動物!”人類走投無路時,猩猩們則安居能夠發電的水壩,佔據人類的核心資源……無論是由於偏見還是現實利益,人和猩猩之間都有不可逾越的高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如果把片中人類和猿族對立隨便換成“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和“白人和黑人”等類比都毫無違和感。民族國家和宗教對立日復一日地在現實世界釀造著悲劇,而電影中的人類和猩猩骨子裡亦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政治理論。猩猩的名字不管是尼采還是凱撒,人類都不會原諒。
同時導演也把人與人的鬥爭給抽象在了猩猩身上,這種鬥爭的本質是普世的。一開始的時候的寧靜祥被和人類的接觸打破,各自不管是出於私心,還是出於堅持的某種原則,結果都是產生了叛變和陰謀。學會使用武器後,鬥爭更加一發不可收拾,為王權屠殺同胞的戲碼猶如宮鬥。
來戰勝,還是來相處
關於“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終極問題,達爾文給出的答案:猿。這個答案顛覆了這個世界,也帶來了基督教的怒火。影片中猩猩可以變成人的設定讓人類的優越地位再次遭到了懷疑,電影一開始猩猩們就已經像早期人類一樣,學會了馴馬、使用長矛和飛石狩獵、在狩獵和作戰時在臉上畫上油彩,為了表現性別差異裝扮自己的外觀。至於語言,甚至都有網友調侃:“當我知道自己的英語都沒有猩猩棒的時候真是傷透了心。”
電影似乎講了一個猿變成人的故事,他們幾乎具備人類的所有特性,唯獨殘留著好鬥和喜歡自相殘殺的天性,不過凱撒從人類那裡得到的“愛”的能力也許能夠凝聚整個族群。弔詭的是,在人類全面衰落,而猩猩崛起的情況下,正這種令猩猩更加強大“人性”讓他們和人類有和平相處的可能。猩猩和人類是尋求戰勝彼此,還是選擇相處,這個問題似乎像“to be or not to be”那個著名詰難一樣難以回答。
所以,雖然稱其和莎翁劇類似難免有些過譽,但這部電影確實是一部劇情緊湊而且思考深刻的電影。
回覆列表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劇本很不錯,非常細膩,臺詞如此簡單但完全不影響故事和角色塑造,這份功力目前絕大部分華語電影都做不到。技術進步反而是末端,當然更新的動作表情捕捉技術確實驚豔。情節有點平淡,主題發掘和第一部一樣遠不如老版深刻震撼,不過種族矛盾的落點倒是跟應景。最後的大戰不夠帶勁也是個遺憾。 這個系列能總體保證很高水準已經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