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他有什麼市場價值?
3
回覆列表
  • 1 # redstone0

    因為智慧音箱現在可以作為人工智慧的入口。以前認為手機可以作為入口,後來以為電視可以作為入口,但是實踐之後發現不太合適。亞馬遜的智慧音箱出來之後發現,動動嘴巴就可以控制很多裝置。用智慧音箱作為萬物互聯的一個入口,目前來看是可行的。既然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大佬們當然不會缺席了啦。

  • 2 # 愛折騰的青年

    如果說手機品牌市場是大佬巨頭爭奪的市場,不如說大佬在爭奪互聯物流的終端人群,不。以後的智慧家居,智慧化市場,必然成為大勢所趨,常見的wifi冰箱,wifi洗衣機,wifi微波爐等,當然不可缺少,音箱也和上述家電一樣。

    它們都將成為大佬巨頭爭奪的市場終端埠,也是市場佔有份額的體現,所以追捧激烈,兵家必爭之地呀!

  • 3 # 圖靈1988

    智慧手機並非聯網裝置的終點,智慧手機之後,改變世界的網際網路終端是什麼呢?

    可能是虛擬現實裝置,可能是機器人,可能是智慧音箱。

    智慧音箱已經形成一股小浪潮。亞馬遜Echo銷量今年預計將高達1000萬臺。

    亞馬遜是在漸進式革命。迴歸蘋果後的喬布斯,沒有上來就做顛覆式的iPhone,而是從音樂裝置iPod做起,iPod做到了世界第一,再進一步將觸屏和網際網路融入做出了iPhone。

    同樣的路數,貝索斯做智慧產品,沒有一開始就要顛覆誰誰誰,而是從語音裝置Echo做起。目前看銷量還不錯,有當年爆品iPod的潛質。

    但這並不是終點。語音裝置只是一個切入點,一塊墊腳石,最終的產品一定會加入網際網路、社交、購物,以及全新的人機互動、人工智慧。

    如果Echo4代產品從這個角度革了iPhone 的命,那就好看了。正如2005年時不會有人想到諾基亞跟蘋果會有競爭關係。

  • 4 # 中關村線上

    1983年,蘋果推出了首款採用圖形介面作業系統的個人電腦,同時面世的還有首款滑鼠———Lisa Mouse,至此使用者不需要輸入命令列來操作電腦。儘管滑鼠的專利屬於施樂公司,但蘋果滑鼠的出現大大加速了PC進入家庭的程序,IEEE協會把滑鼠的發明列為計算機誕生50年來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未來的幾十年裡,滑鼠和鍵盤組成了人與計算機互動的基本形態。

    Lisa Mouse(圖片引自technews)

    手機的出現延續了計算機的互動形態,實體鍵盤在功能機時代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即便是智慧機時代,Android在2006年時的原始設計也僅限定於有實體鍵盤的裝置。不過在2007年,喬布斯用雙指在螢幕上縮小放大,讓我們徹底意識到,觸屏滑動才是使用者與移動終端最佳的互動方式。至此,手機開啟了大屏時代,直到十年後的全面屏也沿用了這種人機互動基礎。

    喬布斯手持初代iPhone(圖片引自微博)

    以智慧家庭為代表的IoT如今嶄露頭角,時間回到兩年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所有的智慧家居產品都應該圍繞手機為中心搭建。廠商也在不遺餘力的賦予手機更多場景,用手機代替傳統形態的遙控器,用手機開窗簾、開關燈、開關空調,甚至成為汽車的備用鑰匙。

    毫無疑問未來智慧家居就應該是這樣子,直到亞馬遜智慧音響Echo的誕生。

    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是將智慧語音互動技術植入到傳統音箱中,從而賦予了音箱人工智慧的屬性。Echo的誕生正值Siri的低潮期,沒有人想過Siri獨立於手機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但當Echo從播放你喜歡的音樂到幫助你打車時,場景一下子被開啟。

    亞馬遜Echo智慧音箱

    語音才是智慧家居最好的開啟方式,而人工智慧的方興未艾更是給了智慧音箱有力的一把助攻。場景輪轉帶來了的另一個改變就是互動方式的改變,智慧客廳在脫離了可視需求之後,隔空非注視操作成為一種必要,在腦力控制實現之前,語音作為互動語言最合適不過。

    從計算機到手機再到智慧家居,每一次場景的輪換我們都在嘗試套經驗,將鍵盤放到手機上、將手機強行塞入智慧家居的場景中,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優秀的人機互動才是智慧革命加速的催化劑。

    我們不禁要問,人機互動的演進路線有跡可循嗎?回看人機互動的三次跳躍,背後無不遵循“成本”與“效率”兩條亙古不變的法則。同時也離不開核心驅動、互動實現的基本原則。

    圖形介面和滑鼠降低了准入門檻,除了讓原有技術人員提升效率之外,也讓大量普通使用者進行計算機領域;觸控式螢幕技術和手勢操作引爆了智慧手機形態的加速,同時也挖掘出大量使用者群體;人工智慧和智慧音箱更是天作之合,智慧家居生態剔除了手機形態之後,更是解放雙手,如今這個領域遠未能充分挖掘,亞馬遜、Google、蘋果、阿里巴巴、百度的入局則讓其前景無可限量。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歷史卻也總是那麼相似,雖然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智慧家居之後將會迎來哪個風口,但人機互動堅持“效率”與“成本”的場景化演進仍將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記住這些我們的進化或許能少走些彎路。

  • 5 # 鋼的王十二

    你可以說巨頭們都在做這個東西,或者說都在賣這個東西,因為聲音,一直是人類消費的大頭,但是說“追捧”,純屬扯淡,沒有注意到任何一個科技巨頭將音箱這個東西當做戰略方向在發展,大家都是玩票而已,當然了,也許某些主要靠做消費電子偷得“巨頭”稱號的廠家,可能會在這方面投入不少精力,也可以賺到不少錢,但是須知,這個東西終究是個技術含量不高的,那種問題簇很少的產品,但是它演算法量級不高,註定成不了大器的,無助於巨頭鍛鍊自己的能力

  • 6 # 科技新發現

    當下,Amazon Echo、Google Home及其他智慧音箱正在快速滲入大眾的生活中,人們已經在越來越多地使用它們來完成很多事。在初期,新聞巨頭只是簡單地把現有的新聞等直接融入到智慧音箱中,很少進行專門的處理。但現在,新聞巨頭已經意識到,它們要確保在智慧音箱上有著自身獨特的“聲音”和主張等來吸引受眾。為此,新聞巨頭正在加大在智慧音箱領域的新聞編輯投入。

    比如NPR就有六個人專門在智慧音箱的新聞層面發力,並且正在建立專門為他們服務的編輯職位。而紐約時報正在為語音編輯器做廣告,以幫助其在智慧音箱裝置上再度“定義時代”。半島電視臺剛剛任命了一位編輯高階製片人,來決定將現有新聞放在哪些智慧音箱上,並研究怎樣為這些裝置製作獨家內容。華盛頓郵報的新聞編輯室則有一個六人音訊團隊,專注於為智慧音箱裝置打造相應的內容。而彭博媒體有兩到三個人負責為Apple HomePod、Echo和Home提供內容,展現出自身對智慧音箱的重視。

    從新聞內容形式上看,新聞巨頭之前已經使用自動化應用等轉換文字內容,或者將現有音訊在智慧音箱上重新分發。不過現在新聞巨頭已經開始建立在智慧音箱這一特定裝置上播放的內容。這些新聞內容通常比常規播客更短,並且有著鮮明的特色。可以看到,對智慧音箱的聚焦,實際上已經成為新聞巨頭的又一野望。這樣一來,新聞巨頭實際上也在嘗試把握著傳播媒介的發展脈絡。

    不過也要注意的是,目前新聞巨頭雖然都在智慧音箱上發力,但大部分都還只是試水行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們在智慧音箱上尚沒有真正成熟的商業模式。不管是營收,還是利潤,其實都是難以保障的。比如,目前新聞巨頭可以出售節目贊助或插入廣告——就像他們的其他播客服務一樣。但是,這樣的收入是沒有意義的。當下新聞巨頭尚不清楚如何真正讓使用者不排斥廣告,也沒有發現合適的機會在使用者使用智慧音箱時精準地插入廣告。對此,華盛頓郵報音訊總監Jessica Stahl表示,“在營收方面有很多東西需要弄清楚,這仍然是一個挑戰。”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智慧音箱裝置出現,及生產商在共享使用者資料方面的謹慎態度,新聞巨頭很難搞清楚到底應該在這些裝置上投資多少人力、資源和成本。但不管如何,新聞巨頭還是在押寶智慧音箱。

    智慧音箱的巨大發展潛力,讓新聞巨頭不會捨棄它。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表示,智慧音箱的普及速度超過智慧手機以來的任何裝置——美國智慧音箱使用者的數量預計將在2016年至2020年間以47.9%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速增長。而根據NPR和Edison Research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18%的美華人擁有智慧音箱,51%的人經常使用它們。

    更值得注意的是,收聽新聞是人們使用智慧音箱的一項高頻操作。據NPR和Edison Research的報告顯示,73%的使用者表示新聞和時事是他們使用智慧音箱時最感興趣聆聽的話題。不難發現,智慧音箱絕對是新聞行業不容錯過的重要機遇。隨著新聞巨頭的大力推動,智慧音箱終將成為全新傳播介質。屆時,大眾又多了一條獲得新聞的新途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忘掉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為什麼這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