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在古代,做官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當然,在隋唐確立科舉制後,參加制度性的公務員考試,並取得優異成績,是大部分人做官的必備條件。不過,好好學習或者鍛鍊身體並不是做官的唯一途徑。不要小看古人,他們總是能創造出一些奇葩的授官理由,跌破你的眼鏡。

    絕對“忠誠”

    古人十分重視“忠孝”觀念,而“忠君”又在“孝父”之前,為士人是否擁有氣節的第一評判標準。隨著古代封建皇權的不斷加強,社會對於“忠誠”的定義已經上升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甚至有的時候,只要內心流淌著這樣一曲忠誠的讚歌,就可以輕鬆當官了。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後主(被後世冠以“後主”稱號的按經驗來說都是能做出超人類想象極限的事的人)劉鋹(chǎng)剛剛登上皇位,就迫不及待的想實施在心中醞釀已久的“治國方略”。他命人發出這樣一則告示:“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後用。”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想當官嗎?好啊!閹了自己就用你。“欲做大官,必先自宮”。如果不是時代不對,筆者有理由懷疑劉鋹此人看過《笑傲江湖》。然而事實是,劉鋹認為,只有無家室妻兒老小拖累的人,才會一心為君主盡忠盡責。這種奇葩的想法在社會上引起的震盪可想而知。不過聲討劉鋹“有病”的人多,積極閹割自己討好劉鋹去當官的竟然也不少!可見,即使在古代,國家公務員這個“鐵飯碗”的吸引力依然強勁。

    顏值超高

    在耿直的顏狗眼中,“顏即正義”絕不是說說的。而顏狗此物並不是現代獨有。在古代,人們對於高顏值的人追捧的瘋狂程度只高不低。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宋神宗。《萍州可談》記載,宰相蔡確曾為宋神宗推薦了一名戲子當監司(宋監察州縣的地方長官),類似地方紀檢委。在古代,戲子為賤籍,世代不得為官。為什麼一國宰相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推舉一個戲子當官呢?因為這個戲子長得帥。這位戲子叫王迥,《萍州可談》中是這樣形容他的長相的:“貌瑩寒玉,神凝秋水,姿狀甚美”,人送外號“奇俊王家郎”。本來可以靠臉吃飯,這位王家郎偏偏要靠才華。能歌善舞的他是戲班的臺柱子,每次一上臺,無數的鮮花和掌聲能將戲臺淹沒。不過這位王家郎可能因為長得太帥太受歡迎,脾氣很不好,人品也有待考證,還因為戲子出身沒什麼文化。因此在坊間的評價一直是譭譽參半。總的來說,這位和“治國棟樑”是半毛錢關係也沒有的。但是,他幸運的碰到了耿直的顏狗宋神宗。宋神宗早就聽說了“王家郎”的大名。這邊宰相一推薦,宋神宗立馬欣然應允。充分發揮了“昏君”該有的潛質,不按國家幹部評級辦法隨心所欲的授官。

    皇帝親戚

    還有一種理由,就是你是皇帝的親戚(簡稱外戚),為了照顧皇帝的面子,給你授官。外戚的範圍歷朝歷代皆有不同的標準,但宋代的標準絕對不辜負史學界對它“冗官”的評價——三後(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四妃(妃、淑妃、德妃、賢妃)和低階位嬪妃的親戚、公主的夫家都屬外戚範疇,也就是說,都能享受朝廷外戚恩蔭制度帶來的好處。並且,不是隻有外戚家族中固定幾人享受到的一次性“恩蔭”。而是在遇到祭祀大禮、皇帝生日、三後及公主生日、冊封皇后和四妃的日子、誕育皇嗣、后妃病逝的時候,與此相關的外戚皆可獲得1人到10人不等的“蔭補”名額。例如宋真宗時期茶商之子馬季良,娶了劉皇后的兄長劉美之女,劉皇后就瞅準機會為他爭取了一個蔭補名額,直接做了越州上虞的縣尉,後來又升任秘書省校書郎。等到宋仁宗時期,劉皇后成了劉太后,馬季良也步步高昇,先遷光祿寺丞,次擢秘閣校理,再遷太子中允,最後升到兵部郎中。從一個商人之子,一躍成為國家高階幹部。馬季良用親身經歷向我們證明,在宋朝,當皇帝的親戚有多重要。總的來說,在中國古代,因為“人治”凌駕於“法治”之上,所以不管多麼奇葩的授官理由,都是可以理解的。

  • 2 # 風月笑平生

    謝邀,古代在周秦之間基本存在的是貴族世襲分封制,平民做高官的可能性很低,秦朝創立了軍功制但是由於秦比較短忽略不計,在兩漢至隋一直用的是察舉制,由地方官舉薦自己所管理地方的賢才,到東漢末年腐敗橫行出現了舉秀才不識書,舉孝廉父別居的情況,但是直到清末查舉一直都有遺存。三國時曹魏創立九品中正制,導致門閥政治,各地門閥把持朝政的局面一直延續到唐朝,以至於隋煬帝創立科舉以期擺脫門閥,後代帝王都在大力發展科舉,但是直到宋代才徹底擺脫門閥政治的陰影。宋之後科舉成為了國家取士的最重要的途徑,但是並不是唯一的途徑。除了科舉,還有恩蔭,蒙蔭的蔭封官。甚至在清朝出現的捐官制度。這都是特殊的當官途徑。當然這都是延續時間比較長的制度,像武則天時期出現的自薦官存續時間過短就不羅列了。

  • 3 # 迷影生活

    漢代的選官制度是察舉,所謂察舉就是皇帝下詔從全國各地招攬人才。中央對各地方推舉的人才進行考察後授予官職。這一制度從漢高祖劉邦時已經施行,為兩漢招攬了許多能人,一時間人才濟濟。

    察舉制度又分為特舉特科和歲舉特科。

    特舉特科隨機性比較大,往往是皇帝需要哪方面人才而有針對性的組織推薦考察,像董仲舒就是透過這一渠道入仕。

    歲舉特科就是每年固定進行的推薦考察,科目分為孝廉和茂才,茂才就是後來的秀才,是為了避光武帝劉秀的諱。

    透過察孝廉,招攬了一大批有作為的官員,西漢師丹、鮑宣等,東漢有左雄、荀彧、陳蕃等。

    察舉制度在為漢朝帶來很多治國領兵人才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大負面影響。如果國君聖明,此項制度自然能很好執行,但凡國君昏庸的,察舉制度就成了很多高官結黨營私、大搞腐敗的工具。

    而且因察孝廉主要看的是個人品行,看一個人對父母是否孝順,對兄弟是否有愛。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很多荒謬的事情。

    當時就流傳著“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潔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戲謔說法。

    二十四孝中記載的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董永賣身葬父、丁蘭刻木事親等都發生在漢朝,這是察孝廉制度對社會風化的積極影響,但有些人則是動了歪腦筋。

    東漢時候的趙宜為了標榜自己的孝順,在父母墓道中住了20多年,天下聞名。但可笑的是,他在墓道中生下5個兒子,而根據當時習俗,守孝期間是不得同房的。

    漢安帝時的樊英,在民間聲望很高,皇帝想請他出來做官,但他多次推辭,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後來漢順帝給此人強行授官,但日久天長,發現此人並無半點才學,實屬政治投機。

    兩漢時期,有不少人透過裝孝悌裝清高被選為官員,風光一時,這就是漢朝選官制度下的畸形產物,非常之奇葩。

  • 4 # 一枚明粉

    其實當官歷來有n條途徑,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一個引子

    現在大學錄取學生途徑有:普通高考、國家專項、自主招生、高校專項、藝術類、保送生、少數民族預科班、港澳臺、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班、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前者佔四分之三的名額,後者佔四分之一的名額。一般人會知道普通高考和藝術類、保送生,其他就傻眼了。

    或許你覺得沒什麼。但如果知道馬太效應,就嚇傻了。

    我們接下來回到明代歷史:

    明代的選官途徑

    《明史選舉志》載:

    選舉之法,大略有四:曰學校,曰科目,曰薦舉,曰銓選。學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進之,薦舉以旁招之,銓選以佈列之,天下人才盡於是矣。明制,科目為盛,卿相皆由此出,學校則儲才以應科目者也。其徑由學校通籍者,亦科目之亞也,外此則雜流矣。

    然進士、舉貢、雜流三途並用,雖有畸重,無偏廢也。薦舉盛於國初,後因專用科目而罷。銓選則入官之始,舍此蔑由焉。

    明代的選拔人才體制大致就是如上所說的:科舉考試,學校,推薦;最後都要經過吏部的銓選。隨著國家穩定和平,資Grand SantaFe來越重要,非甲科(進士)不可能當大官。乙科在後來一百年裡就海瑞一個例外到了按察使以上成為高階官員。

    其實這都是要有一定層次的人才有的待遇。其實當大官這種名額少,門檻高,科舉那麼難,對於一般人而言可望不可即。那除了教育還有什麼途徑呢?

    眾多途徑

    1、閹人:

    我回答過一個問題,為啥那麼多人愛當太監。因為對於窮人子弟而言,價效比高。起步解決溫飽,還有希望修成正果。王振、劉謹、張永、馮保都是業界的榜樣。魏公公已經封神,可望不可即。

    2、方士:

    嘉靖皇帝喜歡道教,大道士天師跟著皇帝混。比如陶仲文“得寵二十年,位極人臣”。看人家的頭銜與待遇:

    1539年,授“神霄保國宣教高士”,隨即又封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領道教事,其子陶世同為太常丞,女婿吳浚,從孫良輔為太常博士。1540年:進卦禮部尚書,特授少保,食正一品俸祿,封其妻為一品夫人,後又加少傅,仍兼少保。1544年:加授少師,仍兼少傅,少保,“一人兼領三孤,終明之世,惟仲文而已”。1545年:詔追贈三代,給誥命,其孫入國子監。1546年,加封為“神霄紫府闡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子陶世恩為尚寶丞。1547年,加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兼支大學士俸,1548年:加其支伯爵俸,授其徒郭弘經,王永寧為“高士”,後封為“真人”。1550年:以禱雨及平獄功,封“恭誠伯”,每年俸祿二千石。

    看人家,徒弟、親戚都這麼好的待遇,其實李成梁、戚繼光為國家流血幾十年也達不到這樣。是不是這也是個好途徑。

    3、和尚、醫生、廚師、剃頭師傅

    宮裡的女人、大戶人家都需要這些。明代著名的傳奉官群體就是這麼來的。足足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

    4、行伍

    明初有軍功群體,打仗能力非凡,自然不需要其他人參與。後來戰鬥力衰微,募兵越來越多,許多人也因此靠打仗染紅了自己的戰袍。這不失為一個好途徑。

    其實在歷史過程中,最顯眼的永遠是少數人,諸如科舉精英,他們佔據了帝國最顯耀的職位,掌握最大的話語權,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他們的話就是名言,他們的書就是經典,他們的行為就是佳話。但對於普通人而言絕非如此,也許是一個衛所中的一個小旗、也許是宮廷一個掃地的公公、也許是給大方士打雜的一個小道士、也許是努力了三十年只考上秀才,芸芸眾生看到的是恢弘大事,精英世界,生活的依然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

    今天文人喜歡構建普通人的世界,但那只是想象的世界,比科舉精英想象的普通人強不了多少。

    你我終將被遺忘、雖然我們也努力過。

  • 5 # 一碗雞湯一段故事

    考試最初的名字叫做科舉,它是古代華人的發明。如何選拔人才治理龐大的國家?在找到科舉之前,華人經歷了許多次嘗試,訪賢、選士、察舉,但最終都沒有成功。科舉制度維繫了數千年,並留下了名為考試製度的遺產。儘管圍繞它的爭議不斷,但公平、公正、量才為用的制度理想卻是值得繼承的。

    不同歷史時期,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一下是本人蒐羅的一些取仕方式:

    夏商周時期:訪賢制。由於當時的中國處於奴隸制,國家相對穩定,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也就沒那麼大,所以人才也很少。故國家選材的方式多以走訪的形式進行,比如:周文王渭水拜謁姜太公。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自薦的方式。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周王室動盪,搖搖可危。各諸侯之間為了能稱霸於天下,對人才的需求可以說是達到了一種渴求的狀態。而這時,仕子這一特殊的社會階層應運而生,迅速崛起,他們奔波於各諸侯之間,向統治者兜售自己的治國強國的方略。百家爭鳴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儒家“仁義”為本,法家“法在行不在心”,墨家“兼愛非攻”......孔子,墨子,商鞅,申不害,張儀,公孫衍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仕子。

    漢朝:察舉與徵辟,透過舉孝廉的方式,由“裡(相當於鎮)”向國家舉薦賢人,然後由國家採納。這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取仕方式了。但是因為後期的營私舞弊,也鬧出了“秀才不知書”的笑話。

    三國時期:九品中正制。由曹操開創的“唯才是舉”的用人思想,取材的核心思想與察舉徵辟比較相似,所以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變成了一種重視門第的制度,走向了與目標相反的方向。

    魏晉時期:沿襲九品中正制。魏晉風骨,知識分子開始崇尚白學文章,也是中國歷史上空想主義達到巔峰的一個時期。

    隋唐科舉制:科舉制是中國歷史上透過科目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是華人才選拔史上的一個創舉,與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四大發明一樣,具有世界意義。它從公元7世紀的隋代誕生到20世紀初的清朝末年廢止,中間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前後延續了一千多年。

    作為在中國影響1000多年的科舉制,從其創立到廢除,中間經歷了很多演變的過程。從開始的十年寒窗,到最後的百試不中;從開始的各抒己見,到最後的八股毒瘤。科舉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被廢止的命運。但科舉在中國歷史上,甚至世界歷史上的影響及歷史作用是偉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鮮肉片酬這麼高,是否和市場化不充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