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8
回覆列表
  • 1 # 鄧在豔

    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

    一直都沒有從眾心理的人,有時候別人會很討厭TA。因為,沒有從眾心理的人,大多才華橫溢,有見地,別人討厭TA恃才傲物。沒有從中心裡的人是孤獨的,人生的旅途上,很難遇到一個懂TA的人。

    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不幸福,因為沒遇到自己想要的愛情。可是,我慢慢靜下來,才知道愛的那個人就在身邊。可能有的人會說我,沒有海子那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情結。可是,我要說的是,海子從來不曾幸福。因為,他沒有從眾心理,當他覺得自己在張望世俗的幸福時,他的內心是不允許自己這樣做的。於是,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其實,有從眾心理的人,是比較容易滿足的。而且,他們覺得一小點快樂就是幸福。所以,有的時候有從眾心理,也是好的。

    但是,在某些大是大非面前,我們要有自己的看法,切勿人云亦云。否則,你的人生不過是一次大眾的簡單複製罷了。

    所以,一個人,既要從眾,也要有個性,你的人生才會通透。

  • 2 # 魚翔淺底152417403

    從眾心理在買蔬菜時有,按中國四季成熟的時節從眾購買食用,如春天香椿芽,夏天西瓜,秋天刀魚,冬天羊肉,春節家庭聚宴不外出定飯!在購買其餘物品一般隨個人意願而為,如衣物、家電、傢俱!市場上風行的手串、手機、手錶從未去參與從眾,尤其是購房,更無一點從眾心,自住舒適即好!

  • 3 # 使用者6667014578

    從眾:

    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1.誰都知道模仿現成的例子成本低。

    2.許多現成的例子對自己很有用的。

    3.模仿是人類的本能,不會模仿簡直無法生存

    4人是群居動物,不能融入社會很難發展的好。要融入社會要合群。人人都有羊群心理和羊群行為。簡單的道理,比如:頭羊領著吃草,群羊跟著吃。不管有沒有狼,草有沒有毒。從眾扼殺了你的優秀,迷惑了你的分辯能力。不加分析跟著吃,有不負責任隨大流的僥倖心理。跟著大家,人多勢眾應該沒有問題。就是這種僥倖心理蒙圈了自我。象過馬路,不管紅綠燈的管制,有人過跟著過,”法不責眾”。就是跟隊,追風,而喪失了原則。牆頭草風吹兩邊倒,沒有根,沒有夲,沒有原則。象搶購潮、擇校潮、留學潮、旅遊潮、網遊潮、追星潮、一窩蜂似的跟著潮。”正面羊群心理”,象勤奮好學,堅持公德、誠實守信、”負面羊群心理”大家拜金都拜金,大家厚黑就厚黑,跟著投機鑽營。從,從眾的習慣中走出來,要建立正確的正見,樹立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些是香花,那些是毒草,什麼是真理?什麼是虛偽?提高分辯能力,提高識假能力,才能在妖風颳來對,有應對措施。

  • 4 # 銀川—鳴心理

    從眾既是服從,從眾即有積極又有消極的一面。在社會活動中,在群體當中,當我知道在特定情景中如何行動時,但又被真實或想象的群體壓力之下望而生怯,甚至會感到不安、迷惑、孤單,似乎被眾人拋棄了的感覺。因為群體成員對越軌者常常感到不舒服,他們會試著說服你從眾,如果友好的說服失敗,群體會懲罰孤立或拒絕你,讓你感到極其的孤單,內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唉!生存總是不容易的,生活讓人無奈!大多數情況下,為了自己的利益,免使自己焦慮痛苦,也只能隨著大眾的口味。所以我認為大多數人還是有從眾心理的。我有從眾心理;你也會有從眾心理。

  • 5 # 房樹人繪畫心理分析師

    大多數人都會有從眾心理,我也不例外。很多時候一件事情一個人說和一群人說的效果,往往都是一群人取得勝利,大多數會選擇站在多數人的這面。有時候從眾心理是一種懶惰的表現,不願思考,不願意想,更願意跟著大多數走,多數人怎麼辦的一般隨著就好。職場中也不例外,大多數的選擇,就會站在多數人的角度考慮,跟著多數人不會錯,少數人往往堅持到最後的很少了!當然一句話叫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所以我要分清楚什麼事情可以從眾,什麼事情必須獨立思考後再進行選擇,不盲目跟風就好。

  • 6 # 周初東

    謝邀!你有從眾心裡?答:我也有,大部分人都是從眾心裡,有些人雖然想法上是不從眾,但行動上也還是屬於從眾心裡。因為大部分人心裡,都是抱著少數人復從多數人的生活習慣?要不都是抱著這樣的心裡想法,社會上也不會出現窮人多富人少的結局現象。你們怎麼樣認為呢?不過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也屬於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大家都知道尊紀守法!尊紀守法不超越法律的界線,也屬於是一種從眾心裡。

    按一般情況推理來說:不從眾心裡的人群,要不就出人頭地,如果他的想法與他的行動得以實行落實!走對了路線,就會大有出息。要不就是:最沒有出息或跌落谷底?嚴重一些的人、甚至於會走向不歸之路,因為不從眾的人,比較容易走偏門?意思就是:走上了歪門邪道的不歸之路,如果單是有不從眾的心裡想法到無所謂,就怕他不但有不從眾的心裡想法,而且行動上的做法,也跟上了不從眾的心裡想法?路線走對頭準確了!又可能就會輝煌騰達。如果萬一路走偏了,就比較容易出事,會跌入水溝裡或深淵?這種人出事情不是出一般般的小事情,要出就是出大事。因為是他的不從眾的心裡個性導致而成?他這種人一般情況下,只要自己認定了的事,是很難聽進旁人的意見?如果他耳朵能聽進去,也從不屬於是不從眾的個性人群。比喻說:現在的青春發育時期的,十幾歲的少年男孩與女孩們,他們這時候就是屬於不從眾心裡?以自己的個性行事,父母不注意或管教不好,比較容易出事情。畢竟社會上從眾的人還是專多數,也就是說屬羊群心裡的人普遍多些。不從眾的個性人群還是專少數,有些人只心裡上想法不從眾?行動做法上也還是屬於服眾大眾。畢竟是:屬虎、屬狼、的食肉動物個性人群還是極少數人。食草的屬羊的素食主義者,基本上社會上還是專多數?有個性、有想法、而且還有行動與執行力的人,你們仔細觀察下:你會發現我們周圍這樣的人,還是不多,也還是少之又少?中國十四億人口!畢竟站在中國頂尖的的人也不多,走偏門極端的人也不是怎麼樣多?大眾化人群還是普遍專多數。意思就是:腦筋好用敢想敢做,出人頭地的個性人也不多。基本上都是有想法,不敢行動的人專多數,有些腦筋一般的人,或者是:想法與行動上走極端的人也不多?只有這樣敢想敢做,而且還是以自己獨特的個性風格做法的人,才是屬於真正不從眾心裡的人。大腦想法不從眾的人大有人在?做法上不從眾的還是專少部分人。所以說:社會上永遠還是從眾的心裡人多些,少數服從多數嗎?這是正常的大自然規律現象…

  • 7 # 映象生活館

    都有吧,從眾心理多會刺激人的本能反應,比如好奇、獵奇,無所適從的效仿,盲從,多以群體效應出現,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盲從就是貶義的!

    早期依靠從眾心理學運作比較成功的有比如“掉渣渣餅”、““飽”師傅糕點”等等,隨著資訊的多元化,人們逐漸認識的邊界拓寬,慢慢適應思維方式的轉變與從眾心理的抗衡,但很多時候又不得不被一次又一次的“試一試”擊潰,能在一個群體效應的環境保持個人信仰的初心,那這個人當屬智者範疇。

    又比如界定標準的模糊認識,在似是而非的情況下,以小眾群體誘發從眾心理最多的事例莫過於過斑馬線,有表現在當一個人強行透過會被視為沒規矩,當第二個或第三個或第四個繼續透過時,你的信仰價值就會被動搖,這就需要考驗自我信仰價值的認定了!

    再則以群體引發的從眾心理,比如創業公司提倡的狼性文化,撐船的是大家,掌舵的就一個核心人物,當核心主導了信任的絕對值,那這條船勢必就會只受一個人的方向引導,當你用你的認識價值去發現似乎不對,但團體意識會讓你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即便發聲也會被團隊精神帶入思維死角或成眾矢之的!

  • 8 # 逝水流花

    從眾心理,就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而從眾心理是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一種現象。

    從眾心理原因是因為個人能力有限,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而又怕自己提出自己的觀念被對方否定而自尊心受挫。故此,會將自己的想法,觀念,自己的個性特徵隱藏,而跟隨大眾的意願。這樣不會太凸顯自己,以至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這種從眾心理,其實對人的危害蠻大的。

    第一,個性消失,沒有了自己獨特的行為特點,所以得過且過,失去了奮鬥的勇氣與決心。

    第二,不願意有絲毫與眾不同,不願意當領頭羊,出頭鳥,怕突然那裡來一槍,讓自己沒了知覺,甚至丟了小命。所以甘願淹沒在人群中,失去了自己獨立的價值。

    第三,缺失了,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不獨立思考,是非曲直都不管不顧,只是服從,順從,故此讓自己的各種能力得不到提高,還會有所下降。所以,盲目從眾的心理要不得。要鼓勵,要求自己有自己的主張,意見。當然,前提條件便是讓自己的思想成熟,有較強的綜合能力,這樣你才能有所作為,實現你自身的價值。

  • 9 # 內含子的表達

    從眾指由於他人造成的實際或想像的影響(壓力)而在行為上發生改變。當美國年輕人開始反戴棒球帽時,他們順從了與同齡人保持一致的壓力。沒有任何一條法律法規宣佈年輕人必須反戴帽子,然而一種微妙的同輩壓力使他們保持一致。

    自所羅門·阿西開創性的研究之後,從眾已經得到了完善的研究。阿西要求被試依次單獨進入實驗室。進入實驗室後,他或她會遇到像是其他實驗物件的人。這些人實際上是同謀或主試的朋友,主試已經告訴他們要如何行動。主試要求真正的被試和同謀就幾條相似的線條做出判斷。每個人依次大聲說出哪條線的長度與標準線最接近。

    起先,同謀會給出正確的答案。隨後,同謀會給出錯誤的答案。阿西推斷真正的被試會堅定自己的立場,給出正確的答案,拒絕與其他人保持一致。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發現許多被試遵照明顯錯誤的答案。確切地說,阿西發現在123名被試中,有94名(76%)的被試至少有一次給出了錯誤答案。平均計算,在12次實驗中有4次被試給出了與同謀完全一致的錯誤答案。阿西在總結中認為,在我們的社會中保持一致的傾向十分強烈,即使是十分簡單的任務,並且沒有被任何人強迫必須保持一致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阿西的研究之後,科學家們還發現了會增強或減弱從眾的因素。當我們的反應是公開和麵對面的,以及其他從眾者的比例很高時,我們最有可能從眾。但並非所有團體都完全按照這些規則運作。

    此外,從眾的個人和文化差異也很重要。儘管阿西得出這樣的結果,但是美華人擁護獨立和自主,避免從眾。強調相互依賴的文化也依然存在,其中許多是集體主義社會。從眾是這些文化的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 10 # 鵜鶘心理陳小康

    你的思想誰做主?看上去這個問題很荒誕,我們的思想當然是由自己做主。但其實,人是很容易自我迷失,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得受到外界影響,出現盲目從眾的情況。

    從眾效應是指人受到外界人群或者事物的影響下,在自己的知覺、判斷及認識上表現出來的符合公眾輿論或者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在一般的情況下,大多數意見更具有正確性,因此服從多數人也很少出錯。不過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大多數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為什麼人們容易被從眾效應所影響呢?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因為性別、人格和文化上的差異,一般自信心不足、性格軟弱、智力低下、文化素質低的人,更容易出現從眾心理;第二,受到群體因素的影響,如果處於群體之中,而群體的規模大、凝聚力強、群體意見較為統一,則容易出現從眾心理;第三,情境因素,比如擁有的信心量不足或者受到權威人士的影響。

    人們甚至會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就追隨大眾的行為。在現實生活、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從眾效應都有所體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克服這種盲目從眾的行為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第一,讓自我意識得到全面的發展,尤其要增強自主做出選擇和決定的能力;第二,努力提高自己,包括努力學習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尤其要注意提高自己獨立思考、自主判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三,培養自信心,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敢於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不是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

  • 11 # 微微光

    簡單說,和他人保持一致,即有動力,又是壓力。

    從眾行為,不一定是貶義。它有時是好的,比如阻止人們插隊、公眾場合喧譁、禁菸區抽菸等,有時又是壞的,比如歧視行為、青少年吸菸,還有時沒有好壞之分,比如時尚穿著,流行髮型、網路表達等。

    從眾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社會心理學歸納了兩類:順從和接納。有時我們會順從一種期望和要求,但不一定是內心真正喜歡或願意的,比如學生在課堂上遵守紀律,成人在會議正襟危坐,不玩手機,這種因外在力量和約束影響作出的行為,就叫做順從。如果外在的力量是明確命令,那種行為就可稱之為服從。

    有時我們從心裡相信群體讓我們做的事情是對的、有益的、符合我們自身需求的,這種內在的服從就成為接納。比如減肥有益於身體健康、熱愛社群(家庭、學校、故鄉、祖國等)。

    人們從眾行為是複雜的,即使同一個行為,也有可能既有接納的內在動力,也有順從或服從的外在壓力。比如追逐時尚,一方面是個體認同這樣更美、更有魅力,另一方面免於被嘲笑和輕視等等。所以把從眾行為的心理機制簡化為壓力和動力來看,動力主要是激勵性因素,即做出這樣的行為個人能獲益更多,壓力主要是懲罰性因素,即做出這樣的行為個人能夠避免懲罰或損失。

  • 12 # 果超超

    因為從眾心理更加安全。大家都這麼做,我也跟著做,就不會被排擠,不會被嘲笑,安全感很強。

    因為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面對一個問題,自己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知識匱乏,沒有邏輯思維,就算想了也想不通,懶於動腦,無法透過自己的分析和思考來得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

    因為不想承擔自己異於常人的做法所到來的後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結論和觀點是否正確,如果那樣做了那樣說了,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自己也不知道,不願意承擔相應的後果,沒有責任很輕鬆啊。

    因為缺乏相應的獨立思考和勇敢的教育。中國的一直以來的教育都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來教育下一代的,槍打出頭鳥。所以在這種長期的思想教育下,人們缺少這種能力和勇氣,發出自己的聲音。

    總之,從眾讓人更舒服更輕鬆,所以大部分人會選擇從眾。

  • 13 # 暖心理

    從眾是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通俗地說就是“隨大流”(百度百科,2018)“從眾“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當人們進行投票時,特別時公開舉手投票的情況下,如果大多數人都沒有舉手,即便我們心裡偏向於舉手,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會舉。這個時候就是一種從眾心理引發的從眾行為。

    為什麼人會有從眾心理呢?首先,人類是群居動物,也叫社會性動物。教科書上會從群體壓力,群體凝聚力,社會規範性的要求帶來的壓力等等角度去解釋,其中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他人的行為容易給我們的資訊,容易讓我們以為我們原本的資訊是錯誤的;另一方面是,我們希望在群體中不會被拒絕或嘲笑,或能夠悲喜歡和認可。

    我們生活中人群中,作為個體,希望被群體所接納,而害怕被群體所“隔離”“懲罰”。所以,我想另外兩個角度來解釋從眾背後的心理驅動,其中之一是,著名的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角度來解釋。

    對心理學有一定了解的人,對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必定不陌生。在該理論中,馬斯洛指出,人有五個層次的需求,最低需求是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之後是安全和安全感(財產健康安全,應對危機的能力)、愛和歸屬感(友誼,愛情,家庭,社群,社群,宗教信仰)、尊重(自我尊重,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自信,成就),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道德感,創造力,為人類做貢獻,接納,不批判等)。

    看到這裡,你是否發現,無論我們要滿足那一種需求,都離不開其它人。最明顯的,“愛和歸屬感”,友情愛情親情都是基於與他人互動中產生的,“尊重”也是。

    而另一角度是歐文亞隆在存在主義中提到,人生的四大終極議題,其中之一便是孤獨感。因為孤單感的始終存在,讓我們需要人群,需要與他人建立連線,而從眾,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孤獨感。

    這裡的“從眾”就不止是投票舉手不舉手的問題,而是周圍的朋友都結婚了,你要不要結?鄰居都生二胎了你要不要生?這可能會涉及到朋友親戚聚會時大家聊的話題你是否能夠聽懂並加入,從而融入,還是在旁邊刷刷手機,尷尬地陪笑?當然,“從眾”並不是滿足需求和緩解孤獨的唯一途徑,作為個體,我們總在獨特性和普通性之間權衡,即希望維持自己的獨特性(也希望確保自己是正確的),同時不希望因為太獨特而被孤立(透過不辜負他人的期望來贏得他人的好感和認可)。

    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困擾,歡迎聯絡諮詢師進行一對一深入的諮詢。

  • 14 # 不雨

    個體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會更容易做出從眾行為。

    第一個因素是情感性。如果群體之間情感距離短,彼此非常親近,這個群體的成員就容易發生從眾行為。比如,群體的領頭人,也就是領導,與下屬的關係特別鐵,親如哥們,那下屬自然就會聽話。當然情感距離不僅僅指朋友、家人,同事的親密關係。有時候,有些毫無相關的人,比如災區老人,餓死的孩子等等,也特別容易拉近人們的情感距離,讓我們產生同情,這時候號召大家捐款也就特別容易。

    第二個因素是權威性。群體中如果有權威存在,群體成員也容易發生從眾行為。權威在群體中會表現得威信特別高,或專業特別強,哪怕不是領導,大家也都特別願意聽他的。如果這個權威經常下基層,與下屬同甘共苦,那他就更容易引發下屬們的從眾行為。

    第三個因素是公開性。意思是,在公開場合做出的承諾,更容易引發人們的從眾行為。比如希特勒經常公開演講,普通的德國大眾都相信他說的就是真理。廣告是一種典型的公開承諾,明星透過電視、網路、報紙介紹商品,等於公開做出承諾,讓廣大觀眾相信這個產品的質量更好,更有保障,會讓更多的人從眾去購買這個產品。

    接下來,我用一個經典的實驗室例子,來講一講人們是如何從眾的。有一個人小A參加了一個實驗,坐在7個人一排的第6個位置。實驗很簡單,桌子上放了兩張卡片,一張卡片上畫了一根標準線段,另一張卡片上畫了3根線段。請參加的人判斷,這3根線段中哪一根跟標準線段一樣長?不用尺子量,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第二根線段跟標準線段一樣長。小A一看,這不是很簡單嗎?第一個人回答第一根。他暗暗嘲笑,這也會錯?第二個人也回答是第一根,他有些奇怪了,怎麼回事?當第三個人也給出同樣的錯誤答案時,他忍不住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使勁盯著這張卡片,開始懷疑:是他們瞎了,還是自己瞎了?接著第四、五個人也都說是第一根。現在輪到小A了,他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到底哪根才是正確?如果自己選第二根,有沒有人嘲笑自己?這個實驗重複了很多次,結果都差不多:單獨一個人回答時,99%的人堅持自己的答案,認為第二根是對的;可是集體回答時,有37%的人選擇與他人保持一致,回答第一根是對的。這個實驗,就是心理學家所羅門·阿施設計的著名的群體壓力實驗。所羅門·阿施發現:人,只要在群體中,就會感受到群體壓力。參加實驗的人都是大學生,自主獨立,聰明善良,參加實驗沒有團隊合作的獎勵,答錯了也不會被批評。但事實上,他們都感受到群體所在的壓力。可以說,每個群體都存在群體壓力,都會影響個人做出從眾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裝如何監督管理裝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