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前,商業銀行透過傳統業務與盈利模式已無法從容應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這也就要求商業銀行必須正面審視問題,尋找突破口,儘快全面的實施商業銀行的轉型升級。
4
回覆列表
  • 1 # 蘇寧金融研究院

    近日,和某金融機構負責人交流,末了他感慨道,“銀行的人才結構不均衡,傳統思維太重、網際網路思維不足,要重點加大對網際網路人才的引進。”

    那麼,站在金融從業者的視角,什麼才是網際網路思維,如何才算網際網路人才呢?

    使用者思維是個筐

    最常見的說法,是把網際網路思維等同於使用者思維,認為凡事從使用者出發、致力於提升使用者體驗,就是網際網路思維。如招行2018年年報中所述:

    “我們加速金融科技應用,讓每一個細胞都感知科技的脈搏,滲透網際網路文化的血液,以客戶體驗為導向的網際網路思維和價值觀在全行悄然萌芽。”

    使用者是商業活動的起點和終點,提升使用者體驗是對所有經營活動的高度概括,這使得使用者體驗成為一個萬能籮筐,什麼都能往裡裝。

    高度概括的概念,是無法指導實踐的。

    如使用者體驗這個詞,既能把網際網路的一套東西裝進去,傳統機構的經驗策略也能涵蓋在內。二十年前就有銀行把“以使用者為中心”掛在嘴邊、付諸行動,但顯然和網際網路思維沒關係。

    理解網際網路思維,要先從理解網際網路開始。

    網際網路改變了使用者行為,影響了社會形態和商業土壤,自然也要求經營策略隨之改變。這種與“網際網路化”相適應的經營策略,就是網際網路思維的精髓。

    那該如何理解網際網路化呢?我們不妨從組成社會的三大基礎架構說起。

    在《後工業時代的來臨》一書中,丹尼爾·貝爾提出任何一個社會都由交通運輸、能源系統、通訊系統等三個基礎結構維繫。作為支撐社會的三大支柱,任何一個發生重大變化,都會給社會帶來深遠影響。

    從歷史上看,交通運輸的革命,催生了大航海時代,拉開世界貿易的序幕;石油、電力等能源系統的革命,直接催生了工業革命,重塑了世界格局;網際網路的出現,深化了通訊系統革命,正在重塑商業世界格局。

    (1)時空扭轉

    藉助網際網路,市場從物理空間遷移至虛擬網路空間,可以7×24小時線上,連線能力和積聚效應無限擴張。

    規模的改變,幾乎總會要求結構改變。如伽利略所說:

    “自然創造不出大得異乎尋常的樹木和動物,而同時保留適用於較小體量的比例和材料。這類事物將因自重而解體,除非我們……改變其比例”。

    百人企業和萬人企業,要求不同的組織架構;接入網際網路的市場,從二維網路變成了立體生態,整個商業世界都發生了改變。

    (2)使用者賦權

    從商業視角看,網際網路消解了企業與使用者的資訊不對稱,使用者藉助網際網路實現自我賦權,話語權大幅提升。

    至此,企業不得不注重使用者訴求,“以使用者為中心”,也開始從口號走向現實,“使用者體驗”被奉為商業圭臬。

    商業新物種

    丹尼爾 貝爾說,“科技進步並不必然導向革新,它有賴於組織的適應性。”反過來,一旦出現一批具有高適應性的組織,就能引領大潮,對傳統模式產生巨大沖擊。

    2010年以來,隨著智慧手機普及,使用者7×24小時線上疊加位置資訊可獲得(O2O商業模式的前提),將網際網路從資訊時代帶入商業時代。

    在移動網際網路這片廣袤的原野上,各類創業機構如雨後春筍,在無人區裡佔山為王,一如上世紀80年代的創業黃金期,賣茶葉蛋的小販比教書先生賺錢,只要下海,遍地都是黃金。

    2010-2015年間,小米成為這個新物種的代表,“專注、口碑、極致、快”的七字訣廣為流傳,一度成為網際網路思維的代名詞。

    不妨就從這七個字說起,揭開網際網路思維的幕布。

    (1)專注

    專注和分散,本身無好壞之分。但對創業公司來講,資源有限,資源集中才能產生相對優勢,是形成“口碑、極致、快”的前提。

    (2)口碑

    口碑是使用者口口相傳效應。在網際網路語境下,人人都有話語權,使用者口碑開始替代廣告宣傳,成為早期市場開拓的利器。從大眾點評、豆瓣、產品社群等專門社群,到各大平臺的網友種草、網紅帶貨,商業邏輯都基於口碑效應。

    口碑的背後是使用者的主動分享。符合預期的好,使用者在心裡叫好;超出預期的好,使用者才會主動分享。所以,口碑的前提,是極致體驗。

    (3)極致

    探求欲,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物本能。網際網路放大了消費者的探求欲,在琳琅滿目的選擇中,不斷求新嚐鮮。

    消費者是挑剔的,也是多變的。為契合消費者的探索慾望,網際網路企業形成了迭代文化,透過創新試錯實現動態變化,向著“只有更好”努力。這就要求一切都要“快”。

    (4)快

    快,是快速響應,也是快速調整,是應對網際網路商業環境特有時空觀的典型策略。

    快速響應,對組織效率提出高要求;快速調整,對組織創新提出高要求,使得扁平組織、容錯文化等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特點。

    七字訣強調快速調整以形成口碑效應,契合了早期智慧手機行業的特點,助力小米公司在早期取得成功,七字訣本身卻不能指代網際網路思維。

    如前所述,網際網路思維的精髓是與“網際網路化”相適應的經營策略,同一行業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最適打法;不同行業的網際網路化,更是會形成不同的打法。

    典型如金融行業,從過去幾年的發展軌跡看,很多抱著僵化“風口思維”的網際網路機構落得個雞飛狗跳的下場:高昂的獲客成本背後,並未能充分享受市場份額提升的紅利,一些機構還陷入不良資產反噬、暴力催收和高利貸的泥潭,倒於強監管之下。

    這些年,其他領域大大小小的風口和泡沫的起滅,揭示的也是同一個道理:網際網路思維,是一種思維模式,不是一套僵化的打法。

    金融業的獨特打法

    金融業具有特殊性,金融行業的網際網路化表現出鮮明的差異性。

    最典型的就是,很多行業中呈現的贏者通吃現象,在金融行業並未出現。原蘋果公司CEO斯利卡曾提出著名的“721定律”,當某個領域成熟後,老大佔據60%-70%的市場份額,老二佔據20%-30%的市場份額,剩餘市場參與者共享10%的份額。

    在金融領域,只有第三方支付市場近似實現了“721”定律,貸款、理財市場從來未出現贏者通吃現象。這並非是監管之手的作用,而是受金融規律制約。

    貸款市場,受風險和資本金制約,不可能贏者通吃,妄圖通吃的機構,要麼觸碰資本金上限,要麼死於風險爆發。從實踐中看,贏者通吃沒有出現,助貸和聯合貸款成為主流。

    理財市場,不僅沒有贏者通吃,還存在贏者詛咒:即市場份額越大,越難以獲得超額收益。理論上市場中只剩1家機構時,機構自身就是市場,自己無法打敗自己。從實踐中看,網際網路平臺普遍走上開放道路,在代銷環節追求贏者通吃。

    此外,作為強監管行業,稀缺的牌照等同於免死金牌,網際網路機構在其他領域選擇“取而代之”的顛覆性打法,在金融行業行不通,不得不尋求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

    那些成功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正是在契合金融業自身特點基礎上,探索出了新打法。一句話總結,就是“聚焦使用者、資金、風控等底層資源,搶佔產業鏈話語權”。

    大量網際網路機構湧入後,短暫的“生死搏鬥”後,由於不能取代金融機構,遂演變成共生互助的生態關係。優勢互補帶來效率提升,那些堅持上下游通吃的機構普遍遭遇發展困境,率先選擇開放的金融機構享受了新模式紅利,開放協作成為行業共識。

    金融業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上下游通吃走向分工協作。此時,最優競爭策略變成搶佔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在特定環節佔據優勢甚至壟斷地位。

    金融產業鏈中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呢?使用者、資金、風控。緊緊抓牢這三樣(至少一樣),就能夠在產業鏈分工中佔得一席之地。

    使用者背後是場景,網際網路巨頭自帶場景,且2015年之後,以支付為紐帶,加快進行場景佈局,牢牢把握住了使用者。資金優勢一直掌握在銀行手中。P2P想分一杯羹,以失敗告終;網際網路平臺透過網際網路資管產品、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等,也都打過資金的主意,相繼被監管叫停。風控背後是科技和資料,資料是分散的,各有所長,容納了眾多機構,成為金融生態多方合作的紐帶。

    過去三年,不少創業機構走的是中介掮客的路子,撮合各方資源,自身沒有場景、沒有資金、也沒有核心風控能力,雖然風光一時,終究煙消雲散。

    那些實現平穩過渡的機構,至少擁有一樣底層資源,在產業鏈中擁有了一席之地。以蘇寧金融為例,以“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為準繩,無疑把握住了金融網際網路化的精髓。

    是網際網路人才嗎?

    就資金、科技、使用者三大底層資源看,銀行科技稍弱,使用者緊缺,資金充足;金融科技公司相反,科技領先,獲客懂行,資金不足。

    對應到人才缺口,這兩年,銀行一直尋找懂場景、懂運營的人才,金融科技公司則從銀行金融市場部挖了很多專才,發揮其獲取資金的長項。

    在這種交流、融合過程中,金融行業的網際網路人才標準也呼之欲出了。

    (1)知識跨界

    金融與場景融合、金融與科技融合,業務在跨界,知識也應跨界,否則必然成為業務跨界的掣肘。

    問題是,越是人才,越不願意跨界,如托馬斯 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略帶悲觀的談道:

    “多數科學家從不改變自身觀點,新理論之所以獲勝,是因為舊理論的追隨者會逐漸去世,而新一代的人通常喜歡新的理論。”

    多數人不願意跨界,少數跨界的人,就成了人才。

    (2)開放心態

    知識跨界的前提是心態開放,願意改變,願意接受新知識。

    (3)終身學習

    心態開放,還不足以吸收、融合新知識。要有意為之,要下一番功夫,要搭建框架、豐富細節、在實踐中琢磨、內化;要持續學習,行業一直在變化,所有知識都在“方生方死”,產生的那一刻就走向過時,一時學習沒用,要一直學習。

    (4)跨界經歷

    知識在書本上學,技能在實踐中練。正如經濟學家熊彼特所批評的,很多知識分子只能靠“批判”生活,他們缺乏實踐所能提供的第一手知識。

    面試官重視專案經歷,是有道理的。當然,你不必透過跳槽獲得跨界經歷,內部就有機會——無論金融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無時無刻不在跨界!

    網際網路大潮下,組織最先遭受衝擊,此時,組織是個體的保護傘;但組織衝擊終將傳導至個體,沒有誰能真正豁免。

    很多人常常焦慮,我能適應新世界嗎?答案,取決於自己。

  • 2 # 萬事亂彈

    銀行的本質之一是風險,傳統銀行理論上過於重視風險,執行上卻也又不見得控制的足夠好(例子太多,比如次貸危機);而網際網路進入金融領域之後,風險的控制有了新抓手,比如大資料和人工智慧,這也是在風險的認知方面傳統銀行與網際網路金融的矛盾點之一。

    未來,網上攬儲一定會超過線下,或早或晚的事情,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風險,一方面儲戶的資金風險(被騙),另一方面是洗錢等非法行為;因此,網際網路金融一定得在身份的信任問題上有所突破,否則還是要回歸傳統。

    此刻再次想到了區塊鏈吧?但區塊鏈更大的前景根本不是應用在貨幣或者代幣等金融本身,如果能解決以上的身份信任問題的話,是不是更有前途呢?

    延伸閱讀:

    http://toutiao.com/item/6538318683125580301/

  • 3 # 郭敬看天下

    作為銀行人,感覺網際網路對銀行的影響挺大的。現在各行業都在提網際網路思維,銀行也不例外。網際網路思維就是要改變過去的獲客思路,用新的思維開拓客戶。

    新型零售是大勢所趨,以後可能絕大多數的產品都要透過線上來實現。透過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多種技術形式來識別客戶身份,改善客戶體驗。

    銀行有物理網點的優勢,可以處理線上處理處理不了的問題,是天然的020的公司。新零售可以提高獲取客戶的效率和質量。

  • 4 # 立馬財經

    銀行的轉變一直在進行,開卡可以在機器,理財可以透過手機,取號可以提前在手機銀行完成,其實很多業務已經能夠與網際網路相結合。

    未來的發展的情況,肯定還會有很多的不同的發展,銀行的網際網路思維轉型以及新型零售銀行都是在探索的過程,無人銀行也是嘗試的過程,我們也會拭目以待未來的銀行轉型的產物,就如以前銀行卡代替存摺的情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任澤平年薪1500萬,他的炒股水平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