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大大馬哈哈

    今天是2020年3月19日,

    就由本中二成為這問題的第二個回答者吧~

    第一個回答者‘星火創業說’認為:

    【高歡是鮮卑化漢人,高歡的曾祖父高湖,就是北魏漢族大臣高允的叔父】

    這顯然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毫無獨立思考真知灼見可言。

    為了讓每一個對此問題具有深入探求興趣的朋友,

    都能學會用充滿思辨智慧的方法判別史料的真偽

    我把讀過的一些正史原文和前輩學者的意見綜合了一下,

    分四大點來駁斥北齊王朝的奠基者高歡是漢人的觀點。

    【主流觀點綜述】

    目前史學界對高歡民族的認識,

    主要有漢人說和鮮卑說這兩種。

    持漢人說的:

    剪伯贊先生的《中國史綱要》、周谷城先生的《中國通史》,

    還有《辭海·中國歷史分冊》、《中國歷史人物辭典》這些常用工具書。

    他們都認為高歡源出漢人渤海高氏,

    這也是歷史上比較常見的傳統觀點,

    判斷依據就是《北齊書·帝紀一》所收錄的高歡世系。

    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建議深入思考一下。

    《北齊書》說高歡是‘渤海修人’,

    其曾祖即北魏早期的名臣——高湖。

    渤海高氏出自渤海郡修縣(即今河北省景縣

    是當時北中國鼎鼎大名的“冠胤著姓”。

    (望族、閥閱、門閥、士族……指的都是同一群人)

    五世紀初,先出仕後燕、後降附北魏的高湖,

    頗受太武帝器重,立刻封為右將軍,賜爵東阿侯。

    晚年更做到寧西將軍、涼州鎮都大將這樣的高位。

    死後更得美諡‘敬’(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

    完全稱得上‘其生也榮,其死也哀’了。

    以高湖為起點,

    渤海高氏逐漸成為拓跋政權中的頂級豪門

    高湖之子高謐、高真、高雅等都身居要職,

    高湖之侄高允即使放在歷史長河中也赫赫有名。

    一直到高歡生活的六世紀中後期,

    渤海高氏族中後輩也都位列朝班,

    見於史籍者有高綽、高推、高濟、高師等十幾人。

    稱得上是——樹大根深、枝繁葉茂

    但說高歡系出渤海高氏,有四點非常可疑。

    【一】

    眾所周知,高歡起兵前只是一個貧苦的普通邊鎮青年,

    從小寄居在姐夫尉景家中的他窮到連一匹馬都買不起

    24K高純度屌絲一枚,有木有?

    而渤海高氏一門全都是朝中顯貴,與邊鎮素無瓜葛,

    二者不僅經濟狀況相差甚大,政治地位也相距懸殊。

    為了讓二者產生聯絡,

    《北齊書》如此編排道:

    高謐“坐法徙居懷朔鎮”,

    這才衍生出高樹生、高歡這一支脈。

    歷史——果真如此嗎?

    我們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學術素養,

    只要去翻閱一下《魏書·卷三十二》,

    看看高謐的本傳是怎麼說的就可以了:

    高謐自天安年間以功臣之子的身份入朝,

    歷任秘書郎、蘭臺御史等要職

    一生備受獻文、孝文兩代皇帝的恩寵

    仕途順暢至極,從未有過任何波折。

    “坐法徙居懷朔鎮”這七個字——根本沒有。

    可見,《北齊書》中高歡家世部分是經不起推敲的。

    【二】

    《北史》同樣稱高歡“家貧,及聘武明後始有馬。”

    完全是靠老婆婁昭君的嫁妝才撐起門面,

    總算是把最基本的軍事裝備給置辦齊了。

    而《魏書》中高謐本傳卻稱:

    “孝昌初北州大亂,詔發眾軍廣開募賞。

    以樹生有威略,授以大都督,令率勁勇,鎮捍舊蕃。”

    高樹生是誰?是高歡的親爹啊!

    首先,老爹當了大都督,

    高歡竟會窮到買不起馬?

    我就問你:這樣的記載,你信嗎?

    其次《北史》又稱:

    “孝昌元年柔玄鎮人杜洛同反於上谷,

    神武(高歡)乃與同志從之”。

    而如上圖《魏書》所載:同樣在孝昌元年(公元525)

    老爹高樹生以大都督的身份統領大軍鎮壓邊民起義。

    反觀《北史》及《北齊書》,

    兒子高歡卻以窮困潦倒的社會邊緣人的身份

    跑去參加老爹正在率兵鎮壓的起義?

    在沒有對這個詭異現象做出任何解釋的情況下,

    書看到這裡——你還真就信了?

    很明顯:

    上述幾種史料中,

    至少有一種沒說實話~

    【三】

    下面,我們再共同溫習一哈小學課程:一百以內加減法~

    按照《魏書》對高謐、高樹生父子生卒年的記載,

    高謐死於延興二年九月,即公元472年

    高樹生死於孝昌二年,即公元526年,享年五十五歲。

    由此推算,高樹生出是在公元472年

    老爹死亡、兒子出生:發生在同一年。

    也就是說,高樹生是高謐最小的兒子甚至可能是遺腹子

    而《魏書》又稱高樹生為高謐長子(如上圖),“樹生弟翻”云云。

    高樹生之後怎麼還會有弟弟高翻出生?

    莫非是高謐的夫人作風不正派,

    導致亡夫成了北魏版喜當爹嗎?

    所以這條史料,也是有問題的。

    【四】

    《北齊書》高歡世系中稱其為高湖的後裔,

    而名臣高允是高湖的侄子,和高謐是堂兄弟,

    按照古人的親族稱謂,高允是高歡的‘從祖’。

    如此同宗至親,高歡父子執政後照理應予追封,

    這是最起碼的政治倫理學(儒家思想)的要求:

    但高允卻自始至終沒有得到任何追封

    歷代對此產生疑問的不乏其人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中就提出:“然則允之祖即歡高祖,允是歡五世內從祖,近親屬也。歡貴,執魏權,以允之名望,無所追崇,恐有亡佚。”

    王先生是清代人,思想比較保守,還沒想到史料真偽這一層。

    他只覺得納罕,最後推測說——恐有亡佚(細緻翻譯一下就是:可能是高歡父子追贈給高允官職,這件事卻沒被史官如實記錄下來吧)(doge)

    【略作解讀】

    論證至此,告一段落。

    歷史的真相已經呼之欲出了——高歡絕非渤海高氏。

    他、不、是、漢、人!

    既然高歡是個連馬都置辦不起的高純度屌絲,

    後來趁勢而起,利用高超的手腕整合六鎮降卒,

    以此為基幹力量,北拒柔然騎兵、西伐宇文黑獺,

    強勢到把委屈巴巴的孝武帝元修都逼得外出逃亡了,

    更曾一度謀劃攻略江淮,與衣冠正統南梁蕭衍爭鋒,

    為其次子高洋日後在華夏文明核心區建立北齊打下了堅實基礎。

    英雄如此,為什麼會無中生有,刻意去攀附‘渤海高氏’呢?

    答案很簡單:我們不能忽略當時中國獨特的政治生態——門閥。

    除北魏皇族拓跋氏(元氏)及鮮卑‘帝室十姓’、‘功勳八姓’,

    漢族‘閥閱’佔據了當時最可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資源。

    民諺哀嘆道:“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

    翻譯一下就是——

    只要你生在閥閱之門哦,

    不需要有多大的才學哦,

    能夠穩坐在車上不掉下來,

    就可以步入官場做著作郎;

    能寫信問候一聲‘你近身體怎麼樣啊’,

    就可以做秘書郎。

    無論南北,當時整個中國都是醬紫嬸兒的。

    門閥壟斷仕途竟到了這種令人無語的程度!

    PS,著作郎和秘書郎在當時都是被視為‘清貴’的美差。

    別說高歡了,比高歡出身好得多的庶族子弟都指望不上。

    渤海高氏,正是北朝閥閱的金字塔尖、一等一的頂級豪門。

    一刀一槍打出來的江山,高歡未必在乎姓氏郡望這些勞什子,

    當然,頻繁的軍事鬥爭中,戎馬倥傯之際也可能來不及在乎。

    但他事業的繼承者,具體來說就是高洋、高演、高緯這些人,

    頭上放著一頂帝王的冕旒,總覺得自己家世太寒微、不體面。

    出於面子考慮,就要花一番功夫,

    把自家的起源編造得金光燦燦了。

    歷史上,統治者透過偽造世系,為自己臉上貼金的現象屢見不鮮。

    正如陳寅格先生所言:

    “此世系改易之歷程,實不限於李唐皇帝一族。

    凡多數北朝、隋唐統治階級之家亦莫不如是。”

    高歡所處時代正是北朝末期,也是偽造世系的高峰期。

    因此,以此世系為依據稱高歡為渤海高氏漢人之說便不足憑信了。

    所以呢,順便說一句:

    隋文帝自稱是弘農楊氏、

    唐高祖自稱是隴西李氏,

    都不要輕易相信喔。

    【尾聲】

    那麼問題來了:

    北齊神武帝高歡如果不是漢人,

    他是鮮卑人嗎?哈哈的答案是:

    neither ~

    那血統上他究竟是什麼民族啊?

    題主既然沒問,我也不便回答~

    有緣自會相見,請聽下回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擴大你的圈子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