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葉無聲new
-
2 # 使用者情感導師zmj
婆媳關係,向來是人們關注的社會話題。
帶孩子過程中導致婆媳關係緊張,該怎麼解決。
一、相互理解。
由於婆媳在教育孩子,在理念,觀念上的不一樣,導致在教育孩子時,孩子父母教育嚴格,爺爺,奶奶寵孩子,溺愛孩子,什麼事都替孩子做,造成孩子獨立性不強。這是導致婆媳關係的主要矛盾。
婆媳產生矛盾並不可伯,可怕的是相互不解理。相互埋怨,造成矛盾升級。因此,婆媳產生矛盾時,雙方要相互理解,一切矛盾也就不解自破。
二、相互尊重。
年輕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孩子不聽話,父母會打罵的。這時爺爺奶奶就護著孩子不讓打,造成一定的隔核和矛盾。
這時要透過講道理,相互尊重對方。因為都是一個目的,為了孩子好。
-
3 # 不酷很愛笑的妞
我家滿出生前一個月,婆婆大人就如約駕到。基於跟老公的深厚感情,我一度非常期望婆婆的到來,滿心期待一幅“我待她如親媽,她待我如親閨女”的天倫畫面,力證我絕不是那種宅鬥劇裡的市井兒媳。我也確實遇到了一個好婆婆:她不挑我毛病,不挑撥是非,不指點我的育兒觀念,不會因我的忿忿之語耿耿於懷。
一年相處下來,矛盾總是有,尤其在“育兒”這個大家都覺得自己最有發言權的領域。我沒有跟婆婆處成“親母女”,但也沒有跟婆婆水火不容。只要雙方都不是極品,就能夠保持“她在左,我在右,和平共處在老公天平兩端”的理想狀態。
要說怎麼做到的,我的心得就是:婆媳雙方要保持勢均力敵,求同存異,彼此理解,永遠在把事情推向風口浪尖之前偃旗息鼓。五條實戰技能,供各位參考。
技能一:用知識武裝自己
衝突場景:
我是主張母乳的媽媽,但是產後身體各方面不適,加上生活環境突變,晚上休息不好,我的奶水並不充足,孩子吃不飽總哭,婆婆苦口婆心勸我加奶粉。當時我沒有相應的母乳知識,但又希望自己能純母乳,所以婆媳關係一度緊張。
解決之道:
我加班加點上各種論壇瀏覽追奶方面的精華文章,慢慢明白了供需的道理,只要給寶寶多吸,身體就會收到寶貝需求的資訊,堅持幾天就會增加產奶量。有了這樣的知識儲備,我就能滿懷信心的直面婆婆的質疑了。結果真的沒過兩天,我的奶量就上來了,孩子也能睡得很好。
自那之後我惡補各類育兒知識,武裝到牙齒,對嬰兒的養育有了些基本的認識。孩子唯一的一次發燒,我就能準確判斷為是接種麻疹疫苗一週之後的正常反應,不用過度擔心,最後孩子沒有去醫院,在我的護理下就好了,婆婆和老公都對我刮目相看。
小心機:
只有我們自己強大起來,做到胸有成竹,婆婆才會更相信我們的判斷,矛盾衝突自然就會減少。
技能二:溫柔的堅持
衝突場景:
我們知道寶寶不吃鹽不會“沒勁”,寶寶的食物裡含的鈉離子足夠身體所需,只是沒有鹹味而已。我們知道寶寶站立和走路等大運動都是順其自然的過程,不需要刻意“訓練”,真正應該訓練的只是趴,而趴也不會傷害到寶寶。我們還知道寶寶要到一週半或者兩歲左右才能有真正的排尿意識,在這之前都不需要把尿。可是,婆婆們不知道!而且,說了也不聽!
解決之道:
婆婆那個年代的人,育兒知識方面有侷限是必然的,我們沒有必要在言語上跟他們爭個誰輸誰贏。我的方法就是不講道理,不做嘮叨的兒媳,而是發動老公行動起來,按照科學的理念去做。月子裡依然堅持每天給孩子洗澡,堅持不捂孩子,給孩子穿的跟大人一樣多,絕不給一歲內的孩子加糖加鹽等等。
我休完產假上班後,每天出門前都會告訴婆婆今天給孩子吃什麼,什麼時候吃,應該注意些什麼,然後晚上回來會原樣問一遍,檢查一下執行得怎麼樣。當然,掌握好說話的口吻和分寸很重要,不要像審問犯人一樣用逼問或追問的口吻。你大可從聊天開始,一邊逗孩子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問,我經常問著問著還會來一句“唉媽,今天我買回來的麵包給你放冰箱了,明天你可以當早飯啊”,嘿嘿,這樣婆婆保準不會不高興。
小心機:
不爭口角,用鐵錚錚的事實證明我的育兒觀點是正確的,這樣帶出來的寶寶是健康的,婆婆看在眼裡,也就不會多說什麼了。
技能三:再勤快一點
衝突場景:
在我周圍,有很多媽媽在家是不做飯不做家務的,頂多幫忙帶帶孩子。婆婆忙得四腳朝天,當然一股怨氣要撒出來。如果老公夠給力,自有老公來受氣。若是老公太忙或只想逃避,媳婦就中槍了。這樣的婆媳關係怎麼會和諧呢?
解決之道:
我經常對我婆婆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在傢什麼都不要做,只要把孩子帶好就行了”。平常下班回家,我和老公就直接把孩子接手過來了,我拾掇孩子睡覺,老公洗菜做飯,讓婆婆徹底下班。第二天起來也不用婆婆做早飯,我們自己搞定。每到週末,我會把家裡徹底打掃一遍,該洗的洗,該擦的擦,還去菜場採購幾天的食材回來。孩子還太小,不能跟著大人吃,我會提前給孩子擀個麵條或者做點蔬菜肉丸子什麼的凍起來,我們上班的時候,婆婆拿出來煮煮就能給孩子吃。
小心機:
不管時代進步成什麼樣子,也不管愛情有多至死不渝,日子總是要過的呀,應該不會有人喜歡懶散的兒媳或老婆的吧?帶孩子工作量已經很大了,再要一個老人負擔全部家務,這絕對不是長久之道。寧可自己累一點,誰讓孩子是我的呢?
當我和老公把家務包攬下來後,我發現老公也對我越來越好,人性就是如此,越付出便越有感情。而婆婆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有點空的時候還會見縫插針做點家務活。
技能四:適可而止
衝突場景:
跟公婆吃飯的時候容易談到孩子的問題,每每說著說著第六感就提醒我氣氛不太對了。是不管不顧繼續再說下去說贏老人,還是繳械投降?
解決之道:
略微感覺劍拔弩張的時候,我通常會大手一揮,腦袋一晃,嬉皮笑臉地來一句“哎呀無所謂啦,我們家閨女已經很好啦,沒那麼多事兒啦!”然後老公再搭個腔,這事兒就過去了。慶幸的是我們家這個婆婆也不是那種沒事兒找事兒型的,也不會記仇,不管今天說了什麼(其實也從來沒說過太過火的話),第二天照樣該幹嘛幹嘛,不會甩臉色。
小心機:
相互謙讓很重要。永遠不要把話說絕,動不動就想將別人的軍,把人堵得啞口無言。要真這樣的話,嘴是爽了,後面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婆媳之間千萬不要撕逼,否則這樑子估計一輩子都解不了。夫妻相處有個度,婆媳更是。
技能五:賄賂討好
衝突場景:
幫忙帶孩子的老人裡流傳這樣一套順口溜——說是主人吧,說了都不算;說是客人吧,啥活都要幹;說是傭人吧,工錢沒得賺。
我們常常抱怨老人帶孩子這樣那樣不滿意,但老人真的也有很多難處。
解決之道:
我經常給婆婆添置新衣服,她也總唸叨說我買的東西比家裡的好。有些時候她不經意說出來想要條褲子或者要雙鞋什麼的,我假裝不在意,可是記在心裡,逛超市的時候就買回來條褲子。老公也要會來事兒,添油加醋地說是我怎麼怎麼精挑細選的呵呵。我公公隨口說了句他愛吃甜的,我就給他熬我非常拿手的銀耳紅棗湯,狠狠熬上一個下午,老人家就差把鍋底也給吃了。
我想這些小事情多少都會讓他們心裡覺得溫暖的吧。當然,我公婆一輩子生活在農村,是個低要求的人,如果你的婆婆天生要求高或許就得另闢蹊徑投其所好了。
小心機:
對公婆好就是對自己老公好,不讓老公夾在婆媳之間為難也是愛老公的一種方式。婆婆幫忙來帶孩子,不管觀念有多少碰撞、平時有多少摩擦,只要她是真的愛孩子,我們都應該表達自己的感激孝敬之情。只要雙方不是極品,人心總能換來人心。
-
4 # 木瓜媽媽家庭教育
我相信現在這個問題是大部分80後90後都正在面臨和即將面臨的,也許會有人說:可以不跟婆婆一起住呀,可以請保姆呀等等,但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處理起來總會那麼的棘手,也正因為此,全職媽媽也越來越多,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一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
一.婆媳育兒,一人做主,一人為輔。
這個問題,在孩子出生後,婆媳最好就這個問題做一次開誠佈公的交流,分工合作,重大問題婆媳商量後再做決定。
媳婦是新手媽媽,有科學育兒知識,婆婆有育兒經驗,可以快速孩子判斷出現的問題,各有利弊,畢竟兩代人的育兒觀念確實是不同的。
二、育兒問題,婆媳矛盾,兒子出場。
作為孩子的父親,媽媽的兒子,妻子的丈夫,這個男人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所以一旦發生婆媳矛盾,兒子要迅速站出來,對事不對人,把問題擺出來共同分析。
大忌:我媽有帶孩子的經驗,你看我不是好好長大了嗎?
三、婆媳矛盾,各自為政
這話聽起來有點自我,但卻是最有效的規避婆媳矛盾的方法。
在非重大問題上,媳婦獨自帶孩子就照書養,婆婆獨自帶孩子就照豬養,這樣就能皆大歡喜啦。
-
5 # 全職媽媽完美蛻變
婆媳的育兒理念不同,確實會有很多的矛盾。如果沒有孩子,對很多事情有不同的想法,那麼各自忍忍也就過去了。可是在孩子的問題上,大多數的人都是不能沉默的。那麼,到底該怎麼解決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選擇做全職媽媽。如果達不到,那就儘量的讓老公和婆婆溝通,這樣比較好一點。而且,自己也應該不拘小節一點,比如一些小的事情,要學著說服自己,不再去糾結!畢竟這樣的事情有時候沒有誰對誰錯,出發點都是相同的!
-
6 # 好好多事件是從哪裡來
我覺得婆婆能給你帶孩子,已經很不錯了。平時嘴甜點,勤快點,錢財也別捨不得,畢竟老人也是真的辛苦。其他不是太大的毛病,能忍則忍,再壞的婆婆也比保姆好吧。
回覆列表
現代社會,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都希望給他最好的,所以不管是你也好,還是婆婆,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你們的出發點都是相同的,都希望他能有一個好的發展。但是你們之間對於這個形式問題,對於教育的方法和內容產生了矛盾,那就要看你的心態是怎麼樣的。如果你的心態是很封閉的,覺得我做的什麼決定,別人都不應該來干涉,我必須得用我的方法,只有這樣我才放心,你的辦法就是不行,又老土,又陳舊,肯定會耽誤孩子的發展。如果你一直這麼想,那你跟婆婆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升級。
因為這裡面涉及到了對老人的信任問題。她的方法沒有被採納,會覺得自己的能力遭到了質疑,自己沒有得到很好的尊重。那即使現在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對你讓步了,她的心裡還是積壓了很多不滿,然後這種不滿會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表現出來,處處找你的麻煩,讓你不好過。
但是,如果你的心態夠好,即使老人的意見不對,但是你也能有所保留,讓她感覺到自己是在被尊重,被信任,那麼你們的這個關係就能夠得到一個緩和。其實教育孩子不一定要用一個標準,你是比較開放式的,提倡創新,而婆婆是保守式的,有一種固守在裡頭,這兩種方法融合在一起,反而能讓孩子學會這個世界是多重標準的,什麼事情都不是隻有唯一一個解決的途徑。
條條道路通羅馬,也許兩個人的方法都能起到相應的作用呢。年輕人面對老人要做到放寬心,不計較,才能和諧相處。